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数字PET技术
【痛点问题】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当前最尖端的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之一,可无创、定量、动态地评估活体功能活动,在肿瘤、神经、心血管相关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诊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受超高速闪烁脉冲信号采样问题的限制,传统PET的技术原理40年来并无突破,长期存在“测不准、使用难、应用窄”三大短板,使得PET的巨大潜力受性能所限始终未能充分发挥。 【成果介绍】 针对以上问题,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带领团队于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全数字PET”的概念,创新性地以“多电压阈值采样”(MVT)实现了PET超高速闪烁脉冲的精确数字化,通过二十余年积累,建立了系统、完整的数字PET技术体系,开创了全数字PET这一重要国际新方向。 数字PET技术以“全数字”和“精确采样”为两个本质特点:传统PET必须加入模拟预处理电路改变信号以间接获取脉冲信息,事倍功半;而全数字PET在取消了模拟电路,也即实现了全数字信号处理的同时实现了信号的源头精确数字化,达到高精度信号还原,事半而功倍。这两大特性又将带来“性能优异、使用便利、制造快捷” 等革命性的优势。 团队先后完成了全球首台动物全数字PET、首台临床全数字PET、首个标准CMOS硅光电倍增器、首台脑部专用全数字PET,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 以全数字PET科学仪器和医疗器械为主线,团队聚焦于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数字PET探测器、成像方法以及在肿瘤诊疗和脑科学脑疾病中应用等五个方面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研究方向覆盖从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到系统集成、应用研究的整个创新链。形成了覆盖8个国家和地区的完整知识产权布局,在全数字PET领域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全数字PET标准和规范项目”以多电压阈值采样法为标志性数字化技术,即将在2023年正式执行,这意味着数字PET技术已经形成了对该方向的引领。该项目填补了全数字PET相关行业标准的空白,解决了此前市场上因产品定义无序、技术路线混乱,限制了全数字PET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明确了全数字PET技术发展与市场导向,不仅有助于促进PET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还将在未来推动PET成像方法、系统架构、临床应用等领域出现一系列变革,实现具有更高性能、特定功能的产品研制,形成全新的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领域话语权。 图1 第一代临床全数字PET/CT(型号DPET100) 在鄂州市中心医院稳定运行两年多 图2 第二代临床全数字PET/CT(型号DigitMI930) 获准进入市场 单床位成像速度全球第一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19
征识别的数字水印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为此需要记住许多能够标识份的有效信息,如信用卡等,但利用密码来进行身份识别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何准确方便的进行身份鉴定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仅能够提供相对方便,快速,准确的身份识别方法,而且还能够解决传统身份识别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无论是生物特征数据库还是网上传输的生物特征,都需要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然而网络信息的全透明性和易操作性,使得恶意攻击者可以轻易地对其进行篡改和伪造,因此有效的保证网上生物特征数据的安全性是利用生物特征进行准确身份识别的前提条件。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近年来兴起的数字水印技术。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实现信息的隐蔽传输;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认证水印技术对其进行完整性和真实性认证。同时结合密码学、数字签名等技术对网络环境下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安全维护,进一步提高生物特征数据的安全性。该课题是网络环境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推广与应用必须解决的关键问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数字化智能设计技术
项目针对汽轮机叶片数字化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锻造技术专家知识集成到设计系统中,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对各种叶片,各种工艺要求的截面余量加放,实现了自动判断修型位置、型线特征,自动偏置曲线或重新构造,自动光顺及形成截面型线;通过自动拉锻件飞边,构造锻模仓部和桥部,实现了由叶片锻件实体自动驱动生成叶片锻造模具实体及切边模具实体,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工程图的自动生成;将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应用到叶片夹具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经验有效继承;利用二次开发应用程序可修改相应的参数,并能方便的实现叶片夹具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和工程图的快速生成功能;基于专家系统技术来对叶片夹具程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叶片制造过程的工装夹具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开发了快速自动化设计软件,缩短了叶片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正确率,实现了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江南大学 2021-04-11
数字化智能设计技术
