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世界500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性质为国有公办。学院伴随中国钢铁强国使命成长,经过64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以高等职业教育与在职培训为主,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级技校)、成人继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产教融合的典范、大国工匠的摇篮、赋能成长的工场"为愿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学院主校区坐落于九省通衢的省会城市武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80亩,总建筑面积27万余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83万余册,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区,具备良好的生活服务、学习成长的校园环境,规范的奖助贷、专升本、技能鉴定、心理咨询、创新创业的服务配套。学院依托中国宝武的丰富资源,坚持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办学特色,拥有一支勤勉致学、用心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745人。学院现有在校生12000余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汽车与材料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以及经营管理培训、工程技术培训、技能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等多个教学实体,建有配套专业实践的校内实验实训室107个,对接学生实习就业的校外实训基地161个。学院全面加强与产业链对接的专业群建设,共有招生备案专业39个,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学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建设,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注重教学、科研、实践各方面优势资源的集成整合,实现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的对应衔接,强化职业性定位,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位于全省前列,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历程】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51年,1998年起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建成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建成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同年被遴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学校。【办学愿景】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核心,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秉承“砺苦谨信·惟精弘毅”的校训,坚守“和谐敬业·求真务实”的校风、“德正学高·兼容并包”的教风、“立身笃行·见贤思齐”的学风,立足“以智能装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两翼,坚持服务煤炭和地测行业的专业体系”的发展定位,致力于培养“开拓、务实、奋斗、奉献”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基本概况】学校地处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重庆市江津区,交通便利,紧邻渝昆高铁江津北站、重庆市轻轨5号线滨江新城站。校园占地约140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9.42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国际留学生90余人,成人专科学生5000余人。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资源与安全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11个二级教学院部。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1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校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05.78万册,电子图书135万册,电子期刊2.57万册。学校建有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综合平台,提供各种视频、课件、虚拟实训等内容供全校师生使用。【办学优势】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教授(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0余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近200人;博士6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00余人;有380余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有国家级专家16人,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7个,重庆市市级专家65人。学校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担任学校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教授等16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专业建设:学校开设有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旅游、资源环境与安全、文化艺术、生物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等10个专业大类50余个专科(高职)专业。专业紧跟重庆市智慧重镇、智造名城发展方向,全面契合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服务地方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配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五大产业集群。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保持高水平,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71%。产教融合: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依托地方优势产业,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整体向产教融合型深化高校。学校积极推进“政行企校”五方共建平台和各类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市内外300余家单位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组建了重庆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开展集团化办学;与新大陆、中兴通讯合作共建中兴通讯、新大陆物联网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与华为、阿里巴巴、南方测绘等联合建成华为班、南方测绘班、阿里创新班、海亮班,形成混合所有制多元办学机制。社会服务:学校以特色优势、优质资源服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建有重庆市高职院校首个院士工作站——“刘人怀院士工作站”;建有省部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矿业工程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现代教育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煤矿安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成博士、教授企业工作站30余个。学校是国家建设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矿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年均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金额超过3000万元。2019年培训达到1.2万人次。国际合作:学校发起成立了中泰职教联盟,是中泰职教联盟理事长单位,与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近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开展海外留学生培养和技术服务。