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舵机伺服特性半实物综合仿真测试设备
舵机是应用于各种小型无人飞行器(如无人机、导弹等)的舵面伺服驱动系统。舵机的伺服特性是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需要在地面进行多参数、多状态的半实物仿真测试。本成果包括系列化舵机伺服性能地面仿真测试设备,包括:电动负载模拟加载测试设备、舵机刚度和模态测试设备、机械式正/反操作力矩加载台、剪切冲击负载测试台、舵机复合加载台。 上述系列设备用于高性能舵机系统的地面半实物仿真测试,面向航空航天科研院所的型号任务需求定制,广泛用于各种小型无人飞行器(如导弹、无人机)舵机系统的地面测试,也可用于民用精密旋转输出机电作动器的动/静态伺服性能测试。所有设备均采用电动加载,结构简单,现场改造工作量小,加载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 上述设备均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阳离子基阻变器件电流-保持特性
已有样品/n通过石墨烯缺陷工程控制活性电极离子向阻变功能层中注入的路径尺寸和数量,集中化/离散化阳离子基阻变器件中导电通路的分布来调控其稳定性,此工作是该领域首次在相同结构阻变器件中实现电流-保持特性的双向调控,这种通用的基于二维材料阻挡概念的离子迁移调控方法,也能够移植应用到离子电池,离子传感等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液体燃料喷雾扩散燃烧特性研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燃料喷雾扩散燃烧特性研究系统。包括定容燃烧弹弹体、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点火模块、加热模块、高压共轨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纹影成像系统、激光诊断系统、电控单元。本实用新型可以研究不同初始压力和温度下,不同液体燃料的喷雾扩散燃烧特性。实验时,利用点火模块将预先充入在定容燃烧弹内的预混可燃气体点燃,在定容弹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环境以模拟柴油机压缩上止点附近缸内高温、高压的环境,在定容弹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喷油器将高压燃油喷入定容弹内,燃油在定容燃烧弹内迅速雾化并被压燃,利用纹影成像系统同步记录燃油压燃燃烧火焰传播过程,结合激光诊断技术研究不同液体燃料的喷雾扩散燃烧特性。
浙江大学 2021-04-13
轨道车辆碰撞特性试验与测试系统
本技术成果经过10余年的项目积累,以及近几年的可行性论证和前期筹备,目前与英国OLEO公司的合作已经进入了技术方案确认和前期实施阶段;在知识产权方面,已经取得了与成果相关的发明专利近20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项目创新性与先进性:研制一套轨道车辆碰撞特性试验与测试模拟装置,在多参量耦合全息测量及分析、大行程高压气体推进、变刚度变质量模拟体和刚度等效模拟等技术的支撑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重载移动设备碰撞特性测试系统,解决轨道车辆等移动设备的碰撞特性测试分析难题,填补国内外空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气动元件流量特性的动态测量技术
Ø 采用一种叫等温容器的新型压力容器,当气体向容器快速充气或从容器快速排气时,仅仅测量容器内压力变化就可以精确测量出充排气的流量。测量元件的流量特性时,将传统的静的测量方式转变为动的测量方法,利用压缩气体通过被测元件充入等温容器或从等温容器中排出时,采集充排过程中等温容器内的压力响应,就能得到流经被测元件的流量,并计算出相应的特性参数,避免了使用高响应、昂贵的流量传感器。对于采集压缩性流体动态流量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通过采用等温容器和层流式流量计复合测量的方式,可实现高达50Hz的动态流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LED 特性综合实验仪 COC-LED
实验内容 1、了解 LED 的发光原理; 2、测量 LED 的伏安特性; 3、测量 LED 的电光转换特性; 4、测量 LED 输出光空间分布特性; 5、了解电学参数法测量 LED 结温的理论基础; 6、学会筛选合适的脉冲电流源; 7、测量结温对 LED 正向伏安特性曲线的影响; 8、测量各电流下 LED 的电压与结温关系; 9、了解电流大小对 LED 结温测量的影响; 10、测量结温对 LED 发光性能的影响; 11、测量 LED 的稳态热阻; 12、了解混色原理及相关定律; 13、验证代替律; 14、验证补色律; 15、验证中间色律; 16、验证亮度相加律; 17、了解实现白光 LED 的方法。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WMF—9801型 永磁材料特性测试仪
产品详细介绍WMF—9801型 永磁材料特性测试仪  利用电子积分器代替冲击法测量永磁材料的磁特性,由计算机画出退磁曲线和磁滞回线,可测得剩磁、矫顽力、磁能积等永磁参数。
南京浪博科教仪器研究所 2021-08-23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重大专项旗舰项目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根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十四五”行动方案》,现启动2023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重大专项旗舰项目(自由申报部分)申报工作(申报指南见附件1)。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27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的省属普通高职院校,由世界500强企业--开滦集团公司举办和管理,集高职、中职、成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安全技术培训等多种办学层次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校企一体、产教相融;学培并举、集团发展”特色。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体系,设矿产资源与建工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基础部、中职部、培训部等七个系部,系部下设教研室。还有中国矿业大学函授站、北京交通大学函授站及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唐山学习中心,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外包学院。