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使用过渡金属氧化物 LiCoO2 作正极和石墨基碳材料做负极。现在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近年来人们对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型材料倾注了更多的研发热情。目前广泛认为比较有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三元过渡金属氧化物 LiCo1/3Ni1/3Mn1/3O2、锰系层状固溶体 xLi2MnO3·(1-x)LiMO2(M=Mn, Ni, Co 及其混合物)以及LiFePO4和 Li3V2(PO4)3等。本课题组多年来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 研究和开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获得授权中国专利 3 项。 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易得,生产成本低,复合材料特有的核壳结构抑制了活性物质的流失并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显著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南开大学 2021-02-01
高品质富铈稀土永磁材料
基于新型双主相合金技术(La/Ce主要分布在(La,Ce)2Fe14B 相和富稀土晶界相中,高内禀磁性能(PrNd)2Fe14B相中几乎无La/Ce分布,减少磁性能的稀释)发展高品质富铈稀土永磁材料的新思路,重点突破富铈稀土永磁材料的批量化制备关键技术,成功制备出高品质的富铈稀土永磁材料(镧铈等对镨钕取代量为27.19 wt%时,剩磁达到12.56 kGs,矫顽力达到7.23 kOe,最大磁能积达到36.38 MGOe)。 该技术已在钕铁硼永磁生产线上实现多批次的生产和应用,产品性能稳定,制备的富铈稀土永磁材料可用于玩具电机、箱包纽扣、电声器件等领域。 该技术将改变铈、镧资源大量积压、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现状,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推动稀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川大学 2021-05-11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
成果描述:吸附法是处理大量低浓度(<100mg/L)有毒重金属废水的最有效方法,是废水末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吸附材料是吸附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剂,其吸附容量低、适用范围不宽,而且再生困难、价格较高,使吸附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废水处理工艺中,末端处理成本高,而且往往难以达标排放,这是困扰我国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难题。 单宁是具有与金属离子较强结合能力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获取胶原纤维,开发出了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主要用于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的吸附脱除。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341745)。市场前景分析: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有用金属的回收。金属离子废水约占整个废水量的20%左右,市场需求很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与传统吸附剂相比,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的优点。吨水处理成本降低50-70%。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多孔组织工程材料灌注装置
本项目开发的多孔组织工程材料 灌注装置,采用循环灌注模式进行营 养物质/凝胶对去细胞神经材料或其他 多孔神经修复材料进行灌注,可充分 提供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更加快 捷有效实现营养物质在多孔组织工程 材料中的负载及分布
中山大学 2021-04-10
大块金属玻璃功能结构材料
大块金属玻璃(Bulk Metallic Glasses)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中瑞大块金属玻璃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包括: 高比重高性能Zr基大块金属玻璃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Al基超强大块金属玻璃或纳米晶合金; Zr基、Al基或Fe基大块金属玻璃耐磨、耐蚀轴承套环状零件制造技术; 大块金属玻璃合金设计的“多元短程序畴过冷”设计软件。 这些大块金属玻璃和技术具有许多独特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市场,主要有:(1)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弹性和高断裂韧性等,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为优异的高尔夫球拍材料之一;(2)大块金属玻璃/纳米晶复合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3)良好的加工性能。例如,La系非晶合金延伸率可达15000%,可方便地进行各种超塑性加工;(4)优良的化学活性,是极好的化学反应催化材料。(5)更为优良的抗多种介质腐蚀的能力,可在一些更为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6)优良的软磁、硬磁以及独特的膨胀特性等物理性能,可作为传统材料的优秀替代品。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材料提取分离铼技术
研发了几种高性能的提取及分离稀散金属铼的活性体系。以生物质废弃物废纤维素为原材料,胺基修饰制备得到了六种胺基化废纸吸附剂,对 Re(VII) 表现出较高的吸附性能。针对含铼料液中经常伴生钼的问题,研制了以稻壳、秸秆为原材料的吸附剂,经酯化后,得到了两种吸附材料 ORH 、 OCS ,以另一种天然生物质褐藻为原材料,经酯化后,得到了具有活性的交联吸附剂 CAS 。通过对实际料液分离铼的动态模拟实验,验证了这几类吸附剂的实际应用性,对 Re(VII) 的回收率可达 97% 以上,为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针对传统铼的液相分离体系,研制成功多种用于固相萃取的树脂微球,其分离过程可避免传统液液萃取体系易产生第三相,以及产生大量无机废弃物等弊端,实现了快速、绿色的分离效果。以工业液液分离反应器为蓝本,自行设计建制了一套恒温萃取装置,温度控制范围在 5 ℃ -80 ℃,控温精度可达± 0.05K 。在此装置上测定了 10 余套铼的液液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以经典的统计力学结合溶液化学理论,计算得到了液液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进一步解释了萃取反应过程中的溶液化学理论,为反应器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辽宁大学 2021-04-11
高品质富铈稀土永磁材料
项目成果/简介:基于新型双主相合金技术(La/Ce主要分布在(La,Ce)2Fe14B 相和富稀土晶界相中,高内禀磁性能(PrNd)2Fe14B相中几乎无La/Ce分布,减少磁性能的稀释)发展高品质富铈稀土永磁材料的新思路,重点突破富铈稀土永磁材料的批量化制备关键技术,成功制备出高品质的富铈稀土永磁材料(镧铈等对镨钕取代量为27.19 wt%时,剩磁达到12.56 kGs,矫顽力达到7.23 kOe,最大磁能积达到36.38 MGOe)。该技术已在钕铁硼永磁生产线上实现多批次的生产和应用,产品性能稳定,制备的富铈稀土永磁材料可用于玩具电机、箱包纽扣、电声器件等领域。该技术将改变铈、镧资源大量积压、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现状,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推动稀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相关发明专利近20项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
四川大学 2021-04-10
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能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并拥有诸多优点,如低毒性、高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光稳定性、窄带发射和长的发光寿命等。特别是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带来了许多优势,如较深的光穿透深度、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生物组织不会发光(无背景荧光)等,因而在生物应用上倍受青睐,可以应用于生物标记、细胞成像、病变检测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2 93 94
  • ...
  • 270 2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