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召开第四届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的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升高校实验室在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召开第四届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该论坛是2021年5月21-23日在青岛举办的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4-16
关于召开2021素质教育大家谈:跨界与融合论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研究与工作水平,及时总结交流先进的创新实践经验,使素质教育研究更好地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新时代素质教育体系,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2021素质教育大家谈:跨界与融合”。该论坛是2021年5月21-23日在青岛举办的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4-16
我国科学家揭示压力应激导致焦虑与代谢异常的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压力应激下的小鼠,出现了焦虑行为,这些小鼠同时出现了摄食减少、能量消耗降低的现象。
科技部生物中心 2022-04-08
萜类木本植物资源的筛选、培育与高效值加工利用
针对萜类木本植物资源原料林基地建设和化学利用方面的不足,开展了资源筛选与原料林基地建设研究,建立芳樟原料林基地2.5万亩、山苍子优良种质资源圃400亩、示范林基地5000亩,为工业化生产与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集成和创新了天然精油提取分离与加工技术,建立了芳樟油、山苍子油和松脂原料预处理、蒸馏提取工艺,生产芳樟油、山苍子油、松香和松节油等10000余吨,实现产值30000多万元,其中芳樟醇和山苍子油掌握着国际市场定价权。研发了系列萜类香料产品,以芳樟醇和山苍子油为原料,创新了相关香料的合成方法与工艺,并建立了相应的生产线,实现产值20000多万元;以松节油为原料,进行了相关产品的合成工艺研究,并建立了年生产400吨的乙酸诺卜酯生产线。研发了系列萜类功能性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展了萜类成分的抗菌、驱避和引诱活性以及机理研究,筛选得到高抗菌和高驱避活性化合物;开展了松香树脂及其改性树脂、萜烯树脂及其改性树脂的制备研究,建立了相应生产工艺线。本项目实现了资源筛选、基地建设、初步加工、新型产品研发与生产线建立及其加工生产的整合,提升了萜类木本植物资源的筛选、培育和加工利用的水平,促进了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5-05
鲁棒人脸视觉特征的提取、建模与识别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成果介绍人脸图像分析研究不仅能丰富和发展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在教育、医疗、公安等社会服务以及公共安全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人脸视觉特征的表情、身份以及亲属关系识别是当前人脸图像分析研究的前沿课题,而光照和人脸姿态变化等因素对人脸视觉特征提取与建模的影响则成为当前该研究面临的主要瓶颈。开展鲁棒人脸视觉特征的提取、建模与识别研究,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性,能显著推动人脸图像分析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满足国家在社会服务与公共安全等领域中的需求。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 突破局部二值模式编码的视觉特征描述算子的局限性,提出局部三值模式编码的视觉特征描述算子,提出解决场景光照变化干扰以及高斯噪声干扰的图像处理一般性方法。2、 率先提出基于区域协方差矩阵的非正面表情特征描述方法,提出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最小贝叶斯错误率估计的异方差鉴别分析方法,建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多视角表情识别理论。3、 率先提出基于人类学和遗传学的“父母—子女”亲属关系鉴别方法,提出以父母年轻时面部图像为桥梁的“父母—子女”亲属关系鉴别的子空间迁移学习理论和方法。4、 提出人脸视觉特征提取和识别的多流形鉴别分析理论,提出双子空间鉴别分析的增量式算法,突破双子空间鉴别分析方法的计算瓶颈。市场前景本项目围绕人脸图像中的表情、身份以及亲属关系识别等科学问题,深入开展鲁棒人脸视觉特征的提取、建模与识别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重点解决视觉场景中光照与人脸姿态变化下的鲁棒人脸视觉特征的提取与建模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大型复杂控制系统,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线最终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在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建或改造上多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硬件和软件系统全部由国外供货并调试;二是采用进口硬件系统,部分软件由国内完成,但其中的核心软件如L2数学模型系统、板形系统、质量控制系统(AGC、AWC、AJC等)从国外引进并由国外人员完成现场调试。两种形式都存在着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不利于系统的后期升级和维护,不能满足钢厂再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系统可以采用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最新控制器,而系统集成、控制模型和软件的开发和现场调试全部由国内自主完成,并承担全部的考核指标。如此可以不受国外公司的制约,同时节约大量外汇,减少工程投资。在此背景下,本项目以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新建的1580mm热连轧生产线为依托,设计并完成全部软件和调试,取得了本科技成果。本科技成果的应用领域为轧钢领域的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实现热连轧带钢的全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三级组成,其中L0设备控制级包括交直流主辅传动系统、现场机械液压设备、控制执行机构、各种检测仪表;L1基础自动化级由HMI监控系统和多台高性能控制器构成;L2过程控制级由三台高性能PC服务器和多台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L3生产管理级(MES)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该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三级系统之间互相配合,把整个生产线的多达数千个的控制点和数百个控制对象,分别按照不同的区域划分到数百个控制功能当中在控制系统中完成,满足工艺、设备、液压及电气要求,实现全线的自动化生产,达到设计的产品精度(厚度、凸度、板形、温度等)指标,同时,整个系统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低维护性,以及很强的报警、诊断、故障分析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印制电路互连通孔与盲孔的电镀铜配方及应用
