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非接触式扫描二维码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扫描二维码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方法,包括充电桩、设于各充电 桩的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第二信息采集装置、信息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第一信息采集装置、 第二信息采集装置、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均与信息处理模块信号连接;信号处理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云 服务器信号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非接触式的充电桩控制,简化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操作,方便了运营商对 充电桩的管理,并可实现无人值守情况下充电费率的自动调节,从而促进城市智能充电网络的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城市轨道交通120km/h架空刚性接触网技术研究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现已结题,知识产权归属西南交通大学。该成果的创新性:采用频谱分析法,研究不同跨距和速度条件下的接触网受激振动频率,并与受电弓固有频率相结合,得出了弓网共振率范围,为弓网共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分析,若将传统接触网刚性线夹换为弹性线夹,将对弓网受流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接触网关键部位(如汇流排接头、锚段关节、刚柔过渡处)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弓网各参数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系统梳理了接触网跨距激扰频率、受电弓固有频率、弹性线夹最佳刚度值等若干技术指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新时代红色影视二次创作作品的传播价值及对策研究 ——以哔哩哔哩平台为例
本研究从哔哩哔哩平台展开研究,聚焦于红色影视的二次创作作品的传播价值及对策,为红色影视的生产和二次创作提供参考。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王梓萌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 2019.9/2022.6 王如妍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 2019.9/2022.6 陈华靖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 2019.9/2022.6 许静雯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 2019.9/2022.6 谢雨佳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2019.9/2022.6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张颖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 讲师 媒介经济、媒介产业、传播研究方法 郭磊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司法伦理学 四、项目简介 红色影视作品是当前国家主流影视作品生产传播中的热点现象,近年来,红色影视不断创新,诞生了一系列优质作品。进入新时代,人们不仅期盼有高质量的美好物质生活,对于文化作品展现出了更高的审美取向。然而,在当今泛娱乐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之下,红色影视难免陷入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不足的困境。 本研究从哔哩哔哩平台展开研究,聚焦于红色影视的二次创作作品的传播价值及 对策,为红色影视的生产和二次创作提供参考。研究分为网络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三个部分:通过对于网络数据进行内容分析,了解B站红色影视二次创作作品的传播状况及受众反馈状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对于B站红色影视二次创作的接触状况和评价;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深入了解受众对此类视频的认知态度以及创作者对于红色影视作品二创改编的创作逻辑。 研究发现,红色影视二次创作作品反映了受众对于红色影视的评价,并发挥了强化精神导向、满足娱乐需求、分享精彩剧情的价值。但同时,红色影视的二次传播中还存在着版权问题突出、三俗化倾向明显、红色影视精神内核传播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继续强化精神引领、完善内容审核机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08-09
基于Raman光谱分析的非接触便携式人与动物血液鉴别仪研发
研发了基于拉曼分析和纳米增强拉曼技术的便携式非接触人与动物血液 鉴别仪。根据血液样本特征拉曼光谱,确定光谱检测波段和激发波长,对分光 核心元件、系统光路、光纤探头等进行针对性设计与优化,降低系统杂散光, 提高特征拉曼光谱分辨力、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针对甄别对象特征,研究 血液样本专用拉曼增强纳米材料,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研制出便携式非接 触血液鉴别仪样机;针对不同种属血液的拉曼光谱,结合研发的仪器,开展分 析测试方法学研究,建立血液拉曼检测新体系和新方法。研制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基于Raman光谱分析的非接触便携式人与动物血液鉴别仪工程化样机, 实现对人及常见动物血液样本的甄别,服务于我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达到 2分钟内检测一个样品,识别率高于95%的测试要求。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检测织布机布铗刀口缝隙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织布机布铗刀口缝隙的非接触式检 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水平基座、压紧装置、支撑装置、光源提 供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待检测的 布铗,支撑装置对布铗进行支撑,光源提供装置用于提供光源,视觉 检测装置用于采集布铗刀口的图像信息,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对图像信 息进行处理,获得布铗刀口缝隙值,并予以显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将待测布铗放入测量系统,视觉检测装置采集图像信息,计算 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计算获得缝隙值,通过缝隙值与标准的比较, 判断产品是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等离子体射流人体接触电气安全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射流人体接触电气安全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等离体射流的光学特性的采集,所述光学特性采集包括放电电压、电流信号采集。