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集工、理、经、管、文为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国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广西“双高”建设院校,现有在校生11000多人。设有6个系38个专业,建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前教育、冶金技术、建筑装饰、汽车维修等8个广西一流实训基地和50多个基础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2亿多元。目前,有教职工43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87人,教授、副教授86人,“双师型”教师196人,外聘知名客座教授43人。学院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宗旨,坚持“ 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得更远”的办学理念,弘扬“自强不息,勇创一流”的学院精神,秉承“厚德强技,修行致远”的校训,在强力推进学院内涵建设攻坚工程基础上,改革创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办学实力进入广西先进行列,学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幅提升。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多项多次荣获广西级、国家级一等奖,招生人数连年实现大突破,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吃苦勤学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实现高质优质就业,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单位。近年来,还先后荣获 “广西教学质量优秀院校”、“全国电商讲师培训十佳机构”、“广西优秀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文明卫生学校”、“广西‘五四’红旗团委”、“广西森林校园”、“广西绿色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第一届自治区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学校主校区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西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环境优雅,道路四通八达;校园内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绿树成荫,给莘莘学子营造了幽静舒心的学习环境。学校现有郭杜、含光等六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98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余元。 学校设有会计学院、财务管理学院、物流管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程与建筑学院、信息与智能技术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中德机电工程学院、中德汽车科技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学前师范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学校以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为主,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开设39个三年制高职专业、13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4个中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校级重点专业1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校级重点实训基地10个。2018年,学校35个专业参与陕西省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招生。 学校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办学定位,以服务陕西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宗旨,坚持“以职业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开放式办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课业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课堂学习、职场实战、赛场竞技并举,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并具有大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完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职业人培养模式,通过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参加全国性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21项和三等奖40项;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3项、二等奖51项和三等奖62项。获奖等级和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招生,现有中高职在校生1.5万余人。全校60%的高职学生、80%的中职学生分别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专业学生供不应求。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承担省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0 余项,校级以上2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全国高校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大赛等级奖项4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5项,省人文社会科学奖6项,高等学校优秀教材5部。 学校积极开展“卫生校园”“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高等学校阳光体育优秀单位”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德国、瑞士、韩国、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联合办学与学术交流的协作关系,共建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中德汽车科技学院、中德机电工程学院、中德物流管理学院等,成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先后接待澳大利亚、瑞士、新西兰、美国、韩国等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高校、企业来校交流访问。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创新校企合作“双赢”的办学形式,建立了“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分院”,与企业共建多个冠名班和订单班,与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西安皇冠假日酒店、中国海程邦达物流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深度合作企业220家,实现专业建设合作企业100%的覆盖率。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追赶超越”战略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完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黑龙江省骨干高职学院,北大荒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黑龙江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学院始建于1965年,迄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辉煌的办学历程。学院坐落于哈尔滨市宾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二龙山。校园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23万平方米。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教职工456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170人、讲师99人。设有护理分院、机电工程系、农林系、动物科学系、建筑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和基础部等七个教学单位。开设护理、助产、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动物医学、无人机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高速铁道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会计、空中乘务等50个专业,是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重要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学院秉承“立足龙江、服务全国”的就业工作理念,对毕业生实行“实训-就业-择业-创业”全程跟踪服务。