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
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是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座落于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的大青山脚下,占地面积875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有完善的办学条件和良好的教学设施。学院总规模可达到6000余人,现有在校生2600余人,教职工107人,固定资产总值过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长年聘请5名外籍专职教师授课。 学院立足区内,面向全国,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学院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命。20年来,学院各级领导始终牢记使命,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建立了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设置了会计金融系、外语系、经济系、艺术系和继续教育系,开设了23个专业,培养了1.5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管理每一个环节,注重对学生的体察和关注,不断体现“用心承诺、用爱负责”的人文关怀。2005年,学院先后无偿投入60余万元,率先在全区建立了两个专业的贫困学生大专班,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受到自治区领导、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称赞。2007年,学院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评为“全国民办院校先进单位”、“全国民办学校‘守诚信、重教学质量’双保障示范单位”,2009年被自治区教育厅、民办教育管理委员会评为自治区民办教育“示范学校”。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确立了“专家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就业兴校”的战略发展之路。已成为自治区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合理,办学水平、教学质量领先、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学院坚持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教师的“双师”结构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不断改革人事分配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一批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一流师资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5%,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0%,双师型教师达30%以上,教学质量始终站在全区同类院校的前列。2011年,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校本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等六项在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组高度评价,列为同类院校之首。目前是自治区唯一一所具有聘请外教资格、设立全国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点、具有全国统一刊号院报的民办高职院校。 学院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先后与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与北京东方领航教育集团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学院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台湾育达商业大学、韩国安东科学大学和首尔基督大学等10几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为学生开阔视野和继续深造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连年刷新。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引领全区同类院校,连续获得自治区教育厅的表彰,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业精英骨干和领军人物,充分展示了他们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始终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目标,建立了一整套管理与服务并重,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教学的学生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引导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和就业。以团委和学生会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组建了各类学生社团10多个,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体验成长、成功的喜悦,营造了文明自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面对高等教育新形势、新发展、新任务,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全体师生将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办学模式,抢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使莘莘学子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校精神:勤俭朴实 自力更生 校 训:博学 修身 自强 进取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服务学生 学院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哈路六公里 电 话:(0471)3337168 6572534 传 真:(0471)6572534 网 址:http://www.nmgjwy.com E - mail :info@nmgjwy.com 邮 编:010070
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 2021-02-01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
学院简介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青城分院)前身为内蒙古青城大学,创办于1983年,是经地方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学院代码11429,于1985年列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序列,属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办高等职业学院。2008年并入中国民生教育集团后,学院实力进一步充实和提升。学院成立三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为自治区培养了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在2010年中国教育家联合会、中国校长协会、中国民办教育报刊社联合举办的评价活动中,评为“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十九大”以来,全区各高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我院也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加强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并对教学过程管理主要环节的目标进行量化和年度考核,切实落实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初步建立了教学和教学管理质量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青城学院)校本部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学城高职园区,毗邻呼和浩特市职业学院,内蒙古电子信息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职学院,人文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善。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以高级职称教师为龙头,“双师型”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在校生2300多人。 为了使职业教育符合社会对中、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学院对各专业人才和培养方案做了进一步修订,并把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所需学习内容有机地纳入教学计划中,在完成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学院还对在校生进行技能培训和岗前强化培训,以使学生达到“双证毕业”。办学特色 统招专升本:在大三时,由学院按照比例推荐,并参加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集宁师范学院、河套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录取后直接到对口院校就读两年,取得对口院校的统招本科毕业证书。大学生参军贷款政策:应征入伍的在校及毕业大学生优待金和退役金按照户口所在地城镇义务兵标准由入学前户口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发放,对服义务兵役高校毕业生继续实行每年不超过6000元的学费补偿或补偿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又出台新政策,高校在校生也实行同等额度的学费补偿和复学学费资助。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 2021-02-01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同文外语职业学院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04] 75号文批准正式建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高等学历教育机构,高职层次,学制三年,类型为民办高等学校。 学院位于山西腹地、晋商之乡、三贤故里---山西省介休市,东临平遥古城,西接汾河之畔,南眺绵山风景区、大运高速,北临108国道,交通便捷,经济文化发达,气候环境宜人。 学院占地300余亩,校舍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在校学生3000余人,校园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校园内绿树成荫,湖水涟漪,风光幽美。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以培养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设有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日语、应用韩语、应用俄语、涉外护理及涉外汉语等专业。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林牧渔专业大类为主体的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48年,1999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更为现名。七十一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高职办学之路,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特别是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一流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拥有充分满足教育培训需求的基础设施学校占地1108亩,建筑面积29.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73亿元。校内建有教学服务型、科研主导型、生产实训型、自主创业型系列化实训基地75个,具有承载项目功能的实训室、工作室91个,建有48间智慧教室、148个多媒体教室、300T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储空间及万兆泛在网络。校外建有紧密型实训基地231家,与512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拥有1000余亩的校企合作共建的农业科教园。