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冶金过程计算机仿真技术
冶金过程仿真是以程序设计和物理模拟相结合,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对工程问题和物理问题乃至自然界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冶金过程仿真在炼钢、炉外精炼以及连铸过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钢液的冶炼、浇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体流动、传热、传质进行模拟,其中包括钢包精炼过程、连铸中间包、连铸结晶器浇铸过程以及模铸浇铸过程中的三维多相流动、传热、传质与凝固的冶金过程仿真。外加电磁场作用下,对连铸中间包的感应加热,结晶器电磁制动条件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动和夹杂物去除的冶金过程仿真研究;钢包感应加热过程操作参数的优化等等有重要作用。冶金过程仿真结果和工业试验的观察吻合很好,对工业生产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超大抗污染过滤膜水净化技术
成果内容:在6项国家级项目连续支持下,创建了在多种过滤膜表面构建仿细胞膜抗污染涂层的共性技术方法。获得了多种抗污染性能优异的水净化膜,建立了自清洁油水过滤分离装置及工艺技术。抗污染不锈钢网膜滤水通量10000-60000 L/m2h,除油率99%;抗污染超大尼龙网膜处理湖泊藻类污染的除藻率可高达95%,水体透明度及处理效率比其它处理分别提高3-5倍和100倍。抗污染膜构建技术及主要应用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成熟度:已进入中试产品阶段,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 产业化应用市场需求: (1)湖泊及水源水中藻类和其它悬浮污染物高效滤除; (2)游泳池水高效、快速过滤净化; (3)巨量含油污水自清洁过滤净化处理; (4)原油开采液抗污染油水过滤分离; (5)水面浮油快速、高效收集; (6)生活污水高效过滤处理。 有关奖项:2017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21年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1110203771.7 利用RAFT聚合技术在材料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涂层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510013872.6 含磷酰胆碱和聚乙二醇的功能聚合物及其抗污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610120275.8 功能型仿细胞外层膜立体结构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810353089.8 一种抗生物污染的超亲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610485203.3 一种滤纸改性制备油水分离膜的方法及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610485188.2 一种亲水/疏油型油水分离不锈钢网膜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910027531.2 一种仿生聚合物及制作耐久性双仿生聚合物涂层的方法及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720628315X 一种滤水型油水分离器 授权 独占
西北大学 2021-05-11
纳米碳材料高效生产技术应用
纳米碳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正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碳纳米材料生产由于成本高及部分技术上的瓶颈制约了大规模生产,市场拓展减缓。四川大学研发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采取研发创新的高新技术,可高效低成本地生产高附加值碳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纳米碳纤维)。 新技术的指标主要有催化剂性能指标和碳纳米管纯度指标。碳纳米管 CVD 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所生产的碳纳米管的性能。碳纳米管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反应温度、制备 CNTs 单位质量产量、及原料固碳率等。本技术中催化剂反应温度低于800 ℃, 催化剂的产碳能力可达CNTs 60 - 120 kg/kg cat, 原料单程固碳率为 15%-50%;纳米碳材料纯度高,在85%-98%。碳纳米管的纯度高,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超过85%;有的达到 98%。此技术路线可行,实验室小试阶段已完成。 碳纳米管、碳纤维是近十年飞速发展的新型纳米材料,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用途,附加值高。碳纳米管可以作为模具制备出最细的纳米尺度的导线,或者全新的一维材料,在未来的分子电子学器件或纳米电子学器件中得到应用。制备的微型导线可以置于硅芯片上,用来生产更加复杂的电路。利用碳纳米管的性质可以制作出很多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例如用碳纳米管材料增强的塑料力学性能优良、导电性好、耐腐蚀、屏蔽无线电波。使用水泥做基体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耐冲击性好、防静电、耐磨损、稳定性高,不易对环境造成影响。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复合材料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碳纳米管和金属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这样的材料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抵抗热变性能强。
四川大学 2021-05-11
除湿材料技术及其太阳能再生
成果内容: 本成果取得3项发明专利。除湿材料技术于2019年2月在海南省万宁市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除湿和再生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左右,能够满足除湿材料再生的要求。 成果优势:该技术可用于潮湿环境下电力电气设施、工业生产、国防建设、仪器仪表、日常生活等的除湿,有太阳条件下可实现太阳能再生和循环利用等。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成果成熟度:小试阶段 转化方式:技术入股、合作推广、技术转让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201711397996.4 一种连续化学反应法蓄热放热系统 授权 ZL201310274286.8 一种膨胀石墨复合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ZL201310274316.5 膨胀石墨复合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图1 除湿材料的DTA-TG 热分析图 图2除湿材料的吸潮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3 不同再生温度下除湿材料的再生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西北大学 2021-05-11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预测技术
