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化预紧式汽车安全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智能预紧式安全带关键技术研究来源于天津市科委,智能安全带系统代表目前国际汽车安全带技术发展趋势,本项目对智能化预紧式安全带理想约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效能优化;采用多种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汽车碰撞预警机制进行建模;利用实时闭环反馈控制策略,进行了基于硬件在环技术的智能化预紧式安全带硬件控制器的开发。开发出了YZ6型智能化预紧式汽车安全带样机;通过“产、学、研”合作完成企业技术转化过程。YZ6预紧式汽车安全带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安全带产品,普遍用于中高档轿车,先后与一汽集团、天汽集团等三十余家形成稳定的配套关系。 本项目能为提升安全带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成果推广,能提高汽车安全带系统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对人体的损伤。 本项目科研团队近年来着力于汽车安全及控制研究,包括智能预紧安全带、乘员自动识别技术和车辆安全性能检测技术等研究领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风电机组/光伏发电智能动态并网技术及产业化
小试阶段/n■新能源■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成果简介该项目可解决的问题:从物理本质上解决三大问题:1、解决并网逆变器及滤波器遭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冲击的问题,从而提高风电机组/光伏发电并网的电网电压质量、提高并网逆变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使用寿命;2、解决风电机组/光伏发电系统出力不足时,电网向并网滤波器倒送电,导致电网电压偏高,保护动作跳闸,弃风弃光的问题,增加风电机组/光伏发电出力、提高风电机组/光
武汉大学 2021-01-12
基于人脸与人体姿态分析的智能视觉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项目简介 人体是视频监控、车辆辅助驾驶等应用领域中重点关注的目标。人脸和人体姿态的分析,易受光照、遮挡、穿着和复杂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的挑战极大。对人体的属性,尤其是人脸和人体姿态的智能分析,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也是视觉产业化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二、前期研究基础
厦门大学 2021-01-12
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
武汉大学张永军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构建了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突破了匹配干扰地物快速智能分割、语义辅助几何处理与大范围影像镶嵌合成、地物信息智能提取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MIPS。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武汉大学张永军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构建了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突破了匹配干扰地物快速智能分割、语义辅助几何处理与大范围影像镶嵌合成、地物信息智能提取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MIPS,相关技术理论《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及应用》2021年荣获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 技术特色: (1) 首次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模态卫星影像语义分割与几何处理融合新理论。创建了卫星影像跨域稳健语义分割技术,通过自适应增量优化提升深度分割网络模型的迁移性和普适性,保证多类型地物语义分割的时效性、容错性、稳定性和区域一致性。 (2) 通过语义分割结果全自动进行多源地理信息控制点粗差剔除,实现超大范围多模态影像精准几何处理;提出辐射不变特征变换算法进行多模态影像高可靠性匹配;单台机器2.5分钟可完成8000景卫星影像的并行区域网平差,大幅提高了自动化处理精度和效率。 (3) 突破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视遥感影像三维地形及大范围合成影像智能生成技术,采用物方半全局优化提升困难区域的密集匹配精度,并在语义分割结果的辅助下进行大范围遥感影像无缝镶嵌合成。 (4) 基于深度学习进行建筑物、道路、农作物等典型地物目标语义信息智能提取;基于多尺度语义分割网络融合经验知识实现建筑物矢量边缘精确提取;结合语义分割和多起点中心线追踪优化提取道路网拓扑矢量;基于3D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实现多类农作物精细分类及其时空特征智能提取。 (5) 构建了全新的多模态卫星遥感影像几何语义一体化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研制出我国首套自主产权的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软件系统MIPS,其数据处理效果和效率均有明显优势,显著提升了融合处理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先进性 MIPS具备快速语义分割、语义辅助精准几何处理、三维地形提取与多影像时序合成、地物语义信息智能提取等特色功能。