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对称故障下基于励磁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评估方 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故障下基于励磁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故 障穿越评估方法,对称故障下获得双馈风电机组的转子最小故障电流 峰值与机组参数、故障前初始工况、电网电压跌落深度等多种因素间 的简化解析表达式;基于该简化表达式可以得到对称故障下励磁控制 方法的极限,进而评估基于励磁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对于对称故障的 穿越能力;此外,该简化解析表达式也可以用来指导双馈风电机组转 子侧变流器容量的设计。该评估方法不依赖于具体的励磁控制方法和 特定的机组参数,更具有通用性;可排除仿真或实验中各种干扰因素 的影响如控制参数的合理性、观测量的准确性等,更适用于评估机组 硬件约束下的励磁控制方法的理论极限;计算简便,易于实施,准确 性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体液性排斥的无创诊断
利用该微泡在大鼠AMR模型中首次实现了C4d的无创定性和定量检测。本研究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偶联的方法制作出C4d靶向微泡(结合率91.0±2.5%)。利用BN→Lewis大鼠皮肤移植预致敏2周后行肾移植建立体液性排斥模型,检测肾移植术后多个时间点C4d的沉积并根据Banff标准进行半定量分级,在C4d为0、1、2、3级的时间点分别尾静脉注射C4d靶向微泡和对照微泡,利用爆破-补偿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C4d在移植肾内沉积的信号强度,实现其无创定量检测。
中山大学 2021-04-13
光声医学成像诊断设备
本项目聚焦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围绕分子影像成像核心领域,致力于研发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光声医学影像产品,本技术的产业化对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采用超短脉冲激光照射生物组织产生热弹膨胀,引发宽带超声信号(即光声信号),据此重建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图像。光声成像的独特价值在于能够表现生物组织的化学和功能信息(如血氧代谢信息等),对疾病(如乳房癌等)早期检测和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优势体现在首次提出光谱与声谱融合的光声图像分析方法,首次提出光声图像与超声图像互补信息融合的方法
南京大学 2021-04-14
细胞因子与疾病诊断
全血中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和动态分泌过程有助于在分子水平阐明免疫调节机制,为临床生物分析新方法的开发与疾病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简单迅速,可高度定量化且易于标准化,是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最为常用的体外检测的方法。
南京大学 2021-04-14
诊断性刮宫监测考核指导模型
XM-TMA诊断性刮宫监测考核指导模型   功能特点: 1、诊断性刮宫监测考核指导模型采用优质材料制成,腹腔内有早期妊娠子宫,解剖位臵准确,皮肤柔软有弹性,手感逼真。 2、早期妊娠子宫内设有模拟病变,供操作者训练,可客观地评价操作者实施诊断性刮宫的质量是否达标。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自主巡检与故障监测机器人技术
(1) 长时间鲁棒定位与建图:未知室内外环境下激光雷达/视觉建图,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时段场景识别克服天气/季节/场景变化并修复运动对象干扰,分层路径规划实现高效率自主导航。 (2) 电力设备表计识别: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研发形成移动终端侧的典型指针式表计自动读数技术。 (3) 电网设备图像部件级实例分割: ① RGB-T自动标注技术突破了制约设备样本获取难的共性瓶颈; ②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例分割技术攻克了背景复杂、目标占比小和多目标共现的电网设备部件级分割难题; ③ 弱/半监督学习技术提高了样本利用率,大大降低标注成本; ④ 模型压缩与加速技术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识别方法在低功耗移动终端侧应用成为可能。 (4) 设备图像故障监测:基于红外/紫外/可见光的电力设备过热、渗水、漏油、明火等典型故障检测与故障报警,具备自定义通信报文与远程推送功能。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故障选线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选线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分别对所述零序电流进行分解,以获取各条线路分别对应的各模态分量;对所述各模态分量中的第一个模态分量按照预设参数进行相空间重构,以获取相空间重构向量;求取两两具有相同相点个数的相空间重构向量的相似度,并构建相空间相似度矩阵;根据所述相空间相似度矩阵求取各条线路分别对应的其他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技术的葡萄水分胁迫诊断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技术的葡萄水分胁迫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建模葡萄样本的冠层覆盖率值、冠层温度特征值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值;(2)以冠层覆盖率值、冠层温度特征值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值为输入变量,冠层水分胁迫等级为输出变量建立检测模型;(3)按照步骤(1)的方法采集待测葡萄样本的冠层覆盖率值、冠层温度特征值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值,代入检测模型计算出待测葡萄样本的冠层水分胁迫等级。本发明通过引入多光谱成像技术、热红外成像技术以及多信息的数据融合技术,可实现葡萄水分胁迫程度的早期、快速、实时检测,提高检测精度。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自组织映射模型云软件性能异常错误诊断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模型的云软件性能异常错误 诊断方法,包括:追踪记录待检测的软件在云环境中运行时的系统调 用信息;分析出现性能异常的虚拟机上软件运行时系统调用序列,划 分每个进程对应的系统调用序列;根据划分得到的进程系统调用序列 建立检测模型,并对可疑进程进行异常检测;计算出现异常的进程中 最相关的系统调用,排序后输出。本发明能够准确完整地记录软件运 行时的行为,能够自动化建模并且检测出异常的系统运行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研究
成果介绍本成果拟采用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分子诊断等检测技术,将陆续研发完成PCT/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SAA/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凝血时间检测试剂盒(电化学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等项目及对应的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手持式检测仪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本成果计划采用免疫POCT+分子诊断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前期采用手持式免疫POCT产品对CRP/PCT/SAA三个炎症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而后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对病人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确诊为感染阳性后,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利用手持式仪器快速检测感染情况、监测病人CRP/PCT/SAA炎症指标、凝血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出院前,再对病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判断是否感染阴性。该项目可以对感染疑似病例全流程进行监控,包含了初筛排除、核酸确诊、日常监测、出院检查四个过程。市场前景该技术是依托基因芯片(依赖进口,国内无法生产),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在引物或探针上标记可检测的物质,将所需的探针挂载于基因芯片上,与待检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杂交的信号进行结果判读,其中挂载的好坏体现出了高校科研力量。其核心的挂载工艺,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检测要求挂载不同探针,非常具有普适性,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和江苏一家企业对接并着手产品化,但挂载技术类似汽车组装技术,可以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对接其他类似需求的厂家,快速提升各地方诊断设备自给能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551 5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