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复杂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预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预示方法,将系统切割成连续耦合的子系统,并对子系统在耦合边上的边界条件进行近似,分别建立耦合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并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模态数据,利用两个子系统耦合边的应力模态振型和位移模态振型计算模态相互作用的功,利用双模态方程法预示结构的耦合损耗因子。本发明结合了有限元法和双模态方程法预示复杂结构的耦合损耗因子,使用有限元法得到耦合边处的位移和应力模态振型、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模态质量,通过计算耦合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功,再结合双模态方程法得到耦合损耗因子,能够准确且高效地预示复杂结构的耦合损耗因子。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复杂多径信道下的OFDM抗干扰同步方法
本发明针对现有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同步方案在强干扰复杂多径环境中不再适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复杂多径信道下的OFDM抗干扰同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生成序列C(k),c(k)和[x(k),x(k)];求取滑动相关值;进行定时同步;进行频偏估计。相比现有同步方法,该方案能够提高复杂多径环境中OFDM符号定时和频率估计的准确度,并且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复杂地层钻探取心工艺技术及实验装置
科研成果:复杂地层钻探取心工艺技术及实验装置,2016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1-02-01
面向复杂结构和装备的可靠性测试技术
针对当前高端机械系统和装备结构复杂、工况极端、成本高、测试数据缺乏、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研究和开发面向复杂结构和装备的不确定性分析与可靠性设计理论、方法、测试技术及软件平台,有效解决传统可靠性技术在处理复杂系统时遭遇的样本不足、不确定性度量困难、可靠性分析精度与设计效率低等技术瓶颈,工程化地实现产品在服役周期内的保质设计。研究和开发面向复杂结构和装备的可靠性测试技术,例如:焊接结构疲劳失效试验与仿真、全场应变测量与分析、全场温度测量与分析等技术。实验室建设有湖南省省内先进的疲劳试验测试平台,拥有各类先进疲劳试验仪器,如SEM原位疲劳试验机、拉扭组合疲劳试验机及超高周疲劳试验机等,可满足各类疲劳测试及研究的需求。并建有非接触实验测量技术平台,拥有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红外热像仪、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等先进仪器。
湖南大学 2021-04-11
先进复杂反应堆的中子学计算新技术
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融入本团队所开发的一系列 专用计算软件中,通过工程应用计算,体现出创新成果的工程应用价值。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 13 项,软件著作权 24 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74 篇。本团队针对先进复杂核反应堆堆芯物理设计的难点,经过近 17 年的系统研究和 500 多人/年的持续攻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数值分析理论, 发明了一系列中子学计算新技术,研发了 24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反应堆堆芯 物理设计计算软件,实现了对多种先进复杂反应堆的精确三维中子学模拟,并成 功应用于多个重大核能开发及国防军工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大型复杂机电系统早期故障智能预示技术与系统
针对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大型复杂机电系统及其构件中常见多发故障,深入研究了早期故障智能预示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归纳为数据获取、模型定义、数据分析、状态评估、混合智能决策等五项主要部分,涉及监测传感器的合理配置、信号采集与处理、数据管理、特征提取、信息融合、模式分类、状态评估、智能判别与决策预示的全过程。重点突破了解决早期微弱潜在故障的诊断和混合智能预示技术等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正确有效地揭示早期、潜在故障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早期故障智能预示的理论与技术。从而为应急控制和维修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复杂网络环境下以异构监控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复杂背景下弱小目标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背景下弱小目标检测的方法,包括:对连续 3 帧运动目标图像做增强的时域差分滤波处理,得到时域差分滤波增强图像 DIF;对上述 3 帧运动目标图像中的第二帧运动目标图像,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固有模态函数 IMF1;对时域差分滤波增强图像 DIF 和固有模态函数 IMF1 进行时空域融合增强处理,得到时空域融合增强图像 FuisonI;对时空域融合增强图像 FuisonI 进行基于统计的阈值分割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环保夜光材料
发光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荧光材料的特点是在外在光线或射线照射下会发光,当外在光线或射线消失后就不会发光。而磷光材料的特点是在外在光线或射线消失后仍能长时间地发光。也就是说,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余辉时间不同。所以,荧光材料又可以称作为增光材料,而磷光材料又可以称作为夜光材料。荧光材料常用于显示屏、灯管、公路交通反光牌等。磷光材料则多用于夜光钟表、暗处指示等。 很久以前,人们就能制造各种各样的夜光材料,不过绝大部分都因为性能太差得不到广泛的应用。近百年来,工业上生产和使用的夜光材料主要是“硫化锌:铜”。“硫化锌:铜”的最大缺点是余辉时间较短,只有3小时左右。为了利用“硫化锌:铜”作夜光材料,人们就在其中添加一些放射性元素,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射线来刺激“硫化锌:铜”持续发光。由于放射性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硫化锌:铜”夜光材料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现在基本上不再允许生产夜光手表就是这个原因。除了国防军用如坑道等场合外,很难看到“硫化锌:铜”的踪迹。 近年来,夜光材料的研究出现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稀土夜光材料。这种稀土夜光材料的发光强度高,余辉时间长,比“硫化锌:铜”的指标要大10倍以上。新型稀土夜光材料十分稳定,其性能长时间受光发光后不会发生变化。而“硫化锌:铜”则不够稳定,在有湿气时容易变黑,性能降低。新型稀土夜光透明性较好,其粉末显淡黄色。比重为每立方厘米为3.6克。由于不再需要加入放射性元素,所以对人体健康毫无害处。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型光能御寒服装
新型光能御寒服装,是一种利用光能发热的衣服,它由光电转换柔性板、光电池、转换控制器、锂电池组、保护控制器、以及网状发热纤维构成。当光电转换单元受到光照时(可以是弱光,包括太阳光、灯光)即产生人体安全电流,电流流经网状发热纤维产生热量,从而自身发热的智能衣服。这种服装依靠广泛存在的弱光自己发热,供给人体热量,采用主动发热技术。相对于依靠自己热量保暖的传统服装,是传统御寒服装的一次革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