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级电子手臂静脉穿刺训练模型
XM-S5高级电子手臂静脉穿刺训练模型   XM-S5高级电子手臂静脉穿刺训练模型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皮肤纹理清晰,具有电子报警装置,操作者可根据刺入、刺偏、刺穿三种状态的指示灯提示,随时调整进针的角度、位置和用力大小。   一、功能特点: ■ 具有电子报警装置,可进行手部的穿刺训练。 ■ 穿刺正确时,绿色指示灯亮。 ■ 针头刺偏血管时,黄色指示灯亮。 ■ 针头刺穿血管时,红色指示灯亮。 ■ 操作者可根据刺入、刺偏、刺穿三种状态的指示灯提示,随时调整入针的角度、位置和用力大小。   二、标准配置: ■ 高级电子手臂静脉穿刺训练模:1条 ■ 电子控制器:1个 ■ 电源适配器:1个 ■ 注射器:1支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FQ腹腔穿刺训练模型
XM-FQ腹腔穿刺训练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FQ腹腔穿刺训练模型为成年人半身结构,取平卧位,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质地柔软,触感真实。 ■ 体表标志明显:肋弓下缘、尖突、腹直肌、脐、腹股沟、髂前上棘、髂嵴,均可明显感知。 ■ 可进行腹部移动性浊音叩诊训练。 ■ 可进行腹腔穿刺术训练,进针有落空感,穿刺成功可抽出模拟腹腔积液。 ■ 同一部位可反复穿刺。 ■ 皮肤和穿刺囊腔可更换。   二、标准配置: ■ 腹腔穿刺模拟人:1台 ■ 穿刺针: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ZC高级助产训练模型
XM-ZC高级助产训练模型   XM-ZC高级助产训练模型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质地柔软,弹性好,可模拟真实状态下保护会阴和助产训练操作动作,模型由下腹部骨盆和一个胎儿组成,外观与孕妇人体相似,形象逼真,可徒手操作训练正常分娩过程和助产动作。   一、功能特点: ■ 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本模型为成年女性下腹部及盆会阴部,标准操作体位,具有手绘的主要解剖标识和骨质盆腔的轮廓。 ■ 标准的胎儿,胎儿光滑柔软,可练习胎头吸引术。 ■ 可实现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等整个分娩过程。 ■ 可根据操作者需求变换胎儿胎位,演示多种正常与异常的胎位分娩。 ■ 可反复进行练习。   二、标准配置: ■ 助产训练模型:1台 ■ 婴儿模型:1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腹腔穿刺训练模型XM-FQ
XM-FQ腹腔穿刺训练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FQ腹腔穿刺训练模型为成年人半身结构,取平卧位,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质地柔软,触感真实。 ■ 体表标志明显:肋弓下缘、尖突、腹直肌、脐、腹股沟、髂前上棘、髂嵴,均可明显感知。 ■ 可进行腹部移动性浊音叩诊训练。 ■ 可进行腹腔穿刺术训练,进针有落空感,穿刺成功可抽出模拟腹腔积液。 ■ 同一部位可反复穿刺。 ■ 皮肤和穿刺囊腔可更换。   二、标准配置: ■ 腹腔穿刺模拟人:1台 ■ 穿刺针: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康大夫”胸腔(背部)穿刺训练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功能特点:■ 仿真标准化病人反向坐于靠背椅上,双臂平置,形象逼真。■ 体表标志明显,解剖位置准确,肩胛骨、肋骨、肋间隙、脊柱棘突容易触摸。 ■ 叩诊双侧背部,可获实音处确定穿刺部位;■ 完全的穿刺部位:[双侧]肩胛下角线、腋中线、腋后线,均可实施胸腔穿刺,充分发挥仿真病人的使用价值。■ 性能优异的高弹性材质,其超强的回缩能力,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电子监测:穿刺针要求沿下位肋骨的上缘垂直刺入,穿刺错误有语言提示。 注:皮肤和各种穿刺囊腔均可更换,供应耗材。 相关产品 “康大夫”胸腔闭式引流术电子标准化病人“康大夫”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模型“康大夫”支气管内窥镜训练模型“康大夫”高级全自动多种穿刺叩诊电脑训练...“康大夫”声带肿瘤检查模型“康大夫”高级耳部检查模型“康大夫”缝合练习模块(附底座)“康大夫”高级耳鼻咽喉技能模型“康大夫”高级套管针训练模型“康大夫”胸腔(背部)穿刺训练模型“康大夫”肠管吻合模型(30mm)“康大夫”眼视网膜病变检查模型 “康大夫”高级电子膝关节腔内注射模型“康大夫”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模型“康大夫”肝脓肿穿刺与胸腔穿刺(重症患者...“康大夫”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 “康大夫”外科打结技能训练模型“康大夫”腕关节镜检查模型“康大夫”环行局部浸润麻醉训练模块“康大夫”高级婴儿骨髓穿刺模型
上海康为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频双偏心声波振动钻进驱动器及其减振结构    
