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宜居游牧帐篷
成果描述:该成果集成现有经济适用的材料和技术,采用了控制天窗围比、侧窗围比指标,通过空气间层设置、面料颜色和材质优选来改善帐篷室内热环境质量,研发了防雨雪、防紫外线性能优良,保温隔热性能较好,重量较轻、使用寿命较长、撤装方便、符合牧民习俗、经济适用、安全舒适的新型牧民帐篷。成果包括7款新型游牧帐篷定型产品,研制4个四川省地方标准(已颁布),申请12项专利技术等。该成果技术含量高,来自全国的权威鉴定专家委员会评价该成果“四项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前景分析:该成果应用前景之一:青藏高原游牧民帐篷,四川西部属于青藏高原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散居着1000多万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住在条件极其简陋、环境极差的传统牛毛帐篷中,“烟熏火燎”,篷外大雨、篷内小雨,凛冽寒风透过人工编织稀疏的牛毛毡,帐内寒气袭人。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中,许多牧民患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由于游牧是牧区群众重要的生存手段,且放牧半径大,即使实施定居计划,游牧帐篷仍然是处于地震频发地带的游牧民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工具,亦兼作抗震救灾的重要战略筹备物资。因此该成果不仅在四川,而且在中国西部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成果应用前景之二:青藏高原抗震救灾帐篷,西北地区的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及西南地区的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次生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帐篷是重要的抗震救灾战略物资。因此,针对地震及次生灾害频发的西部地震带的气候特点,研发新型帐篷,改善受灾及抗灾群众的居住环境质量,不仅是对这部分数量可观的特殊群体以人为本关怀的需要,而且对灾后恢复重建、提升自然灾害响应能力具有普遍意义。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较之传统牛毛帐篷该成果具有十大特点:1、支撑结构及锚固系统设计科学规范,可承受8cm积雪、抗风8级大风;2、面料密实,能够抵抗冷风渗透,保温性能好;3、防直射和紫外线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牛毛帐篷;4、面料的撕破强度和断裂强度高,使用寿命可达3年以上;5、防水性能远远优于牛毛毡,防雨雪能力更强;6、轻便,干态重量相当于传统牛毛帐篷的50~70%,湿态重量只相当于30~50%;7、利用空间更有效,在相同帐篷面积的条件下,可利用空间大40%;8、面料的嗜温性需氧菌数比牛毛毡低2个数量级,更卫生;9、双层或三层帐篷的里料的阻燃性能可以达到牛毛毡的效果;10、通过合理的篷围设计,新型帐篷的健康、卫生与舒适环境营造及调节能力强。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新型高效稀土发光材料
成果来源于江苏省科技招标项目,江苏省高技术项目及国家创新计划等项目。项目完成过程中申请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制出的PDP荧光粉在VUV激发下的发光亮度、色坐标、发射波长,以及粉体中心粒径等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日本化成公司PDP荧光粉的实物质量水平,在荧光粉的抗劣化性能及分散性等方面优于日本化成公司PDP荧光粉。该产品在荫罩式全彩色PDP上进行了涂屏试验,涂覆效果良好,涂屏后的整屏亮度与使用国外商用PDP粉的效果相当。
东南大学 2021-04-10
新型液压破碎锤
目前市场上的液压破碎锤都是依靠活塞与钎杆的撞击传递能量,从液压破碎锤诞生至今没有改变,碰撞原理是传统意义上的液压破碎锤的基本原理(这种液压破碎锤以下简称碰撞锤),活塞将液压能转化动能后,再以碰撞的方式将能量传递给钎杆,钎杆中能量形式是应力波破,破碎岩石的能量就是这种应力波。活塞与钎杆的这种钢对钢碰撞会造成许多克服不了的问题。例如碰撞容易造成活塞端面崩裂、产生巨大的噪音、产生对承载设备有害的反冲振动。同时,碰撞产生的应力波波形与岩石破碎所需要的理想波形也不吻合,应力波的岩石破碎效率只有 51%~80%左右。直接冲击式动能液压破碎锤(以下简称动能锤)是钎杆以动能的形式直接撞击岩石而达到破碎岩石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不存在钢对钢的碰撞,解决了碰撞锤噪音大,可靠性低的问题。同时具有制造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单的,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