电镀铜配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城市工业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与示范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各地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调整中出现了许多工业企业遗留地块的重金属 污染问题。有一些厂区由于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在土地的重新利用上存在着很多争议,有的废弃厂区闲置 至今。严重的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地区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城市污染土地的处理一般 要求时间较短,而土壤淋洗技术是利用淋洗液将重金属从土壤中置换出来的技术,正以其广泛的适应性和 快速性而被广泛地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并且应用于野外实际治理中。
中山大学 2021-04-10
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微操作机器人
研究方向: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微纳设计与加工、生物模式形成与组 织发育建模。 项目简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编号 61327802)等资助下,本项目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面向生命科学的原 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研究团队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体细胞 核移植,进而将该技术应用于猪克隆流程,成功获得了克隆猪仔。这 是国际上首次利用机器人技术获得的克隆猪。 作为一种常用的外源物导入细胞的方式,细胞显微操作技术广泛 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为了减轻实验操作者的工作负担,研究者开发 出自动化微操作系统,实现了自动化胚胎注射、机器人化单精注射、 机器人化贴壁细胞注射等多类微操作。然而,目前自动化微操作的操 作过程与手工操作类似,这些操作在保证操作本身高效、高成功率的 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微操作对后续生物过程(如后续细胞培养)的影 响,因此无法获得显著优于手工操作的生物结果。 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 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 分析与操作仪,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细胞核移植流程,并通 过分析微操作工具与细胞接触过程中的细胞受力情况,实现了基于最 小力的细胞拨动与细胞抽核,保证了细胞核移植操作过程中细胞受力 最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力的细胞拨动与细胞抽核方法,显著 减少了细胞拨动过程对细胞的伤害;后续细胞培养实验表明,与人工 操作相比,细胞后续发育率显著提高,标志克隆成功的体外囊胚率从 10%提高到 21%。2017 年 1 月初,研究团队分四批完成了 510 例核 移植操作,并将这 510 枚克隆胚胎移植到 6 头母猪体内,两头母猪顺利受孕;4 月底,两头受孕母猪产下成活克隆猪 17 头。 上述研究第一次用后续细胞培养成功率作为评测依据,建立了操 作过程细胞受力情况与后续细胞发育的联系,得出了操作过程细胞受 力越小,则伤害越小,最终细胞发育成功率越高的结论。该研究对其 它机器人化生物操作有借鉴意义。
南开大学 2021-04-11
组合型智能化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1、整体定位;组合型智能化家用空调器是一种基于全新的控制策略的空调。 2、技术特点 (1)全新的观念,全新的目标 新的追求——人感舒适度,既封闭环境下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空气流速的综合与协同,一种以最佳人感舒适度为控制目标的家用空调装置将取代仅以最佳温度为控制目标的家用空调器。 (2)新颖的方法,先进的技术 人感舒适度中所包含的各种因素间具有相互制约、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的关系。我们首次提出了在综合语言场中并行、协调处理诸因素的因果关系定性推理模型;采用了瞬时静态控制与过程动态控制有机结合的控制策略;同时,采用通用并行算法与知识库共享等技术,提高智能化程度。 (3)实用化功能,组合型装置 对比中见本质。与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模糊空调器相比,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以下特征:   (4)在现有空调器的基础上,增加烟尘传感器并与加湿器,通风机等“内在联结”。在窗式的情况下,构成组合型,一体化的空调装置;在分体式的情况下,有一附加设备与主机相联即可。无论何者,均基本上保持现有空调器的机电结构,并统一在装入空调器内的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之下,并行采样、并行发出控制命令。 (5)增加一室外传感器。为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对人体的损害,而对“温度舒适区间”作一动态调整。 (6)由于对人感舒适度所含诸因素进行并行、综合、动态之处理,故可有效地防止“空调综和症”。 (7)一旦根据国际(或地区)标准设定舒适区间后,即可全自动运行并进行制冷制热的全自动的转换,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不用摇控器等)。 (8)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寻优功能;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具有对柜式空调与中央空调“终端”处理的普适性。 现在,组合型智能化家用空调控制器已通过国家家用电器检测中心的正式检测(检测报告编号WK—94—020),全部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4 1 05764.X)。 与普通空调器应用范围相同,可广泛的应用于家用空调及宾馆饭店和单位等场所,可应用于柜式、分体、窗式等型空调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9 140 14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