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半体锚固结构应力与变形场同步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锚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巷道围岩加固支护技术,在矿山、水利、隧道、岩土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巷道围岩条件的复杂多变性,锚固作用机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巷道锚固支护设计的定量指导性不足,由锚固失效引发的顶板事故在国内多有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体锚固结构应力与变形场同步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以实现锚固结构拉拔试验过程中围岩变形场与锚杆应力同步测试。 专利优势: (1) 本发明保证了锚杆沿半体锚固结构轴向拉拔,实现了锚固结构变形场与应力同步测试,提高了锚固机理研究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本发明采用固定筒体上设置凸起圆环的方式,代替上部内置挡板固定锚固结构,使锚固结构顶部为自由面,更符合现场工程,且结构简单易行。 (3)本发明具备半体锚固结构制备及测试两项功能,增加另一半固定筒体即可进行锚固结构常规拉拔试验,在固定筒体前侧增加一个全遮挡透明前置挡板后,可进行土层锚固结构拉拔测试。
山东科技大学 2024-07-26
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挖掘工作井、安装工作井支护装置、挖掘水平挖掘井、安装水平挖掘井装置,继续向下挖掘工作井、安装对应的工作井支护装置、挖掘水平挖掘井、安装水平挖掘井装置,依次类推从上到下进行工作井和水平挖掘井的挖掘及支护装置的安装,施工方便,能够从上到下进行支护,在挖掘的过程中进行支护装置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低下施工的安全性,减少了低下施工的安全隐患和地面下陷的风险。
聊城大学 2025-01-08
畜禽抗生素减量和养分减排的新型微生态制剂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应激和疾病是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被动的导致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和养分排放的增加。为此本项目针对畜禽抗生素减量和养分减排,开展了新型微生态制剂技术的研发。以高效分泌抗菌肽、丁酸、蛋白酶和淀粉酶且抗逆性强为目标,筛选得到了耐热、耐酸和耐胆盐的新型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并研发了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连续、混合液体深层高密度发酵技术,研发的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产品获农业部2个新产品饲料证书[新饲证字(2009)01号和新饲证字(2009)02号],制定了 2 项行业标准(NYSL-1001-2009 和 NYSL-1002-2009),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2 项(ZL201410030648.3、ZL201410021906.1),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发表论文 18 篇。
浙江大学 2021-04-11
新型能效管理一体化采集与智慧用能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基于智能终端控制、大数据集群分析、数字网关以及智能云平台等技术构建智慧用能数据服务系统。 项目系统框架图 项目整体思路框架图 项目研究工作分解 针对项目不同负荷类型和典型应用场景,匹配相应的通讯控制模块,通过电力载波或无线等多元传输方式,将用户用能需求等相关电力数据集中在云平台,结合用户行为模型、能耗模型及能源管理控制模型对电力数据进行聚类整合及分析。达到提升用户的用能体验和节省用电成本的双重目标,同时对于电网侧能够利用削峰填谷等策略,增加电网参与辅助服务的力度,有效利用电网资源。 智慧用能平台系统图 目前市场存在的用户用能监测设备及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流往往是单向的,难以达到人们对测量精度和实效性的要求。而本系统基于新型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集成电力信息的感知、采集、通信和控制技术,创建以智能电能表和智能终端为核心的双向互动体系,通过对电流、电压、功率、电量等用户用电信息及温度等环境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对电能的使用情况及各类关键供能用能设备进行的实时监控及能耗监测,对异常值做出预警,通过分析处理采集的数据生成各种用电行为曲线指导用户进行经济合理用电。 