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企业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职业教育底蕴。开滦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可追溯到1881年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举办的“采矿煤质化验学校”,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源头之一。1896年,创办“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6年,该学堂改为“路矿学堂”,成为我国最早从事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1910年,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创办“矿务学堂”,1921年开滦矿务总局酝酿成立、1937年正式成立了“开滦工务员训练所”,于1927年成立了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上述办学实体使学院承载了开滦百年职教历史,也成为目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前身。1952年10月,“开滦煤矿钻探学校”成立,这是开滦煤矿技工学校和开滦煤校的前身。1971年底开滦煤矿筹建“开滦大学”,1972年5月“开滦大学”正式成立。1980年10月,“开滦大学”经省政府批准,1982年8月教育部备案,改称为“开滦矿务局职工大学”,成为面向全国煤炭系统招生的职工高等专科学校。1986年,“开滦矿务局职工大学”划归煤炭部。2000年7月,开滦矿务局职工大学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改建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学院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总数493人,其中专任教师285人,高级职称以上的132人,占专任教师的46%;“双师素质”教师达61%以上。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适应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开办专业42个,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7438人;中职招生专业(工种)14个,在校生4850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开设15个专业,在校生3500人;各类培训年培训23000人次。为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质不断提升,高职首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煤矿开采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两个专业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矿井地质》、《生产矿井测量》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矿山供电》课程被评为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矿井地质》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中职晋升为开滦技师学院,有2个专业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4个专业成为市级示范性专业;安全培训取得了国家煤炭系统和非煤二级培训资质,2012年成为全国煤矿安全培训示范基地。学院以教研、科研带动教学,积极推进教学教改、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和文化建设活动。近年来,有1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文化艺术奖和国家专利,有80多项教科研项目获省市级以上奖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并获奖一千余篇;不少教职工参加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和教育部重点课题在内的多项教科研课题研究。加强国内外院校间的学术交流,美国、加拿大、印度、越南、德国、韩国等国家的教育培训界人士多次来学校考察调研,还同国内数十所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和业务联系。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煤炭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单位、中国煤炭系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示范点;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文明单位、开滦集团公司三星级文明单位。目前,学院秉承开滦百年职教的光荣传统,发扬“德基法本 和谐共生 拼搏奉献 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龙头,以高职、中职、成人教育等学历教育为支柱,以企业在职员工岗位培训和安全培训为支持,实现了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协调发展,正在朝着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企办院校、全国企业员工培训示范基地而努力奋斗。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新型能源材料及燃料电池研究
“氢化燃烧合成(HCS)镁基储氢合金”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资助,并与美国通用(GM)公司开展国际合作。主要研究HCS和高能球磨(MM)复合制备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工艺条件;研究高容量、高活性镁基储氢材料的HCS反应过程和MM复合机理;研究HCS+MM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结构特性,揭示低温高容量高活性储氢机理。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1)储氢量> 5.5 wt.%,(2)吸氢温度< 100℃,五分钟内吸氢达到储氢量90%,(3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