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铝、镁合金微弧复合(MCC)处理技术
微弧复合处理技术原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多孔结构, 易与多种材料结合形成复合膜层,提供多元化的功能,展现出陶瓷层作为“过渡处理层”的优越性。微弧复合处理工艺优点(以微弧电泳为例):微弧-电泳工艺相对于传统电泳工艺处理工序减少了6道,缩短处理周期,并避免大量废水的排放。主要指标:复合膜层附着力好、耐蚀性优异、满足产品颜色需求等。应用状况:研究团队目前有涉及材料学、自动控制和电力电子专业的研究人员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基地,已完成微弧氧化设备与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微纳米粉尘高效捕集/清除技术
一种湿法捕集微纳米粉尘技术,充分利用多种技术和多个气(粉)、液接触环节,促进和强化气体中微细粉尘与捕集液的接触。采样系统中主要设计了液滴碰撞、气泡捕捉、射流冲击和液膜捕获等4种湿法采样方式,与普通的湿法除尘相比,对微细粉尘的清除/捕集效率显著提高。 已获得3项专利授权。 技术特点(经济、技术优势): 1、一种湿法捕集微纳米粉尘技术,采用水或其它溶剂作为捕集介质,对环境空气中纳米粉尘捕集效率可达到98%。 2、通过改变捕集液的种类及配比情况,可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
为满足武器装备领域精确制导、夜视枪瞄及单兵头盔系统等国防重点工程对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的急需,以打破国外垄断和封锁为目标,提出了以纳米氧化钒多层复合薄膜为敏感材料的单片集成微光腔低应力焦平面结构;突破了在高TCR下氧化钒薄膜的工艺兼容性、片内均匀性和片间重复性技术难题与低热导、小尺寸的微桥结构产生形变的瓶颈;实现了低噪声运算放大器,有效降低了器件的NETD和提高器件占空比的读出电路设计技术。实现了我国UIRFPA探测器的"从无到有、从设计制造到应用"两大跨越式发展。该成果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药物中间体环己基甲酸的合成技术
环己基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本身是良好的光固化剂,还可以用于治疗血吸虫新药吡喹酮的合成。其衍生物如反式-4-异丙基环己甲酸甲酯是生产治疗糖尿病新药那格列奈的中间体,因此制备环己基甲酸在有机合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技术以资源合理利用苯甲酸盐为目的,针对苯甲酸存在较多的弊端,如催化剂稳定性差,回收较难,环境污染严重,环己基甲酸产率低等问题,通过恒压反应、酸洗与精馏有机结合实现苯甲酸盐资源化利用,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环己基甲酸。此外,将苯甲酸盐为原料,避免了选择加氢时副反应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连续分布式应力/应变/温度监测技术
基于布里渊效应的光时域反射(BOTDR)连续分布式应力/应变/温度监测技术集成了高精度微波移频扫频技术、高速高带宽采样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实现连续分布式应力/应变/温度监测仪,应变测量范围达到20με~2000με、温度测量范围达到-40℃~460℃。 该技术可用于大型基础工程设施如桥梁、隧道、大坝、体育馆以及公路桥梁、电力通信网络、油气管道等的结构
南京大学 2021-04-14
先进日盲紫外探测与应用技术
240-280nm范围电磁波谱段也称为日盲紫外波段。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为电子领域的尖端技术,被公认为国际军事制高点。同时,该技术在电网安全监测、医学成像、环境与生化检测等民生领域也有重要应用。由于日盲紫外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严密核心技术封锁,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我国的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技术,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开辟新的技术路径。 针对国家在日盲紫外探测及应用技术方面的
南京大学 2021-04-14
天然脂肪酸甲酯催化加氢技术
项目申请人所在研发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绿色化学和工程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已开发出一系列高活性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衍生催化剂。 本项目针对天然脂肪酸甲酯研制具有很强的抗硫性能的新型高活性纳米金属镍和磷化镍催化剂,同时开发先进的固定床催化加氢反应技术来进行天然脂肪酸甲酯的加氢饱和研究,促进生产进步,减少污染,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保效益。与本
南京大学 2021-04-14
地下水修复与风险防控技术
渗透式反应墙(PRB)是一种连续的、原位处理污染物为主要特征主体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在地下安装透水的活性材料墙体拦截污染物,当污染物通过反应墙时,在渗透反应墙内发生沉淀、吸附、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从而实现对污染区域的风险防控与地下水修复。 团队研发了系列复合缓释功能材料,并用于化学-生物耦合新型PRB反应墙地下水修复与风向防空体系的构建,在安徽、江苏等地区进行示范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该技术目前已建立了安徽宿州1000米长的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水煤浆制浆分段加药技术
一种以多次分段加药制备水煤浆、水焦浆的方法,可以提高水煤浆、水焦浆的浓度,降低制浆成本。该方法基于磨矿制浆过程中不同物质的解离过程的研究,针对不同解离物质在磨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的助剂,从而解决水煤浆经济、高效难题。可提高水煤浆、水焦浆浓度1%以上,降低制备水煤浆添加剂成本25%以上。
南京大学 2021-04-14
对位芳纶工业化生产技术
1.痛点问题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我国称为对位芳纶或芳纶1414)是一种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酸碱以及重量轻等优异性能,其性价比在所有高性能纤维中最高,因此在众多民用和国防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高性能纤维。但是,由于对位芳纶生产技术难度大,涉及领域众多,我国虽然对对位芳纶的技术进行了持续的研发投入,目前也已实现了工业量产,但是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及系列化方面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2.解决方案 对位芳纶的生产涉及三个不同的领域:聚合、纺丝和溶剂回收。对位芳纶聚合存在单体活性高、聚合放热量大、聚合过程相变复杂等一系列难题;对位芳纶的纺丝存在溶解中伴随降解、非牛顿流体的复杂流变学特性、纺丝过程中的取向与解取向的竞争;溶剂回收虽然主要是物理分离过程,但是也存在萃取剂分解酸化的难题,处理不好对结合会产生致命性影响。 针对以上各个部分的问题,由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研究所庹新林团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连续聚合技术,连续批量的溶剂回收技术及高速液晶纺丝技术,并最终集成形成成套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位芳纶纤维千吨级以上的规模化稳定生产。 合作需求 与合作方共同推进工业生产和应用,合作方需具备资金、场地、技术团队。
清华大学 2022-04-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0 281 282
  • ...
  • 677 6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