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盲文点显器
本项目涉及盲人教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合金材料驱动的盲文点显器。通过点显器设备的应用将正常文字或语音转换成实时变换的盲文供盲人触摸辨别,在盲文教学,盲人阅读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作品的关键技术为全部自主创新设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合金新材料的盲文显示实现方案,该实现方案使得盲文点显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续航能力,减小设备体积,并可扩展运用于各类移动便携式设备。 目前市面上盲文点显器由于单点成本过高,限制了盲文点显器在盲人群体中的普及和其他扩展应用,利用我们的盲文点显器可以制作成各种盲人专用的消费级便携交互设备,让盲人群体更好的融入社会,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现阶段我们的项目已经跟中国盲文出版社进行了合作,与爱国者等公司进行过洽谈,并且已有投资人对我们项目提出了投资意向。在走访盲人学校后了解到盲文点显器在盲人的盲文教学中是不可替代的,但也由于目前的价格原因无法普及。目前整个项目处于中试阶段。 基本设计思路: 利用合金材料,在自主设计的特殊机械连接结构下,通过对材料的性能建模以及合理的控制算法,驱动盲文点阵的凹凸变换。 该项目的优点: ①基于合金材料的设计方案: 整个盲文点显器利用合金材料的特性,通过特定元件和连接结构的设计实现盲文点阵凹凸变化。此方案降低了单点成本,从而使盲文点显器的整体成本大大降低。 ②弹簧结构: 特殊合金设计成弹簧形状加以运用,保证了材料的寿命,在合金材料“cooling”状态下两个稳态弹簧的同时作用,能使突起的点保持住,而不会因人为的压迫而产生下降。整个点阵零部件的设计和凹凸方案的设计,使单盲文点上下两个方向稳定运动,也能使各点的运动相互独立而不受影响。在盲文点阵凸起状态不需要持续供电,因此可以实现类似电子水墨屏的效果。而在断点以后可以保持其状态,达到零功耗保持特性,从而降低整个样机的功耗。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有声图书+点读笔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详细介绍 有声图书: 吉美有声图书是以图片、故事文字再配合文字语音和图片人物配音的四维阅读方式。吉美拥有国内外优秀图书版权近2000册,完成有声图书的开发一千余本,已印刷发行近千本有声图书。吉美有声图书主题丰富,根据幼儿教育发展需求分为情商情趣、行为习惯、国学熏陶、开口英语、童话绘本、健康安全、启蒙益智、百科知识和艺术欣赏九大类别,满足0-8岁儿童阅读的不同需求,帮助孩子从五大领域角度更好的实现阅读能力和教育效果的提升。 点读笔: 吉美大兔子点读笔是采用国际最新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和先进的数码语音技术开发而成的新一代智能阅读和学习工具,能同时实现点读、听读、跟读、录音、娱乐等诸多功能。 功能: 特色亮点: 吉美有声图书拥有多项点读技术专利,图书全覆盖式点读,提供多语种支持(中、英、维、藏等),海量原创数字化资源支持,提供多层次多功能有声套装。 涉及课程:绘本主题阅读课程
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SC-510Z-2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和GB/T 3535《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的要求研发制造的;是一款自动凝点、倾点测试仪器,适用于对石油及石油产品(如深色石油产品、重油、原油、流动性较差的润滑油等)及化工产品的测试,可广泛应用于油田、炼油厂、铁路、航运、贮油站及商业部门对相应产品凝点和倾点进行监测和控制,是凝点、倾点测试、分析的必备仪器。 技术参数  1、适用油品:-55℃~+50℃ 范围内的石油及石油产品。 2、测温范围:-75℃~+100℃。3、仪表显示分辨率:0.1℃。4、温度传感器:进口的Pt100不锈钢探头,内置温度校正。                  5、加热方式:电加热单元,最大加热功率500W,可编程控制加热速率。6、倾斜方式:自动倾斜,数字控制倾斜角度。7、检测方式:光谱检测。8、制冷系统:进口压缩机制冷(双压缩机复叠式)。9、显示:5.6寸彩色液晶触摸屏。10、温度校正:自动校正,可编程校正。11、数据存储:100组数据测试结果。12、工作电源:AC220V/50Hz,最大功率1000 W。13、使用环境温度:10℃~40℃。14、存储环境温度:0℃~50℃。15、外型尺寸:500㎜×660㎜×600㎜(长×宽×高)。16、仪器净重:68㎏。 性能特点 1、以先进的高性能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构成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试验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自动打印试验结果数据。2、集制冷、加热、倾点/凝点检测于一体,采用光谱检测检测试样倾点/凝点,检测灵敏度高。3、采用彩色液晶触摸屏作为人机对话窗口,中文界面显示,菜单操作功能提示。4、具有两路测试装置,可同时测试两个试样。 本仪器最大的特点是:按照GB/T 510标准,试样自动45度倾斜,采用彩色液晶触摸屏和微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深色石油产品、重油、原油及其他透明或半透明石油产品倾点、凝点测试的自动化。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43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0
无机铸造粘结剂及固化剂
