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新冠肺炎快速检测试剂盒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和叶升教授团队瞄准临床实践所需,制定了病毒、抗体快速诊断以及生物防治制剂的研发方案。团队迅速制备获得新型冠状病毒高纯度蛋白,并与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检测病毒抗原灵敏性、交叉性等实验,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荧光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盒。与目前临床使用的检测试剂盒相比,新型试剂盒最大的优势是“快”,可在15分钟内检测出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同时该试剂盒具有高灵敏度,病毒蛋白检测达到pg级,为病毒感染的早期筛查提供了简便灵敏的手段。实验结果显示,新型试剂盒检测限、灵敏度、线性系数等性能指标均满足对病毒抗原检测的有效性要求。新型试剂盒正在加紧临床验证,在获得相关部门检验审批后有望用于疫情的快速检测和早期诊断,缩短疑似病例的筛查时间,助力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正在加紧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早期感染抗体检测、新型生物防治制剂的研发工作,目前进展顺利,有望近期取得可用性成果。
天津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沈阳化工大学特聘教授尹秀山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投入科研使用。本次研发为沈阳市科技局会同辽宁省科技厅联合启动的首批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家用试剂盒及配套产品等,用于疑似病例早期初步筛查。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基数庞大,给临床一线诊疗带来巨大压力,疫情波及地域广泛,基层医院缺乏经验,面临严峻挑战。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尤政院士、临床医学院董家鸿院士领导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成功通过应用测试,进入临床试用阶段,有望为上述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董家鸿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同步实现智能化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及临床分型三大功能。该系统包括三大模块,其中影像诊断模块主要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诊病例的珍贵临床资料的大数据分析,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该疾病的CT影像特征,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的智能识别。临床诊断模块则依据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结合影像与流行病学、症状及关键检验数据等临床信息,实现智能诊断。临床分型模块通过智能判读呼吸功能参数,“自适应”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重程度。董家鸿谈到,该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疑似病例的胸部CT筛查、依据指南进行临床与影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著提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效能,有望大幅降低临床医师及影像医师的工作负荷。
清华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风险防范手册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暴露与健康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风险防范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正式出版上线。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暴露与健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晓丽研究员团队,通力合作,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等文件,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的文件和文献资料,并汇集前期课题组研究成果,编辑成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等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
2020年1月15日,复旦大学姜世勃等人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在线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tection of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 in humans”的综述研究,该综述总结了用于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例如流感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冠状病毒,人腺病毒(hAdV)和人鼻病毒(hRV)】的当前可用和新颖的诊断方法。 
复旦大学 2021-04-10
新型现场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仪
有害气体遍布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害气体的检测需要现场、便 携、多组分、实时等要求,现有的常用的检测技术多采用电子学、电 化学和光学等方法。本项目研发的新型现场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仪满 足了上述要求,同时还解决了小空间内实现大光程的难题
南开大学 2021-04-11
泥炭腐植酸系列新型外用药的开发技术
泥炭腐植酸是含有羧基、酚羟基、醌基等官能团,带有羟基水杨酸特征的天然芳香-脂肪族物质,包括萜类、甾类、生物碱组分。自《本草纲目》记载“乌金散”(即腐植酸)作为药物的应用后,近几十年来国内、国外医疗单位、大专院校等对泥炭腐植酸的药用研究涉及?0多种疾病(包括肿瘤、艾滋病),受试患者9000余人,基本肯定了泥炭腐植酸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相当于中草药的扶正驱邪、协调阴阳、补偏救弊的功效。本项目运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将泥炭腐植酸选择性地降解为分子量在360~500左右的组分,通过结构修饰形成靶向性明确的泥炭腐植酸系列新型外用药。如,在炎症部位,泥炭腐植酸活性组分中的脂溶性疏水基团能降低其毛细管的通透性,减少血管扩张而引起的浮肿,而亲水性基团,能同时与皮肤发生水合反应,增加了皮肤的渗透性,使活性组分易通过表面屏蔽而到达血管真皮,达到良好的愈伤效果。泥炭复植酸系列外用药价廉有效,安全边际高,适合于某些疑难杂症的预防与末端的辅助治疗。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新型新烟碱杀虫剂环氧虫啶
环氧虫啶(简称QS)是一种新型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是国际上第一个nAChR的拮抗剂,极有可能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一类杀虫剂,其活性显著优于吡虫啉。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2种剂型1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高效,对甘蓝蚜虫和黄瓜蚜虫也有良好防效,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兼防效果,对棉田烟粉虱活性显著高于吡虫啉,日本大冢和我们的测试结果均表明该化合物的活性高于美国陶氏益农将于2014年全球上市的新一代新烟碱杀虫剂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另外,其蜜蜂毒性也显著降低,环氧虫啶48小时急性摄入LC50为19.18mg/L, 吡虫啉4.94mg/L,明显低于吡虫啉,环境安全性得到提升。此外对羊、兔的绦虫和球虫显示出优异的活性。申请中国专利2项(CN 101747320A,CN 201910258534.3)和国际专利1项(WO2010/069266 A1)。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石化设备及管道系统新型阻尼减振技术
石化企业中许多压缩机、换热器等设备及其管道系统都存在强烈的振动现象。强烈的振动会使设备的焊缝、管道与附件的连接部位等处发生松动或疲劳断裂,轻则造成泄漏,重则引起爆炸,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常规的减振方法多为加固定刚性支撑、加装缓冲罐等,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欲降低系统的振动,关键是消耗其振动的机械能,新型阻尼减振技术的原理就是消耗掉系统振动所产生的能量,同时保证不将振动传到其它设备上。新型阻尼减振技术的特点如下: (1)可以提高整个设备系统阻尼,同时不将振动传到其它设备上。 (2)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设备在线安装,不用维修,使用寿命长。 (3)在所有自由度上对振动的反应都毫不延迟。 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中石化巴陵分公司换热器壳程出口管线减振改造项目、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离心压缩机及出口管道系统减振改造项目、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空冷器集合管管线减振改造项目、中国石油抚顺石油三厂往复式氢气压缩机出口管道减振技术改造项目等。有效抑制了设备的振动,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可以降低系统振动幅值达60%以上,提高石化设备及管道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石化、电力行业中各种泵、往复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换热器和塔设备等常见设备及管道系统。在国家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大背景下,以压缩机、换热器等为核心的大型石化装备市场不断扩大。新型阻尼减振技术立足于解决泵、往复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换热器和塔设备等常见设备及管道系统的振动问题,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振动,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其市场需求大,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新型膨胀阻燃剂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本项目完成了新型单组分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方法及合成工艺的研究,进一步获得了多种具有良好耐热性的新型单组分磷氮膨胀型阻燃剂。进一步研究开发出具有火灾危险性较低、环境友好、力学性能优异的分磷氮膨胀阻燃复合材料,本质上阐明了单组分磷氮膨胀阻燃PS的阻燃机理。通过小尺寸燃烧实验和大尺寸实体火灾实验,获得了阻燃符合材料燃烧特性参数,并建立通过小尺寸燃烧实验预测阻燃材料在真实火灾中燃烧行为的科学方法,完成对基于杯芳烃模块的单组分磷氮膨胀阻燃PS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的全面评价。同时,基于本项目的成果,发表了SCI 1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10名。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5-0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87 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