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山东中望恒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中望恒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环保工艺设计、工程总包、环保设施运营、山东中望恒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环保工艺设计、工程总承包、水处理托管运营、环保装备和药剂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环保及水资源利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水处理的“清洁生产、节水减排、循环经济”的技术应用,通过从源头削减污染源、分级治理等措施,实现了变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为综合治理和梯级利用。 公司注册资金8080万元,在职员工128人,教授两人,有设备及药剂两个研发中心。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2项,环保装备实用新型专利21项,在厌氧反应塔三项分离装置、电化学反应器、生物滤池技术、水处理智慧运营物联系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具有环保工程专业总承包资质和机电安装专业总承包资质,通过了ISO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系列管理体系认证,先后与中科院工业水处理技术与研究中心、陶氏化学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石油大学等国内多家知名高校有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在石油、石化、煤化、钢铁、热电、市政等领域,为水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做出了诸多贡献。    
山东中望恒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1-09-06
中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内贸外贸于一体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制药企业,公司始建于1966年,2000年改制,现厂区占地约100亩,位于潍坊市寒亭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技术中心,抗病毒重点实验室。        公司常年生产五大系列共74个品种、120个规格产品,主要生产能力为小容量注射剂3亿支,无菌粉针剂2亿支,片剂10亿片,胶囊5亿粒,原料药350吨。现生产车间全部通过国家药监局GMP认证,其中卡托普利原料药通过美国FDA认证,取得了欧盟EDQM的COS证书。抗乙肝和艾滋病药物拉米夫定为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项目、山东省重点技改项目,是国内唯一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两项合成专利),该专利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获得政府多项支持,经专家论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龙头,以质量为生命,以效益为根本,重点开发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系列产品为代表的普利类心血管药物;以美洛西林、阿洛西林等为代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以伏格列波糖为代表的降糖类药物;最近几年,连续开发多个仿制药,有稳定可靠的经销商/代理商50余家,将产品直接销售到全国近3000 家大中城市的医院,同时普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公司原料药重点销售到欧洲和美国的医药市场。        在做好原料出口的同时,加大制剂出口力度,重点开发国外市场。目前庆大霉素注射液、肌苷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等多个产品出口到乌干达、越南、俄罗斯等医药市场。         经过几年的创业积累,“中孚药业”凭着朴实、诚实、稳重的做事风格,与国内外和世界上很多知名公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代理商及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良好的渠道和人脉资源。        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为第一生存要务,公司建有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有30多人直接参与质量管理,分布在车间、QA、QC等不同部门。质检中心现有HPLC、GC、IR、粒度分布测定仪、微量元素检测仪等国内一流的大型设备及其他必备的设备和仪器。能够适应验证、微生物学检验、物理化学分析、制剂分析、稳定性研究等不同的要求。        公司全资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济南久创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现有22人的专业科研团队,其中教授1人,博士2人,硕士3人,资深学士16人。研发方向为心血管药物换代产品、抗癌抗艾滋病类原料药、制剂产品的研发与报批,近几年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        
中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13
一类自愈型超交联高分子-金属有机笼(HCMOPs)复合膜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张振杰研究员与利默里克大学的MichaelJ.Zaworotko教授、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瑶研究员合作,首次提出超交联金属有机笼(hypercrosslinkedMOPs,简称HCMOPs)的概念,并成功制备一类新型的高分子-金属有机笼复合膜,即将可溶性的MOPs作为共聚单体参与聚合反应,同时MOPs作为高连接结点赋予膜材料优异的性能。该复合膜继承了MOPs(例如阳离子性质和永久孔隙率)和聚合物(例如自愈合能力、抗菌活性、高水通量和良好加工性)的优点。将MOPs引入高分子后,可显著提高膜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选择性分离性能。自愈性能和抗菌活性也进一步扩大了HCMOPs膜的潜在用途(例如杀死病原体和改善膜的耐久性等),有望用于治理水资源中的病原体污染。HCMOPs膜不仅克服了传统混合基质膜的trade-off效应,并且提出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MOPs复合膜的新方法。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可溶性多孔材料和其他高分子基质,为MOPs和膜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类调控CCR5和CXCR4基因的融合蛋白及方法
