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抗误码和丢包的信源编码与智能解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误码和丢包的信源编码与智能解码方法,包括:星上编码步骤:把图像划分成互不重叠的子块;对每个子块进行 JPEG-LS 编码;每 K 个子块后插入一组 EDC 信息形成检错码流;进行 RS(m,n)纠错编码;对检纠错码流按 c*m 字节分成等长的数据包;在压缩码流前加入每帧的压缩帧头,而在其压缩码流后加入每帧的压缩帧尾。地面解码步骤:采用距离最小化准则从码流中搜索压缩帧头,并提取一帧的压缩码流;在帧头中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润滑油(脂)用抗磨减摩复合添加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脂)用抗磨减摩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可用于润滑油、润滑脂等领域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包覆超细白云母复合粉体,其特征在于以白云母粉体、稀土盐及其配体为原料,利用球磨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力、冲击力破碎固相反应体系,增加反应物的比表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从而提高成核速率和长大速率的比值,制备出微细、均匀的前驱物,然后洗涤、干燥、控制热分解温度与时间,从而可获得不同粒径与包覆体系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包覆超细白云母复合粉体,将纳米稀土氧化物包覆的超细白云母复合粉体表面改性后以不同比例(0.5%-3%)加入基础油或润滑脂中,在四球磨损中可降低摩擦系数,减小摩擦副磨斑直径。
四川大学 2016-10-21
一种周边设抗剪筋槽钢框架的钢筋混凝土板
(专利号:ZL 201410053248.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边设抗剪筋槽钢框架的钢筋混凝土板,属于建筑材料领域。该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双层钢筋网、槽钢和抗剪筋,槽钢焊接成框架,抗剪筋点焊于槽钢,且与板平面成45度角,位于上层钢筋网钢筋端部对应的槽钢口内侧边缘位置,钢筋网由纵横向钢筋间隔均匀交错构成,且纵向和横向钢筋之间均为等间距设置,钢筋网作为板的骨架在板厚度方向分层布置,钢筋网四周焊接于槽钢框架,中间由混凝土包裹。本发明筋混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SC-7305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汇编》中的GB/T 7305标准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测定40℃时运动粘度为28.8~90mm2/S的油品。试验温度为54±1℃。也可用于测定40℃时运动粘度大于90mm2/S的油品,试验温度为82±1℃。 技术参数 1、控温范围:室温~100℃ 2、控温点:54℃、82℃ 3、控温精度:±1℃ 4、加热器功率:600W 5、输入电源:AC 200V±10V 50Hz 6、试验孔数:双孔 7、浴缸搅拌电机:YR70,1500r/min,25W 8、搅拌叶片电机:同上 9、数显温控仪:XMT152C-9,测量范围0~100 性能特点 1、浴缸用耐热优质硼硅酸盐玻璃制造,透明度好,便于检测观察。 2、本仪器设置两个试样量筒孔,利用率高。 3、叶片搅拌轴与电机轴连结采用自动定心夹紧装置,比偏心,转动平稳可靠。 4、搅拌轴与电机安装在滑座上,可沿立柱上下滑动,选用旋转定位法,手钮紧固,调整灵活,对心方便。 5、本仪器用数显温控仪自动控制温度,显示直观,可靠性好。 6、定时、搅拌共用一个开关,简化操作,同时也避免操作者有时疏忽,漏按计时开关的情况。定时器调好后,到5min时,蜂鸣器自动鸣叫。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71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3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左右手复合材料)
围绕新型人工电磁材料传输特性、对称及非对称人工电磁材料、人工电磁材料对天线及其现代通信各频段天线性能改进等现代应用,申报相关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其中20多项已经获得授权,可以针对不同应用解决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系列核心技术问题,达到微细结构设计、特性精确控制(调控)。主要合作单位有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厦门分部等。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钒酸锂负极材料、负极、电池以及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酸锂负极材料、负极、电池以及负极材料 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领域,钒酸锂负极材料为核壳结构,其核部为 钒酸锂,其壳部为包覆层,钒酸锂为纳米级颗粒或者为纳米级颗粒形 成的微米级的二次颗粒,所述包覆层厚度为 2~30nm,包覆层包括导 电性包覆层或/和稳定性包覆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惰性气体为 载气将有机碳源带入高温反应器中,在核部表面形成无定型碳或者石 墨化碳的导电性包覆层。采用真空镀膜、磁控溅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刚性室温热电材料和离子液体调制的柔性热电材料方面研究