步骤S02:采集流经人体阻抗模型的电流。步骤S03:计算流经人体的电流有效值和比脉冲能量,步骤S04:当电流有效值和比脉冲能量中都没有超出安全阈值即判定为人体接触安全,否则判定为人体接触不安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射流人体接触电气安全性评估测试平台。本发明通过电流有效值来评估人体接触射流体羽平均效应带来的危害,比脉冲能量评估瞬时效应引起的人体接触危险情况,综合电流有效值和比脉冲能量形成人体接触安全性评估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富二氧化碳吸收剂溶液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减压再生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二氧化碳吸收剂溶液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减压再生系统及方法。它是将富二氧化碳吸收剂溶液经加热器加热,并通过增压泵、液相流量计使增压的富二氧化碳吸收剂溶液进入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管程进行再生,再生后得到的吸收剂贫液从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管程下端输出;在真空泵的作用下,由吹扫蒸汽发生器产生的低温吹扫蒸汽,由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壳程下端进入进行协助再生,再生后的CO2在低温蒸汽的吹扫和真空泵的抽吸作用下,经冷凝器除水后得到高浓度的CO2气体。本发明通过在膜接触器内降压操作代替传统加热再生的方法,降低吸收剂富CO2溶液的再生能耗,可以解决化学吸收法分离燃煤烟气中CO2的高能耗问题。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机匣包容试验的叶片非接触式局部快速加热定速飞断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匣包容试验的叶片非接触式局部快速加热定速飞断试验装置。在叶片一侧的端面安装非接触式的感应加热线圈,在叶片另一侧预制裂纹,当试验转子加速旋转至目标转速稳定旋转后,启动控制设备,叶片削弱部位局部区域温度快速升高,叶片抗拉极限强度下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叶片断裂飞出。此方法转速控制精确度高、可靠性好、加热时间短、操作简单,试验精度高、试验周期和成本低。叶片感应加热飞断装置包括感应加热控制设备、高频率感应线圈、绝缘固定支架、冷却水管、电源线、中转端口和红外测温仪等,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下的叶片感应加热区域的表面温度监测通过红外测温仪实现。
浙江大学 2021-04-13
自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焦虑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本项目为应用性社会研究。项目立足于当前自媒体时代下的媒介传播特征(贩卖焦虑),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与心理学角度,重点探究大学生受微信公众号焦虑传播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程度。 一、所属领域 心理健康 二、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单雅威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程慧敏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黄昱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詹晓彤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麦尔耶姆古丽·艾散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侯雨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讲师 跨文化传播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五、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应用性社会研究。项目立足于当前自媒体时代下的媒介传播特征(贩卖焦虑),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与心理学角度,重点探究大学生受微信公众号焦虑传播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程度。研究基于对媒介话语传播焦虑导向的审视,对青年群体愈发显著的心理焦虑症候的观察,提出了这项兼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社会性研究。 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编码访谈等方法展开具体探究。主要从受众视角出发,以传播学角度的“焦虑传播”、受众“媒介素养”、心理学角度的“社会支持作用”为理论框架,对受访者进行普适性的作用因子分析调查。在拓展“微媒介传播”理论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充实了以人为本的“媒介心理学”研究。 研究基于41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拥有阅读微信公众号习惯的大学生普遍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压力值),且在社会支持矩阵中在学业、经济、社交方面感知度不足的同学,更容易产生压力与抑郁情绪;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与负面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典型心理类公众号分析,并据此创新性的建设了“心灵畅吧”公众号,该成果将基于研究成果,在媒介接触层面给大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08-09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史卫峰教授团队在《自然》发文论述新型冠状病毒的产生、基因组多样性和全球传播研究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史卫峰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新发传染病病因流行病学实验室李娟博士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赖圣杰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21-12-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14 15 16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