技术特点 1、实时性指标 常规数据查询响应时间<10s;90%界面切换响应时间≤3s,其余≤5s;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中实时数据传送时间<5s。 2、并发指标 支持300用户同时在线,并发要求达到100用户以上,并同时满足以下指标:常规数据查询响应时间≤15秒;主要节点CPU负载≤80%。 3、可用性指标 年可用率≥99.5%。负载率指标:在任意30分钟内,各服务器CPU的平均负荷率≤80%;在任意30分钟内,人机工作站CPU的平均负荷率≤80%;在任意30分钟内,主站局域网的平均负荷率≤80%。 4、存储容量指标 数据在线存储容量满足12个月以上数据存储需求。
华北电力大学 2022-10-09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智能调度与可视化预警系统
新能源高占比发展下传统同步机组与风光新能源机组呈现“此消彼长”趋势,电力平衡面临“保供应、促消纳”的两难局面。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智能调度与可视化预警关键技术,保障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和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助推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 该成果实现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智能调度与可视化预警应用的信息融合、智能告警、动态监视、海量数据阅读、超实时仿真和高性能计算、基于人工智能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虚拟现实、基于图数据库的人-机交互等功能,为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调度员提供了一个准确及时掌握电网实时运行态势的分析决策工具,实现调度员对调度计划方案的智能互动决策以及电网风险的实时可视化预警。 该技术实现了传统电网调度模式向智能性电网调度模式转换,可广泛应用于电网、电力公司调度及区域控制中心等机构,在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促进高比例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和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同时,该系统不但可应用于实时运行管理,而且还可应用在规划、交易、营销等新型电力系统生产管理的不同领域。该成果已在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南方电网等30余家单位机构投入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1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运行行为识别及可视化显示 图2 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环境监测可视化
四川大学 2025-02-11
新型水性环氧涂料
涂料领域,环氧树脂涂料向高固含量、无溶剂化和水溶性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 纯环氧涂料生产呈现下降趋势,仅占 2.6%,而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已上升到 50%左右。 此外,大量使用的还有环氧/丙烯酸粉末涂料。从总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环氧涂料发展 方向是超薄膜化及 100℃以下低温固化和高温快速固化等新型品种。 环氧树脂水性化是指将环氧树脂以微粒、液滴或胶体形式分散在水中而配得稳定的 分散体系。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或含量很低,不燃,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很高,而且固化后形成的涂膜很容易去除放射性污染,而且水性环氧良好的复涂性可以 方便核电站的多次装修。 国外自 20 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了环氧树脂的水性化研究,其中将环氧树脂制成乳液 是最常用的研究途径。水性环氧树脂配合固化剂最为广泛的用途是用作涂料。与传统环 氧涂料相比,由于使用水取代了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不仅在涂料的生产和施工中不会 发生由于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的中毒和燃烧爆炸等情况,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涂料的成 本。