反应装置是化工厂的核心,而径向反应装置气体流通路径短、压降小、可使用小颗粒催化剂等优于传统固定床反应装置的技术特征,在苯乙烯、催化重整、芳烃异构和歧化等化工装置上被广泛应用,但技术十分复杂。 本项目在对径向反应装置进行长期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后,经过大型冷模试验研究、计算机模拟和工程放大,从理论上、结构上和关键技术上进行了突破,发明了大型化的新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实践证明发明的大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运行平稳节能,各项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1)发明了催化剂自封式结构,在催化床封造成轴向和径向的二维流动,消除滞流区,提高催化剂利用率,简化结构,国内外首次应用于负压脱氢装置; (2)发明了新型离心式Π型径向流动技术,流体由始端控制,催化床层的流场优化,国际上首次应用于催化重整; (3)发明了高均匀度的径向流体均布技术:导流锥设计技术、双流道优化组合技术、催化剂支承结构技术等,从而保证了乙苯脱氢和催化重整的薄催化床层内流体均布; (4)发明了快速喷射流混合器技术,适应超短停留时间,满足苯乙烯反应装置对反应介质高度混合要求; (5)发明了高温再热器技术,反应器体外逆流换热,减少负压空间,解决热膨胀,高温蒸汽入口温度下降,降低高温材料的使用温度、制造难度和设备费用; (6)开发了反应装置的新放大方法。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新型红外测温仪
太原理工大学微纳系统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新型红外测温仪正式组装完成,经实地检测,该设备与正在使用的普通测温枪相比,不仅性能稳定、数据精准,而且能有效克服低温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的缺陷。太原理工大学微纳系统研究中心主要从事高端微纳生物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结合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并在红外传感测温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他们研制的便携式ABI检测仪曾获得“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全国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微纳系统研究中心负责人桑胜波带领科研团队投入紧张的产品研发工作中,从确定仪器方案和元器件型号,再到设计和完善电路与控制程序,经过两周的连续攻关,终于完成了两个测温仪样机的焊接、测试和调试组装。新型红外测温仪研制成功后,桑胜波团队又投入到了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人体生理特征监测系统的研发工作中。该监测系统可实现对隔离人员体温、心率、血氧、血压等基本体征数据的无线在线医学观察和分析判断,有效避免医护人员与可疑人群或患者直接接触引起交叉感染。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4-10
新型超高碳钢轴承
一、项目简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发展成为轴承钢的生产大国,产量已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是国产轴承钢的质量与瑞典 SKF、日本山阳等先进厂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疲劳寿命的延长。延长轴承钢寿命的尝试主要包括降低氧含量与提高钢的洁净度;表面改性处理;以及通过探索新的热处理工艺来提高轴承钢的疲劳寿命。然而通过以上方法获得的较长寿命并不总是能够满足要求的,特别是在高负载荷等严酷条件下使用时,更是如此,所以一直有需求开发一种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钢材。当钢的含碳量大于 0.77%以后成为过共析钢,过共析钢在铸造态、退火态与正火态的正常组织为网状二次渗碳体与珠光体。渗碳体的硬度高,耐磨性好,增加渗碳体明显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但以网状形态存在是导致钢变脆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脆性,避免较多的网状渗碳体,轴承钢的含碳量一般都小于1.0 左右,高于此含碳量将导致后续锻造、轧制难以将大的网状渗碳体破碎,将使钢的性能变脆。为了破碎网状渗碳体,在轧制与锻造工艺中都增加了变形量同时降低变形温度,这样都增加了工艺成本,浪费了能源。本项目提出了超高碳轴承钢的概念,设计并制备了含碳量在 1.20-1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新型建筑功能砂浆
