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管式净气型通风柜
产品主要特点: GR无管式通风柜是一款高效能产品,可以保护实验室操作者及环境免受工作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伤害。 无管技术: 原装进口高效过滤器,通过SGS检测认证,吸附效率高达99.7%。寿命可达18个月。经济性能优。 环保优势: 有效吸附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阻止其释放到工作环境中,净化室内空气,保证实验室的生态平衡。 能源效益: 采用无管技术,节省85%以上的空调损耗 方便使用: 安装便捷,选配小车后可在实验室方便移动,满足不同操作需求。 智能防护。
济南格润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022-06-21
LH系列无油隔膜真空泵
一、产品简介: LH系列隔膜真空泵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隔膜真空泵。可以在无油状态下连续运转,噪音小,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我公司产品型号丰富,有不同的应用范围,有用作溶剂过滤装置的抽滤用泵,旋转蒸发仪配套的高真空度用泵,还有正负压两用型的泵,兼具真空泵和压缩机两种功能,大大降低您的实验室采购成本。 二、主要优点: 真空稳定,压力可调 体积小,重量轻 使用方便,无油,干净无污染 可持久稳定地工作,可连续24小时运作 维修和保养简单,可自行操作 三、主要应用场合: 真空蒸馏 反应釜 真空抽滤 真空浓缩 真空干燥 用于压缩和转换气体 四、技术参数 型号 LH-85 LH-85L LH-95D LH-85DL 抽气速度(L/min) 30 30 30 60 极限压力(Mpa) >0.085 (150mbar) >0.085 (150mbar) >0.095 (50mbar) >0.085 (150mbar) 进气口口径mm 9 9 9 9 正压力(Psi) — 40 — 40 级        数 1 1 2 2 电机功率(W) 180 180 180 180 尺寸 L×W×H (mm) 250×135×210 250×135×210 315×135×210 315×135×210 重  量 7.5 8 10 10 膜片材质 进口耐腐橡胶 进口耐腐橡胶 进口耐腐橡胶 进口耐腐橡胶 噪音(dB) <50 <50 <50 <50 功能 负压 正负压两用型 负压 正负压两用型  
临海市永昊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13
燃煤电厂污染控制技术与优化一种采用白泥的双塔脱硫系统
成果介绍 成果名称:一种采用白泥的双塔脱硫系统 成果参与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成果完成人:马双忱 知识产权情况:成果对应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已形成完整知识产权体系 创新点 本团队主要从事燃煤污染控制,包括脱硫脱硝、碳减排、脱硫废水处理、高温高压水化学等技术开发与工艺优化研究,本科研团队瞄准电力行业环保需求,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脱硫废水零排放、白泥脱硫、脱硝副产品硫酸氢铵控制、碳捕集、燃煤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并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不少成果已在生产中得以应用,促进了行业可持续发展。该成果在电力污染控制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方面技术难题。 应用案例 华电泸州电厂、国电南宁电厂白泥脱硫 华电渠东电厂ORP调控脱硫系统氧化风机 华电襄阳电厂ORP与氯离子调控脱硫系统运行优化 保定深能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与脱硫系统优化控制 获奖情况 2017年燃煤电厂典型环保工程运行绩效综合评价与应用获中国电力创新奖三等奖 2018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实践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运行保障技术及应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2年燃煤机组脱硝提效及空预器防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河南省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14
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包括催化剂活性成分和催化剂载体,其中,催化剂载体为CexZr1-xO2,x=0.1~0.9;催化剂活性组分为镍,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含量为催化剂载体重量的5~20%;本发明还提供了此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镍、铈和锆的可溶性盐一起溶解于水中,可溶性盐的总浓度为0.05~1.5mol/l;(2)向上述水溶液中加入碱性沉淀剂,调节pH值为8~12,沉淀析出,沉淀陈化,过滤后得到滤饼经水洗、干燥,然后焙烧2~6小时,焙烧温度为600℃~900℃,得到催化剂Ni-CexZr1-xO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氢气产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的要求。
浙江大学 2021-04-11
铂/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糠醛催化加氢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糠醛催化加氢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铂/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糠醛催化加氢中的应用。该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取碳纳米管放入浓硝酸室温下进行超声和加热搅拌回流处理,冷却后取出浸泡、洗涤和抽滤,直至滤液中性;然后干燥备用;氯铂酸稀溶液中加入处理过的碳纳米管载体,在室温下等体积浸渍、静置后;磁力搅拌和温水浴条件下蒸干水分后干燥;在使用之前,将催化剂置于氮氢混合气氛中高温还原,得到铂负载量为1.0wt%的铂/碳纳米管催化剂。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反应中不需要加热,且所用氢气压力较低。能在室温条件下对糠醛进行加氢,转化率和选择性较高。催化剂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高活性,且基本不积碳。
