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氢甲酰化双磷配体的产业化
研究方向:具有生物活性含磷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糖手性诱导不对 称合成、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不对称合成、金属-配体络合物催化不对称合成。 项目简介: 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可以将廉价易得的基本化工原料如烯烃类 物质方便有效地转化为醇等多种重要的化学化工产品,是到目前为止 生产规模最大的均相催化过程。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所用催 化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更新换代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一共开发出了 四类工业催化剂,即羰基钴催化剂、叔膦修饰的羰基钴催化剂、羰基 铑膦催化剂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双亚磷酸酯/铑催化剂体系。 
南开大学 2021-04-11
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养分元素,在气候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背景下,氮、磷养分的供给不足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及其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成为制约未来陆地碳汇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地理科学学部杜恩在副教授与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氮、磷限制评估的理论框架并量化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该研究根据化学计量内稳态假说和最小限制因子定律,推导提出基于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比值指示氮、磷限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建立全球陆地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数据库和全球养分添加实验数据库,并在上述框架基础上量化评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特征,完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高分辨率空间制图。 该研究发现,全球自然陆地生态系统(农田、城市和冰川除外)有18%的区域受到较强的氮限制,而43%的区域受到较强的磷限制,其他39%的区域则受氮、磷共同限制或氮、磷任一元素的微弱限制。总体而言,氮限制在在苔原、北方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山地草原及灌丛较为普遍,磷限制在热带及亚热带森林、温带阔叶林、沙漠、地中海植被、以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灌丛较为常见。相关结果增进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的量化认识,为地球系统模式氮、磷限制的模拟提供了基准数据,有望更好地预测气候变暖和CO2浓度上升情景下陆地碳汇的变化。该论文自2月10日在线发表后,已多次被科学媒体网站报道,包括SciGlow、myScience、Science Edition、Phys.org、Technology.org、News Wise、Mirage News、CO2 Coalition等。 杜恩在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瑞典隆德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研究机构。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328, 41630750 & 3140038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6101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ZY-07)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一种蜂巢石水环境除磷修复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巢石水环境除磷修复材料,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颗粒粒径5-7mm的蜂巢石粉末10-20、颗粒粒径15-18mm的蜂巢石粉末15-25、颗粒粒径20-30mm的蜂巢石粉末10-20、泥沙10-20、砾石3-5、活性污泥10-20、丙烯酰胺0.1-0.2、聚乙烯醇1-2、魔芋粉2-4、二氧化硅2-4、无水氯化镁?2-?3、腐殖酸1-2、硫酸铝钾1-3、甲基丙烯酸乙酯2-4、苯乙烯1-3、乙醇24-35。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SMT无铅回流焊,无铅小型回流焊QS-5100
产品详细介绍SMT无铅回流焊,无铅小型回流焊QS-5100  http://www.qinsidianzi.com/
深圳市勤思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无机铸造粘结剂及固化剂
中试阶段/n产品用于替代有机树脂粘结剂在铸造行业应用,强化绿色制造,产品性能达到有机树脂指标,若在铸造业推广应用,将产生明显经济与社会效益。液体固化剂的组成为:52~55.5%冶金镁砂粉,43.4~46.4%乙醇,1.1~1.6%聚乙烯醇缩丁醛。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冶金镁砂粉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密封混碾 5~10 分钟,初步混匀;再加入占冶金镁砂粉重量 30~35%的乙醇,密封混碾 2 小时得膏状物;再加入剩余乙醇搅拌,搅拌速度 300 转/分,搅拌时间 20~30 分钟,得液体固
湖北大学 2021-01-12
密封浸渗剂分离剂的开发
在机械的浸渗密封工艺过程中,需要将密封浸渗剂的回收重复使用,因此需要使用分离剂,本研究开发的分离剂已达到进口产品的使用性能,分离及清洗效果好。 关键技术:分离剂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复配。 获得成果:已完成研究
江南大学 2021-04-13
密封浸渗剂分离剂的开发
在机械的浸渗密封工艺过程中,需要将密封浸渗剂的回收重复使用,因此需要使用分离剂,本研究开发的分离剂已达到进口产品的使用性能,分离及清洗效果好。
江南大学 2021-04-13
硫磺分解磷石膏制硫酸技术及产业化示范
