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缔伦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缔伦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12年9月4日,是由原先单位名称更改后的,原单位名称为谦科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更名后为上海缔伦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注册为上海奉贤区,公司主要以生产研发光学仪器显微镜为主。上海缔伦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在2012年公司以为TEELEN/缔伦光学品牌商标注册,2013年获得了ISO国际体系认证,2014年公司产品获得了上海质量监督检验局的质检报告.
上海缔伦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2-05-26
FX-8B型光学投影比对仪
产品详细介绍FX-8B型光学投影比对仪 价格:15000.00透过显微镜或放大镜进行物证检验是一项艰苦、耗时的工作,FX-8B型光学投影比对仪将两个放大的物证图像清晰、稳定地投影在显示屏上,使检验者更加轻松地观察物证的细节特征,减轻工作的疲劳程度。可用于检验指纹、伪*钞、伪*造文件等。技术指标:2个300W照明灯泡,AC220V电源,6.5倍、10倍两级放大由转换物镜实现。两个独立可调载物台可进行调焦,钢铝结构。显示尺寸:165mm×380mm,外形尺寸:520mm×460mm×514mm
北京华兴瑞安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北京天极星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天极星人的工作是: 专业研发、制作数字天象仪,使中国生产的天象仪与发达国家同步,为天文普及提供先进的设备。与国内外著名望远镜生产厂家合作,为广大天文爱好者和学校提供具有尖端品质天文望远镜。专业研发、制作天文器材和天文教具,提供完整专业的天文教室及天文器材整合方案。用专业的知识、先进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为天文科普和天文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天文教育、天文科普 近十年来,我们在天文领域和教育行业里为天文普及和天文教育进行着孜孜不倦的工作。在向人们普及天文知识、观测天象的同时,普及推广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及相关天文器材进入校园的工作,并为此参加了多个教学仪器展示会。积极为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天文竞赛、北京市天文竞赛提供完备的天文望远镜及器材的使用与培训,并利用我公司研制的TJ-A型数字天象仪中的互动功能模拟真实星空组织天文观测考试。得到了天文专家的认可和中小学教师的一致好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均对数字天象仪做出过报道。我们将谨记温总理的教诲,让更多的人了解星空,认识星空。 天文望远镜  本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天文望远镜及天文器材的专业制造、销售,它们将带您走进宇宙深处,领悟宇宙风采。作为美国“美德”(MEADE)、“星特朗”(CELESTRON)、日本“高桥”等国际一线天文品牌的经销商和“大观”(Maxvision)牌望远镜的国内代理。向全国推出数百款不同档次的天文、观景望远镜,并特别推出了适合学校、科普基地使用的带goto中文自动寻星系统的中小学专用天文望远镜。同时我们常年对用户进行操作使用指导及售后保障服务。 
北京天极星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1-15
上海普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普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是基于老“上海光学仪器厂”原有产品与技术基础上升级改造,且专注于光、机、电一体化的光学仪器和精密机械设备生产研发、销售之机构;公司在全面延续老上光原有产品基础上,通过不断加强同国内同行业厂商产品技术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了以完整光学显微镜系列产品为主干、各计量仪器、理化分析等实验室仪器为支撑的产品结构;并积极的通过结合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和显微镜测量分析系统相结合,向各行各业提供完整的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公司产品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冶金、地矿、化工、纺织、生物、农业、安防等专业领域,涵盖企业、教育、卫生、国防等部门及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专业性行业用户现在以及将来潜在的应用需求,满足整体行业朝纵深、细分市场发展之趋势,尽快缩短与国际同类型产品技术之差距,公司从创立之初就积极网罗国内市场上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开发、技术创新人才,特别是对于光电应用开发、计算机图像软件分析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得以使公司产品在质量、制作工艺、技术水准上都有长足提高,与时俱进。公司奉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忠实地为全国各类用户提供专业、全面、贴心的服务与产品。 公司秉承"需求至上、服务为导、技术先行"的经营理念,以"服务于用户、服务于员工、反馈于社会"为宗旨,致力于国家光电产业的发展,同时欢迎与光学技术领域中的有相当专长的人士和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
上海普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1-15
荧光定量PCR专用光学封板膜
> 高透光率,专业用于荧光定量PCR实验。 > 易粘贴,密封性能好,蒸发率低。
广东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8
文化符号多层次数字化开发与应用