经国家教育部备案,与澳大利亚堪培门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举办中澳高等教育专科项目涉外会计专业(中澳班)。积极响应中非合作论坛上“八大行动”,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坦桑尼亚联合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开办“鲁班工坊”,与南非开展留学生项目。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了长期校际交流机制,在专业合作、课程认证、职业资格认证、教师培养、学生交流、学历提升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荣誉】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能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突出贡献奖、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创新创业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50强;获得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重庆市大学生就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专业人才,多数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大型煤炭企业中层以上技术和管理干部中,我校毕业生占70%以上,被誉为西南地区煤炭行业的“黄埔军校”。六十八载栉风沐雨,工程职院人筚路蓝缕;六十八载沧桑更迭,工程职院人孜孜以求。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工程职院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井巷工程特大塌方治理综合技术
国内外几乎所有地下矿山井巷工程(包括隧道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塌方问题。其中,特大型塌方占所有塌方的 10%左右。塌方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工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其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由于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 3560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20 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塌方的预防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从 1993 年围绕这一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其中以下技术构成了本项目的特色:治理主溜井特大塌方的托斗法施工技术;松散岩土层非套管成孔技术;插筋劈裂锚固注浆技术;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双泵双液注浆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井巷工程特大塌方治理综合技术
国内外几乎所有地下矿山井巷工程(包括隧道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塌方问题。其中,特大型塌方占所有塌方的10%左右。塌方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工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其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由于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356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塌方的预防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从1993年围绕这一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其中以下技术构成了本项目的特色: 治理主溜井特大塌方的托斗法施工技术; 松散岩土层非套管成孔技术; 插筋劈裂锚固注浆技术; 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双泵双液注浆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沿海开放城市——山东烟台,前身始建于1957年,1990年成立烟台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2002年成立烟台市技术学院;2005年烟台市轻工技校和烟台市纺织中专整体并入;2006年成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加挂烟台市技师学院校牌;2015年,被批准为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学院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山东省首批金蓝领培训基地”、“山东省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基地”、“烟台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烟台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烟台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院占地总面积864亩(含实习工厂),建筑面积213248.07平方米,固定资产5.26亿元,馆藏图书67.4万册,电子图书4047GB。建有135个实验、实训室(车间),6个应用技术研究所,30个校内实践基地,11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 学院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设机械工程、电气与新能源工程、信息与传媒、经济管理、汽车工程、航空服务、动力工程、工业技术应用八个系,学院办学“立足开发区,服务烟台市”,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实现就业理想”的办学特色,聚焦现代制造业、服务业,贯穿从设计、制造、营销、管理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精心打造高端制造、汽车技术、信息与传媒、轨道交通、商贸流通、现代服务六个专业群,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省级试点学校,是烟台市首所也是唯一一所开办轨道交通专业的高职院校。学院参与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2个,拥有山东省名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示范和品牌专业群3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教改项目20项,省级教学资源库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新型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69人,教授、副教授181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85.4%,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省首席技师”2名、“省教学名师”3名、“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省技术能手”5名、烟台市首席技师6名、烟台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市级突出贡献技师7名、高级技师144名、市级技术能手18名。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获得政府科研成果奖53项;纵向科研立项267项,校企合作或自主研究科研立项120项;出版著作、教材163部;发表学术论文1817篇(其中SCI、EI等82篇、北大中文核心218篇);取得专利授权301件(其中发明专利44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2项,2014、2015、2016年、2017年“专任教师取得专利数/专任教师总数(%)”分别达到7.14、7.45、7.67、7.44,连续四年超过7.0以上,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中位数。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完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将思政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系、院、市、省、国家五级竞赛机制,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人人参与 的竞技文化。学生近三年来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超过600人次,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全省前茅。