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15020教学示波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历史教学平台
硬件构成: (1)产品整体尺寸★≥3.85米×1.27米,厚度:64毫米;全金属烤漆材质,强度高,不变形,白板表面涂装纳米涂层,白板为无尘设计,支持普通书写功能,可以使用普通水性白板笔进行书写,擦拭方便不留痕迹。书写板表面带有磁性吸附功能。能够吸附任意磁性物体,版面带有投影功能,投影后图像增益明显。 (2)投影机:★≥1台,激光投影。 (3)实物投影展台:实物投影展台外观与数字化历史教学平台外观颜色搭配一致,产品的整体性更加完善,非独立实物投影展台。展台投影的开启和关闭等操作通过数字化历史教学平台软件一体化操作,通过硬件连接和软件功能设计使展台与教学系统有机连接,形成一套完整的硬件加软件设备;展台分辨率支持:1920×1080.带有自动对焦及补光功能,实物投影软件带有电子白板功能及分享功能。 (4)电脑:超薄插拔式模块化电脑:超薄插拔式Intel Core系列模块化电脑,Intel Core 系列 CPU: Intel Core II5,声卡:集成高清晰立体音效声卡,网卡:集成10/100/1000M自适应网卡,内存:DDR3 标配4G,硬盘:标配120GSSD,USB接口, VGA输出,HDMI输出,耳机输出,麦克风输入 (5)★互动模块:互动接收机,支持双屏,4点以上触摸功能。特性:一次性定位,无需重新定位,使用极其方便,全新设计,支持多人书写, HID设备,即插即用。 数字化资源地形平台软件 ★历史上的今天 软件带有历史上的今天查看功能,联网状态下可以实时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历史事件等。有助于扩展课堂历史教学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3D资源功能 数字化历史教学软件带有3D资源教学功能,3D资源的引入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的体会到文物的历史气息,更加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3D资源完全根据教材插图及相应的文物或出土器物进行建模设计,3D资源三维效果逼真,配色合理。教师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放大、缩小、旋转、局部查看等操作。也可以调出这些3D资源的文字及视频内容供学生学习和观摩。 课堂教学: 1、传统教学功能:黑板板面由纳米磁性复合材料和承载基板压制而成,具有硬度强,平整度、书写性、擦拭性及成像增益好等特点。黑板支持常规黑板模式教学。 单屏教学加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将课件进行任意单屏显示(左单屏或右单屏),另外一块屏幕息屏,此种状态下一块为多媒体内容显示,另一块作为传统教学白板进行水笔书写,以此达到对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注解和标注功能。 2、本地导入模式:软件支持在没有网络状态下的课程导入功能,教师在办公室将云端资源库中的内容下载到本地并存储到U盘等存贮介质的任意位置后,只需携带存贮介质到教室导入到设备电脑或者直接插入到电脑后,启动数字化历史教学平台系统软件即可上课。 3、多媒体教学模式:支持所有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为开源性平台,教师只需要将上课所需课件加载到软件即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双屏、单屏教学功能,无需对课件资源等媒体内容进行任何修改。 4、单屏教学加电子白板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课件资源投影到任意一个屏幕,另一个屏幕启动电子白板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功能进行课件的操作和注解。 5、双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素材需要进行双屏互动教学,左屏可以作为主干知识教学,右屏可以根据主干知识点进行插入不同的多媒体素材,从而达到对主干知识点补充和扩展教学的目地。 6、其他教学功能:教师根据教学资源和教学需要,可以将各种功能进行任意组合,如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若不想展示某屏内容,可以直接将此屏息屏,这时教师可以在此屏进行普通水笔书写,对其他知识点补充后再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当前内容教学完成后,再次点击按钮就可以进行后续内容的教学功能等。
苏州育龙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04005教学电源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教学资源平台
平台课程资源包括:PPT、视频、教师/学生互动资源等理论、实验/实训内容,与“资源平台支撑硬件”硬件平台配套使用,支持学生考核内容、预习内容等,教师端支持课堂记录、思考题内容、考勤情况的统计、下载等操作
成都盘沣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ClassIn LMS教学管理平台,是以教学为核心的互动教学管理平台
1、将课堂班级转变成学习型社群;不仅有学习活动的互动、交流;也有学习资源、信息的分享,满足课前备课设计,课中互动教学,课后作业巩固等全流程设计; 2、协助教师突破传统教学限制,实现混合式、翻转式、交互式等创新教学策略; 3、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为学校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达成「教、学、管、评、测」一体化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北京翼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8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简称华软学院)成立于2002年,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以IT人才培养为特色的独立学院,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和广州市“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东省和广州市两级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信息技术专业协作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民政厅首批5A级社会组织。学院坐落在享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美誉的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即将开通的地铁14号线在正门旁设有站点,交通便利。华软校园景色秀美、环境怡人,一渠两湖布局雅致,丝木棉花绽放瑰伟,是师生治学读书的理想之所。 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系、网络技术系、电子系、计算机系、数码媒体系、游戏系、管理系、国际经贸系、财会系、外语系等10个系,开设包括广东省特色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在内的3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500余人。学院定位科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规范,自创办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华软学院秉承“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精神,注重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重点发展包含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电子商务等IT类专业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培养适应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注重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较早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信息精英人才。自成立以来,华软学子创业团队累计获得融资金额逾亿元人民币,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引起社会各界和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学IT,到华软”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华软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内外吸纳优秀人才,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既有来自公办高校的专家教授,也有来自海外的留学归国人员,还有来自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思维和全球视野的高端技术人才,华软学院携手国外大学联盟,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近百所知名大学联合实施“本硕连读”留学计划和交流计划。华软学院与国内国际顶尖的IT企业合作及课程嵌入,与微软合作校园IT计划,与IBM合作课程嵌入,与软件测试巨头Parasoft合建软测实验室,与苹果公司共建iOS开发实训基地,使学院的教学紧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前沿。