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就业政策、方针和规定,坚持以学生顶岗实习带动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思想,通过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搞好“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基地,每年春季都会举办双选会,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毕业生以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不断把握发展规律,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多次荣获黑龙江省学生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师德工作十佳单位、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评估先进单位、黑龙江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学院将牢固建立质量、特色、管理、服务齐抓并进的内涵建设格局,潜心执教,科学施教,精益从教,修身立教。为把学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职学院而努力!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地处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城高教园区,位于风景秀美的骆马湖畔、北依国家级嶂山森林公园、西临骆马湖湿地公园,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是莘莘学子潜心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院由浙江泽达教育集团投资兴建,该集团前身为浙江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公司。学院占地面积为476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为600余台,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座位数,1700余个,图书馆藏书13万余册。学院建立了各类实验、实训室40余个,学院现为“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宿迁市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宿迁市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书法考级点”。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美育工作先进单位、美育成果一等奖、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江苏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宿迁市诚信民办学校、宿迁市文明单位、宿迁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学院汇集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大型企业的专家、教授、工程师和管理精英,组成精干高效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理团队。学院取名“泽达”是隐喻“浙大”的谐音,其用意一是学习和秉承浙江大学严谨求是的办学精神,二是坚持“泽被万物、达仁天下”的办学理念---“世间万物恩泽予我,我将仁爱送达天下”。学院正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教育与产业完美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 校训 : 崇德立品 砺技敏行 学风:乐学 善学 游学 学以致用 教风:手把手 放开手 育巧手 心手合一 校风 : 诚信明礼 求真务实 协谐共济 群贤大成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隶属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行政管理隶属山东省,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成立于1976年,坐落于青岛市市南区,前身为青岛海运学校。1980年,经交通部批准改为成人高校,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进修学院”。1983年经交通部批准,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2015年,顺利通过了由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的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项目的验收。建院41年来,为中国远洋航运事业培养各类人才60000余人。 学院占地面积54.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56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2亿元;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海操纵模拟器和国内领先水平的轮机模拟器等先进设备、设施,学院共有各类实训室110余个;拥有国内首家船用主机电喷二冲程柴油机实训室,图书馆藏书50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700多种。 学院共设有航海系、机电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物流与航运管理系、外语系、基础部6个系部。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特色(示范)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6门。学院与国内外100余家知名航运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广纳优质社会资源,实施“企业订单式”、“三明治式”、“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拥有教职工452人,其中专任教师246人,正高级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160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市级教学名师4人。“双师型”教师占70%以上,副高及以上教师占4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55%以上,结构良好,富有活力。同时还常年聘请1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外籍教师任课。学院从1986年开始实施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学院重视和支持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优质毕业生。 学院坚持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的“双轮驱动”,创出了电子海图培训、GMDSS培训、驾驶台/机舱资源管理培训等十余个受到企业高度认可的船员培训品牌,取得了海船船员培训等39项国际认可的证书培训资质,培训项目达140多个,具备37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年培训能力2万余人次。作为“集团研发分中心”学院先后有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国航海科技奖等上级科研奖励。 学院与俄罗斯、日本、法国、英国、挪威、巴拿马、新加坡、芬兰、美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合作办学、互派学者、合作科研等方面保持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 学院正在青岛市黄岛区建设新校区,一期教育科研区用地7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23余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将极大提高学院办学软硬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企业举办高职教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国家航运、物流和修造船等产业、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建于2011年,现拥有12000多名学生规模。 学校下设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外语系等7个二级学院(系),开设30个专业。 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莞市,地理位置优越、便利。学校坐落在“中国会展名镇”、“广东省中心镇”厚街镇的教育文化园区,毗邻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三星集团、泰科和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世界鞋业总部基地、联创国际信息产业园等国家级产业园区。名企云集,产业集群,院校聚集,优势突出,人才需求旺盛,为学校办学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学校环境优美恬静,依山傍水,麒麟山、孔子像、亭湖桥柳相互映照,适宜学子学习、学者修学。学校有省内同类院校最大建筑规模的图书馆,文化中心、体育馆、标准化运动场等应有尽有,整个校园布局合理,简约大气。 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管理、创新路、铸特色”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校园建有一流的教学、实训实验设施,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已建设近199个实验实训场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000余万元。学校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专业技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近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南兴家具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搭建了广阔平台。2012年以来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参加全国性、全省性等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一枝独秀。 学校注重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性,与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合作,构建“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专升本)”的升学体系。