毕业生合格率、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领证率达到98%以上,就业率达到98%以上,广泛分布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LG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学院实习工厂(烟台铣床附件厂)拥有资产达1.5亿元,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所生产的20大系列、800多种规格的机电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先进企业的生产模式和企业文化的熏陶。 学院坚持“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模式,依托行业、产学研联盟,以项目为纽带,与烟台市及周边17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院、系部通过办学理事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各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建成2个省级企校共建工科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正海磁材有限公司合作,成为山东省现代学徒试点专业。 学院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哈尔博格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等高等学府开展联合办学。现已发展成为融高等职业教育、专本贯通培养、技工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本科、在职研究生)等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 学院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备完善的“奖、贷、助、减、补”等多位一体的助学服务体系和“校、系、班级、宿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机制。学院建有2000多平米的青春创业孵化园,可同时容纳20余个项目入驻营业,学生自主管理,项目完全免费,是我院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学院建有各类学生社团150余个,建有志愿服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10余个。学院每年举办大学生体育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节,形成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 学院秉承“好学敏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建设“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养成“厚德、精技、严谨、关爱”的教风和“明德、尚能、友善、笃行”的学风,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实绩,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科教兴鲁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德育优秀高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煤系固废铝资源利用成套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多,而且仍处于高速增长中。但我国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3%,按现有铝工业发展速度静态计算,我国铝土矿资源将只能用10年。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炭开采的副产物煤矸石约占其排放量占煤炭开采量的10%~25%,目前我国煤矸石堆积量约30亿吨;煤燃烧利用的必然产物粉煤灰,占原煤质量的15%~40%。目前我国粉煤灰堆贮量已超过29亿吨,而且每年以超过3亿吨的量继续产生。煤气化、液化等产生的煤化工灰渣在我国年排放约4000万吨,未来40年我国将产生煤化工灰渣100~250亿吨。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我国的煤系固废中氧化铝含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铝资源的巨大潜力。本项目采用界面活化方法诱导产生铝硅酸盐结构缺陷,在少量助剂协同作用下激发配位体大量重组而最终提高煤化工灰渣反应活性,并以工业大量副产稀盐酸或硫酸为浸取剂,获取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伴随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与环境保护日趋严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缓解资源供给瓶颈、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是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的准则。本项目的开发成功可有效地解决煤化工灰渣的规模化处置和资源化难题,提供新型铝资源,并将形成能源、资源、化工、冶金、环保新型循环产业链,带动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进步和相关产业升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物理法综合利用硫酸废渣技术
一、技术背景 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企业,有大量的废渣产生。这些废渣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硅等物质。许多企业也希望将这些污染环境的废渣变为原料生产出产品,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为此我们认为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企业,如何“经济获利”实现硫酸废渣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硫铁并举的关键。本技术就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本课题组开发成功了用物理法、水力分离硫酸废渣获得氧化铁红、磁铁矿、含硅细砂的新方法。二、工艺路线 为了得到粒径大致一致的氧化铁红颗粒,我们拟定了物理方法——水力分级将大小颗粒进行分离。在含有氧化铁红颗粒和自来水的垂直放置的容器中,充分搅动系统中物料时,任意时刻颗粒在系统中分布时均匀的,保持系统中水位不变,用虹吸管将料浆虹吸到另一洁净的空容器底部,则任意时刻虹吸出的料浆都会在容器中停留一段固定的时间,直到溢出。由于重力的作用,大颗粒的氧化铁红将在这一固定时间沉于容器底,而小颗粒的氧化铁红就会随溢流液流出,从而达到分级的目的。 水力分离过程中具体操作 将料浆置于容器中,加入自来水浸没料浆,抓住容器的一侧,顺时针或逆时针摇动容器,由于水的冲击力将会将料浆与水充分混合静置片刻后即将上层悬浊液倒入一干净的容器中,然后让悬浊液在容器中静置到池中液体澄清,颗粒完全沉淀为止,倒出容器中清液于容器中,重复以上的操作,一直到容器中水洗的液体变得澄清为止。分离过程中由于矿渣中其它杂质成分颗粒较大,在重力的作用下首先沉到容器底,而铁红颗粒较小,会在水中悬浮一段时间,随上层液体一起倒入容器中,分离出来。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牛羊蛋白质饲料高效利用技术
该成果获 2012 年江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本项目立足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人畜争粮、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低和粪便中含氮物质排放污染环境等现实问题,依据反刍动物瘤胃微生态营养生理原理,开展了以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减少粪尿氮排放等为主要目标的系列研究。研究取得了提高牛、羊饲料蛋白质饲料利用和控制粪尿中氮排放的原创性的技术成果和产品。
扬州大学 2021-04-14
藏药柳茶的开収利用技术
“香巴拉”藏茶系选用藏族民间药柳茶为原料,以蔷薇科(Rosaceae)鲜卑花属(Sibiraea)植物窄叶鲜卑花 Sibiraea angustata(Rehd.) Hand-Mazz. 和鲜卑花 Sibiraea angustata (Rehd.) Hand.-Mazz.的叶入药,经加工炮制而成。本项目对鲜卑花属植物进行了充分的资源调查,生药鉴定、化学成分、活性成分筛选、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获得相应的实验数据;获得鲜卑花属植物中起到降脂和提高免疫力的活性成分柳茶多糖等;筛选出能良好发挥降
兰州大学 2021-04-14
石油焦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石油焦全球年产超过1亿吨,我国超过1000万吨。石油焦的优点发热量高、灰分低,缺点是挥发份低、燃烧困难、含硫高、比重大、比表面大、孔径发达。石油焦在油中稳定分散很困难,传统的稳定分散理论已不适用石油焦/油等非水分散体系。南京大学开发的新型稳定剂和新型界面改性剂有效提升了石油焦在油中的稳定分散,提升了石油焦的资源化利用。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759 7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