在施工方面,水性环氧涂料具有较好的重涂性,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保持较好的 附着力,这是溶剂型环氧树脂不能比拟的;在施工后期,涂覆水性环氧树脂的清洗工作 比较简单,使用过的容器和刷子只要用水和肥皂就可以清洗干净,与溶剂型环氧树脂相 比既经济又方便环保。本产品使用水性环氧树脂,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化剂,改变环氧/ 胺的比率不,可以制备出不同光泽、固化速度和使用期、具有较好附着力、耐溶剂性、 耐酸碱性的水性环氧涂料。 一、环氧类地坪系统 1、彩砂地坪涂装系统 耐磨损、耐强力冲击、装饰效果好,具备一定防滑功能的地坪,特别适用于机场、 地铁、食堂、休息室、办公室、食品生产车间及医院、学校的实验室等重视外观清洁, 耐久性好的地方。 2、防腐墙面漆涂装系统 适用范围:严格要求防霉、防腐的食品厂、饮料厂、酒厂、血液中心、医院、制药、 生化厂的墙壁、天花的涂装。 3、防静电自流平型涂装系统 要求高度清洁、美观、无尘、无菌及防静电的电子、微电子、通讯产品、电脑生产 行业,大型精密仪器厂房等。 4、防滑地坪涂装系统 特别适用于有水、油等地面,以及一切需要防滑的地面。 5、自流平地坪涂装系统 要求高度清洁、无尘、无菌的电子、微电子行业,实行 GMP 标准的行业,血液制品 行业,要求耐磨、抗重压、抗冲击力、防化学药品腐蚀的其他行业,也可用于学校、办 公室、家庭等地坪。 6、水性环氧地坪涂料 适用于食品厂、电子厂、制药厂、化妆品厂、造纸厂、物流仓库、地下室等要求洁 净的地面、墙面或天花板的涂装,也可用于学校、广场、走廊、商场和车道等硬度、耐 磨性要求高的场合。 对众多底材具有极高的附着力,固化的涂膜耐腐蚀性和耐化学药品性能优异,涂膜 收缩小、硬度高、耐磨性好、电气绝缘性能优异;不含有机溶剂,节约能源,无污染, 符合环保要求。 二、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系列 1. 水性环氧富锌防腐底漆 用于船舶、集装箱、海上平台、码头等海洋设施,石油化工厂管道及贮罐、冶金、 电力、食品、纺织等行业中钢铁构件的防锈和防腐。 重防腐领域的环保水性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溶剂型涂料的最佳替代产品。 2. 水性环氧云铁防腐涂料 可作为环氧富锌底漆等高性能防锈漆的中间漆层,以增强整个涂层的保护性能,可 以作为钢铁上金属喷锌层或镀锌钢铁表面的封闭涂层。 在富锌底漆和钢铁的喷涂层上有优异的附着力和封闭性能,优异的耐盐雾性能和耐 盐水性能, 对工业和化学大气有较好的耐侯性、良好的耐磨性,与后道漆膜具有良好的 层间附着力,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 3.水性环氧氧化铁红防腐底漆 适用于钢材的防锈底漆及无锌涂层底漆。 优良的防锈性能和耐油、耐水、耐盐水、耐溶剂性能,漆膜坚韧致密与底材有良好 的附着力,施工方便、无环境污染,与环氧、聚氨酯、橡胶、乙烯树脂等面漆具有良好 的配套性和层间附着力。 4. 水性环氧防腐面漆 适用于钢结构表面作防腐面漆用,也适用于木材及水泥制品,船舶机床,电器等表 面作防护和装饰性面漆。 漆膜附着力极好,高强度、高耐磨性、优异的化学性能既有硬度又有韧性,具有极 好的耐化学品性,可抵抗烟雾及中度的酸、碱、盐及溶剂,对各种恶劣气候的抵抗力极 佳,如海洋大气、化工大气及工业大气环境,长时间后,不经打磨即可覆涂,不影响层 间附着力,方便施工和维修,是水性涂料,施工方便,无环境污染。 
同济大学 2021-04-11
新型安全渔药研制
本技术成果包括: 1.链球菌灭活疫苗:通过对链球菌不同分离毒株的毒性和免疫原性的一系列筛选和评鉴,确定了原始 种毒菌株为海豚链球菌TBY1,研制了1种海豚链球菌油佐剂灭活疫苗;建立了疫苗菌株的分离、鉴定、收 集和保藏的系统成套方法和技术,完成了上述疫苗的中试批文申请的完整实验,进而形成了中试产品的新 药证书申报的系统文本;确立了海豚链球菌对苗种浸泡和育成前期鱼种注射的免疫程序。 2.刺激隐核虫灭活疫苗:首创了水产寄生虫灭活疫苗;获得了2株即DYW-1和DB-1刺激隐核虫虫株作 为制备刺激隐核虫幼虫灭活疫苗的原始种毒虫株,建立了以SPF卵圆鯧鯵为刺激隐核虫的繁殖动物模型, 确定了动物模型对刺激隐核虫的耐受性、最佳感染剂量、批次鱼的最佳繁殖代数和仔虫的最高产量,实现 了刺激隐核虫在动物模型上的大批量繁殖,建立了模型动物的专门饲养(恒温、恒流和无特殊病原)的养 殖系统
中山大学 2021-04-10
新型铼功能材料应用
建立稀散金属铼功能材料催化氧化烯烃反应体系,实现反应选择性大于 99% ,产率大于 95% ,控制反应连续或循环可逆,并达到该类催化氧化技术的绿色工艺要求。研发了以铼离子液体既为催化剂又为溶剂的新型均相催化体系。实现了以多种铼离子液体为反应媒介,环辛烯、环己烯等烯烃为底物的高效催化烯烃环氧化工艺。将原催化体系转化为均相催化体系,降低反应条件至常温常压下进行,彻底改变了原体系回收率不高,在循环反应中选择性、催化活性变低等缺点。控制反应条件在常压进行,反应温度为 60 ℃ -80 ℃,实现了反应循环 12 次,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并实现了选择性几乎 100% ,无副产,产率约 98% 。
