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多功能护理人实习模型
XM-PH新型多功能护理人实习模型   XM-PH新型多功能护理人实习模型由塑胶材料经不锈钢模具浇注制成,具有形象逼真、操作真实、拆装方便、结构标准、经久耐用等特点,还具有整体护理与拆装分部件进行技能训练教学的特点。 一、模型功能: ■ 洗头、洗脸和床上擦浴 ■ 口腔护理 ■ 气管切开护理 ■ 氧气吸入疗法(鼻塞法、鼻导管法) ■ 鼻饲法 ■ 洗胃法 ■ 胸外心脏复苏急救法 ■ 气胸穿刺 ■ 胸腔穿刺 ■ 乳房护理 ■ 腰椎穿刺 ■ 三角肌注射 ■ 静脉注射 ■ 静脉穿刺 ■ 静脉输液 ■ 静脉输血 ■ 女性导尿 ■ 女性灌肠 ■ 女性膀胱冲洗 ■ 臀部肌肉注射   二、标准配置: ■ 多功能护理人模型:1台 ■ 鼻饲管: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专家报告荟萃⑦ | 彭育园:推进“六个融合”,加强新工科建设,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
湖北工业大学近年来不断强化新工科建设以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新型工业化战略背景、二是“六个融合”改革举措、三是新工科建设实践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12
发表论文在国际材料学期刊《物质》攻克固态锂电池电极-电解质瓶颈
2019 年 9 月,两个团队合作制备了倍率性能可与传统浆料涂覆正极相比的复合正极,为克服固态电池中电极-电解质接触差这一瓶颈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材料学期刊《物质》上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亚纳米线构筑聚环氧乙烷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纳米线构筑聚环氧乙烷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1)亚纳米线表面接枝改性:将亚纳米线分散于弱极性溶剂中,再加入巯基化合物和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及冰浴条件下反应4‑10小时;(2)复合固态电解质构筑:将聚环氧乙烷、锂盐与步骤(1)中改性后的亚纳米线溶解于极性溶剂中,搅拌均匀后浇筑成膜并常温干燥即可。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复合电解质中填料分散性差、尺寸匹配度低以及界面相容性不足等问题。
兰州大学 2021-01-12
哈尔滨工程大学软包/固态电池电极极片制备设备采购及服务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软包/固态电池电极极片制备设备采购及服务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6-06
二次锂电池用复合型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项目
1 成果简介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具有质轻、粘弹性好以及成膜性好等优点,尤其适合作为锂电池的电解质材料。聚氧乙烯( PEO)由于具有易于离子传导的结构特征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 PEO与碱金属盐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时有较高的结晶相,所形成的电解质也只能在高温下才能使用,因此实际应用受到限制。常用来降低 PEO 结晶度的方法是加入有机液体增塑剂,液体增塑剂的加入虽然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但同时也破坏了电解质的机械性能以及增加了其与锂负极材料的反应活性,降低了电池寿命。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发展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以取代目前的含液体的聚合物电解质。2 应用说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共聚物基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其含有共聚物基体和碱金属盐,所述共聚物基体是由氧化乙烯单元和氧化丙烯单元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锂电池用共聚物基聚合物电解质材料,采用共聚物作为基体材料,通过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成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并采用浸泡方法实现活性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与高分子隔膜材料的复合。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不含有机液态电解质,不可燃,且与传统的 PEO 基聚合物电解质相比,电导率明显提高,机械性能好, 可以防止热失控。3 效益分析建设年产 1500 吨的二次锂电池用复合型全固态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生产线, 项目总投资5000 万元。4 合作方式合作、技术提供方占技术股。
清华大学 2021-04-13
AIEgens固态发光的增强效应研究及其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领域的应用
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三对平面型AIEgens,基于激发态双键重整(ESDBR)效应的理论基础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芳香环中引入氟取代基,分子间氢键作用可以有效限制在聚集态环境中的分子运动,抑制其非辐射跃迁,进而显著提升了AIEgens的聚集态量子产率。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类平面型AIEgens激子可以有效地失活到基态,并且与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正交偏振方向性背光源的多视点3D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偏振方向性背光源的多视点3D显示装置。该装置由正交偏振光源、狭缝光栅和2D液晶显示面板组成,并依次放置。正交偏振背光源和狭缝光栅构成了正交偏振方向性背光源,利用狭缝光栅的分光原理,正交偏振背光源上的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会在不同的水平方向上进行投射。这些投射方向不同的正交偏振光线作用于2D液晶显示面板时,奇数行的像素或子像素可以被投射到一些方向,而偶数行的像素或子像素可以被投射到另一些方向,从而为不同的视点提供视差图像。和视点数目相同的传统狭缝光栅3D显示器相比,本装置可以提高水平分辨率,提升图像的显示质量。
四川大学 2016-10-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2020年1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专家组根据包括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内的武汉各大医疗机构诊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简称《指南》)。 《指南》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究竟有什么症状,如何检测,如何确认,如何治疗,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出院后需要注意什么等内容: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发热患者合并哪些症状要怀疑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鉴别的疾病;抗病毒药、抗菌药物以及激素应用需要注意;老人、孕产妇病情进展相对更快;出院患者要按时随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研究
成果介绍本成果拟采用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分子诊断等检测技术,将陆续研发完成PCT/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SAA/CRP检测试剂盒(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凝血时间检测试剂盒(电化学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等项目及对应的干式荧光免疫层析、电化学手持式检测仪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本成果计划采用免疫POCT+分子诊断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前期采用手持式免疫POCT产品对CRP/PCT/SAA三个炎症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而后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对病人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确诊为感染阳性后,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利用手持式仪器快速检测感染情况、监测病人CRP/PCT/SAA炎症指标、凝血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出院前,再对病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判断是否感染阴性。该项目可以对感染疑似病例全流程进行监控,包含了初筛排除、核酸确诊、日常监测、出院检查四个过程。市场前景该技术是依托基因芯片(依赖进口,国内无法生产),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在引物或探针上标记可检测的物质,将所需的探针挂载于基因芯片上,与待检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杂交的信号进行结果判读,其中挂载的好坏体现出了高校科研力量。其核心的挂载工艺,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检测要求挂载不同探针,非常具有普适性,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和江苏一家企业对接并着手产品化,但挂载技术类似汽车组装技术,可以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对接其他类似需求的厂家,快速提升各地方诊断设备自给能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98 9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