——拥有覆盖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优质专业学校设有农学园艺系、畜牧兽医系、园林系、农业装备工程系、食品药品系、智慧农业系、农业经济管理系、朋朋宠物科技学院、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11个系(院)45个专业,涉农专业比例70%以上。现有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和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骨干专业10个,省级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5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17个。在籍学生12437人,外国留学生28人。——拥有德技并修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51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3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38人。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7%。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及行业职教名师2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14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从企业和科研院所柔性引进专业和科研领军人才7人,已聘请7名行业大师入驻学校大师工作室。常年从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280人,已建成由436名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等组成的兼职教师库。初步形成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长效机制。——拥有以人为本、以农为魂的特色学校文化七十一年的积淀与传承,形成了学校极具农业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学校确立的“立足北方大农业,对接区域产业群,服务国家新战略,建设一流高职院”的办学定位、“为农业提供生产模式,为农民提供生活模式,为农村提供发展模式”的基地建设理念、“走出教室练,进入项目干,跟着企业走,随着季节转”的教改理念、“优者成才,能者成功,人人成长”的育人理念等系列办学理念,有效引领了学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形成坚定的农业文化自信。学校文化建设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创新的办学模式全面契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对接东北区域需求,创建出全新的农业类专业架构及其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要求,聚焦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打破传统农业的专业结构布局,优化形成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农业装备工程、食品药品、农业经济管理、智慧农业七大特色专业群体系,突出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彰显了集群化特色,形成了适应辽宁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的专业体系结构,催生了一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和国家级骨干专业。——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实施“育训并举”策略,创建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校企“二元”主体,强化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探索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其总体框架下系统化构建了种植类专业“双线双循环”任务导向式、养殖类专业“双班双基地”工学交替式等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了企业主修课、职业导师制、校企双导师制、双学籍制、企业学徒制、课程考评个性化、技能大赛免考制等系列配套的育人机制,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工匠精神得到了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已获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和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创建出共建共享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通过创建校企战略联盟、职业教育集团、校企深度融合等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与大北农、北京伟嘉、大连三仪、中联重机、大顺国际、葫芦岛玄宇等有规模、有影响、有文化、有情怀的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及合作订单班。充分发挥双主体育人优势,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协同培养。与中泰实业集团共建忆江南农业科教园,扩展实训培训基地1000亩。引入辽宁雅威集团,运用市场机制,直接参与学院校园和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以朋朋宠物科技学院为代表,创新了公办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新机制,《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典型报道。——瞄准区域产业需求,构筑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创建出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新模式依托省级动物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蛋鸡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构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获批省级以上研究项目228项,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熊杂1号”至“熊杂8号”系列高粱新品种,元钰66、大民99玉米新品种,熊豆2号、辽农职黑豆1号等大豆新品种,熊岳圆葱、熊岳紫长茄、裸仁金瓜、星辰一号黄瓜、熊岳长绿苦瓜等蔬菜新品种,熊岳白葡萄、早醒艳桃等果树新品种,葡萄避雨配套栽培技术,南果北移新技术,猪兔胚胎阶段胃肠道菌群的研究等89项省级科研成果及27项国家专利。其中,获国家农林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6项,厅局级奖励21项。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79项,其中,一等奖5项。——坚守农业本色,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创建出立体式网络化服务“三农”新模式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县域经济,助力扶贫攻坚。依托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取得的系列成果广泛开展社会服务。率先开展日光温室的研发、培训和推广,熊岳I、II、III、IV型日光温室及其配套的蔬菜、果树栽培技术,推广至东北、华北和西北16省,受农业部委托培训农业科技人员万余人。可移动内保温节能组装式日光温室推广至北京、青海等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熊杂”系列高粱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为辽宁不同时期种植结构调整做出了巨大贡献。“辽峰”葡萄新品种栽培技术已推广面积20余万亩,使果农获得丰硕的收益。动物健康养殖研究中心已累计为企业检测样品10余万份次,为动物疫病防控和企业技术改造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与技术优势,以党建引领、项目入村、创业带动等措施,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以营口东部山区、辽西北干旱地区为中心,积极参与“千名专家进千企”“百名专家对接百个乡村”活动,每年派出技术专家600余人次,足迹遍布320余乡镇,直接惠及贫困家庭3410余户。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程、青年农场主培训工程、进村入户培训工程和西部对口支援工程等五大工程,先后为省内外(包括新疆、西藏地区)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农村实用人才15万余人日。学校作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与沈阳和营口等市区的中小学校联合,广泛开展了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年接待沈阳东北育才教育集团和营口市区的中小学生13000余人,通过学农实践夏令营活动,有效培养了广大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和团队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多方联动,创建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工作新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以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培育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程,创建了“二级双线两段延伸式”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突出思政课主渠道和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网络阵地等育人功能,形成了相关部门和各专业系(院)多方参与、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格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逐步构建了“导师+项目+团队”双创教育模式,形成了“课程+双创+思政+素质教育”相融互促、“1+N”多元协同育人特色。校内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院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高水平的办学成果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高比例基层就业为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作用七十一年来,学校为我省农业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技能人才达6.3万人,广泛分布在我省900多个乡镇的农业生产一线,在新农村建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规格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凸显了优质人才培养的成效和水平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26项,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6项;获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8项。毕业生一直以“职业素质好,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7年保持在90%以上,近5年均达96%以上。——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彰显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水平学校实施以教研促教改发展、以科研促产教融合的“双研驱动战略”,2000年以来,取得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79项,并连续4届荣获5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荣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3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主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6部,主持国家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辽宁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1项。