项目针对汽轮机叶片数字化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锻造技术专家知识集成到设计系统中,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对各种叶片,各种工艺要求的截面余量加放,实现了自动判断修型位置、型线特征,自动偏置曲线或重新构造,自动光顺及形成截面型线;通过自动拉锻件飞边,构造锻模仓部和桥部,实现了由叶片锻件实体自动驱动生成叶片锻造模具实体及切边模具实体,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工程图的自动生成;将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应用到叶片夹具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经验有效继承;利用二次开发应用程序可修改相应的参数,并能方便的实现叶片夹具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和工程图的快速生成功能;基于专家系统技术来对叶片夹具程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叶片制造过程的工装夹具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开发了快速自动化设计软件,缩短了叶片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正确率,实现了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江南大学 2021-04-13
阿帕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阿帕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华为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联合华为共同打造的“华为&阿帕智慧物流云”覆盖了采购、运输、仓储、终端四大领域,致力于帮助客户优化供应链,提高客户满意度。 近年来,公司投入巨资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EnzoMesa数字中台(阿帕数字物流开放平台)以大中台、小前台为框架思维,使用松藕性的微服务架构,利用模块化系统自主适配业务场景,实现前台应用的快速迭代。公司基于EnzoMesa云原生设施为客户提供供应链执行层的OMS、TMS、WMS共32款SaaS化软件应用,同时为客户输出网络货运、工业物流、智慧园区、仓配一体等16款解决方案,其中AI算法智能装箱、智能配载、路径优化、智能金融,物联网终端快托数码托盘、彩虹糖智慧屏、阿帕图无人值守系统等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的研发团队由来自美国、印度的多位博士专家组成,目前已获得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市级重点实验室和软件技术中心等荣誉。2020年公司联合山东省科技厅下属的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管理中心成立了济南智慧物流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加大研发拓展5G、AI在数字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场景。公司已经形成集咨询规划、技术开发、项目实施、运营辅导为一体的数字供应链全流程服务团队。 公司秉承“软件定义物流 数字改变生活”的理念,推动供应链实现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目前已帮助几十万货车司机及物流从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收入,助力近万家客户优化供应链,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增效。
阿帕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2021-06-15
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关键技术及交互应用产品
本项目结合数字家庭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以有线电视网络为主通道,数字电视为中心,以互动服务为导向,实现3G融合于家庭的模式。为数字家庭交互应用平台提供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核心产品和互动频点服务,以及数字家庭应用标准规范等。申请专利?项: CN101510091, CN101806599A; CN101790082A; CN101826979A;CN101816615A;201010613950。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数字家庭与数字电视关键技术及交互应用产品
本项目结合数字家庭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以有线电视网络为主通道,数字电视为中心, 以互动服务为导向,实现3G融合于家庭的模式。为数字家庭交互应用平台提供数字家庭与数 字电视交互应用核心产品和互动频点服务,以及数字家庭应用标准规范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汉语数字助听器语音处理核心技术
项目概况本项目综合听觉生理学、汉语语言学、语音信号处理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听损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听力矫正需要,用信号和信息处理的手段研究听损患者的听觉感知过程和听力补偿方法,达到在汉语环境下增强患者言语理解能力的目的。[2008](号:60472058),]|导师共同申请的基金项目。 意义按世界听力研究机构的统计,中度以上听力损失患者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6%,中国听损患者比率超过 9%,约为一亿三千万人。在听损患者的听力矫正治疗中,佩带助听器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据调查,目前中国助听器市场每年的实际销售额大概在 7 亿元左右,并以每年 15%~2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全数字助听器几乎全由德国西门子、瑞士峰力、丹麦瑞声达、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美国斯达克六家跨国企业垄断,中国由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助听器核心语音处理算法研究,导致完全失去了高端市场。本项目的研究对于汉语数字助听器的发展、汉语环境下听损患者的听力矫正治疗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及广阔的市场价值。 内容(1) 连续汉语环境下听力矫正评价标准建立(2) 连续汉语语音特征建模(3) 针对听力矫正的汉语言语处理策略(4) 符合人耳听觉特征的分频段响度补偿方法(5) 复杂声场景下高精度低运算量自适应系统估计算法(6) 双耳多通道空间声源定位及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数字化油田物联网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广域数字眼底成像关键技术
广域数字眼底成像系统(Wide-area fundus imaging system)通过大视场的眼底成像系统,采用大视场成像、眼底环形照明、眼底图像采集与处理等关键技术,实现早产儿的视网膜疾病(ROP)诊断、眼肿瘤(眼癌)、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的诊断,同时也可为治疗后疗效评估提供客观的依据。 创新要点:(1)广域眼底视网膜视场达到130°,实现视网膜周边区域的成像,实现相关视网膜疾病的早期诊断。(2)环形照明系统,满足照明系统的均匀性和亮度可调性;(3)光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727 7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