系统采用最新的卫星影像摄影测量处理、多源影像融合、语义信息提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CPU/GPU两级加速并行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处理效果和效率均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软件。例如单机情况下19小时即可完成1551景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自动处理,包括云区检测、影像融合、影像匹配、区域网平差、正射影像纠正等全部处理流程。语义分割结果约束的立体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自动化程度和精度均显著提升,例如在1:1万基础测绘产品DEM/DOM的辅助下,高分七号立体卫星影像的全自动处理高程精度从2.6米大幅提升至0.8米以内,镶嵌接边精度优于1像素。
武汉大学 2022-08-15
新一代柠檬酸绿色智能发酵技术集成与产业化
本项目获 2018 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三羧酸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是当前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有机酸,是世界第二大发酵产品。虽然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起步较早,但目前其生产技术仍存在问题,如发酵种子培养周期长、活力低;发酵菌种影响柠檬酸合成的生理、代谢特性认识有限;传统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原料利用不充分;柠檬酸提取过程能耗高,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因此,本项目在江南大学刘龙教授带领下实现了传统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实现绿色智能化生产。获 2018 年度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创新内容及技术突破: 1、建立了结合超声波诱导孢子快速萌发与种子糖化酶水平表征的移种策略, 发酵强度由 2.55 g·L-1·h-1 提升至 2.85 g·L-1·h-1(提升幅度 11.8%); 2、进行了柠檬酸发酵生产菌株的系统生物学分析,发现发酵后期的低 pH 环境可激活柠檬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葡萄糖作为效应物可激活其转运蛋白的表 达; 3、强化同步糖化发酵方式,利用葡萄糖模糊预测模型结合糖化酶阶段添加的策略补偿发酵中后期 pH 急剧降低导致的葡萄糖供给速率不足,中试规模发酵强度进一步提升至 3.15 g·L-1·h-1,残总糖由 19.2 g·L-1 下降至 13.2 g·L-1(下降幅度 31.3%); 4、应用模拟移动床实现了柠檬酸发酵液连续分离提纯及废水资源再利用,在实现了清洁化生产的同时柠檬酸收率达到 98%,较传统钙盐法提高 5%。 
江南大学 2021-04-11
智能雨污水提升泵站 GRP地埋式一体化预制泵站
智能雨污水提升泵站 GRP地埋式预制泵站采用全智能控制,无人值守。远程监测站内液体液位或进站压力、泵组工作状态、出站流量、出站压力、水池水位、水质等;支持泵启动设备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泵组的启停。全智能的控制系统,既能人工现场工作,又能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监控泵站运行情况,随时控制泵站的运行,无需人为值班看守。为市政,小区,景区,乡镇,农村污水治治理等方面提供便捷 高效 好产品 同时为了更好的推广好的产品,海辰环保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欢迎新老客户电话微信咨询。 智能雨污水提升泵站主要优点: 1、按需定制。根据客户项目地点的环境,包括地势、地质、水体情况拟定解决方案,量身定制预制泵站设备,降低泵站建设所需成本。 2、建设周期短。一体化预制泵站从勘察、设计、生产再到泵坑挖掘、安装、测试,所用的时间一般为半个月左右,对比传统混凝土泵站缩小超过一半的时间。 3、占地面积少。一体化预制泵站相对传统的混凝土泵站,面积缩小至4分之1,采用地埋式安装,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 4、集成一体化。一体化预制泵站由水泵、潜污泵、粉碎栅栏、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自动清洗底座主要部件和泵站基本设备集成。缩小的身体蕴含强大的功能。 5、使用寿命长。采用纤维缠绕玻璃钢(GRP)制成。全自动化控制连续缠绕成型,质轻耐用,防化学腐蚀,不渗漏,使用寿命长。 6、保护水体环境。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底座采用CFD流体动力学分析,优化改良底部结构,解决淤泥沉积的问题,从而解决恶臭气体和水体污染的问题。 7、无缠绕排污。排污泵采用自动搅拌装置,通过与粉碎栅栏的结合,无缠绕、无堵塞,提高预制泵站的污水淤泥处理能力。 8、全智能控制,无人值守。远程监测站内液体液位或进站压力、泵组工作状态、出站流量、出站压力、水池水位、水质等;支持泵启动设备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泵组的启停。全智能的控制系统,既能人工现场工作,又能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监控泵站运行情况,随时控制泵站的运行,无需人为值班看守。