热电材料是一种可以将热能和电能进行直接转换的新能源材料,基于热电技术制备的热电发电或制冷器件具有无活动部件、无污染、无噪声等优点。传统的经典碲化铋基室温热电材料是目前唯一被商业化量产应用的热电材料,主要应用于固态制冷。虽然该材料含有的Te元素丰度极低,并且力学性能不佳,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被工业界沿用至今,没有可替代的材料。随着物联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透明防伪材料—光变色薄膜
根据多层膜光学干涉的原理,当光线照射到薄膜,在进入各膜层时由于各膜层的光 学性质不一样使得有些光相干相长,有些光相干相消,随着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薄膜呈现 不同的颜色。早在 1973 年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 J.A.Dob-railski 等人就预见了变色薄 膜在防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于 1987 年首次应用于 50 圆的货币上。稍后美国人也研 制出有金色变到绿色的全介质变色薄膜。再以后又有人与瑞士 SICPA 公司合作将变色薄 膜作为颜料掺入到油墨中,研制成光变色油墨。现在许多国家的护照、签证和货币上都 用上了光变色油墨。 光变色薄膜的光变色功能来自于多层膜的复合特性,光变色效果与组成该薄膜的各 膜层的材料性质、厚度以及膜层之间的组合有关。薄膜多采用金属膜与金属氧化物介质 组合,用物理方法(如热蒸发、电子束或离子镀、磁控溅射等)镀制薄膜。金属氧化物 介质膜用物理方法镀制质量控制比较困难,效率低,成本也比较高。同济大学课题组用 气凝胶或有机材料替代金属氧化物,材料性能稳定,可进行大面积快速涂膜,效率大大 提高,成本也很低。
同济大学 2021-04-11
变储能建筑材料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是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功能材料,利用相变储能材料可以使传统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时间和地点上进行流转,自动优化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属于 智能能源概念,在建筑中应用这种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其应用方 式主要有两种。 一为通过相变储能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建筑 物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冬季,太阳能热丰富的时间为晴天和白天,而我们对太阳能热需 求的时间是晚上和阴天,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不匹配性。利用相变储能建筑材料蓄 存白天和晴好天气时的太阳能,在夜间或阴天将蓄存的太阳热释放出来,使得建筑物利 用太阳能的时间从白天和晴天延长到夜间和阴天,提高建筑物利用太阳能的量。 第二种方式为利用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开发电力峰谷差“绿色能源”。在盛夏或严寒时 节,空调或其它取暖设备往往集中使用,造成电力紧张,供不应求,而在其它时段又出 现电力过剩的现象,出现所谓的电力峰谷现象。为消除峰谷现象,电力公司将峰时电价 定为谷时电价的数倍,以鼓励电力用户多使用谷时电。在电力需求的波谷时段,可采用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蓄存由空调或制热设备产生的冷量和热量,用于电力波峰时段,降低 空调等设备在波峰时段的用电强度,可从用户侧的角度减小电力峰谷差,实现节电、节 能和节约资源的效果。 此外,相变储能建筑材料还可提高建筑物的热稳定性和热惰性,减缓建筑物室内的 温度波动,在提高室内热舒适度的同时,降低空调制冷或加热设施的启、停频率和运行 时间,并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同济大学 2021-04-11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焦碳和碳纤维等。作为电极材 料的活性物质,对碳材料的要求有许多方面:如放电比容量、颗粒大小和比表面积、电 极极化性能、充放电稳定性等。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单位在探索新的制备工艺来改善 电极性能。 采用常压干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碳气凝胶材料,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实现了碳气 凝胶材料微结构人为裁剪与控制。这些新型储能器件具有重量轻、体能密度高、无污染 等优点,是新一代绿色能源材料。多孔碳电极用于锂电池将优于枝晶锂电池,传统的电 极充电时枝晶会在阴极上成核,当枝晶越过电极跨度时将造成短路,从而限制了充电次 数。用多孔碳做电极时,锂离子嵌在石墨结构中,防止了锂金属的沉积和枝晶的形成, 而丰富的孔洞可提高电极与电池溶液的接触面积。碳气凝胶是由间苯二酚和甲醛在碱性 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溶胶-凝胶和炭化工艺制备而成的。通过控制水和催化剂的用量, 可以控制其孔洞结构和密度,它的干燥过程也正由管来的超临界干燥向常压干燥发展, 以便降低气制备成本,改善其性能,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碳气凝胶也可能成为电池 材料的理想选择。 
同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6 37 38
  • ...
  • 220 2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