——高影响力的社会兼职与荣誉体现了国家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为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中国现代农机装备职教集团、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和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4个国家级职教集团的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席团成员单位。学校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辽宁省政府新型农民培训基地、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学校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先后获得国家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管理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下辖安徽省工业工程设计院(安徽省医药工程设计院)和安徽省国防科技情报所。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和安徽省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基地。学校坐落于国家级园林城市---六安市主城区,与六安市人民政府隔路相望,现有在校生7000余人。 学校教学部门设有机械技术学院等8个教学系部,开办专业37个,现有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建有3万余平方米的实习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现有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学校先后与安徽军工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长虹模塑有限公司、武汉汇众聚成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国铁教育集团等近20家省内外高端企业牵手合作,建立了定向班、冠名班,校企携手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职教理念为引领,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上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88个,其中国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7个;2016年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以上112个,其中国赛获特等奖1个、金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省级比赛获得金奖与一等奖16个、二等奖37个、三等奖35个。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开展的全国高校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综合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生活满意度)调查中,学校位列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学校是安徽省文明单位、六安市文明单位,学校食堂是“六安市餐饮示范单位”和“安徽省高校餐饮行业先进集体”。学校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集高职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等为一体,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类学科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地处安徽省铜陵市。 于1956年建市的铜陵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华民族青铜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山、九华山近在咫尺,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园林城市。经过五十年奋发图强的建设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铜陵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额、居民收入等几项指标已稳居安徽省前矛,已成为皖江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学院现占地面积443亩,教学、行政、 生活用房建筑面积12.55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22.68万册,拥有各类实验室27个,实习实训基地22个。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勤勉、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3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58人,4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学院下设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资源开发系、管理工程系、基础部等5个系部,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会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37个专业。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6300余人。 学院先后有《高职电气技术技能训练模块化设计及其实践》等多项教学研究课题获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有8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3项省级重点建设课程; 10多项科研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有8项应用成果获安徽省及铜陵市科技进步奖。 学院依托高等职业教育优势,先后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武汉钢铁股份公司、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日本电产(浙江)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集团、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计划和课程体系,坚持双纲导学、双师教学、双证就业(专科毕业证和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院先后取得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剑桥英语培训机构、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徽省工商管理(中初级)培训基地、IT认证(CEAC、思科网络学院、华为网络学院)等8个系列教育培训资质。年培训鉴定规模达5000人次。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确立了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进一步推进“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思路,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于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周边汇集了世界500强企业17家、中国500强企业70家,为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创造了条件。 学院秉承“专家治校、名师治学”的办学理念,打造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团队,并聘请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资深专家、教授和知名企业核心技术专家执教,充分保障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现有包括企业技术专家在内的专(兼)职教师60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50%以上。近年来主持省部级教研课题3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0余项。 学院开设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互联网金融等23个热门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1000余人。学院实验实训设施完备,拥有电子、建筑、艺术等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标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为培养人才创造了优越条件。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学体系(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困难学生补助金、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全力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和勤工俭学机会,学生可分别获得2000—8000元不等的奖(助)学金。 学院与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签订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并全面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真正让学生找到满意对口的工作。学院多次获得“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高职高专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校企合作先进集体”、“湖南省高校先进组织部门”、“湖南省最具魅力校园”等殊荣,先后为社会培养了中高级技能型人才6万余人,历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以上,特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7%以上。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33年,是省属唯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85年职业教育历史,其中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两段时期,学校开办本科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学校秉承“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的校训和“自强、敬业、求实、创新”的广轻精神,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输送数万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办学条件好 学校现有广州和南海两个校区,其中广州校区定位为“大文科校区”,文科、艺术类专业面向广州现代服务业;南海校区成为“大工科校区”,工科专业面向珠江西岸高端制造业,校园总面积17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实训用房近20万平方米,图书馆3万多平方米,学生公寓近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多元,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近160万册,电子图书200多万册。网络信息点数2万多个,音视频电子资源1万多小时,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近35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200多个。 --办学成果优异 学校是广东省唯一拥有5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的高职院校,是同时拥有省级协同发展中心及协同育人平台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是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思政研究会高职高专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会长单位)、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一校一品”示范单位、全国社会实践工作优秀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示范校单位、广东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广东省集团化办学单位,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服务贡献50强(连续两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影响力排行榜30强,入选中国青年报评选的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荣获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创新优秀示范案例50强。 