山东海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6
数字水准仪
已有样品/n数字水准仪是一种大地测量仪器, 是集光学、 嵌入式微机、 弹性材料科学、 精密机械和CCD图像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光机电一体化高科技产品, 主要用于测量相对点之间的高程差, 在大地测量、 工程测量、 建筑测量、 自动化测量等国民经济基本建设中具有很广阔的用途,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巨大, 是一种能够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产品。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实时/数字PCR仪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全数字PET技术
【痛点问题】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当前最尖端的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之一,可无创、定量、动态地评估活体功能活动,在肿瘤、神经、心血管相关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诊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受超高速闪烁脉冲信号采样问题的限制,传统PET的技术原理40年来并无突破,长期存在“测不准、使用难、应用窄”三大短板,使得PET的巨大潜力受性能所限始终未能充分发挥。 【成果介绍】 针对以上问题,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带领团队于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全数字PET”的概念,创新性地以“多电压阈值采样”(MVT)实现了PET超高速闪烁脉冲的精确数字化,通过二十余年积累,建立了系统、完整的数字PET技术体系,开创了全数字PET这一重要国际新方向。 数字PET技术以“全数字”和“精确采样”为两个本质特点:传统PET必须加入模拟预处理电路改变信号以间接获取脉冲信息,事倍功半;而全数字PET在取消了模拟电路,也即实现了全数字信号处理的同时实现了信号的源头精确数字化,达到高精度信号还原,事半而功倍。这两大特性又将带来“性能优异、使用便利、制造快捷” 等革命性的优势。 团队先后完成了全球首台动物全数字PET、首台临床全数字PET、首个标准CMOS硅光电倍增器、首台脑部专用全数字PET,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 以全数字PET科学仪器和医疗器械为主线,团队聚焦于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数字PET探测器、成像方法以及在肿瘤诊疗和脑科学脑疾病中应用等五个方面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研究方向覆盖从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到系统集成、应用研究的整个创新链。形成了覆盖8个国家和地区的完整知识产权布局,在全数字PET领域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全数字PET标准和规范项目”以多电压阈值采样法为标志性数字化技术,即将在2023年正式执行,这意味着数字PET技术已经形成了对该方向的引领。该项目填补了全数字PET相关行业标准的空白,解决了此前市场上因产品定义无序、技术路线混乱,限制了全数字PET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明确了全数字PET技术发展与市场导向,不仅有助于促进PET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还将在未来推动PET成像方法、系统架构、临床应用等领域出现一系列变革,实现具有更高性能、特定功能的产品研制,形成全新的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领域话语权。 图1 第一代临床全数字PET/CT(型号DPET100) 在鄂州市中心医院稳定运行两年多 图2 第二代临床全数字PET/CT(型号DigitMI930) 获准进入市场 单床位成像速度全球第一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19
数字天象仪
产品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贺经理:15810130516,QQ:66548115单镜头数字天象仪组成:由A型数字天象仪主体和便携充气球幕组成可在4m-12m天象厅使用,完全取代光学天象仪★演示全天任意地点、任意时间天空中太阳、月球、行星、恒星、星云、星系等天体在星空中的位置并将其显示出来。还可观看到其真实的图片。★实时演示当时、当地星空并可显示包括行星、恒星、星云、星系的中国及国际名称、星座连线、星座界线、星座艺术图像、行星指示及明亮的月球旁边的月晕效果,并且这些效果是教师可控制可随意开关的。★可锁定任意天体并显示具体的名称及相关数据。★可选择显示方位/高度坐标网格、赤经/赤纬坐标网格,并可在地平坐标与赤道坐标两个体系间切换。★可开关地平线上方位基点(东西南北),帮助确认天体位置。★可开关大气效果,关闭大气后可在白天看到星体。★可快速天体搜索,即时显示任意天体。★可演示流星雨、日食、月食、掩星等天文现象。★可演示全天9等星43万个天体目标。★可播放天象节目:《认星星(四季星空)》《与麦哲伦同行》等。演示效果给观看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效果非常震撼。
北京天极星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394 3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