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积测量器
产品详细介绍面积测量器
宁波舜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声速测量仪
1、测量范围:0-350㎜ ; 2、数显容栅尺读数分辨率:0.01㎜(无螺距差); 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摇动手轮而改变,改变的量可以通过数显容栅尺读出。 3、精密丝杆传动范围:50-350㎜ 精致水槽; 4、声速测定相对误差:2.5%; 5、低频信号源: ①、频率范围:正弦波:20Hz-100KHz,精度:0.001Hz,编码开关微调。方波:20Hz-1000Hz,精度:0.001Hz,编码开关微调;②、功率输出:≥5W;③、幅度:Vp-p:20V,编码开关微调;④、信号放大器:0-55倍,编码开关微调,显示:六位数码管显示。 6、采用提拉式设计,无论测量空气或液体都不用移动水槽。
长春市长城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2-01
面积测量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磁光克尔效应测量系统高灵敏磁强计样品磁性测量
产品概述: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磁光克尔效应测量系统 磁光克尔效应装置是一种基于磁光效应原理设计的超高灵敏度磁强计,是研究磁性薄膜、磁性微结构的理想测量工具。旋转磁光克尔效应(RotMOKE)是在磁光克尔效应测量基础上的一种类似于转矩测量各向异性的实验方法,可以定量的得到样品的磁各向异性的值。但由于电磁铁磁场大小的限制,只适合于测量磁各向异性的易轴在膜面内而且矫顽场不太大的磁性薄膜材料。结合源表可以进行样品的磁输运性能测量。RotMOKE具有以下特点:测量精度高、测量时间短;非接触式测量,是一种无损测量;测量范围为一个点,可以测量同一样品不同部位的磁化情况;可以产生平滑、稳定的受控磁场,并且磁场平滑过零。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应用领域: 磁光克尔效应测量系统广泛应用于诸如磁性纳米技术、自旋电子学、磁性薄膜、磁性随机存储器、GMR/TMR等磁学领域。 可测试材料:记录磁头,磁性薄膜,特殊磁介质,磁场传感器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产品特点: 1·测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噪音低 2·非接触式测量,是一种无损测量 3·可以测量同一样品厚度不等的楔形磁性薄膜 4·可以将样品放到真空中原位测量 5·可以测量同一样品不同部位的磁化情况 6·纵向、横向和极向克尔效应测试 7·三百六十度电动旋转样品,可测试样品各向异性 8·手动左右和上下位移样品,可测试样品表面不同点的克尔效应 9·样品座有电接口,可加入磁电耦合测试。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技术指标: 1· 样品尺寸:大Φ10mm的圆 2· 克尔角分辨率(δ):0.001度; 3·椭偏率分辨率(ε):0.1%; 4·小光斑(Φ):10微米; 5· 大磁场:单维0.26特斯拉; 6· 样品电动角度步进0.1度,手动位移步进10微米; 7·噪音:1%。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技术参数: 1·光学平台:    刚性隔震,不锈钢贴面,1200*800*800mm,M6螺孔,25mm阵距,150mm台板厚度,带脚轮。台面平整度0.1/1000mm,平台载荷300Kg,固有频率≤2.5Hz,阻尼比0.12~0.13R/S。 2·矢量电磁铁: 锦正茂二维矢量电磁铁,每维大磁场0.26T,极面直径30mm,磁场间隙40mm,中心10mm正方体内均匀区1%。 3·电磁铁电源: 锦正茂单相双极性恒流,大10A,小分辨率0.1mA,稳定性50ppm/h,对应小分辨率0.1Gauss。 4·激光器: Newport    632.8nm,2mW,2%稳定度,噪音<1% rms(30Hz~10MHz),通过聚焦透镜光斑小为10μm的圆。 5·起偏/检偏器:格兰-汤普森棱镜,外径25.4mm,通光孔径10mm,消光比<5*10^-5,角度范围14~16°,波长范围350~2300nm。 6·聚焦透镜:K9双凸,设计波长633nm,外径25.4mm,焦距150mm,焦距误差±0.5%,面精度X方向λ/4,Y方向λ/2。 7·四分之一波片:Ø25.4mm,波长632.8nm,投射波前畸变λ/8,相位延迟精度λ/100。 8·光电传感器:15mm²感应面积,0.21A/W响应度,暗电流1nA,对430~900nm波长光敏感,分流电阻200Mohm。 9·电流放大器:1pA/V大增益,1MHz带宽,大输入±5mA,大输出±5V,增益精度为输出的±0.05% 10·高精度电压表:六位半,小分辨率0.1μV,90天准确度达到0.002%,四位半精度下快2000 readings/second 11·手动位移和电动旋转样品杆:   XYZ三维位移,XY行程25mm,Z行程13mm,转动360度,样品座为直径11mm的圆,上有电接头。 12·计算机:联想商用,集成多串口卡。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1-25
一种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测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测算方法,根据机器人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部件旋转轴线,建立机器人的广义运动模型,构建人机最小距离的机器人运动节点迭代数据集。同时通过3D视觉传感器采集人机协作空间的图像数据以跟踪并识别协作环境中的人体信息,提取人体骨骼节点数据,构建人机最小距离的人体骨骼节点迭代数据集。根据得到的迭代数据集迭代计算协作环境中人与机器人间的最小距离及对应点空间位置坐标。本发明的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迭代计算方法可以实时构建精确的并易于实现的人机距离计算模型,实时的计算协作环境中的人机最小距离与对应点,用于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可以实时高效的跟踪环境中的人机最小距离。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数字界面设计技术