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在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和“民办高校质量工程”引领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大力提升内涵建设和育人质量。学院现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创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0门精品开放课程,70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4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化大赛,获奖数量与层次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全体华软人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院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举办高校广州大学的全力支持下,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凝炼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致力于把华软学院建成一所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品牌特色的一流民办高校。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2021-02-01
炼钢连铸生产调度软件系统
炼钢连铸是钢铁企业的核心生产工序,其生产调度对确保钢铁企业生产的高效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软件系统能够针对多台转炉、多台精炼炉、多台连铸机的炼钢连铸生产过程制定优化作业排序方案,进行动态生产调度管理和全面的生产信息管理。本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优化调度引擎:通过求解炼钢连铸生产调度数学模型的优化算法,编制炼钢-精炼-连铸生产作业计划; 实时信息管理:以可视化的方式对炼钢-精炼-连铸生产进行实时物料跟踪; 实时生产调度:根据生产实绩数据,通过干特图等人机交互界面动态调整作业计划; 生产实绩管理:对生产实绩数据进行全面管理,生成生产报表、进行数据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热轧作业计划编制软件系统
针对CSP(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工艺特点,建立了轧制计划编制数学模型并开发了实用优化算法,是国内首例自主开发的CSP生产线的作业排序与调度软件系统。本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生产订单管理:将客户订单转换成面向生产的生产订单; 轧制计划编制引擎:通过求解轧制计划模型,编制和调整轧制计划,根据实际生产状况进行紧急计划和质量再申请; 生产指令管理:产生生产指令并下达至二级计算机,发生异常情况时变更、协调生产指令; 工艺数据维护:管理维护各种工艺数据; 生产实绩管理。对生产实绩数据进行全面管理,编制生产报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省级“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发展高职教育20余年。学校地处“武汉•中国光谷”腹地,深耕区域经济发展,专业结构优良,对接产业板块,建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五大专业集群,培养现代产业紧缺人才,形成了“合作广、影响大、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办学格局。2016年、2017年,学校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走在湖北高职教育的前列。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9亿元。学校拥有47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有国家级、省级等实训基地4个,教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39亿元。 学校设有10大学院、57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2个,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两个本科试点班。学校现有教职工1016人,其中专任教师591人,高级职称教师280人,教授41人,硕、博士以上学历教师395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6项,成功构建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斩获大奖近千项。 由政府牵头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办学理事会,吸纳多方优质资源办学;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武汉电子信息、武汉智能制造、武汉财经商贸、武汉生命健康技术、武汉服装智能制造等六大职教集团,吸纳十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办学,先后与西门子、华中数控、青岛海尔、富士康等363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厚德尚能、崇实敬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大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加拿大圣力嘉学院、法国工程师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泰国北部大学、芬兰图尔库应用技术大学、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等开展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和留学服务。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职业教育梦想,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加快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高考统招的全日制高等院校(院校代码14059),也是福建省支持并主导倡办的省内仅有的两所软件职业院校之一。学校坐落于厦门集美大学城,这里依山面海,风景优美,交通便捷。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是著名的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人文荟萃、信息发达、经济活跃,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 集美,一个闻名遐迩的侨乡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历史文化丰厚,环境恬静幽雅。这里不仅积淀着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公益教育精神,还蕴藏着集美学村、鳌园、园博苑等标志性文化园林名胜。这里是厦门的几何中心,还有高等学府林立的大学城。 学校占地面积800亩,规划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设计独具特色,完全建成后可容纳20000人生活、学习。现建成有雄伟壮观的联体教学楼群、财政部扶持省内最大的校内实训基地、温馨明亮的花园式公寓生活区及国际标准足球场、篮球场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此外,还建有软件开发实训室、动画渲染集群实训室、无纸化动画实训室、三维动画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VR室内设计展示实训室等60个实训室,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2000千多万元,纸质和电子图书 40万册,教学用计算机2976台。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110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 学校着力打造“一个核心”即软件和信息服务,“三大产业链”即电子信息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链、现代服务业链,“六大专业群”即软件与网络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数字创意专业群、文化创意专业群、经济与信息服务专业群、国际商务与贸易专业群的特色专业集群。学校设有软件工程系、数字传媒系、经济管理系、设计艺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外语外贸系等6个系32个专业,形成了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为主,动漫艺术设计、财经、旅游、电子商务等大类为辅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先后获批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获得省教学成果奖6项,同时被授予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材重点培训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占75 %以上,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80 %以上,“双师”型教师占70 %以上。其中8名教师被聘为省教育评估专家,4人进入省级专业带头人行列。 