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农业物联网监控设备与应用系统
一、成果简介: 依托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欧盟FP7,农业部948等有关的农业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等领域项目,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设施温室、大田种植等领域开发了生产环境的信息获取、传输和自动控制等软硬件产品。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传感器12种、采集器10种、无线网关8种、执行器6种、应用平台4类,在江苏、山东、天津、新疆、 河北、上海、北京、湖北、江西、浙江、海南等省市建立了水产养殖、农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物流车辆监控调度和货物跟踪系统
Ø  成果简介:由于现代物流代表了21世纪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监控车辆和货物追踪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研究成果通过GPS/GIS/GSM和网络系统集成,研究开发了适用于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和配送路径优化系统,GPS/GIS车辆调度监控救援系统。可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物流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屏幕电子地图实时监控车辆和货物;车辆可报警和接受调度指令;货主可实时查询货物位置和状况;为指挥调度提供优化配送方案。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物流车辆监控调度和货物跟踪系统
Ø  成果简介:由于现代物流代表了21世纪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监控车辆和货物追踪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研究成果通过GPS/GIS/GSM和网络系统集成,研究开发了适用于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和配送路径优化系统,GPS/GIS车辆调度监控救援系统。可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物流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屏幕电子地图实时监控车辆和货物;车辆可报警和接受调度指令;货主可实时查询货物位置和状况;为指挥调度提供优化配送方案。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矿井移动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
项目采用矿井工业以太网+总线技术作为移动变电站数据传输平台,具有一个以太网光接口、一个以太网电接口、RS-485 接口。本项目设计以太网光接口的传送速率为100/1000Mbps 自适应,以太网电接口的传送速率为 10/100Mbps 自适应,RS-485 接口传送速率为 9.6kbps,采用 TCP/IP 协议或 MODBUS 通信协议,能实现将井下移动变电站的各种运行参数和故障信号,实时地传输到井上监控计算机上,同时,井上监控中心也能对井下移动变电站进行分、合闸等控制功能。本系统真正实现井下移动变电站实时遥控、遥测、遥调和遥信。将井下移动变电站的实时数据(电压、电流、视在功率、绝缘电阻等)采集并准确及时地传输到地面监控计算机上,与上位开关及地面监控中心进行组态通讯,上传自身信息并接收合分指令。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锅炉火焰和水位视频监控系统
本系统是一套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炉膛火焰和汽包水位实时监测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对火焰图像,水位图像信息进行数字运算和处理,以提高图像显示的质量,并将处理过的视频信号送到工业电视上,保证让运行人员在控制室内能随时醒目的看到分层的火焰图像和清晰的水位棒图,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系统还可以实时记录特征参数,用曲线,表格等方式显示,并作为历史数据长期保存。另外,还具有报警和事故存盘功能。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在复杂环境下空中无人机和地面无人车自主导航系统
成果简介项目负责人在美国多年工作期间主持和参加了路面无人车的导航系统设计,(美国国防部陆军研究实验室的项目编号: DAAD 19-01-2-0012), 负责开发了采用激光测距器的反映式导航系统, 无人车可以实时地应对环境中的变化, 修正预先规划的轨迹。 该成果在美国国防部项目进度汇报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的机器人期刊上。 另外还开发了模拟人脑处理信息的四层模型, 并将之运用于图像识别, 开发了通用的识别系统。 解决目前大多识别器只对独立训练的目标有识别力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无人自主飞艇
北京大学工学院研发团队经过努力,在面向区域环境监测和作业的高载荷无人自主飞艇平台的研究基础上,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研制出了无人自主飞艇。该飞艇艇长17+0.2m,艇宽7.5m, 有效载重110kg,为三椭球异形结构,内置附气囊, 尾部为十字动力尾翼,动力系统采用双螺旋浆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2-01
生态无人农场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兰玉彬教授提出国内首个生态无人农场理念,在农圣贾思勰曾任太守的朱台镇(高阳)建设生态无人农场。 生态无人农场是现代农艺和农机装备、绿色植保技术、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S等高技术集成的成果,将依托各种传感器节点和无限工薪网络,通过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系统获取农情信息,采用地空一体化智能农业机器人和农业装备等协同作业,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预警、专家在线指导,达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绿色生态、高效环保的循环无人农场新模式。 创新与特色: 1、生态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通过开展土壤、水体、大气监测网络及农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禽畜粪便有机化处理与施用技术、绿色生物防控病虫害综合治理、航空植保变量施药、精准灌溉等各种生态技术措施,构建绿色、环保、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2、农艺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升农艺与智能农机的融合水平,创新农作物全程无人华化生产解决方案,探 索物联网技术与农艺、农机的融合方案,逐步实现耕、种、管、收、贮等生产环节作业无人化,促进农艺与智能农机的深度统合。 3、农情与数据信息深度融合 构建特色的农作物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信息采集技 术全面获取不同生长阶段数据,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农情分析中的深度应用,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便于无人农场实施的生产规划标准。 4、农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针对大田农机装备可靠、高效、精准作业的需求,借助多元异构传感技术、自动驾驶技 术、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农机装备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机群调度与协调等关键技术,研制支撑农田作业环节的智能农机装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云平台的农机装备协同作业管控系统,实现农机装备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山东理工大学 2021-04-22
无人喷浆技术
成果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开发了无人喷浆技术,研发出喷浆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手动模式、XYZ模式和全自动模式。 研发了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半自动喷浆“机械臂在给定规则受喷面自动运动”、“工人操纵虚拟遥控器”及“基于图像检测的喷嘴与受喷面自动垂直”;研究了隧道场景的清晰高精度3D视觉检测技术,实现对隧道环境信息智能感知,包括“隧道空间场景高品质图像信息检测”、“喷浆厚度信息检测”,实现了智能喷浆台车隧道激光图像检测及其与湿喷台车坐标统一;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的目标检测精度在相机倾斜条件下为85.4%,在相机不倾斜条件下为93.1%。在钢拱块长度为50mm,拱架高7m的检测中,误差控制在7mm以内。
中南大学 2023-07-18
ZST无人机载无线电监测系统
ZST无人机载无线电监测系统安装在无人机平台上,实现无线电监测和定位功能。该监测系统主要由天线和监测接收机组成。监测接收机包括双信道射频接收模块、双信道数字处理模块、嵌入式计算机和电源模块组成。命令控制和数据通信采用无人机数据链平台实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552 5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