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公示
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评通过的18项青年科技创新奖项目、144项自然科学奖项目、70项技术发明奖项目、40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予以公示。复评答辩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湖北省科技厅 2024-01-08
高博会活动日程⑬ | 智慧校园新技术创新学术活动
高博会活动日程⑬ | 智慧校园新技术创新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3-29
新修订的《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全文公布
为了全面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上海人大 2024-05-16
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一图解读——
9月14日,一项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剑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难题的重大举措落地——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拉开新时期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序幕。
中国教育报 2024-09-18
关于印发《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为了做好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进一步规范我省科学技术奖(以下称省科技奖)的提名、评审、授予等活动,保证省科技奖的授奖质量,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11-19
国产碳纤维/聚醚醚酮特种热塑预浸料成套技术
本项目基于团队多年连续碳纤维热塑性预浸料制备及复合材料成型、聚芳醚酮(PAEK)树脂(含聚醚醚酮(PEEK))研发、半结晶型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技术积累和相关项目成果,通过自主设计搭建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线及相关关键成型模头和特殊工装的设计,掌握了连续碳纤维聚芳醚酮特种热塑性预浸料单向带、LFT 粒料和高纤维含量拉挤棒材的关键制备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封锁,拓展了聚芳醚酮材料的应用形式,在我国航天、军工等轻量化零部件替换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预期在连续碳纤维特种热塑预浸料、LFT 长纤维粒料、拉挤型材及 1-2 个具体产品(航空航天、医疗)几个方面进行同步产业化落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开发国际领先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效连续热压技术,实现 3 分钟内单成型制造周期的织物层合板在线浸渍和长尺寸结构型材的连续化生产制造,建成从“树脂原材料→预浸料/LFT/棒材→成型工艺→复合材料制品→评价方法”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引领行业发展,助力连续纤维特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我国快速、大规模的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知识图谱问答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知识图谱问答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离线模块和在线模块,离线模块主要用于离线数据准备,在线模块主要用于系统服务。本发明的系统可支持用户友好的自然语言问句为查询,通过对用户的问句进行语法分析,将语法分析后的结果到离线定义的手工模板库中寻找匹配的问句模板,根据所述的实体匹配方法和关系匹配方法,生成最终的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查询语句,根据该结构化查询语句到知识图谱中进行检索,返回最终的结果。本发明的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知识图谱问答系统和方法能够针对用户的问句给出精确性的检索结果,提高用户的搜索满意度。
浙江大学 2021-01-12
基于鼬成形技术的颅骨修复体柔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本项目立足渐进成形技术,通过病患部位的CT扫描数据、修复体数字化建模、CAE成形仿真、虚拟装配等过程,实现医疗修复体的数字化、柔性化、个性化的设计制造,具有成本低、周期短、质量高等特点,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潜在风险,且术后外观恢复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现场 快速检测技术系统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国民健康、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从我国当前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实际状况出发,研究开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系统,是提升我国环境保护技术水平,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 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作为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前提,首先要求判断污染物的种类,利用快速检测手段给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的检测结果,确认污染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污染范围等。开发一套功能完善、便携、快速的特征污染物现场检测技术系统,对于现场决策、减少污染危害程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采用纳米生物技术、电化学或光化学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并将其有机组合,建立环境污染事件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系统,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装备,为国家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提供保障。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双氧水生产用氧化铝催化剂回收再生技术
目前双氧水生产主要采用蒽醌法,该方法中,活性氧化铝在稳定工作液组分和吸附过量碱液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随着各种资源类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对双氧水厂作了严格规定:所用活性氧化铝必须回收再生利用。而我国双氧水行业生产用活性氧化铝一直都是一次性使用,基本都不进行再生利用,不但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污染了环境,而且生产成本难以大幅减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再生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本项目针对国内活性氧化铝回收再生技术研究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生产厂家的迫切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系统性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回收再生设备的构造思路,在设备的内部构造、工艺控制手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工艺控制条件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回收过程中不产生新污染物,再生回收的综合费用较低。目前已完成工业化试验,装置产能达到400t/a再生氧化铝可以重新投入生产应用。与填埋或焚烧处理方法相比,本项目集环保、节能、资源再生利用于一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73 974 975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