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化学和物理双重交联的高强度甲壳素凝胶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和物理双重交联的高强度双交联甲壳素凝胶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 法在低于甲壳素溶液的凝胶化温度下加入交联剂进行部分化学交联,然后将部分化学交联的甲壳素凝胶 浸入非溶剂中进行物理交联,水洗后得到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将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中的水置换为有 机液体得到甲壳素有机凝胶,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或有机凝胶经过干燥得到双交联甲壳素气凝胶;将双 交联甲壳素水凝胶或气凝胶热压制备双交联甲壳素生物塑料。本发明制备的双交联甲壳素凝胶材料具有 优良的力学性能、低密度和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并且容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鬼臼毒素与去甲斑蝥素的拼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基于单一生物靶标或途径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Nature.2004,432,294–297)。它们对特定的生物靶点或作用途径表现出较好的药效,并降低了药物副作用的风险(Nat.Rev.Drug Discov.2006,5,993–996)。然而,肿瘤是一种具有多种病因网络的复杂疾病。在很多情况下,当一种特定的靶标或路径被完全阻断后,肿瘤细胞会通过其它潜在的作用途径补偿这种改变,使作用效果大大降低,甚至消失。故现在普遍认为,作用于多个作用靶点的药物要比作用单一的药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株耐热红法夫酵母及其利用秸秆水解液生产虾青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热红法夫酵母及其利用秸秆水解液生产虾青素的方法,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红法夫酵母GF6 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 GF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5649;将该菌株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以秸秆水解液为碳源,在28~30℃下高效生产虾青素;本发明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水解液作为廉价的粗原料代替了全部碳源来生产虾青素,提升了发酵温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对环境友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具有较高医用性能的新型镁合金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较高医用性能的新型镁合金.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各镁合金成分球磨磨细混合;采用德国的SLM Solutions 500进行选区激光融化法处理;选区激光融化法处理后的镁合金产物依次经过1~3小时的580~800℃不完全淬火,1.5~2.5小时的200~280℃回火;最终切割成品.本发明采用合金粉末成分:钼,钽,铬,钛均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极强,能增强镁合金的抗腐蚀性和提高其抗拉强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5-06
一种新型的高速铁路路基加固注浆材料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高速铁路路基加固注浆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硅酸盐水泥40-44份、湖沥青42-46份、木质素磺酸钙38-42份、十二水硫酸铝钾42-46份、膨润土38-4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2-46份、磷酸二氢钾38-42份、硫铝酸钙膨胀剂44-48份、缓凝剂柠檬酸38-4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2-46份、磷石膏38-42份、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42-46份、氢氧化钙38-42份、十六醇聚氧乙烯醚基二甲基辛烷基氯化铵42-46份、水1000-2000份。本发明材料中增加了浆体粘度和凝聚性能,并改善粘度和强度,并且根据所在条件调整弹性性能,所制备的浆液性能良好,结石体的强度提高,浆液的流动性能明显改善。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
2020年1月30日,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上线,并纳入中国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服务。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的高峰教授、罗昊博士采用已研发的ZCURVE_CoV系列软件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内的两千余株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识别和酶切位点预测,并以数据库(ZCURVE_CoV Database)的形式提供网上服务。
天津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三维重建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020年2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302医院)经历多天合作,实现了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CT影像中,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的数字三维重建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诊断和治疗提供数字模型和量化分析依据,对奋战一线的医疗人员和后勤的科研团队提供理论指导。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氮化钛的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钛材料的新型纳米结构光阴极;所述氮化钛光阴极包括衬底、氮化钛纳米结构层;还涉及了该型氮化钛光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场辅助型光阴极测试装置,所述电场辅助型光阴极包括绝缘垫片、金属薄板阳极、上/下电极导线、外加偏压电源。本设计中核心的氮化钛纳米结构具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会带来光子吸收增强和局域电场增强,且材料功函数仅约为3.7eV和导电性优良,有助于光致电子的发射;通过设计氮化钛结构的组成纳米图形和结构参数,可获得与入射激励光波相匹配的等离激元共振,实现可光调控的电子发射。因所述氮化钛材料还具有稳定的物化性质,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作为稳定、高效率的光阴极。
东南大学 2021-04-11
微波毫米波新型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及器件
成果介绍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平面集成高性能导波结构,2011年被国际微波杂志列为“改变未来无源与控制器件的十大非凡发明”之首(Microwave Journal, Nov. 2011)。本项目组是国际上这一领域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和国家973项目等的资助下,对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的传输特性、谐振特性、损耗机理、模式转换机理、极化转换机理等科学问题及其在多个分支的创新应用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精确有效的设计方法,构建了基础设计公式,提出并命名了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等新型导波结构,提出了一系列基片集成类无源元件新结构等。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并发展了适合于周期性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的频域有限差分和直线法全波分析模型,揭示了其传输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组闭式设计公式。这组公式已被广泛用于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元器件的设计。相关代表作单篇正面他引均超过150次。2、提出并命名了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折叠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等新型导波结构,系统研究了其导波特性、损耗机理和模式转换机理等,构建了设计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型微波毫米波高性能元器件,其中代表作单篇正面他引均超过100次。3、提出了多种基片集成波导无源新结构,深入研究了其谐振特性、耦合特性和损耗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元器件及单基片集成系统。相关代表作合计正面他引350余次。4、在基片集成波导天线辐射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了经典Elliott设计公式的局限性,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方法,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高性能基片集成类天线及阵列,相关代表作由于其基础性和创新性被合计正面他引300余次。市场前景项目研究成果已获5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其中部分专利已进行技术转让并应用于企业产品中。
东南大学 2021-04-11
光催化性能新型半导体复合颗粒的制备技术
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家园。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研究方向之一。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废气和废水深度绿色处理技术,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制备具有高效光催化能力的催化剂则是这一技术的核心。目前,TiO2及其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作光催化反应的催化剂。但纳米TiO2只吸收紫外光,通过改性能够将TiO2的光吸收范围拓宽至可见光区。该方面的研究能够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主要以催化降解水中污染物和催化还原CO2的效果作为评价标准对纳米TiO:实施多种改性方案,旨在以新型方法制备出新型结构并且催化效率高的光催化剂。首先以微波法制备了结构新颖,可用于光敏剂的酞菁。然后分别制备了水溶性的负载型酞菁及酞菁敏化TiO2纳米颗粒,并实施了金属氧化物复合、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共复合纳米TiO2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