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数字界面已成为操作者获取信息、知识推理、判断决策的重要手段和操作依据。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在军事、信息安全、地理交通等诸多重要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和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首次综合信息编码、生态界面、认知摩擦、认知负荷和态势感知等关键理论和技术,构建了复杂系统信息流的功能结构模型,分析了复杂系统要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和内联属性的复杂特征,提出了复杂系统“界面信息-视觉认知”映射模型的知识表征与规则推理,揭示了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从视觉信息认知到行为决策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信息区块布局的空间与结构约束机制。本项技术首次融合脑电、眼动等多维度生理测评技术,提出了复杂信息系统数字界面的可用性评估体系。通过高时空分辨率的脑成像技术与眼球追踪技术相结合,共同揭示了人类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认知各阶段的认知特性,分析了认知失误、认知困难等问题的生理学根源。该技术基于脑电ERP、眼球追踪等多维度融合的生理测评方法,对设计优化方案进行可用性评估,由此提出复杂信息系统数字界面设计的量化评估体系,提出了可实施的复杂系统数字界面设计优化方案。项目成果已成功运用到海、陆、空、航天等信息化装备上,全面提升了信息化装备的人机交互水平,保障了信息化装备整体性能和水平的充分发挥,提高了信息化装备操作绩效。取得突出成绩。应用前景广阔。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无人艇应用的水面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艇应用的水面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属于数字图像处理和控制系统交叉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目标性分析得到目标候选区域,由于候选区域中会存在一定虚警,因此利用显著性分析得到显著区域,并将目标性与显著性相结合,剔除虚警,得到目标准确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通用型可定制无人智能航行器及平台
目前国内外企业只能生产执行特定任务的专用无人船,应用范围窄,难于加载日益增长的智能级别的任务,不利于用户的集成开发应用。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本产品定位于研发通用型的无人智能航行器,基于实时仿真测控平台,面向感知数据融合模型解算框架,支撑复杂智能任务算法研究,支持Matlab/Simulink实时仿真测控引擎,满足高端研发环节需求。采用开放式接口,响应终端用户的定制化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行调整配置、加载任务系统,部署到实际环境在线调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2-01
基于风光互补供电的无人海岛生态监测系统
集美大学 2021-04-29
面向智能无人装备的国产高级综合电子与软件
(一)项目背景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等大量无人装备应运而生并运用于实战。无人装备具有“空间多维、全天候、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等作战运用特点,改变了战争构成要素、作战观念、组织形态和保障模式,颠覆了行业模式,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无人装备对未来社会影响和改变必将是整体性和革命性的,存在着无限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智慧化,是无人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时感知、动态组网、自主控制、智能决策、自我学习等是未来智慧无人装备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这一切能力的赋予,离不开支持智能应用的高级综合电子及基础软件的支持。无人装备中计算系统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交互性等能力的高低是决定或制约无人装备智慧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围绕未来无人装备的发展趋势与需求,研究满足要求的国产智能计算系统,为无人装备提供智能算力支撑。 (二)项目简介 针对未来无人装备对高性能、高可靠、智能计算能力的需要。研究了基于国产处理器、加速器和基础软件的智能计算系统,重点突破了国产器件系统安全认证、高性能、高可靠综合电子架构、异构资源统一开发环境、异构资源自适应管理、系统多级容错重构、面向领域的轻量化网络模型设计、智能应用容器化开发部署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出满足无人装备智能应用的高可靠、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标准接口的国产计算系统原理样机,并通过航天领域场景验证测试。 (三)关键技术 如下图所示,围绕无人装备智能应用,需要分别从高性能、高可靠硬件构成、高效平台管理、高可用应用接入和高效算法设计开发等方面分别展开研究。平台硬件层主要包括系统硬件身份认证技术、异构硬件资源统一组件服务技术,解决系统级硬件身份认证和异构资源统一表征和管理问题,为高安全、高性能异构计算奠定技术基础;平台管理层主要包括可重构计算架构、任务资源自组织协同与动态自演化策略、面向节点协同的动态集群构建、系统多级容错模型、多目标多约束下的任务资源最优匹配算法,为无人装备智能应用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计算平台;高可用应用接入主要包括异构资源统一开发环境构建、系统感知的智能编译优化以及自动代码生成等内容,支撑系统综合调试,满足系统高可用要求;高效算法设计主要包括面向领域的智能应用开发流程设计、基于硬件感知的神经网络自动设计及联合压缩等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7-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78 7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