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荷叶碱和荷叶提取物作为制备治疗萎缩性胃炎和/或阻断胃炎癌转化发生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质作为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保护胃黏膜和阻断胃炎癌转化发生的产品的应用,所述产品为选自药品、保健品、食品的一种,该物质是从下列中选出的:荷叶碱,荷叶碱的衍生物,荷叶提取物,以及前述物质中选出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应用包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保护胃黏膜、阻断胃炎癌转化、治疗胃癌前病变、阻止胃癌发生中的至少一种。体外实验表明,荷叶碱能够阻断胃炎癌转化细胞增殖。体内实验表明,荷叶碱能够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荷叶碱和荷叶提取物能够保护大鼠胃黏膜损伤和抑制果蝇胃肠道干细胞异常增殖。
清华大学 2021-04-10
科技创新标志性人物-曾庆存(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
曾庆存,男,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
云上高博会 2021-08-17
一种基于InDel分子标记鉴定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杂交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nDel分子标记鉴定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杂交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方法。其方法为:将辣椒杂交种和亲本培育至芽苗期,提取DNA,应用核心引物对杂交种和亲本进行筛选,只有共显性标记的引物可以作为该杂交种真实性鉴定的分子标记。若辣椒杂交种和亲本在核心引物库中无法筛选出共显性标记,则结合次级核心引物库中继续筛选,直至筛选出共显性标记。本发明建立的快速、同时鉴定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杂交种真实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科研进展 | 甄莹团队发现蔽眼蝶翅膀眼斑表型可塑性具有可遗传的自然多样性
春风如酥,花开烂漫,最是一年好时节。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举目望去,蝴蝶翩飞,如果看到上图的两种蝴蝶,它们翅膀上的特征如此不同,你或许会认为它们是不同的物种,而事实上它们是同一物种,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外部形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之为表型可塑性。
西湖大学 2023-04-19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徐耀阳团队在构建生态变量关系时域依赖性检验路径取得进展
科研人员构建的统计学路径由两个相对应的检验流程组成,第一个流程用于检验单年样本数据集生态变量关系的上边界参数是否随时间不同而变异,第二个流程用于检验逐年累积样本数据集生态变量关系的上边界参数是否随时域增加而收敛。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合肥研究院等在双轴应力调控二维材料析氢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在双轴应力调控二维材料析氢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22-11-07
城市淤泥制备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河道淤泥以及建筑基坑开挖产生的城市淤泥排放量剧增。目前淤泥主要通过吹填造陆、生产废料、海洋倾倒等方式处理,严重威胁城市及周边环境安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与65%建筑节能率标准的实施对节能建筑材料需求量大,尤其对节能型粘土类建筑材料,而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均已明令禁止采用土地生产粘土节能建筑材料。因此研究采用城市淤泥替代传统粘土生产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新思路,不仅可实现城市淤泥从简单处理、低效利用向高效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实现我国建筑高效节能与工业节能减排,也有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建材工业的绿色革命。 本项目针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产业化大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生产关键技术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淤泥安全性能评价技术、生物质燃料100%替代燃煤直燃技术、烧结淤泥制备节能保温型建筑材料的技术、城市淤泥节能环保型砖的生产优化技术、城市淤泥烧成轻质陶粒生产优化技术、节能保温型建筑材料产业化示范应用等方面进行技术优化研究,以期为城市淤泥制备节能保温型建筑材料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针对城市河道淤泥以及建筑基坑开挖产生的城市淤泥排放量剧增的现状及现有城市淤泥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城市淤泥制备节能保温型建筑材料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迎合大部分现有墙体材料的需求及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具有较为广阔而优越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的实施研究,进一步实现成果转化,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成果预期在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进行大量推广应用。对于企业用户,本项目研究成果产业化预计新增产值1500.0万元,新增利润250.0万元。 本项目主要研究成果是利用城市淤泥生产出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不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系列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建筑节能达到65%以上,每年有效利用城市淤泥1000万立方米以上,降低生产能耗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以上,可解决城市淤泥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资源化与节能化综合利用的难题。已有成果可在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的许多工程中得到大量推广应用。
同济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温度探测的双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双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结构式为:(EuxTb1-x)Ln,式中L为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2,5-二乙氧基对苯二甲酸,3,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或3,5-二乙氧基对苯二甲酸,0<X≤0.5,n=1~4。其制备采用将含铕和铽的稀土盐与含有羧酸基团的有机配体L进行溶剂热反应即可,工艺简单,产率较高。该双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同时具有稀土铕和铽的特征发光峰,且两峰的强度比与温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实现自校准温度探测,其发光效率高,在10-300K的温度范围内发光颜色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望作为一种新型温度传感材料在低温探测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Mg2Ni0.9Co0.1H4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578254.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2Ni0.9Co0.1H4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湿法球磨得到Ni(Co)固溶体粉末;按母合金Mg2Ni1‑xCox(x=0.1~0.2)的成分,将一定量的固溶体和Mg粉真空烧结得到母合金,母合金的化学成分范围为:Mg的原子百分数为65~70%,Ni+Co占合金剩余百分比,Co在Ni+Co中的原子百分数为10~20%;然后将烧结合金置于氢化炉中氢化获得目标储氢材料,其由85~90wt%的Mg2Ni0.9Co0.1H4基体相、6~7wt%的MgH2和4~8wt%的MgNi3Co相组成。该储氢材料具有高的储氢容量(大于3.5wt%)、低的起始放氢温度(220℃)和优良的放氢动力学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高效、产率高、无污染的显著特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高介孔率、强疏水性新型活性碳材料及其高效吸附回收VOCs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7 248 249
  • ...
  • 273 2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