本专利涉及一种高频双偏心声波振动钻进驱动器,属于环境钻探技术领域和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包括:1.利用充气式隔振器,分别斜向布置于振动体的斜上方和斜下方,使振动能量转化为气体热能散发到大气中,从而达到减振目的;2.减振箱体利用一体化冷轧制造工艺可以避免应力较为集中的焊缝,且类椭圆形结构可以起到缓冲减振作用,增加使用寿命;3.通过控制使两偏心轴保持同步反向运动,具有换向作用的轮系结构强制使两偏心轴同步反向运动,最大化的保证偏心运动产生的水平激振力相互抵消。4.在振动钻机上加装法兰连接件和多级螺纹结构,增大了螺纹寿命、强度,以及钻具级配需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一种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振动能量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能量收集器、机床主轴、以及主轴箱壳体,所述机床主轴设有固定轴承,所述主轴箱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固定轴承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能量收集器,所述能量收集器通过磁致伸缩材料收集所述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将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进而可以实现对机床的其他元件供电,节省了部分外部电源的供给,同时不影响机床主轴的正常运行,并有利于振动的传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5-06
高振强振动机械的智能变频超前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高振强振动机械的智能变频超前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高振强振动机械的基 于智能变频的超前控制系统,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由上位机、PLC、变频器、振动机、传感器构成 闭环控制系统,上位机主要作编程设计及与PLC的通讯,实现程序下载和上存,同时可对PLC程序运行实时 监控;PLC作为核心控制器,一方面与上位机交互,可实现编程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变频超前控制软件, 实施对变频器的变频输出控制;变频器一端与PLC相连接,另一端与振动机的驱动电机相连接;通过智能变 频控制使振动机的频率按照控制值变化,达到对振动机高振强、瞬态超高振强及其作用时间的有效控制,以确保振动机的正常运行。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大跨度与多高层建筑结构物振动控制新技术
本项目科技成果可以有效解决大跨度或多高层民用、商用或工业用途筑结构物中的振动问题,振动类型可以是由地震和风等环境荷载诱发的结构振动,也可以是由电机和旋转机械等工业设备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反应。科研项目“多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消能与控制”系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题,课题编号 101-9914006-3,由国家计委下达。本项目是在日本、美国和新西兰等地震多发国家近十年来广泛关注的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也备受重视。其基本思想是使被设计的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符合基于三个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实质是强调满足生命安全和损坏控制这样两个设计目标,但是解决的手段依靠的是包括消能减震技术在内结构控制技术。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以被动控制技术为主,开发了包括挤压型铅合金阻尼器和弯剪型铅合金阻尼器在内的各种工程实用的阻尼器。项目研究成果 2007 年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建设部,获奖年度为 2006 年),其中的弯剪型铅合金阻尼器获国家发明专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大跨度与多高层建筑结构物振动控制新技术
本项目科技成果可以有效解决大跨度或多高层民用、商用或工业用途筑结构物中的振动问题,振动类型可以是由地震和风等环境荷载诱发的结构振动,也可以是由电机和旋转机械等工业设备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反应。 科研项目“多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消能与控制”系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题,课题编号101-9914006-3,由国家计委下达。本项目是在日本、美国和新西兰等地震多发国家近十年来广泛关注的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也备受重视。其基本思想是使被设计的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符合基于三个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实质是强调满足生命安全和损坏控制这样两个设计目标,但是解决的手段依靠的是包括消能减震技术在内结构控制技术。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以被动控制技术为主,开发了包括挤压型铅合金阻尼器和弯剪型铅合金阻尼器在内的各种工程实用的阻尼器。项目研究成果2007年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建设部,获奖年度为2006年),其中的弯剪型铅合金阻尼器获国家发明专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95 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