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8路模拟节目源控制模块
产品详细介绍
烟台正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产品详细介绍KAF-CPR300型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第四代高级KAF/CPR300型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是经国内权威专家建议指导下,集国外同类产品之长处及公司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而开发的智能型电脑控制第四代新产品,是目前国内外功能最先进,造型更完美,使用更方便的领先产品。 功能特点:模拟标准气道放开。 人工手位胸外按压。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操作方式:初学练习、单人考核、双人考核。显示功能:①数码显示学员操作情况的各种计数、倒计时。                    ②移动显示的条形数码动态反馈CPR按压深度、吹气量度。  有语言提示设定及音量调节关闭设定。   操作时间的设定。  操作频率的设定。  操作时或考核操作成功后模拟人颈动脉自动博动。   考核操作成功后,瞳孔由散大自动缩小恢复正常。  考核操作成功后,心脏自动恢复跳动声音。  成绩打印功能:长条成绩单与短条成绩单。 材料特点:  头部皮肤、胸部皮肤材料采用进口硅橡胶材料注模制作,具有准确的解剖标志和真实的操作手感和动感,脸皮可自由更换。 专利产品:ZL01 2 74357.7
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模拟医疗吊塔JC-E705
模拟真实医疗吊塔,是一款重症监护室床旁多功能操作教学模型,具有真实的外观,操作感觉真实。适用于心电监护、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的操作训练。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浙科保险实务模拟教学软件
浙科保险实务模拟教学软件 一.软件介绍浙科保险实务模拟教学软件系统用Browser/Server三层体系结构,将现行的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核心业务流程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缔造出一个拟真的“保险实务模拟实验平台”。软件既支持学生一人分饰五类角色来完成保险实验,也支持由班级学生组成实验小组,以相互协作或竞争的方式来完成实验。二.软件优势1.场景界面生动系统界面美观,使用动画和三维立体效果,模仿保险公司的工作场景,让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具有沉浸感,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一目了然,生动形象,能够高效及时完成保险相关实验任务。2.操作流程清晰业务操作简单,操作流程清晰明了,同时还具有智能化错误提示、操作流程控制等功能,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软件各模块功能及操作方法,易学易懂,即使不需培训也能很快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3.知识内容丰富理论知识学习平台,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持。参考高校保险类专业教材,通过产品库、保险机构等十二个目录,集中收录了与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学、等相关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学习,使其在实践的同时得到相应理论知识的指导,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主要功能1.投保在该实验管理中,可以查看人寿保险的不同险种,决定购买保险之前,可以向人寿保险公司、人寿保险代理人、人寿保险经纪公司咨询售价,从而了解保险产品,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选择合适的产品和公司后,可自行进行投保,也可委托一家保险经纪公司,代为办理保险业务。2.保全业务主要内容包括承保前撤件、变更保险合同或解除保险合同。承保前撤件中用户可在承保之前撤销申请书。变更保险合同包括变更保险的用户资料、投保人等。解除保险合同是在承保合同之后,用户解除已承保的合同。3.理赔保险理赔是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发生风险事故后,对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请求进行处理的行为,保险理赔是保险补偿职能的具体体现。在事故发生后,可在系统中进行报案、申请理赔以及核赔,按照理赔的流程完成理赔。4.团队保险在团队保险中可进行发起团队,邀请成员后组成团队,然后共同投保,团队保单签收后,完成团队投保。团队保险作为基础保险的补充,有利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转移企业的经营风险。四.软件特点1.全面的保险作业流程从展业投保环节开始,至索赔理赔为止,全面操练保险核心业务中的投保、承保、核保、变更、理赔、核赔等流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弥补实践业务操作的缺乏,实现对健康险、意外险等险种的熟悉、掌握,对保险业务的主要工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为学以致用打下坚固的基础。2.规范的保险承保单证及保险理赔单证以优秀保险公司人寿险和财产险业务单证的样式、栏目、内容、大小等为依据,100%模拟仿真,有效确保系统中保险承保单证及保险理赔单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学生通过操练单证在各项保险业务的应用方法,熟练掌握保险承保及理赔单证的填制,贴近与保险公司的距离。 3.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系统内置数据备份与恢复接口,为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系统管理员通过访问“主目录/eMarket/database/index.aspx”,打开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页面,进行数据库连接测试、数据库还原、数据库备份操作。
