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态环保微生物矿化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该材料代替硅酸盐水泥在土壤重金属钝化、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地基生态加固、岛礁建设和沙漠治理等领域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既减少了对传统硅酸盐水泥的使用量,降低碳排放,还解决了使用过程的生态相容性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3
用于注射成型的生物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选用来源丰富的废生物质纤维(如木粉、秸秆粉、稻壳、竹粉等),利用预塑化母料法工艺,将其与热塑性塑料复合,通过表面处理、 界面改性、复合及分散等技术,结合配方及设备的优化,最终制 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高耐水性、无甲醛释放、良好加工性能及 能用于注射成型的系列高性能生物质基复合材料。该生物质复合材料适用于一次性用品、汽车内饰件、日用品、家居产品等。该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符合当前低碳、绿色、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理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高速铁路钢轨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在巡检条件下,实现多物理量融合的钢轨病害动态检测技术。采用复合电磁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宏观伤损;采用巴克豪森技术测量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材料状态改变、表面早期伤损;应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钢轨内部缺陷,并实现焊缝的精确定位及智能化全尺寸高效检测。实现覆盖诸如钢轨(含焊缝)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全尺寸、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状态综合检测。 高速铁路损伤检测:实现80-350km/h的高巡检速度下对轨道不同阶段损伤的检测,提高轨道安全性; 智能制造质量检测:实现新型加工、增材制造中加工质量无损检测,提高智能制造的加工水平; 结构智能健康监控:实现钢轨、桥隧、航空航天设施关键部位故障状态监控,提高重大设施寿命。 技术优势 巡检试验转台的速度提升至350km/h,填补了国内350km/h速度等级巡检试验转台的空白。首次在国内研究了350km/h高速及不饱和状态下铁磁性材料动态磁化过程机理。采用电磁、涡流、图像等无损检测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各种材料的伤损缺陷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克服使用环境、高速运动对检测系统的影响,在高速及重载铁路应用条件下,对服役钢轨表面、亚表面以及一定深度的裂纹缺陷损伤进行快速巡检,构建高速钢轨裂纹巡检设备,实现对铁路钢轨裂纹缺陷形貌参数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损伤程度判别,并进行故障预警和寿命评估。研究基于复合电磁效应、超声波、激光、图像融合的钢轨巡检及实时分析技术,实现病害特征识别与缺陷重构。通过分析铁磁性材料磁化过程,抑制巡检中检测探头的振动、提离效应、材料属性以及使用环境对钢轨表面检测结果的影响;基于多物理量数据的融合分析,精确识别钢轨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早期伤损等多种病害。通过使用超声技术实现焊缝精确定位及全断面相控阵高效检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高速铁路钢轨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在巡检条件下,实现多物理量融合的钢轨病害动态检测技术。采用复合电磁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宏观伤损;采用巴克豪森技术测量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材料状态改变、表面早期伤损;应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钢轨内部缺陷,并实现焊缝的精确定位及智能化全尺寸高效检测。实现覆盖诸如钢轨(含焊缝)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全尺寸、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状态综合检测。高速铁路损伤检测:实现80-350km/h的高巡检速度下对轨道不同阶段损伤的检测,提高轨道安全性;智能制造质量检测:实现新型加工、增材制造中加工质量无损检测,提高智能制造的加工水平;结构智能健康监控:实现钢轨、桥隧、航空航天设施关键部位故障状态监控,提高重大设施寿命。技术优势巡检试验转台的速度提升至350km/h,填补了国内350km/h速度等级巡检试验转台的空白。首次在国内研究了350km/h高速及不饱和状态下铁磁性材料动态磁化过程机理。采用电磁、涡流、图像等无损检测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各种材料的伤损缺陷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克服使用环境、高速运动对检测系统的影响,在高速及重载铁路应用条件下,对服役钢轨表面、亚表面以及一定深度的裂纹缺陷损伤进行快速巡检,构建高速钢轨裂纹巡检设备,实现对铁路钢轨裂纹缺陷形貌参数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损伤程度判别,并进行故障预警和寿命评估。研究基于复合电磁效应、超声波、激光、图像融合的钢轨巡检及实时分析技术,实现病害特征识别与缺陷重构。通过分析铁磁性材料磁化过程,抑制巡检中检测探头的振动、提离效应、材料属性以及使用环境对钢轨表面检测结果的影响;基于多物理量数据的融合分析,精确识别钢轨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早期伤损等多种病害。通过使用超声技术实现焊缝精确定位及全断面相控阵高效检测。应用范围:(1)获得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在役钢轨缺陷综合检测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钢轨接触疲劳及裂纹多物理高速巡检监测技术攻关”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高铁钢轨浅表层缺陷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等项目支持。(2)作为关键核心设备应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新一代国产大型高速钢轨探伤车GTC-80,累计巡检里程已达1万公里以上。发现各类型缺陷,如裂纹,剥离,磨损等400多例,通过了铁路总公司的关键技术鉴定,实现进口重大装备替代。(3)30km/h的双轨电动探伤机器人,集成环境感知、智能巡检、大数据处理与无线传输等功能,实现无人监控下的长距离自主运行,用于城市轨道巡检,已应用于南京地铁、西安地铁等。(4)智能制造质量检测技术应用于宝武集团宝日冷轧钢板厂(世界最大冷轧钢板生产线)钢板加工性能在线自动检测。(5)结构智能健康监控技术应用于京沪高铁CRTS-Ⅱ型轨道板健康监控(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金温高铁沿线光纤监测(全国首例)、贵广客专K75+431双线特大桥沉降监测、芜湖地铁1、2号线安全监控系统;(6)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二等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新型复合材料在地下工程抗燥加固技术研究