学校近年来相继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福建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诚信教育进校园先进单位”,福建省“诚实守信示范单位”,厦门市“5A级平安校园”和厦门市“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 2013年4月,学校由民办非企业转制为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办好学院,2016年5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国有企业厦门建发集团、联发集团支持办学。 学校坚持职业教育的实用型和职业性,坚持产学合作,以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学做一体人才的培养模式 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努力践行“德才兼备,学做一体”的校训,积极构建学生素质养成体系,不断深化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时将生产一线信息反馈、吸纳到各个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托实训实习场所,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真实的环境中更好地掌握职业技术技能。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学校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采用笔试、口试、练习、作品制作、论文、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着重检查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形成项目促教、竞赛促学、以赛代考的特色机制。学校学生多年来一直积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各类比赛获奖100多项,获全国、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89项,成绩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在第四届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二、个性化培养的的教育体系 学校秉持“爱校如家,育生如子”的教育理念,师生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齐抓校风学风,共建校园文化。教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秩序,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注重自身发展。 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秉承“人人皆可成才”的现代高职教育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及课堂上去发现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实施针对性教学;注重设置“潜能导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尤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评价体系,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三、人才为本的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人才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引人、用人、育人、留人环境,努力打造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团队。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根据办学需要,积极引进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能工巧匠和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担任专任教师,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工程师来校兼课,以闽台合作交流为契机引进台湾优秀师资,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学校鼓励支持教师继续深造,提供多渠道的进修培训、学习交流、实践锻炼等机会,注重提升师资的综合素质。 学校创造良好环境,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鼓励人才创新,营造舒适、健康、协调的工作氛围。 四、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学校采用类型多样、形式灵活的服务模式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研发服务,积极为厦门市培训服务外包人才,我校是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授予的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承办单位及培训单位、福建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的“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首批厦门市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集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集美区公共实训基地”,多年来培训了大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 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技能鉴定,多次荣获省市“职业技能鉴定优秀单位”。 学校积极开展科技拥军项目,为部队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开发实用软件等,受到部队等相关单位欢迎和赞誉。 五、对外交流的典范 响应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及教育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学校依托地域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闽台交流合作,选择对口的国外高校和台湾高校、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合办专业、互派师生、合编教材、合作研发项目,引进高水平的师资、一流的实训设备、先进的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认证,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学校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英国中央南开夏大学、台湾逢甲大学等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包括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师生交流、合作研究、双校园学习等。 六、校企合作的标兵 厦门市是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软件产业是厦门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企业迅速增多,而软件人才,尤其是软件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却严重匮乏。作为厦门市软件园三期的配套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协动产业”的办学理念,邀请行业企业高管、技术技能专家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保证校企合作、产学合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对接产业共建专业。学校与企业签订共建专业(方向)协议,共建课程,实行订单式培养,实现学生就业与岗位无缝对接。学校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邀请行业企业高工高管与本校教授一起负责专业建设和专业教研室工作。学校还邀请行业企业的高工高管与本校教师共同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规划,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聘请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与本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项目实训和顶岗实习。 融合产业共同发展。与企业共建职业培训基地,面向企业和社会培训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引入企业共建科研中心,共同申报科研课题。正与多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双发共同发展。学校每年不断向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很多人已成为业界精英。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将充分运用体制机制和国有企业厦门建发集团、联发集团的资源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不断增强办学治校能力,努力将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