辽宁大学 2021-04-11
新型环肽合成方法
开发了一种高效的碳氢活化方法用于具有新颖三维结构环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人员以天然产物骨架为“模板”,采用钯催化辅助基团导向的策略实现了高难度线性多肽的成环,获得了一系列“形似”天然产物结构的环肽分子,这为构建环肽分子库并用于多肽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极为有力开发手段。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在线性多肽的N-端引入吡啶酰胺(PA)导向基团,在钯催化下对N-端氨基酸侧链上γ-位惰性的烷基碳氢进行活化,并和碘代的芳香氨基酸侧链进行偶联,构建苯环支撑的环状骨架,从而得到的各种环状产物。此策略的的优势在于,线性多肽可以通过简单固相合成方式得到,闭环位点可以拓展到多种氨基酸的γ-位甲基或亚甲基上进行,使得关环产物赋有复杂的骨架结构和立体化学性质。一系列具有良好3D形状的环肽能够被快速高效获得,许多环肽产物分子表现出了高度有序的结构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反应可以在水相中进行且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众多无保护的极性基团,如氨基,羧基,胍基,羟基等都可以兼容,证明了这一策略具有很好的化学正交性,这为构建环肽分子库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南开大学 2021-04-10
新型宜居游牧帐篷
成果描述:该成果集成现有经济适用的材料和技术,采用了控制天窗围比、侧窗围比指标,通过空气间层设置、面料颜色和材质优选来改善帐篷室内热环境质量,研发了防雨雪、防紫外线性能优良,保温隔热性能较好,重量较轻、使用寿命较长、撤装方便、符合牧民习俗、经济适用、安全舒适的新型牧民帐篷。成果包括7款新型游牧帐篷定型产品,研制4个四川省地方标准(已颁布),申请12项专利技术等。该成果技术含量高,来自全国的权威鉴定专家委员会评价该成果“四项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前景分析:该成果应用前景之一:青藏高原游牧民帐篷,四川西部属于青藏高原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散居着1000多万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住在条件极其简陋、环境极差的传统牛毛帐篷中,“烟熏火燎”,篷外大雨、篷内小雨,凛冽寒风透过人工编织稀疏的牛毛毡,帐内寒气袭人。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中,许多牧民患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由于游牧是牧区群众重要的生存手段,且放牧半径大,即使实施定居计划,游牧帐篷仍然是处于地震频发地带的游牧民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工具,亦兼作抗震救灾的重要战略筹备物资。因此该成果不仅在四川,而且在中国西部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成果应用前景之二:青藏高原抗震救灾帐篷,西北地区的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及西南地区的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次生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帐篷是重要的抗震救灾战略物资。因此,针对地震及次生灾害频发的西部地震带的气候特点,研发新型帐篷,改善受灾及抗灾群众的居住环境质量,不仅是对这部分数量可观的特殊群体以人为本关怀的需要,而且对灾后恢复重建、提升自然灾害响应能力具有普遍意义。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较之传统牛毛帐篷该成果具有十大特点:1、支撑结构及锚固系统设计科学规范,可承受8cm积雪、抗风8级大风;2、面料密实,能够抵抗冷风渗透,保温性能好;3、防直射和紫外线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牛毛帐篷;4、面料的撕破强度和断裂强度高,使用寿命可达3年以上;5、防水性能远远优于牛毛毡,防雨雪能力更强;6、轻便,干态重量相当于传统牛毛帐篷的50~70%,湿态重量只相当于30~50%;7、利用空间更有效,在相同帐篷面积的条件下,可利用空间大40%;8、面料的嗜温性需氧菌数比牛毛毡低2个数量级,更卫生;9、双层或三层帐篷的里料的阻燃性能可以达到牛毛毡的效果;10、通过合理的篷围设计,新型帐篷的健康、卫生与舒适环境营造及调节能力强。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369 3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