学校还与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大学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学,为学生开辟海外求学的绿色通道。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点子大赛”、“工模活动”、“校园购物节”、“技能比赛”、“校园文化节”等盛大活动,此外还有40多个学生社团供学生锻炼与提升创新力、组织力和沟通力。学校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和创业,不少毕业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校园功能齐全,学生公寓设施齐备,均配有空调、独立浴室、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等生活设施,生活十分方便。校园实施“一卡通”管理,校园安保措施到位,24小时安全监控,和谐安全。 学校坚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谋求创新跨越发展”,不断创新举措,利用区域地缘优势、专业优势、师资优势以及多种形式办学优势,致力于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金昌市人民政府和金川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全日制公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的前身是经原有色总公司备案隶属于金川集团公司的成人高校-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批准文号〔1984〕教成字033号)和甘肃省首批“标准化中等师范学校”-金昌师范学校(始建于1984年,批准文号甘教师字〔1984〕314号),2010年7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两校合并改建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师范学校、金昌市“循环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单位。学院“紫金家园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等8个部门首批认定为“甘肃省省级众创空间”,是全省高职院校仅有的2家众创空间之一。 学院秉承“取精用弘、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和“学无止境、行至于善”的校训,凝练形成“明德厚能、求真拓新”的校风、“知能双教、爱生爱校”的教风和“求知精能、善思笃行”的学风。学院遵循“就业立校、特色强校、合作兴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金昌、辐射全省、面向全国,重点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 学院位于甘肃省金昌市职教城,占地面积506亩,现已建成综合楼、冶金教学楼、机电教学楼、图书馆、学子食苑、后勤服务楼、体育场以及2栋实训楼、8栋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15.1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金川集团公司投资6000万元)。 学院现设冶金与化学工程系、建筑与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教育系、经济与管理系、公共基础部等6个教学单位和18个党政群团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采、选、冶专业为主,化工、机电、建筑、园林、教育、经济管理、新能源等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院开设8个大类,共33个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安全健康与环保、精细化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酒店管理、矿山地质、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矿山测量、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矿山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矿物加工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有色冶金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金属压力加工、铸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测绘工程技术、会计、旅游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学前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建成了52个校外实训基地,10个校内实训基地,42个实验实训室,实习实训和教学科研设备资产总值4157.5万元,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单槽浮选机、高压电选机、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粒度仪、电力拖动及电气控制实训装置等大、中型仪器设备600余台,各种小型仪器、工卡量具和实训用品近千台,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院现有教职工188名,其中:在编教职工160名(教授1人,副教授24名、讲师62名,硕士47名),外聘兼职教师21名。教师在SCI、EI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45篇,主编并出版教材33部,申请国家专利3项,科研项目获批立项3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厅)级16项、市级以上19项,获厅(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创新成果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创新成果奖1项,主持省级精品课1门、建设院级精品课12门。学院现有在校生3017名,其中:资源环境与安全类561人、资源动力与材料类519人、土木建筑类549人、装备制造类987人、生物与化工类401人。学院鼓励师生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师生参加国家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8次,获得团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个人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30个,指导教师奖11个;参加行业、省级职业技能大赛20次,获得团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个人一等奖8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52个,指导教师奖12个。 学院设有金昌市第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内为冶金学院和市理工中专在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服务,对外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目前可对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37个工种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能够满足学院27个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需求。先后组织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试17期,共组织3586名学生和1000余名社会考生完成了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合格取证率达到85%以上,学院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3%。 学院坚持地企共建、院企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依托金昌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准的矿产开采、有色冶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优势,与金川集团公司、海尔集团公司、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八冶建设集团公司等52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院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条件,有力促进了产学研结合。与金川集团公司、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甘肃华晨新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冶金集团、青海冷湖滨地钾肥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累计订单培养学生1377名(其中:2014届762名学生订单培养340名,2015届893名学生订单培养610名,2016届1062名学生订单培养423名)。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95.2%,学院2017届初次就业率达85.38%,学院2018届初次就业率达76.55%,位列全省45所高校第二位。 学院如朝阳般冉冉升起,焕发着青春的朝气,迸发着蓬勃的活力。学院必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全新的管理模式、一流的设施设备、健全的就业体系为广大学子成才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甘肃乃至于全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实用人才。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长白山林壑尤美,三江源水尤清洌。美丽山城白山市,就镶嵌在长白山西南麓的青山绿水之中。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是这座美丽山城中唯一一所公立高校。学院是2008年由原通化师范学院白山分院、吉林省中医药学校和白山市财会中专三校整合而创建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六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教育、行政管理、医药卫生和财经等方面的人才。