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声、微波
辅助
水热合成氧化锌基的纳米复合颗粒用于气敏传感
器
的应用
使用超声、微波辅助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出不同相貌的ZnO、Cr ZnO、CoO ZnO等纳米复合颗粒,通过复合和掺杂改性,分别构建p-n结和形成催化活性位点,提高气敏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CSY-2000D传感
器
与检测技术
实验
台
CSY-2000D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由主控台、三源板(振动源、温度源、转动源)、传感器和相应的实验模板、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实验台桌六部分组成。涵盖:温度、位移、压力、光电、振动、转动、电磁感应等多种传感器。可完成应变、差动、涡流、霍尔传感器等40项实验。
浙江高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平抛仪(双轨型平抛运动
实验
器
)J2154
平抛仪(双轨型平抛运动实验器),采用电磁吸球,光电门控制,不仅可以用于平抛运动学生分组实验,还直观的演示了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的特性.
江苏省靖江市生中无线电器材厂
2021-08-23
磁场线性霍尔传感
器
,
实验
室磁场测量计
产品详细介绍概述CLY-45型磁场线性霍尔传感器采用:高档豪华金属机箱、名牌镀金接插件、硅霍薄型探头等优质元器件,通过优化设计,抛弃了传统的琴键开关,而选用轻触薄膜开关,设计更专业,品质更高、操作更方便。CLY-45型磁场线性霍尔传感器具有:结构合理、整机性能稳定、性价比高、操作方便、外型美观等特点,是实验室、生产线上磁性测量的首选仪器。CLY-45型磁场线性霍尔传感器是一种高精度的磁性测量仪器,仪器带模拟端口输出,具有峰值测量、量程宽等特点,可作为二次仪表使用。CLY-45型磁场线性霍尔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磁场强度,如磁体表面磁场、永磁电机磁场、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喇叭漏磁场等,以及一些特殊测量磁场的场合,如电磁铁磁场、磁体表面场的最大值等。CLY-45型磁场线性霍尔传感器能测0—2T范围内的直流(恒磁)及低频交变磁场的磁场强度。CLY-45 输出线性电压值的线性霍尔传感器的测量磁场大小在±1T, 线性电压(正比于磁场)输出。可测量磁场-2T---2T,线性电压输出,精度1%。测量磁场时带有正负指示方向,输出为带有信号为正负信号,表示磁场的正反向,供电电源AC220V,50Hz,三位半数字LED 显示。量程两档: -200 ~ 200mT,-2 ~ 2T ,线性电压输出-5-5V,最大分辨率0.1mV ,测量DC 磁场。分辨率高、性能稳定、可靠美观。 是测量磁场,测量磁体表面磁场、永磁电机磁瓦 、电磁铁磁场等的理想仪器。 订制配套霍尔传感器尺寸30CM及可夹持部分尺寸15CM,订制非磁性可调节探头支架。技术指标:型号CLY-45型磁场线性霍尔传感器供电电源AC 220V,50Hz显示方式三位半数字显示读数单位mT,T量程0~200mT,0~2T最大分辨率0.1mTDC-AC-FLUX测AC/DC磁场测量范围0~2T精度(直流)1%AC响应频率200HzAC测量值平均值特点采用豪华机箱,薄膜按键、性能稳定,设计更合理,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用途测量磁场,如脉冲磁场、测量磁体表面磁场、永磁电机磁瓦 、电磁铁磁场、喇叭漏磁、充磁机磁场等,适用场合广泛。
绵阳力田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VE-2301可编程控制
器
实验
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整套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实验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用实验模块模拟了多种采用PLC控制的电气系统.适用在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配套教学实验.既可以做教材章节后的例行实验,也可用于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1)PLC主机:三菱FX2N-48MR。(2)模拟实验模块:利用开关、按钮、LED各色发光管、LED数码管、指示灯、接触器、继电器、蜂鸣器等电气元件构成,即可进行模拟实验指令训练,也可以带电机负载进行实训操作.可采用其他类型PLC主机进行控制。(3)编程工具:便携式编程器、个人电脑。(4)编程方式:指令表、梯形图、SFC语言。
广东威士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智能环境感知的车辆安全
辅助
驾驶系统
该项目主要应用于车辆安全辅助驾驶领域,可以在车辆有危险趋势时及时向驾驶员提供警告信息,减少或避免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可以应用于车辆的辅助驾驶和智能自动导航领域。该项目利用灰度图像中道路边缘处存在的灰度特征、梯度特征作为识别道路的特征,运用群智能算法实现对道路边界的快速识别,最终得到车辆行驶道路信息。根据道路识别结果,利用前方车辆在图像中底部边缘存在灰度特征、方差特征和梯度特征,运用鱼群算法实现对前方多车的快速识别。项目采用转向动力学连续模型,车辆前轮转角和道路曲率作为系统输入,根据系统的采样频率将连续模型离散化,运用Kalman滤波理论设计状态观察器,实时观测前方车辆侧向速度和横摆角速度,从而获得车辆运动轨迹,为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准确信息。 该项目对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提供信息的频率在5Hz之内。在复杂情况下通过使用本项目研究的系统进行车道识别,其准确率大于95%。该项技术于2009年初成功应用于新疆冰雪灾害防护系统的养护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该系统由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采用该技术大大提高了复杂冰雪环境下道路识别和前方车辆识别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同时增强了在不同光照等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该技术应用后,有利于避免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燕山大学
2021-05-04
一种弹性车轮扭转刚度测量
辅助
夹具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车轮扭转刚度测量辅助夹具,由机架(5)、可联接在机架(5)上的支撑框(6)、可联接在机架(5)上的两个夹紧块(4)构成的轮毂支承制动机构和由过盈轴(2)及加载臂3构成的轮芯加载机构所组成。本发明将轴与弹性车轮压装在一起使其过盈配合;将轴通环形槽与支撑框的圆形凹槽配合坐落在支撑框上,可绕轴的轴向转动,加载臂一端施加压力此时弹性车轮轮芯与轮毂之间仅有扭转变形,通过压力试验机的压力、行程、力臂长度测量弹性车轮的扭转刚度。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移动设备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
