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巷道掘进含水异常体电磁综合超前探测技术
本方法利用直流电法和瞬变电磁法两种方法综合,对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实施探测,预报和判断其位置及特征。通过两种方法的电性剖面综合对比与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对目标异常体的预报准确率。针对不同探测条件可选择单一或两种方法组合,其操作方便快捷,适应性强。对于长距离掘进巷道可实施连续跟踪探测,即每一次探测控制前方距离 100m,根据探测情况可掘进 80m,当达到 80m 位置时再进行下一次探测与预报,如此循环,向前延伸完成整条巷道的掘进保障任务。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移动式海洋地震长期实时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移动式海洋地震长期实时探测器,包括主控水密装置、定位与通信装置、能量供给装置以及传感探测与信号处理装置。定位与通信装置用于解决海洋地震传感探测器的导航定位和远程通信的问题,实现海洋地震实时探测;能量供给装置采用太阳能和波浪能发电装置结合发电,为海洋地震传感探测器提供长期的能量供给,实现海洋地震长期探测;传感探测与信号处理装置采用光纤激光水听器阵列,并分别在硬件和在软件上进行降噪处理,提高海洋地震传感探测器的灵敏度,实现对震级数小的远程地震波的精确探测。本实用新型具有布放和回收技术要求低、低成本、实时传输数据等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装置,包括:本体,以及安装于本体上的控制单元、驱动单元、采样单元和传感单元;传感 单元用于采集方位、水质信息;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本体以及本体上 搭载的各单元在水域上运送至目标方位;采样单元,用于水质取样;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水质传感器采集水质信息的时间间隔、比较分析水 质传感器采集的水质信息、储存方位、水质信息、确定污染源位置、 控制驱动单元的运动、控制采样单元的采样行为。本发明的装置能够 在水域自动巡游、自动定位、无人操作,自动搜寻水域污染源的位置 并带回样本;可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方法,包括:控制器, 以及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驱动装置、采样装置、方位传感器、水质传 感器;(1)设定污染物检测阈值 S0;(2)多个水质传感器每隔ΔT 同时采 集一次污染物浓度,取这些数据的最大值 S 与 S0 进行比较,当 S≤S0 时,探测装置继续按照初始方向前进;当 S>S0 时,探测装置向着最大 值S所对应的水质传感器所在的方向前进,直到到达污染源所在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电容型人体接近探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型人体接近探测系统,属于信号采集及显示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依次 连接的传感器电极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传感器检测模块包括电源稳压模 块、电容量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电容量检测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分别与电源稳压模 块连接。通过传感器电极模块探测人体是否靠近所述系统,将传感器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 模块,控制模块据此控制显示模块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具有灵敏度高,功耗低,体积小等特
武汉大学 2021-04-14
海缆智能探测巡检水下机器人
研制的新型水下飞行式智能探测巡检机器人通过长艏翼设计,可搭载双三轴正交电磁探测设备,以突破水下声、光设备探测盲区,克服海缆(尤其是海底光缆)直径细小、海床掩埋等探测挑战,实现近海底飞行式探测与巡检,为海缆智能运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该水下机器人为国内首款面向海缆智能运维的无人无缆自主探测巡检装备,可通过日常巡检评价海缆安全风险,制定海缆系统运维计划。该装备还可对海缆进行故障点快速定位,辅助完成海缆快速打捞和故障修复。 图 1飞行式长艏翼水下机器人近底探测巡检海缆场景 图2 自主研发的海缆智能探测巡检水下机器人 图3 水下机器人模拟海缆探测湖上试验 水下机器人深度等级300米(可根据场景需求进行升级);有效探测磁场强度≥10nT;巡航速度3节、探测巡航速度1-2节。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2-20
磁性纳米结构自旋注入、探测和调控机理研究
本项目揭示了磁性纳米结构中电子自旋极化效应的新机理和新规律,通过构建新型纳米结构和器件实现了自旋电子极化的产生、传输的可调控性。加深了对自旋特性和基本物理现象的理解,也解决了自旋电流产生、传输、控制和应用方面的多个关键科学问题,为下一代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近5 年来在Phys Rev B,Appl. Phys. Lett.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76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 项,已授权专利7 项。其中10 代表性论著被SCI 他引288次。多项研究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通道GHz近红外单光子探测器