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2018年秋季将迁入新校园。新校园位于白山市江北新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青山湖景区,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区、实验实训区、办公区、综合服务区、生活区、活动休闲区六个部分,是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新校园。学院现建有药学、工业工程、财经、教育、旅游和护理六个系,开设中药制药技术、中医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护理、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播音与主持等14个高职专业。其中,护理、会计、学前教育、中药制药技术被列入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27人、副教授91人,双师素质教师120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人;有在校生2500人。 学院建有计算机操作技术、中医药技术、康复保健技术、工业机械技术、会计模拟技术、旅游服务管理、幼师等76个校内实践基地;与上海亚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大一院、星泰记账公司、修正药业、长白山紫玉度假酒店、吉林大药房、吉林哈尼国家级自然管理局、白山市广播电视台、白山市科技局等企业、院校、部门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7个。 学院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尚德竞技”的院训,重视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学院所实施的引企入校、融入企业、现代学徒制、以赛促教、课证融合、双师素质培养、二课成绩单制度、青马工程等教育教学新举措,凸显了经历教育、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特别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将学院各类技能竞赛、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军训、志愿者活动、公益服务、参观考察、书画展、舞蹈大赛、篝火晚会等一系列二课活动课程化、系统化、规范化,使“二课”与“一课”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学院毕业生思想素质好,综合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首次就业率85%以上。 建院十年来,在教育教学评估评优和各级各类竞赛中,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10余次,省级奖项60余次,办学广泛受到社会赞誉。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因山而得名,因水而灵秀。学院秉承的办学精神是“坚韧顽强,向前向上”,这是长白山红松挺拔向上精神、三江奔流不息精神、白山先民闯关东拓荒精神、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精神和四保临江拼搏牺牲精神的高度凝缩。目前,为使学院跻身于吉林省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高职学院行列,学院人正高扬这一精神,开拓进取,奋力前行。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北京邮电大学与北京学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新的机制和新的办学模式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举办的第一所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延庆区康庄镇,现有校园占地500亩,建有充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独立的图书馆大楼及实验楼。图书馆藏书近62万册,电子图书23万余册,可访问数据库71个,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学院院长由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李杰研究员担任;授课教师由北京邮电大学选派的教师、学院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含刚从高校退休的教师、业内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33%以上。 学院立足于电子信息领域,以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为重点,以数字媒体类专业为特色,建成了涵盖工、管、文、艺4个学科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学院现设有通信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与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经济管理系、艺术与传媒学院、外语系、基础教学部7个教学单位,共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物流工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传播学、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英语、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等15个专业,在校生5000余人。 学院建有院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各中心下设实验室,全院共有90个实验室,开出900余个实验项目。经过10余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教育训练中心、互联网商务管理实验中心先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院成为国内独立学院中少有的获得3个省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的高校。学院依托3个市级示范中心,建立了通信工程综合实训基地、网络工程综合实训基地、机器人综合实训基地、经济管理综合实训基地、数字媒体综合实训基地等5个校内综合实习实训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满足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学院先后与中兴通讯、亿阳信通、宝信软件等133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派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派出教师参加企业的暑期实践,保障了人才培养与专业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学院积极引进企业资源进入校园,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同创办了北邮世纪—中兴网络通信学院,培养符合通信领域新技术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与亿阳信通公司共同开办“亿阳班”,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现代通信人才。 学院立足本科教育,拓展国际合作,积极探索“本科学历教育+英语+专业证书+境外学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国内第一所获批加入雅思全球搜索引擎系统的中国高校,也是第一家获得接受留学生资质的北京地区的独立学院。学院先后与英国、法国、日本、美国、韩国、芬兰、德国和台湾地区等高校签署了校际友好院校并实施了合作项目,创办了中法工程师部,引进了日本先进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中美物联网学分互认交流学习项目,开展了学历教育和短期课程培训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化和社会化训练。目前,学院已有300余人赴英、法、美、日、韩、芬兰、德国等国家进行学习交流,已经接受12批次留学生来我院就读。 学院师生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学生参与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华北五省、北京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首都高校物流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共93人次获得国际奖项、272人次获国家级奖项、1869人次获省部级奖项,获奖人次居同类院校前列。多位教师在北京民办教育园丁奖、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等比赛中获奖。我院科研课题组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正式成为国际技术标准,被评价为“是文化领域中国科技、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准。” 学院八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46% 以上,3000余人就业于国有企事业单位,近65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展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下设7类工作坊,2间工作室,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近50万元。同时,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创业热情高涨,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学院被评为“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年度先进集体”“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奖”。 