浙江大学 2021-04-13
碳纤维负载金属多孔框架催化剂在石油加氢催化中的应用技术
本项目创新性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及热处理碳化技术将MOFs材料负载在一维多孔碳材料中,制备保留金属有机框架构型的碳纤维催化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通过调控MOFs材料特有的空间构型达到调控所制备的催化材料中金属组分空间构型及金属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加氢催化材料性能的目的。该项目的完成能够很好的解决困扰传统加氢催化材料中金属组分的分散性及协同作用调控这一大难题,有效提高加氢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制氢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包括催化剂活性成分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活性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Ni 为 10-15wt%;Mo 为 5-13wt%;Fe 为 5-10wt%;余分为凹凸棒土和海泡石混合黏土矿催化剂载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助催化功能、廉价易得的凹凸棒土和海泡石黏土矿作为催化剂载体,催化活性组分为镍、钼和铁复合组分,使生物油分子裂解断链成低分子烃类和高含量氢气的优质合成气。该催化剂制备简单、强度大、催化活性强、可再生,不仅可用于生物油重整制氢,也可应用于生物质直接催化气化制氢。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用Bi/Mo/Co/La/Fe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移动床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680106.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Co/La/Fe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移动床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制备好的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置于移动床反应器中,并将混合气导入反应器中,保持一定空速和催化剂床层温度进行反应,得到1,3‑丁二烯产物,反应催化剂逐渐移动至再生反应器,并向移动床反应器中补充新鲜催化剂。本发明采用Bi、Mo、Co、La、Fe和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摩尔比配置,碱液调节pH值,经浓缩、过滤、干燥、焙烧、冷却后,再通过研磨、筛分得到Bi/Mo/Co/La/Fe。与传统的工艺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调节催化剂中金属Co、La、Fe的含量就可以制得用于1,3‑丁二烯制备工艺的高活性、高选择性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用Bi/Mo/Co/Ce/Fe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移动床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685135.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Co/Ce/Fe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移动床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制备好的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置于移动床反应器中,并将混合气导入反应器中,保持一定空速和催化剂床层温度进行反应,得到1,3‑丁二烯产物,反应催化剂逐渐移动至再生反应器,并向移动床反应器中补充新鲜催化剂。本发明采用Bi、Mo、Co、Ce、Fe和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摩尔比配置,碱液调节pH值,经浓缩、过滤、干燥、焙烧、冷却后,再通过研磨、筛分得到Bi/Mo/Co/Ce/Fe。与传统的工艺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调节催化剂中金属Co、Ce、Fe的含量就可以制得用于1,3‑丁二烯制备工艺的高活性、高选择性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对于二氧化碳 (CO2) 还原反应具有高选择性和活性的电催化剂
开发出了一种基于钴酞菁(CoPc)分子的高性能CO 2 还原电催化剂材料。在纳米尺度上,CoPc分子通过强π-π相互作用均匀的附着在碳纳米管(CNT)外壁上,形成CoPc/CNT复合物。与CoPc分子相比,该复合物电催化剂显著提高了CO 2 还原为一氧化碳(CO,一种在大规模化工产品制造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业气体)反应的电流密度并有效改善了催化剂的选择性以及稳定性。在0.1 M 碳酸氢钾 (KHCO 3 ) 电解质中进行电催化CO 2 还原时,CoPc/CNT复合催化剂能够在0.52 V的过电势下稳定地维持10mA cm -2 左右电流密度10小时以上,并且CO的法拉第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分子水平上,通过在CoPc分子上引入氰基(CN),得到的CoPc-CN/CNT复合物电催化剂在0.1M KHCO 3 水相电解质中催化CO 2 还原为CO的法拉第效率在研究的电势区间内都达到95%以上。该CoPc-CN/CNT电催化剂能够在0.52V过电势下进一步提高CO 2 还原的电流密度至15mAcm -2 ,转化频率(Turnover Frequency, TOF)为4.1s -1 。该复合催化剂在电催化CO 2 还原中能够实现较高的电极电流密度(可媲美当前最好的非均相电催化剂),同时维持单个催化位点的高活性(可媲美当前最好的分子体系电催化剂)。该项研究表明这种分子/纳米碳复合材料是一类非常诱人的能够转换过剩排放CO 2 为可再生燃料的电催化剂材料。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159 1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