釆用理论、试验、数值模拟方法,对CFRP (版、布、网格)、聚脉 等材料复合加固地下工程混凝土拱结构的加固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固 方法。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基于新型氢转换材料的便携式氢动力集成装备的开发
新型氢转换材料实现了简单、高效、即时即地制氢,结合氢氧燃料电池,可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提供便携式电源的解决方案。关键产品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了我国在氢能制取和应用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面向综合管廊的新型复合材料拉挤型材与夹芯板材
一种新型拉挤复合材料型材,其采用多轴向拉挤成型技术制造,具有轻质高强的优势,且与普通的拉挤型材相比具有更优异的横向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能,可用于综合管廊支架结构,替代金属支架和模压塑料支架,耐久性能和使用性能更好,具有良好的经济优势。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夹芯板材,采用真空导入方式或拉挤成型方式一次整体成形,内部为复合材料格构增强的轻质芯材,外侧为复合材料面层,板材整体具有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和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山东巨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巨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运河之都”的济宁化工经济开发园区,是“北京巨能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总公司始创于1998年,是以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发展型公司,主要产品有:CL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高分子水性涂料、工业水性涂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基混凝土外加剂,高分子基复合保温材料,其它A级防火保温材料等,产品应用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和地区。 公司团队规模560人,其中研发和技术人员105人。总投资5.5亿,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仅CL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产品年生产能力就超过500万平方米。公司坚持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在优化产品结构,降耗节能方面兼容并蓄、锐意革新,奠定了国内市场的专家地位。 公司的专利产品--------CL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是一项国家重大科研成果,是一种防火保温、抗震、环保的全新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的应用实现了墙体改革、建筑节能和建筑墙体工厂化的要求,填补了国内乃至世界建筑领域的空白。该体系在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墙体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取得了19项国家专利。建设部专家技术鉴定结论:“其综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列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选用部品”、“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获得科技部颁发的“金桥奖”。 公司坚持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为发展保障,使企业在发展中树立了一流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
山东巨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01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1、本项目组最早应用低浓度小剂量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病变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获得满意疗效。与传统硬化治疗剂(鱼肝油酸钠)相比较,该方法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更易被病员(尤其是儿童)所接受。 2、该项目病例数量大,是近20年的工作总结,可信度强,应用参考价值高。所提出的方法价格低、安全性高、易掌握、易推广。 3、低浓度平阳霉素非特异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酶代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缩窄,最终闭锁,与鱼肝油酸钠作用不相同;而地塞米松可减轻组织肿胀,对平阳霉素诱导血管闭锁无影响。此研究结果对本项目的治疗方法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实验依据。 4、首次采用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研制出高载药量的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该微球与临床使用的平阳霉素注射剂具有相同的药物作用,还具有机械栓塞和药物缓释效果,更有效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动脉壁增厚、闭锁。如能应用于临床,可以减少治疗次数,是血管畸形药物治疗的可能新疗法。
四川大学 2016-04-26
发现内脏血管畸形的重要致病基因
通过基因分析以及细胞和斑马鱼模型实验,证实DDX24基因突变导致了该家族患者的内脏血管畸形,并将其命名为多器官静脉淋巴管畸形综合征。后续通过基因诊断和靶向治疗,该家族两名本已病入膏肓的患者目前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除以上发现外,依托大科研平台优势以及大学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单鸿教授团队还收集了近500例散发病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揭示:DDX24突变不仅限于上述家系的患者中,还存在于具有相似畸形血管表型的散发病例中,且检出率高达17%,提示该基因在血管畸形中的重要作用。       血管畸形发病率高,绝大部分发病机制不明,诊断和治疗均存在很大困难;尤其是内脏血管畸形,由于发病部位隐匿,主要依赖MRI、CT等影像检查发现,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发生严重并发症。       血管畸形致病基因DDX24的发现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有望成为血管畸形新的诊断依据和治疗靶点。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388 3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