面向快速、高效的矿产资源探测的国家需求,集成空间数据挖掘与案例推理技术,充分利用海量的地质空间数据,解决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预测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智能化区域成矿预测系统和三维矿产资源预测系统,为各地质矿产单位进行找矿勘探提供空间分析和决策的基础平台。主要功能、特色: ? 建立了不确定性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算法模型、成矿案例推理模型,提高了区域成矿预测的效率、精度和智能性; ? 综合不确定性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成矿案例推理和证据权模型,建立了混合推理策略与方法,得到更为客观的综合预测结果; ? 基于COM架构,开发了“区域成矿预测信息系统”和“三维矿产资源预测系统”,包括地质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模型预测、专题制图等功能; ? 发展了三种高光谱矿物填图方法:权重光谱角制图法、耦合整体光谱匹配和局部光谱匹配的高光谱矿物信息提取方法、特征参数拟合方法; ? 完成了区域成矿预测的数学地质方法扩展与应用,包括证据权模型、扩展证据权模型和逻辑斯谛回归模型,为地质空间数据挖掘和成矿案例推理提供图层选择及参数化的理论依据和对比验证对象; ? 以我国西部典型成矿带——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为例,进行上述各类算法模型的区域成矿预测实验,并进行了野外调查与验证。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该课题成果已申请发明国家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系统2个;出版专著1部《多源地质空间信息智能处理与区域成矿预测》;发表或录用论文15篇,其中SCI期刊论文5篇,EI期刊论文4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多模式激光跟踪测量技术及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随着现代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跟踪在空间光通信、激光雷达、卫星遥感、定向能应用及工业测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束偏转原理、跟踪机构及其控制方法等是影响跟踪范围、精度、实时性和稳定性等光电跟踪性能的决定因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及上海同新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面向机器人误差测量等工业应用的多模式激光跟踪仪的研究。该研究对复杂场合下时变轨迹跟踪、测量或加工具有强适应性;结合图像采集系统,可以精确调整成像视轴以实现视觉导引或大范围高精度图像拼接。该项目从原理上拓展了激光多模式、变尺度跟踪的实现方法,形成了复杂场合下大范围高精度动态目标激光跟踪的核心技术,在机器人动态误差测量、动态成像检测、空间激光通信以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应用范围:该项目经过几年培育,截至2018年6月已生产多模式激光跟踪系统样机5台套,主要应用于中国科学院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综合实验中心等单位。 在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激光雷达、光纤光开关、激光指示器等领域中,可用于激光光束的转向及指向稳定调整。在空间观测、侦察监视、红外对抗、搜索营救、显微观察、干涉测量、机器视觉等领域中,可用于改变成像视轴,扩大搜索范围或成像视场。国内外对基于旋转双棱镜的激光跟踪理论研究集中在光束转向机制、光束扫描模式、棱镜回转控制等方面。 产学研合作开发,意向合作单位:从事光电精密仪器开发的经验,对于激光跟踪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如ABB公司、Leica、西门子、新松机器人、沈阳机床厂、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防单位等。项目阶段:小试效益分析:本项目在多模式激光跟踪方面形成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能够解决工业生产中对大范围、高精度特征的测量需求,而且在多自由度特征信息提取以及智能化控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推动激光跟踪测量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0
低成本纳米微晶陶瓷制备技术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纳米陶瓷制备新工艺新技术。它采用天然矿物和工业废渣来取代高温烧结法中昂贵的纳米陶瓷粉末,使制备成本大幅降低。用高温溶胶-凝胶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材料组成的不均匀性和残留气孔等问题,同时具有生产周期短、效率高、能耗低、制品的均匀性和可靠性好等优点。开发的原位受控晶化技术不仅使材料的晶粒尺寸控制在纳米级,而且还可对晶相数量和结晶形状进行有效控制,可获得具有球状或针状晶体的纳米微晶陶瓷。
湖南大学 2021-04-10
红景天系列产品加工技术
成果描述:红景天为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a L),是在高原海拔3400-5700米纯净无污染环境下生长的一种珍贵药用植物,是继"人参"、"刺五加"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三种重要的保健药用资源。红景天含40余种化合物,主要有甙类(红景天甙、熊果甙、卢丁甙等)、黄酮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类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红景天应高原高寒缺氧、大风干旱、紫外线照射强烈、昼夜温差大等恶劣多变的生态环境,为环境适应性药物,用于军事医学、航天医学、运动医学上收到较好疗效。其重要功能有:抗缺氧、抗疲劳、对中枢神经的双向调节、延缓衰老作用、抗毒、抗辐射和防癌、对内分泌系统的双向调节等。我们研究开发的红景天产品剂型丰富,包括胶囊,含片,口服液。市场前景分析:产业化成果。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转让2家企业,均在当年实现赢利。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所有原料符合中国卫生部关于保健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均符合卫生部有关保健食品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标识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传统互联网日益暴露出安全性、移动性、可扩展性及服务质量差等严重问题,无法满足当今乃至未来网络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构思和设计全新的互联网体系与机制。近年来,国际上对新型互联网体系与机制的研究极为重视,美国和欧盟自2007年起,相继启动了FIND、FIRE和FIA等计划,但至今尚未见到综合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line在这种背景下,“标识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项目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手段,提出了新型互联网体系的构思,并获得国家973、863等科技计划的支持。项目组发明了标识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天然皂素高效制备与应用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皂荚荚果、油茶果壳和无患子果皮中含有丰富的五环三萜类皂甙等天然活性成分(皂素),这些皂甙类成分呈中性,泡沫丰富,易生物降解,对皮肤无刺激,具有较强的洗涤去污能力,较好的耐酸碱、耐盐能力,还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产生协同效应。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合成表面活性剂及洗涤剂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此外,大量合成洗涤剂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必将朝着绿色、环保、可再生方向发展。 天然皂素制备与应用已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目前已开发出物理分离技术、水提技术、醇提技术及提取与同步纯化技术等,相关技术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7 168 169
  • ...
  • 663 6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