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抗病肽蛋白生物饲料产业化技术
一、成果简介 解决目前畜禽养殖业疫病复杂(病源复杂且具有抗药性)、死亡率较高、各种疾病降低生产性能和药物残留等多种问题。本项目是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含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用5项。生产出新型抗病肽蛋白功能性生物饲料,它是一种富含抗菌肽(如细菌素)以及多种功能肽、消化酶、有机酸、功能微生物和未知促生长因子(UGF)的新型抗病、助消化、促生长、环保的绿色功能性生物饲料系列产品。用于生产出优质、安全、绿色、营养、风味独特的各种畜禽和水产动物产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新型硬质合金基体材料及可转位刀片
项目简介: 该项目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之“高效可
西华大学 2021-04-14
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
项目简介: 本项目报道了一种具有抗大气湍流能力的新型激光雷达, 主要利用相位锁定方法对雷达系统发射单元进行相位锁定,通过大气湍流对发射激光束相千性的影响及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光束扩展与漂移、传输因子、平均光强、偏振与相丁等来研究大气湍流的 影响。并结合湍流理论研究大气湍流参数如折射率结构常数、湍流
西华大学 2021-04-14
新型净化-液化一体式LNG液化冷箱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微波毫米波新型基片集成导波结构及器件
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是近十几年来微波毫米波学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性能平面集成导波结构,它具有极低的电磁泄露和互扰,其品质因数和功率容量远高于传统平面传输线,国内外数百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大量研究,使之成为微波毫米波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分支之一。 学科洪伟教授课题组是国际上这一学术分支的主要倡导者和贡献者之一,在IEEE系列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在美、英、德、日、韩、波、葡等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20余次,论文被40多个国家的学者正面他引50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新型食用菌母种接种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食用菌母种接种器,所述接种器包括组合在一起的外层圆柱体和内层圆台体,内层圆台体嵌入中空的外层圆柱体中;所述外层圆柱体一端为开口结构,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倒刺,靠近开口端处还设有空槽;所述内层圆台体的直径小的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外层圆柱体和内层圆台体的另一末端均设有手柄;两个手柄通过卡扣与弹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种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可以利用火焰对内外柱体进行简单灼烧灭菌,可以迅速的进行打柄完成接种,接种后接种器自动复位,能够减少母种接种的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张改平院士团队迅速行动,整合3个实验室的优势资源,组织精干力量,第一时间投入研发工作。经过集中攻关,张改平院士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方面的研究即将在3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做出可以用于确诊的PCR试剂,二是做出荧光定量确诊PCR试剂,三是做出可以用于自我检测的检测试纸。以上方法采样均采用即时病毒灭活,确保不会造成病毒扩散,使检测不受生物安全条件限制。张改平院士团队的研究还得到了从事相关基础服务的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河南农业大学 2021-04-11
新型电池材料绿色合成与高比能电池应用
高比能电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仅锂电池 2017 年市场规模已超过 1 亿 kWh,并且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需求快速增加,市场规模很快将超过 3000 亿元。 本项目为陈军教授团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 1. 开发了两类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取代型锰系尖晶石正极材料和掺杂型超高镍含量三元层状材料。相对于 LiCoO2,这两种材料原料便宜、制备工艺(连续共沉淀与梯度加热)简单,成本优势明显,并且性能优异,产品晶相纯度高、形貌规整、振实密度大、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好。 2. 针对传统无机电极材料的不足,研发有机电极材料,它们由高丰度的 C、H、O、N 等元素组成,具有易合成、低成本、绿色环保等突出优点,并且由于可实现多电子反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此外有机电极材料柔韧性强,在柔性可折叠等新颖结构电池体系中应用前景巨大。部分有机电极材料在实验室中已实现公斤级制备,并组装 Ah 级软包全电池,经18所等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通过安全性测试。计划 5 年内完成 1-2 种有机电极材料的中试,并实现部分电池产品的应用示范。 所需条件支持:希望能获得 60-80 万/年经费与 100-200m2实验室支持,用于购置大容量控温控压反应釜、连续式沉淀反应釜、箱式气氛炉、旋转窑炉、电池封装机等设备,进行材料制备的进一步工艺优化、宏量放大制备以及大容量电池装配试验,推进中试和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大肠杆菌合成的新型疫苗佐剂
MPL®是 Corixa 公司商业化生产的的疫苗佐剂,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应用于临 床实验。研究表明,MPL®只能激活 TLR4-TRAM-TRIF 信号转导途径,而不能激活 TLR4-Mal-MyD88 信号转导途径[34],因此只会诱导产生适量的细胞因子,而不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除 MPL®外,其它结构类脂 A 分子,如单磷酸类脂 A(MPLA),也能在降低自身毒性的同时保留免疫刺激能力,因此开发类脂 A 疫苗佐剂成为近 几年研究的热点。 本实验室利用染色体基因敲除和整合技术,构建一系列能合成不同结构类脂 A分子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中HW001菌株能产生可用于疫苗佐剂的M-MPLA, 通过 TLC 及 ESI/MS 鉴定,该菌株可合成单一的 MPLA 结构,在 LPS 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生产方法简单,利用简单的培养基即可实现M-MPLA 的大量生产。此外,本实验室具有成熟的 M-MPLA 提纯工艺,可实现从菌株、发酵到纯化整个工艺的转让。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蓝光的新型消毒保鲜技术及杀菌模块
蓝光消毒技术是哈佛医学院近年来发展的非特异性抗菌疗法,在牙科保洁、美容等领域已得到应用,而且对人体皮肤几乎无副作用。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将其应用到食品杀菌保鲜领域,其杀菌机制在于激发细菌和霉菌细胞产生活性氧(在致病菌胞内,不扩散到食品环境),活性氧导致微生物细胞死亡,通过蓝光控制不会对食品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杀菌同时不影响感官品质。通俗讲,紫外线是狂轰乱炸,玉石俱焚;而蓝光则是精确制导,不伤无辜。本成果已开发出关键杀菌模块,并在食品链、办公场所、设备表面、环境多个场景获得成功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1 142 143
  • ...
  • 252 2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