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链云-数据挖掘助力抗癌治癌
已有样品/n数据服务+成果转化——算法体系助力挖掘核心成果,彻底清除数据分析门槛并进行诊断、医疗、药物市场转化。科研合作——算法体系+高水平科研能力,定制深度挖掘“子课题”,“算法+科研”双向高水准,本质区别于其他单纯数据业务同行。学科交叉平台——凝聚“算法+医学”双杰出人才,实现需求和算法双向沟通,保持“双向先进性”。
武汉大学 2021-01-12
领域知识资源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
可以量产/n领域专业知识资源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重点整合各个专业领域知识资源中心的数据集群;构建适用于各领域的多维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实现数据“从收集到使用”生命周期的平台化管理。目前领域知识资源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已经集成整合重点领域(能源、生物安全、材料、长江…)信息资源,构建重要领域知识资源中心。数据涵盖领域主管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重点企业、国际公认的权威数据统计网站,领域专家审核数据来源,保障数据权威性。该项目汇集创新链涉及的宏观政策、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与应用,以及产业链涉及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基于生成和数据库的CAPP系统
本系统由工艺过程生成及其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工艺过程生成模块功能强,具有智能化回转和非回转体零件生成工艺过程模块及超强的工艺编辑修改功能。工艺过程数据库按成组原理组织,查询方便,系统提供了多种查询方法及汉字字典,只需点击的查询项目,就可以同时显示工艺过程。 该CAPP系统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中小机械制造厂、机械维修车间。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速大容量固态数据记录仪(产品)
成果简介:高速大容量固态数据记录仪是以6UcPCI高密度NANDFlash存储板为数据记录载体,基于串行RapidIO高速互联技术构建的模块化、可扩展的实时数据存储系统。该系统可提供稳定可靠的高速数据记录与回放功能,记录速度可达1200MB/s,记录容量可扩展,最高可达6TB。系统具有独立的可方便拆卸的存储体,对外接口可替换。 应用范围:可以广泛应用于机载、舰载、车载等恶劣工作环境下海量数据的高速可靠存储。 技术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精度多路多参数数据采集系统
已有样品/n该成果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对电力设备在运行中的多个关键物理信号进行收集、转化、显示、存储和分析,为电力设备的在线运行状态监测以及性能分析提供基础。该成果显示和存储的信号具有很高的精度,能满足更多精度要求较高的数据采集要求,且能够同时采集上百路信号;通过软件部分的编写可以同时处理和分析多种物理信号,并根据工程需求实现多元化的显示方式与交互模式。该成果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满足设备监控与分析要求数据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数据库安全加固与审计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由于Oracle 数据库本身安全性的不足,攻击者可能通过非正常 途径来访问数据库,甚至实施缓冲区溢出或 SQL 注入来攻击数据库,从而 造成敏感信息的泄漏,危害数据安全以及系统的安全。为保障数据库以及系 统的安全,在应用系统和 Oracle数据库之间增加一个透明数据库安全加固 系统,所有操作必须通过该系统才能到达数据库,达到加固数据库安全的目的。系统提供强大的在线审计功能,完善数据库安全的防护能力。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数据库安全审计与防火墙
成果简介:由于数据库本身安全性的不足,攻击者可能通过非正常途径来访问数据库,甚至实施缓冲区溢出或 SQL 注入来攻击数据库,从而造成敏感信息的泄漏,危害数据安全以及系统的安全。数据库安全审计与防火墙监控 数据库访问,阻断危险操作。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 软件,数据库 应用范围:信息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安全。 现状特点: (1)程序采用 B/S 模式,通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图像数据采集和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图像数据采集和传输装置,尤其是一种双目立体视觉图像数据采集和传输装 置,包括一块主板,和固定在主板上的左摄像头安装接口、右摄像头安装接口、左数据传输接口、右数 据传输接口、左电源接口、右电源接口,以及两个可拆卸的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图像数据采集和 传输,尤其是双目立体视觉图像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通过两个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并通过两个数据传 输接口将数据传输到外接的控制板等硬件设备。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武汉大学 2021-04-14
“秦盾”云加密数据库系统
针对云数据库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挑战,在国家 863 计划、973 计划等重大项目支撑下,研发了自主可控的“秦盾”云加密数据库系统,提出了云数据库加密参考结构,设计了自适应可定制的数据库列分级加密方法,在保证系统执行效率的前提下,解决数据库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截止目前,“秦盾”云加密数据库系统已经历三次大版本更新,成功上线建设银行公有云平台,服务于数百家企业客户。 主要技术指标 “秦盾”云加密数据库系统所提出的云数据库加密参考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兼容多种数据存储系统。所研发的系统具有自适应,能够根据应用需求,实现安全策略的自适应调整;具有高效性,支持大规模的并发操作,百万条记录的数据库执行增、删、改、查等操作时间为毫秒级;系统容易部署,对应用和用户透明。 相关成果 “秦盾”云加密数据库系统有两种部署模式:软件部署和硬件一体化部署。软件部署模式可以基于用户目前拥有的硬件设备 ( 工作站、服务器、云虚拟机等 ) 进行软件部署,加密方式采用软件算法加密;硬件一体化部署则基于团队研发的硬件加密一体机进行部署,用户只需要将上层应用接入硬件加密一体机,即可实现云端数据的加密保护,加密算法采用硬件加密卡进行高效加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4-19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业务行为学习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54 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