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12-16
一种坡面持续饱和渗水的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面持续饱和渗水的土壤侵蚀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通过在侵蚀槽外侧设置能够持续供水的供水单元,供水单元每隔预设距离设有供水管,供水管下端与渗水单元连接处的高度高于侵蚀槽底面,水源经输水管并通过供水管持续给侵蚀槽供水,侵蚀槽内铺设供试土壤至高度与供水管的上端接口高度齐平,通过检测供试土壤表面是否有水渗出来调节供水单元高度和流量,保持稳定的供水流量并调节侵蚀槽的升降调节单元使侵蚀槽与水平方向处于预设的夹角,进行坡面持续饱和渗水的土壤侵蚀的模拟试验;从而在土壤侵蚀试验中,不仅能模拟预设角度的坡面,还能保持坡面土壤持续饱和渗水状态,达到了较好地坡面持续饱和渗水的土壤侵蚀的模拟试验的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基于红外图象的热设备运行状况、故障分析与诊断系统
任何具有温度的物体表面都会产生红外线,利用红外线感应装置和计算机信息处理与成象技术,可以将物体表面的温度场以可视画面形式显示出来——红外图象。采用现代的图象分析与处理技术,结合被检测设备的结果参数和现场可方便采集的一些其它数据,如电信号、压力、流量等参数,利用先进的模糊聚类、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理论可以对热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在线检测、故障分析与趋势预测。 设备运行状况的在线评估与故障分析和诊断一直是生产实际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的主要特点是:红外图象可以实现非接触的、在线(或离线)检测,也可以做离线普查。基于红外图象的热设备运行状况、故障分析与诊断系统除红外图象以外的其它信息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提供,并不强行要求。当然信息越多越准则判断的结果越客观,因此具有智能性。目前已有针对催化裂化、加热炉、常用电器设备等多套专用的设备运行状况评价和故障诊断系统通过鉴定,并在多处投入实际使用,受到普遍好评。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距离评估因子势能函数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根据滚动轴承故障部位的不同,将滚动轴承故障分为:内圈故障、外圈故障、滚动 体故障三类。一般来说,故障识别主要可以有确定故障类型,选择诊断方法,提取特征参数, 执行故障诊断四个主要环节。其中,在故障诊断中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故障特征选择和分类器的选择。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识别,尽管不同特征能够从不同方面来识别故障,但是他们对识别故障有不同的灵敏度。一些特征对于故障是灵敏并且关联密切的,而其他特征则不然。因此对于分类器,获得一种约简输入特征维数的方法以减少分类器计算消耗,从而实现分类器的高精度的故障诊断。
辽宁大学 2021-04-11
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本系统以化工、石化行业的大型回转机械为对象,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光纤传输技术和独创的全息谱监测诊断方法,全面、实时、连续地实现机械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故障诊断。本系统采用高性能的ARCNET光纤网络,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系统上下位机并行工作,实现了分布式的在线监测;监测软件首次实现了以多任务切换为基础的前后台并行监测机制,有效地实现了事故追忆功能,保证了突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 WAMS 时间断面信息和拓扑信息的故障诊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WAMS 时间断面信息和拓扑信息的故障 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 (1)通过 WAMS 获取互联电网中各量测点的三 相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和相角数据;(2)使用获取的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幅 值数据按照故障诊断启动判据进行计算;(3)对满足故障启动判据的量 测点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幅值数据进行实时特征量提取,形成实时模式 向量;(4)将量测点 i 提取的实时模式向量与预设的已知故障类型的基 准模式向量集合相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给出初步故障结果;(5)根据时 间信息和电网拓扑信息对满足启动判据的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动态条件下的输电线路故障双端测距方法
一种动态条件下的输电线路故障双端测距方法,它经过输电线路两端相量测量单元获取两端电压电流信号后,依据线路参数的估计和动态线路参数的方法,得到动态正序阻抗、导纳、波阻抗和传播系数,最后依据两端推导至故障点的正序电压相等,应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关于故障距离的非线性方程,从而得到输电线路故障动态测距结果。该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动态条件下的线路参数和故障距离估计,故障测距结果精确、可靠。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72 7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