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热管回收排风能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回收排风能量装置,包括有风井、室内送风口、室内排风口、空调外机和换热模块,所述室内送风口、室内排风口与风井连通,所述换热模块包括有热管换热器、空气过滤器,所述热管换热器的两端分别布置在排风管和外机进风管中,风井的出口接排风管的进口,排风管的出口设置排风罩,排风管的出口末端设有防雨罩;空调外机与外机进风管的出口连接,外机进风管的进口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外机进风管的出口设置百叶风口,百叶风口固定在空调外机的翅片侧。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现有空调系统进行深层次改造,可以以模块的形式对现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离子电池
在设计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取得了突破,以表面刻蚀剥离处理的碳布为基底(CC@EC),水热法生长NiCo2O4(NCO)纳米线阵列。当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表现出了优异的储锂性能。作者通过DFT计算发现,NCO与CC@EC具有强的相互电子作用、在锂离子传输过程中具有更低的反应能垒。此外,作者进一步通过原位拉曼光谱阐明了CC@EC基底对电极材料储锂性能提升的贡献因素。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具有高载量下高能量密度 (314 Wh/kg) 的全柔性锂离子电池(总重量为281 mg),具有出色的柔韧性和良好的储能性能,为未来的便携能源开启了新的方向。
中山大学 2021-04-13
揭示丙酮酸循环为细菌提供能量
提出了细菌代谢状态决定细菌耐药性,建立了通过关键代谢物逆转细菌耐药性以控制耐药菌的新策略(Peng et al., Cell Metabolism, 2015)。在寻找新的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代谢物质中,发现谷氨酸(glutamate)可以逆转细菌耐药性。其在进入细菌后,不是遵循已知的TCA循环进行代谢(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柠檬酸),而是在草酰乙酸的基础上逐步生成磷酸烯醇丙酮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再从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即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丙酮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柠檬酸,形成一个全新的循环,故命名为丙酮酸循环(P循环)。进一步的试验证明,P循环是一条正常的生物有氧氧化的最终代谢途径。P循环消耗草酰乙酸, 而TCA循环消耗乙酰辅酶A。糖类、脂类和氨基酸可以直接进入P循环,而糖类和脂类进入TCA循环需要先转变为乙酰辅酶A,说明P循环才利于糖的利用。更重要的是,将P循环多于TCA循环的基因或酶进行相应的缺失或抑制,其对TCA循环的影响与缺失或抑制TCA循环中的基因或酶的影响一致,说明TCA循环耦合在P循环中。综上所述,该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P循环对于调控生物体内能量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TCA循环为P循环提供草酰乙酸,是P循环的一条重要旁路;3)P循环调控TCA循环;4)P循环在代谢物逆转细菌耐药性起到关键作用。
中山大学 2021-04-13
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
“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从火电厂全厂整体综合优化运行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所属多台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监视、经济分析、在线诊断以及优化控制,达到稳定、节能的目的。本项目由西安热工研究院和华北电力大学共同协作完成并获2005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本项目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从全厂整体综合优化运行系统的概念、定位、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到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SIS)。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一种优化风电消纳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风电消纳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步骤为一、采集分钟级风电历史功率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建立分钟级风电功率预测模型;二、针对分钟级风电功率预测误差进行建模和补偿;三、在预测误差修正风电功率值的基础上,建立风电消纳电量最大化和系统调峰能力最强的目标函数,并且仅执行下一分钟的调度优化指令;四、在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完成所有时刻的优化,若完成则结束优化,否则下一时刻更新所有输入信息并从第一步依次滚动进行。该方法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优化时域,以风电消纳电量最大和系统调峰影响最小为目标函数,保证了在电力系统安全的情况之下合理地消纳风电,并积极地应对电力系统调峰。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智能建模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智能建模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DCS控制系统接口、CFD计算集群、样本数据库集群、智能建模集群、中央处理集群和人机界面,通过对CFD模拟样本和历史运行样本进行存储、建模和优化,实现了机组随电网负荷指令、入炉煤煤质特性、过量空气系数等变化的最优配风方式实时匹配。本发明中CFD数值模拟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建模的准确性,优化时可直接调用DCS控制系统实现闭环控制,使配风方式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实现机组燃烧热效率和NOx排放的实时优化。
东南大学 2021-04-11
氨法脱硫吸收产物+4价硫氧化系统及其优化调控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464978.8)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吸收产物+4价硫氧化系统及其优化调控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首先确定了氨法脱硫系统中的模型参数;输入上述模型参数,并设定一初始pH值、氧化空气量Q以及S4+和S6+的初始浓度,利用+4价硫的氧化率模型计算浆液池内+4价硫的氧化率;将计算得到的+4价硫氧化率带入进行检验,若不成立,则调整和的值重新计算,直至成立,并将得到的氧化率与工程中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调整模型中的pH值、氧化空气量Q、和的值,使+4价硫的氧化率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本发明中的氧化率模型能够对氨法脱硫吸收产物+4价硫氧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进而提高氨法脱硫技术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
本项目主要创新有: 针对火电厂生产运行对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三级可靠性、二级安全性发电厂网络结构;开发了“基于单向物理链路的网络数据传输隔离装置”,解决了火电厂监控信息网络的安全性问题。 提出了DCS+SIS+MIS的火电厂厂级运行监控及生产管理的新模式,已成为我国火电厂设计的典型配置方式;开发了成套应用功能软件,推动了火电厂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跨越。 提出了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的小扰动理论;改进了汽轮机变工况经典理论中的弗留格尔公式;采用热力系统拓扑结构矩阵分析法和顺序扰动解除法,提高了热力系统经济分析的准确性。 提出了回路级优化控制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机组级优化控制的模糊多模型协调控制方法和厂级优化控制的多约束负荷优化分配方法,实现了全厂的整体优化控制。 提出了基于统计模型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劣化分析理论方法,实现了设备的故障预警和运行故障的在线诊断。提出了基于JIT(Just In Time)模式的火电厂设备缺陷管理方法,实现了设备缺陷处理流程的自动化。 有效地利用火电机组运行实时、历史数据,采用数据挖掘、信息重构等软测量技术,解决风量、烟气含氧量等参数难以测量的问题,用于机组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 本项目属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鉴定后,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本系统极大促进了电力企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 运行特性参数获取及优化控制方法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多变煤质下燃烧系统优化及关键辅机节能技术与应用
由于当前煤炭市场的变化,许多锅炉均不能保证燃用设计煤种,而且实际燃烧煤种长期处于频繁变化中,发热量过低或挥发分过低时易造成燃烧着火不及时,炉膛火焰不稳,严重时还会造成炉膛灭火,煤质趋劣还使电厂煤耗和厂用电率上升,设备可用率降低,检修和改造费用大幅上升;发热量过高或挥发分过高时易造成结焦,影响锅炉运行安全性。煤质对燃煤电厂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影响非常大。为了适应变煤种工况,在变煤种燃烧方式下做到最优化运行,保持机组长期经济运行,非常有必要对锅炉整体进行优化改造,一般的技术改造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从单一设备或局部出发进行改造,本技术特点是从电站锅炉整体全局出发,使各项改造技术达到最合理匹配。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576 5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