随着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影响力逐步提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北京市5A 级社会组织”“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优胜学校”“全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优秀组织院校”“北京市无偿献血优秀组织单位”“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等称号,并成功打造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数字产品研发基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认定测评中心、中国民办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培训基地,多次获得北京市安全系统集体嘉奖。 建院以来,各级领导(国务院原副秘书长陈进玉,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副司长宋德民,时任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北京市教委委员叶茂林、黄侃,时任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市教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副书记唐立军、王民忠,延庆区区委书记李志军、延庆区教委主任魏旭斌,大兴区原区委书记沈宝昌等)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并对世纪学院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较高的教学水平、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学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做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实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加大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交流力度,力求做精做强,已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为区域经济和信息领域服务能力,将学院建设成具有影响力的应用型大学,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工程师学院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2021-02-01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普通类招生代码:1366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代码:1465 海外本科直通车招生代码:1799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她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扬州,总占地750亩,建筑面积26万平米,主校区位于扬州城南风景秀丽的高旻寺景区,校园建筑古雅,花草芬芳,绿树成荫。行走其间,移步换景,或见湖光潋滟,亦闻书声朗朗,云水相融,人文荟萃,呈天人合一之境。 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明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天人合一”、“面向人人”和“君子不器”的绿色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形成和凝练了绿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园林园艺、医学、经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语、人文科学和基础课部等9个系部,现有在校生10000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近4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0多人,“333工程”人才、“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名,杨叔子院士、宁津生院士、程顺和院士和著名古建筑学家阮仪三教授、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丁玖教授等专家学者担任我院名誉教授,并常来我院讲学。 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工程”成效显著,一批省部级教改试点专业、特色专业、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脱颖而出,拥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省级重点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5个,校内实训中心9个(实训分室189个),校外实训基地150个,图书馆藏书和期刊资料丰富,大学生创业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素质拓展资源完善。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学院注重依托行业和企业,强化技能训练,重视实践磨练,校园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风浓郁,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在高级别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创意大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实用英语口语和写作、大学生ITAT等大赛中屡获殊荣。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交流和项目合作,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模式,开发专业与课程。鼓励在校学生提高学历层次,“专转本”录取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与本科院校开通了“专接本”,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毕业后一年成绩合格能取得相应院校本科文凭。建立海外本科直通车专业3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2个。 学院有完善的助学体系,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国家和政府奖助学金额度大,受助面宽,多家企业在我院设立奖学金。所有在籍学生均享受扬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校内普惠门诊,经济困难学生都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途径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先后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输送了2万多名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目前,学院正凭借扬州悠远的历史积淀和醇厚的人文底蕴,以积极的姿态,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把我院创建成特色鲜明、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示范型高职院校。 热忱欢迎有志学子报考我院。 ●主要荣誉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等次 ? 江苏省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工作优秀等次 ?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 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 ? 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江苏省平安校园、文明食堂、文明宿舍 ? 全国节水型先进高校、江苏节水型先进高校 ? 党委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 ? 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生风采 2009年 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 三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 铜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一等奖 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一等奖 第七届江苏省室内装饰设计大赛 优秀奖 江苏省测量技能大赛 三等奖 江苏省第六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 优胜奖 2010年 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 二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特等奖 江苏省第七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 一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 优秀奖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 团体优胜奖 全国软件技术比赛(总决赛)二等奖 “天华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优秀奖 江苏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 一等奖 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 三等奖 ●学院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 国家助学金2000-4000元/生?年 扬州福彩助学金2000元/生?年 联环药业集团奖学金1000元/生?年 邗建集团奖学金1000-1500元/生?年 邗建集团助学金1000元/生?年 温商助学金2500元、生?年 扬州西园奖学金2000元/生?年 新伟锦江奖学金2000元/生?年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2 193 194
  • ...
  • 254 2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