成果描述:针对我国磷石膏年处理量不足,且以生产低档建材产品为产业链主体的利用现状,建立大量化处理、低成本生产的磷石膏制酸技术体系是磷化工行业的迫切需求。该成果从解决现有磷石膏制酸技术的问题(分解温度高、能耗高、烟气SO2浓度低、对磷石膏质量要求高)入手,立足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从关键技术研究、关键设备开发与产业化示范三个层次来设立研发任务和研究内容,形成的主要成果包括:1 节能化煅烧beta半水石膏技术研究;2 硫磺低温分解磷石膏制高浓SO2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3 氧化钙残渣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的高值化利用技术;4 万吨级硫磺分解磷石膏制酸装置,全流程的“三废”达标排放,硫酸生产成本小于硫磺制酸生产成本。市场前景分析:应用领域:磷石膏集中排放地、需要大量利用硫酸的企业,如云南云天化集团等,同时也可扩展到其它石膏品种,如氟石膏等。 市场需求分析:以硫磺代替焦炭分解磷石膏,制酸过程实现节能减排,为磷石膏制酸的新技术,此项技术填补了石膏制酸国际国内空白。该技术磷石膏原料适用面广,操作性强,为各大磷化工企业解决磷石膏问题所急需,不仅实现企业硫循环,同时拓展钙的高值化利用,经济成本较低使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为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工程。该技术规模化装置成功后可望使该技术在全国得到推广,最终解决磷石膏污染的世界性难题。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硫磺分解磷石膏制硫酸装置,半水石膏煅烧成本≤35kg标煤/吨,磷石膏中硫脱除率≥95%,分解温度≤1100℃,气相SO2浓度≥10%,脱硫钙渣可直接代替石灰用于饲料级磷酸氢钙生产。全流程的“三废”达标排放,硫酸生产成本小于硫磺制酸成本(按硫磺1500元/吨计,则本技术生产成本应≤500元/吨)。 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循环利用磷化工副产物磷铁制备能源材料
成果描述: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采用磷铁在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高纯度FePO4,以水中的氧为产物提供氧源,可以实现原位除杂,不受磷铁的原料来源限制;采用价廉的磷铁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通过与锂盐和补充磷源或铁源在可控气氛下反应制备粒度和碳含量可控的LiFePO4,避开了目前合成方法中的专利技术壁垒问题,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将废物循环利用与能源材料耦合起来,节能环保,从源头上降低了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所采用的原料均为大宗化工产品,磷铁副产物中的杂质可以通过反应工艺控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原料的供应和价格方面都非常稳定;通过工艺控制和反应原料的组合,可以将反应产生的CO2等副产物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的绿色清洁工艺;将添加剂与磷铁和锂源及补充的铁源或磷源充分混合,添加剂在后续的反应中既可以起保护作用,又能形成对磷酸铁锂颗粒的原位包覆及控制晶粒生长作用,能够极大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的工艺路线容易控制,工艺稳定性好,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由于本技术路线使用比较低廉的磷化工副产物磷铁和大宗化工产品,原料成本只是其他工艺原材料成本的1/3~2/3,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本项目前期采用全新工艺研制的磷酸铁锂材料克容量已达到或超过市售产品,1C放电容量达到120 mAh/g以上,而且成本和生产工艺有非常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产品专门提供给各种电动车、电动工具、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器件、UPS不间断电源、摄像机、播放器、游戏机、电动玩具、清洁器和极端气候环境下的武器装备等产品所需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特别在电动车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主要应用领如图3所示。作为电动车电源,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具有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寿命长、倍率性能好、耐高温、绿色环保等特点,备受关注。与以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LiNiMO2等相比,磷酸亚铁锂的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而且循环稳定性好,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不爆炸,穿刺不爆炸。在未来地几年内,磷酸铁锂地市场需求量将达5万吨以上,尤其是在动力型电池应用方面对磷酸铁锂地需求将大幅增加。目前全球磷酸铁锂生产能力小于2000吨/年,投资磷酸铁锂项目风险小,回报快。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FePO4基本参数:纯度≥97%,粒度≤1μm,而且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控。LiFePO4基本参数:Li =~4.4%, Fe=35.4%, P=19.6%, C=2~6%。物理参数:松装密度 ≥0.5g/cm3, 振实密度 ≥1.0g/cm3, 中位粒径 ~4μm。涂片参数:LiFePO4: C : PVDF=90:3:7,极片压实密度:2.1-2.4 g/cm3。电化学性能:克容量>120mAh/g 测试条件:1C, 全电池。克容量>140mAh/g 测试条件:纽扣0.1C, 电压4.2-2.5V。 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磷锗锌多晶体的合成方法与设备
一种磷锗锌多晶体的合成方法,工艺采用两温区实时温度监控、磷气相输运和机械振荡、温度振荡相结合的新方法,原料采用高纯度的ZN、GE、P,配料的摩尔比为锌∶锗∶磷=1∶1∶2,磷的加入量在按上述摩尔比计算出的重量基础上增加0.05~0.1%。合成工艺步骤:①坩埚的清洗与干燥;②装料;③合成。合成所采用的坩埚由本体和进料管构成,本体为两端封闭的石英玻璃管,本体的一端为A,另一端为B,在距本体B端端部的长度为X处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的深度H为本体内径D的1/2~2/3,进料管相贯在距本体B端端部长度为X的部段内,其进料口与凹槽槽口方向相反,其轴线与本体轴线的夹角Β为45°~70°。
四川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205 2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