辅助
诊断系统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基数庞大,给临床一线诊疗带来巨大压力,疫情波及地域广泛,基层医院缺乏经验,面临严峻挑战。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尤政院士、临床医学院董家鸿院士领导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成功通过应用测试,进入临床试用阶段,有望为上述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董家鸿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同步实现智能化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及临床分型三大功能。该系统包括三大模块,其中影像诊断模块主要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诊病例的珍贵临床资料的大数据分析,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该疾病的CT影像特征,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的智能识别。临床诊断模块则依据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结合影像与流行病学、症状及关键检验数据等临床信息,实现智能诊断。临床分型模块通过智能判读呼吸功能参数,“自适应”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重程度。董家鸿谈到,该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疑似病例的胸部CT筛查、依据指南进行临床与影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著提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效能,有望大幅降低临床医师及影像医师的工作负荷。
清华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影像学AI智能
辅助
诊断研究
“现阶段医生需要在大量影像数据中快速诊断出新冠肺炎的病例,此外还需要诊断出病灶分布的位置、大小等来评估严重程度。”薛向阳介绍,针对临床的现实需求,团队将设计目标定位于“肺炎分类鉴别”和“关键病灶检测”两大功能,前者是为区别健康状态、新冠肺炎、其他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后者则为找到并分隔出磨玻璃影等病灶区域。针对这些需求,团队设计诊断算法模型,让机器利用模型进行训练,学习不同类型肺炎在CT影像表现上的不同特征,最终具备智能辅助诊断的能力。而这需要突破小样本学习、小目标检测等多个技术难题。“小样本学习”即在较少训练数据样本的条件下进行机器学习。在疫情发生前期,能够获取的新冠肺炎影像数据相对较少,且由于一线影像医生任务繁重,无法获得大量专家标注,因此需要算法在少量样本的条件下“自学成才”。为此,团队采用基于自迁移学习的半监督学习等技巧,使算法具备一定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在不增加医生标注工作量的情况下较好地提高了算法模型的普适性。由于CT影像切片中的病灶区域有大有小,且往往大中小病灶区域面积悬殊,如何使算法能同时检测大、中、小各个目标是另一大难题。团队利用神经网络的层次性特点与病灶区域的大小进行对应,“网络的底层关注细节,即小病灶区域,而网络中层到高层所关注的病灶区域则越来越大,因此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加权和融合,最终便能达到同时检测大小病灶区域的目标。”薛向阳解释道。“不过,即便有诊断‘神器’,影像科医生也是不可替代的。”薛向阳说,人是复杂的机体,病毒在不同人体内感染的反映也不一定相同。”他表示,当遇到机器未曾学习过的微小病变或疑难病例时,仍需要影像医生的经验和智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无论是机器学习数据,还是测试评估数据,都来源于临床真实病例。在算法模型定型过程中,为了检验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性,团队也利用现实疑似病例进行了测试。
复旦大学
2021-04-10
太阳能
辅助
发电地源热泵空调装置
针对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但电力能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辅助发电地源热泵空调装置,该系统通过现有技术的有效整合、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系统机构的技术改进,解决了中小公共建筑的采暖、供冷及生活热水供应问题。 太阳能辅助发电地源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油分离器的高温制冷剂出口(经过管路)与温控电磁三通阀相连接,从该三通阀中接出一条管路与生活热水换热器连接,生活热水换热器出口经过另一温控电磁三通阀接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四通换向阀,在两温控电磁三通阀间用管路连接;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通过逆变电源把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为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内的压缩机提供能源和照明使用;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中保温水箱底部一侧安装一个温控电磁阀,从阀门接出管路经自动水泵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空调末端装置一侧三通电磁阀相连接,在空调末端装置另一侧同样安装一个三通电磁阀,从该阀接出一条管路回到保温水箱。 所述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中保温水箱底部的热电偶测温探头与温控电磁阀、自动水泵两个装置。所述各系统中的电磁阀和自动水泵均由单片机控制。 运用本太阳能辅助发电地源热泵空调装置和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与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互相合理的能源,可使西部地区的中小公共建筑的建筑能耗下降很多,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电力能源短缺的状况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20
21
22
...
461
4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