团队研究方向:(1)XR与沉浸场景设计研究;(2)中国风格创新设计研究;(3)基于文化和设计驱动力的品牌战略研究。科研项目:承担国家科技部、文旅部、中宣部、教育部等国家课题多项。承担企事业横向课题几十余项。 1、痛点问题:当前,传统文化产业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转化存在障碍,品牌力不足,市场潜力未充分挖掘。同时,互联网经济下,时尚节奏加快,传统设计样式及产品迭代效率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2、解决方案:成果开发了“文化符号多层次数据调取系统”软件算法,实现文化符号的数字化提取和二次开发。该技术能快速生成多元化设计原型,辅助设计和样品观赏。 3、竞争优势分析:成果在文化符号快速调取和应用方面具显著优势,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AI对文化产业作用及市场应用前景:AI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升级,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产品需求。项目成果应用前景广阔,文旅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成果已经在辽宁朝阳喀左的紫砂产业落地应用。 5、知识产权情况:《文化符号多层次数据调取系统》等2项软件著作权,法律状态已登记。
清华大学 2025-05-16
艾迪生数字书法教室—数字书法临摹台
产品详细介绍艾迪生科教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专注服务教育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数字信息及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有机融合,创造高性能、高品质的教学信息产品,提升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质量、效果和效率。艾迪生以服务教育、助力教育为使命,坚持创新与融合、开放与合作、技术与品质的发展理念,围绕科技助力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易教、易学、易用”的教学产品策略,持续创新研发数字化书法教学产品,通过革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能。 艾迪生数字化书法教学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全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基二[2013]1号)进行开发,兼容教育部审核通过的11 套书法教材,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即使在没有专业书法教师的情况下也能有效的开设较高质量的书法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匮乏的困境,对全面均衡提高我国中小学书法艺术水平很有意义。  www.aodoso.com  电话:15901591913 QQ:1919191301 数字书法临摹台 规格:1400*600*760 材质:优质环保实木板材 工艺:采用中式传统设计方案,榫卯结构 油漆:采用优质环保水性易涂宝。    
艾迪生科教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2021-08-23
病毒变异及适应宿主受体分子重要位点研究
江苏大学针对冠状病毒源头,致病机理和传播机制等问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为冠状病毒长期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江苏大学医学院张文教授团队迅速开展联合攻关,利用江苏大学医学院检验医学研究所建立的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平台,联合复旦大学医学院及上海派森诺测序公司,对实验室多年来保存的采集自100多种野生动物近10,000标本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进行2019-nCoV溯源研究,以期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及中间宿主。为从源头切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打下基础。团队同时比较2019-nCoV及其近缘冠状病毒毒株S蛋白氨基酸序列,找出病毒变异及适应宿主受体分子重要位点,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2019-nCov与宿主细胞互作分子,以期阐明2019-nCoV适应性进化机制并明确该新型冠状病毒跨种间感染与传播关键分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阻断药物制剂的研发及临床核酸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2019-nCoV基因组分析及其跨种间传播途径的研究查看原文
江苏大学 2021-04-10
环境适应药物红景天苷的微生物合成
已有样品/n首次实现利用葡萄糖为原料微生物高效合成红景天苷,在30升发酵罐,发酵60h,红景天苷产量可达10克/升,已初步建立了提取工艺。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微生物合成红景天苷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可以发酵大量生产的特点,红景天苷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提取工艺简单。红景天苷微生物合成技术,与传统生产方法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植物中提取的红景天苷成本3万元/公斤,化学合成红景天苷成本1万元/公斤。以目前的发酵水平10克/升计算,研究所技术生产的红景天苷预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创新】数字化转型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论坛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数字化转型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