一种类转录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Effectors,TALE),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转录激活因子(TALE)能够与人类CCR5基因活性区域或者CXCR4基因活性区域中的DNA片段识别并结合,所述人类CCR5基因活性区域一共有3个,所述CXCR4基因活性区域一共有2个。TALE与核酸内切酶连接形成融合蛋白TALEN,利用该TALEN对CCR5基因或者CXCR4基因的特定位点进行剪切,可以使得进行基因调控后的细胞具备抵御HIV病毒的能力。
清华大学 2021-04-10
一种复杂薄壁类铝合金件超声辅助半固态压铸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薄壁类铝合金件超声辅助半固态压铸成型装置。包括压铸机、压铸模具、超声振动系统和冷却系统,压铸模具安装在压铸机,压射组件穿过静模固定板与压铸模具连接,压铸模具的动模上安装连接超声振动系统,超声振动系统直接作用于动模以超声辅助进行半固态压铸成型,动模设有与超声振动系统连接的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固相团聚程度,提高半固态金属的流动能力和充型能力,并且能细化晶粒,提高铸件的致密度,进一步提高铝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为复杂薄壁类铝合金铸件制造提供一种新的成型方法。
浙江大学 2021-04-13
胆汁酸不仅促进肠道脂类的吸收,也参与肾脏水盐代谢的调节
证明了胆汁酸不仅促进肠道脂类的吸收,也参与肾脏水盐代谢的调节。胆汁酸通过激活肾脏集合管主细胞TGR5受体,增加水通道蛋白表达,促进肾脏水的重吸收,缓解肾源性尿崩症。该研究揭示了胆汁酸及其特异受体在肾脏功能调节的新作用,有助于理解某些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伴有的水盐代谢紊乱如肝硬化腹水或肝肾综合征等病理生理学变化,提出了新的分子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七甲川吲哚菁类有机染料作为线粒体荧光探针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甲川吲哚菁类有机染料作为线粒体荧光探针的应用,所述七甲川吲哚菁类有机染料的结构式如下:该荧光探针具有优异的线粒体靶向能力,并在结合线粒体后发出反射波长为610nm左右的红色荧光。同时,该探针还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成像时间长、信噪比高和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线粒体成像试剂。
东南大学 2021-04-14
金属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共聚法合成多肽类材料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一种在金属催化下亚胺与一氧化碳共聚合成多肽类聚合物材料的新的、简捷的方法,不用氨基酸为原料,以廉价的亚胺和一氧化碳为单体,在金属催化下发生交替共聚,直接生成多肽,从而使合成多肽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一途径将可以避免繁杂的合成和活化氨基酸的步骤,使得多肽的合成和传统的方法(如开环聚合反应法)相比,被大大地简化。所得到的多肽类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和制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星型结构含氟磷腈类流动改性剂制备技术
以六氯环三磷腈与氟醇为主要原料合成的星型结构磷腈类化合物,其分子末端含有大量低表面能的氟原子,在无机粒子高填充改性聚烯烃类共混体系的加工过程中,其位于无机粒子表面及与聚烯烃基体的界面,可减少颗粒团聚及加工过程中颗粒间的摩擦阻力、体系粘度下降、加工流动性能增强,填充无机粒子分散性增强,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特别是韧性增加,解决了无机粒子高填充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耗能耗时”的问题。且该材料含阻燃的氮和磷元素(氮含量为 1.18%~2.90%,磷含量为 2.62%~6.42%), 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本团队研发的 星型结构含氟磷腈类流动改性剂具有良好的多功能性,在生产高填充复合材料时,可减少甚至不需要添加增韧剂、阻燃剂,也能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与阻燃性,简化生产过程。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楔横轧非对称轴类件及无料头近净成形技术
团队发明了小料头/无料头的楔横轧成形工艺,将轴类成形的材料利用率提高至95%以上,实现楔横轧轴类零件无料头近净成形。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轴类件为机械装备的关键零件之一,传统工艺多为锻造与切削方法加工制造。楔横轧是一种高效节能节材的轴类件先进成形技术,与传统的切削、锻造成形方法比较,成本平均下降约30%,是成形轴类件的最佳工艺。 团队发明了小料头/无料头的楔横轧成形工艺,将轴类成形的材料利用率提高至95%以上,实现楔横轧轴类零件无料头近净成形。发明了一种热辊剪成形机构,通过棒料剪切装置中上、下轧辊进行挤压剪切,得到所需的端面特定形状,解决了复杂坯料端部形状不易预成形难题。 团队研制了抑制楔横轧非对称轧制轴向窜动的新型模具,实现了非对称轴类件稳定轧制,扩大了楔横轧产品范围,同时扩展到大型长轴类的非对称件,发明了非对称铁路车轴可更换辊系自位型辊式楔横轧机,这是国内外首次设计完成的大型楔横轧机,解决了轧制时轧件受力与变形不均匀及模具快速更换难题,为高铁空心车轴等大型轴类件的国产化提供技术与设备保障。 在非对称轴类件轧制以及无料头楔横轧成形方面的技术发明,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链,申请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1项,转让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3部。
宁波大学 2022-08-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9 80 81
  • ...
  • 244 2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