中试阶段/n产品用于替代有机树脂粘结剂在铸造行业应用,强化绿色制造,产品性能达到有机树脂指标,若在铸造业推广应用,将产生明显经济与社会效益。液体固化剂的组成为:52~55.5%冶金镁砂粉,43.4~46.4%乙醇,1.1~1.6%聚乙烯醇缩丁醛。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冶金镁砂粉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密封混碾 5~10 分钟,初步混匀;再加入占冶金镁砂粉重量 30~35%的乙醇,密封混碾 2 小时得膏状物;再加入剩余乙醇搅拌,搅拌速度 300 转/分,搅拌时间 20~30 分钟,得液体固
湖北大学 2021-01-12
耐高温有机-无机杂化树脂的合成
内容介绍: 本项目以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水解缩合法合成 含活性基团硅氧烷树脂。该硅氧烷树脂不仅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 其活性基团可以与其它树脂反应形成界面粘接性能良好、甚至呈均相的 耐高温树脂,该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和重量保持率。 所开发的系列高性能耐高温环氧基硅氧烷树脂的合成工艺简单、投资 成本小,树脂黏度可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草木灰加入到造纸黑液中,每毫升造纸黑液中加入草木灰 0.08g 至 0.125g,35℃至 45℃下,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液;(2)将步骤(1) 制备的原料混合液,用磷酸调节 pH 值在 3.0 至 8.0 之间,并加入含氮 添加剂,使得氮元素的质量占干物质质量的比例在 3%至 5%之间,得 到有机无机复混液;(3)将步骤(2)中制备的有机无机复混液,在 120℃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1)提出冷原子实现和探测相对论狄拉克粒子的理论,并预言可观测相应的拓扑相变,被斯坦福、ETH和Nice大学的实验观察到。2)揭示了几何相位和量子相变的内在定量联系。3)是国际上最早研究冷原子几何相位诱导规范势的少数理论组之一,提出实现原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并被NIST实验实现。冷原子相对论效应和诱导规范势已逐步成为当前量子模拟的新热点研究。4)提出了非绝热和非常规几何量子计算理论,解决了原绝热理论不易在实际体系中实现的困难,已被7个独立实验验证。发表的20 篇核心论文中,PRL10 篇,被Nature、Science、PRL等SCI 论文他引1137次,8篇代表论文他引602次。
华南师范大学 2021-04-10
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提出冷原子实现和探测相对论狄拉克粒子的理论,并预言可观测相应的拓扑相变,被斯坦福、ETH和Nice大学的实验观察到。2)揭示了几何相位和量子相变的内在定量联系。3)是国际上最早研究冷原子几何相位诱导规范势的少数理论组之一,提出实现原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并被NIST实验实现。冷原子相对论效应和诱导规范势已逐步成为当前量子模拟的新热点研究。4)提出了非绝热和非常规几何量子计算理论,解决了原绝热理论不易在实际体系中实现的困难,已被7个独立实验验证。发表的20 篇核心论文中,PRL10 篇,被Nature、Science、PRL等SCI 论文他引1137次,8篇代表论文他引602次。
华南师范大学 2021-02-01
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要实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就需要达到所谓的极端量子极限条件(Extreme Quantum Limit)。这个实验条件要求异常苛刻,如果选用常用的金属铜块作为研究对象,要施加超过3000特斯拉的磁场才能进入极端量子极限态,而这是当前的实验条件无法提供的。因此,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方向的研究一度处于几乎停顿的状态。 为了满足这项苛刻的条件,张立源团队巧妙地选用了高品质的五碲化锆(ZrTe5)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无机-有机杂化体系递送小干扰RNA研究
总结了过去20年来siRNA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发展进程、企业和市场分布状况;分析和总结了功能性无机-有机杂体系在siRNA递送进展中的优势;总结了杂化纳米材料构建的基本策略,以优化siRNA递送。同时,他们还分析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成果以“Engineering functiona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systems: advances in siRNA therapeutics”为题发表在Chem. Soc. Rev.上(Chem. Soc. Rev., 2018, 47, 1969-1995),并入选该期的封面(Chem. Soc. Rev., 2018, 47, 1903-1903)。综述第一作者沈建良博士于2014年毕业于我校化学学院,目前受聘于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及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主要从事智能多功能化纳米制剂在肿瘤中的诊疗应用。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27 2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