研究成果为新型建筑功能砂浆产品,主要分为建筑装饰,保温节能、加气混凝土配 套和特种建筑功能砂浆四种系列。 本单位拥有完整的生产设备线和全套的技术支持,可专业研发和生产不同经济附加 值和技术含量的各类基础、低档、中档和高档的新型建筑功能砂浆产品。 新型建筑功能砂浆是由干燥筛分处理的细集料与无机胶结料、砂浆外加剂、矿物外 加剂和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既可由专用罐车运输至工地加水拌和使用,也可采用 包装形式运到工地拆包加水拌和使用。 四个系列产品的各项性能均十分优越,施工方便,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行业 标准的要求。 产品包括绝热砂浆、吸音砂浆、自流平砂浆、耐酸砂浆、膨胀砂浆和防射线砂浆。
同济大学 2021-04-11
新型飞轮储能装置
本成果涉及的飞轮储能装置基于永磁偏置磁悬浮轴承与双凸极电机集成化技术,永磁偏置磁悬浮轴承能够实现对转子位移的主动控制,且具有较小的能量损耗,适合应用于转子质量重、转速高的飞轮储能系统中。双凸极永磁电机采用永磁体来提供励磁磁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转矩,且转子结构简单,适合高速运行。鉴于两者都是采用永磁体来提供静态磁场这一共同特点,本项目提出了利用同一永磁体同时为磁悬浮轴承提供偏置磁场,为电机提供励磁磁场的思路。此外,鉴于混合励磁双凸极电机能发挥永磁高效与电励磁方便调节磁场的优势,使电机在电动运行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盲文点显器
本项目涉及盲人教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合金材料驱动的盲文点显器。通过点显器设备的应用将正常文字或语音转换成实时变换的盲文供盲人触摸辨别,在盲文教学,盲人阅读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作品的关键技术为全部自主创新设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合金新材料的盲文显示实现方案,该实现方案使得盲文点显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续航能力,减小设备体积,并可扩展运用于各类移动便携式设备。 目前市面上盲文点显器由于单点成本过高,限制了盲文点显器在盲人群体中的普及和其他扩展应用,利用我们的盲文点显器可以制作成各种盲人专用的消费级便携交互设备,让盲人群体更好的融入社会,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现阶段我们的项目已经跟中国盲文出版社进行了合作,与爱国者等公司进行过洽谈,并且已有投资人对我们项目提出了投资意向。在走访盲人学校后了解到盲文点显器在盲人的盲文教学中是不可替代的,但也由于目前的价格原因无法普及。目前整个项目处于中试阶段。 基本设计思路: 利用合金材料,在自主设计的特殊机械连接结构下,通过对材料的性能建模以及合理的控制算法,驱动盲文点阵的凹凸变换。 该项目的优点: ①基于合金材料的设计方案: 整个盲文点显器利用合金材料的特性,通过特定元件和连接结构的设计实现盲文点阵凹凸变化。此方案降低了单点成本,从而使盲文点显器的整体成本大大降低。 ②弹簧结构: 特殊合金设计成弹簧形状加以运用,保证了材料的寿命,在合金材料“cooling”状态下两个稳态弹簧的同时作用,能使突起的点保持住,而不会因人为的压迫而产生下降。整个点阵零部件的设计和凹凸方案的设计,使单盲文点上下两个方向稳定运动,也能使各点的运动相互独立而不受影响。在盲文点阵凸起状态不需要持续供电,因此可以实现类似电子水墨屏的效果。而在断点以后可以保持其状态,达到零功耗保持特性,从而降低整个样机的功耗。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新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
反应装置是化工厂的核心,而径向反应装置气体流通路径短、压降小、可使用小颗粒催化剂等优于传统固定床反应装置的技术特征,在苯乙烯、催化重整、芳烃异构和歧化等化工装置上被广泛应用,但技术十分复杂。本项目在对径向反应装置进行长期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后,经过大型冷模试验研究、计算机模拟和工程放大,从理论上、结构上和关键技术上进行了突破,发明了大型化的新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实践证明发明的大型径向流动反应装置运行平稳节能,各项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催化剂自封式结构,在催化床封造成轴向和径向的二维流动,消除滞流区,提高催化剂利用率,简化结构,国内外首次应用于负压脱氢装置;(?)发明了新型离心式Π型径向流动技术,流体由始端控制,催化床层的流场优化,国际上首次应用于催化重整;(?)发明了高均匀度的径向流体均布技术:导流锥设计技术、双流道优化组合技术、催化剂支承结构技术等,从而保证了乙苯脱氢和催化重整的薄催化床层内流体均布;(?)发明了快速喷射流混合器技术,适应超短停留时间,满足苯乙烯反应装置对反应介质高度混合要求;(?)发明了高温再热器技术,反应器体外逆流换热,减少负压空间,解决热膨胀,高温蒸汽入口温度下降,降低高温材料的使用温度、制造难度和设备费用;(?)开发了反应装置的新放大方法。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92 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