多功能文化食堂、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等创新性后勤改革领先全国。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 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二级教授9人),珠江学者8人,“双师”素质教师近60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2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1人,中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人,南粤优秀教师9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才等名师专家近70人。建立了一个由企业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高级经理人等组成的优质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与专业专任教师数之比达到1:1以上。 学校在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考核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教学成果丰硕 学校设有机电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生态环境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贸学院、管理学院、应用外语学院等二级学院,三个协同教学中心(工业机器人协同教学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协同教学中心、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设20个专业群、69个招生专业。2016年11月,学校成立创业学院,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面向精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定制培养。 学校已建成国家示范性专业4个、央财“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经费支持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3个,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2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立项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9门,其中已验收3门。 2009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0项,行业教指会特等奖2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 --职教特色明显,人才培养质量高 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已立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8项。学校积极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全面实施“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协同育人模式,开展了“3+2”中高衔接、“2+2”和“4+0”高本联培、“3+2”高本衔接、工程硕士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培养,其中本科专业共12个,搭建起“中-高-本-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连续多年,广东省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上线考生数均在计划招生数的3倍以上,文理科实际录取分数均高于省控本科分数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对口率、对母校的满意度和薪资水平高于全国示范校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9%。 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与质量节节攀升。近三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奖项500多个、省部级奖项1000余个。 --产教融合,社会服务能力强 学校构建并不断完善政校行企协同促进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搭建了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轻工职教集团、南海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等产学研创新、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与华为等世界500强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华为网院、瀚蓝环境学院、白天鹅学院、雷诺钟表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实现校企精准对接,产教深度融合,精准育人。 近五年,获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省级36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13项;面向企业开展科技攻关项目200余项。申报专利近430项,授权近300项,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列广州地区高校(含本科)前十名。 --坚持对外合作,国际化办学水平高 学校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境)外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引进智力与优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合作办学、汉语言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累计已招收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余名。 2017年,学校牵头组建了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输出了广轻职教模式,服务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国际化办学呈现新气象。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广东经济社会 依托“广东轻工培训中心”、“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平台,学校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培训工作,与本科院校合作进行网络远程教育,举办网络远程直属班,在深圳、珠海、惠州等地设立12个校外教学点。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遵循“三大一强”院校治理理念,围绕“创新强校工程”及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努力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成为高职院校治理的标准与典范,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典范。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于1984年创办,是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广州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钟南山担任名誉院长。 地理位置 学院现有番禺校区(毗邻广州大学城)、越秀花果山校区,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 师资力量 学院设有商贸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服装与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员工466人,其中专任教师334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82人,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215人,高级职称及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均位于省内高职院校前列。 专业特色 学院紧扣珠三角地区支柱产业,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地铁运营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27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品牌建设专业2个,省级实训建设基地5个,市重点(示范)专业7个。 培养模式 学院大力实施创新强校工程,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230多个,其中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学院全面实行“专业导师制”和“五大育人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励近30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招生就业连续多年保持两旺,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8%。 我院面向文科、理科、美术、音乐类招生,录取批次为第三批专科A类,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读! 招生咨询电话:(020)84560708、84560798、84567663 咨询QQ:1963854464 Q群:202167065、247871628、367455017 学院网址:http://www.gzkmu.edu.cn 学院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市新路北段669号 邮编:511444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于2006年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国家任务生,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学院现有28个本科专业,形成以经、管为主体,经、管、文、工、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校生约22000多人。学院占地近千亩,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市增城区,交通便利。校园规划井然有序,绿树成荫,建筑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院近年来投入逾千万元高标准建成校内经管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云计算、云桌面等平台,着力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学习环境。 学院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注重质量、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民办独立学院的发展道路。学院注重内涵特色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体制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和中青年骨干的后盾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龙头,讲师、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为骨干,博士、硕士为主力,各学科教师梯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适应了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院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已毕业学生27634人,连续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院先后荣获“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和“广东省最具综合实力学院”等称号。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7 188 189
  • ...
  • 254 2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