基于InGaAs-APD的超灵敏高速光电探测模块,探测波段覆盖900 -1700 nm,探测效率最高可达25%。采用先进的正弦频谱滤波技术,支持GHz以上的单光子探测。此外,得益于先进的噪声抑制和弱信号处理技术,GHz 单光子探测器在如此高的工作频率下依然可以保持5×10-6/pulse的暗计数水平,以及小于5%的后脉冲概率。而多通道GHz单光子探测器的集成,可实现高速的光子数可分辨探测,拓展量子探测器的动态范围。 相关技术指标: 通道数: ≥4 工作频率:1-2.5GHz 探测效率:1-25% 连续可调 暗计数: 工作频率1-1.5GHz:≤ 5×10-6/pulse 工作频率2-2.5GHz:≤ 1×10-5/pulse 后脉冲: ≤ 5% 死时间: 3 ~ 10 ns (暗计数后脉冲指标均在10%探测效率下测得) 技术创新点: 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低时间抖动低噪的吉赫兹单光子探测方法”,通过频谱分析的方法将低通滤波和平衡相结合,实现了高速高性能InGaAs APD单光子探测,被国内外单光子探测领域的专家同行广泛引用。基于该技术所研制的GHz单光子探测器通过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光电计量校准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光电子一级计量站)鉴定检测,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仪器先进水平。“单光子探测关键技术与仪器开发”获2012年上海市科技发明二等奖(第十完成人)此外,在此基础上,将室温单光子探测的速率提升到GHz以上,与国际水平相对比,工作频率提升到了1.5GHz,后脉冲误计数概率亦有所下降,探测效率为21%时,后脉冲概率仅为1.4%。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8-08
2D材料宽光谱光探测器
在这种独特的vdW p−g−n结中,互补带隙的MoTe2和SnS2、石墨烯夹层、结内形成的垂直内置电场的组合为增强的宽带光吸收、高效的激子分离和载流子转移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研究发现,石墨烯夹层在增强探测率和拓宽光谱范围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图2e)。优化的器件(包含5−7层石墨烯夹层)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中显示出超过2600 A/W的光响应度(图2b)、快的光响应速度(图2c)、高达1013 Jones的比探测率 (图2d)。特别是在1550 nm短波红外激发下,其比探测率也高达1.06×1011 Jones,可媲美商业的短波红外探测器(譬如非​​制冷的Ge-on-Si光电探测器)。 这些研究结果为宽带的超高性能光电探测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且本研究成果在目前宽光谱光电探测器件方面以及未来的柔性的光电子与智能传感器件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微小型无人装备光电侦察探测技术研究
项目背景:微小型无人装备以其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 势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光电侦察探测载 荷作为其重要的配件,需求也日益增长。对比美军,我军微 小型无人装备仍处于发展初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 在军用领域,微小型无人装备在战争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 展,消耗属性强,需求空间大。在微小型无人装备上应用成 熟以后,将逐步将此技术拓展到其他应用场景,包括气象、 勘探、测绘以及电力巡检等。本研究主要是面向单兵侦察或 察打一体无人载具配套的光电观瞄装置。要求装置体积小、 重量轻、成本低、全天候。本装置具有目标识别、目标跟踪、 自动/手动控制、可见光和红外光双模式任意切换功能。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白光相机跟踪指标:1.5km 以内对 4*6m 目标稳定跟踪;2.红外相机跟踪指标:800m 以 内对 4*6m 目标稳定跟踪;3.稳定平台稳定度:2mrad;4.整 机重量:≤500g;5.整机功耗:≤15W;6.工作温度:-40~65℃。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在自动控制领域具有深厚的算 法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经验,有机器人、机械臂以及工业自 动化装置产品开发经验者优先。2.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深厚 的算法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经验。3、熟悉机器学习、人工 智能等领域相关知识。4.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或高级工程师职 称,合作方为校方,技术方案成熟可靠稳定有创新思维,不涉及知识产权侵犯。
青岛睿维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