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何志祝教授在自供电柔性可穿戴传感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提出的磁颗粒镀层技术,有效解决了相变材料和磁性颗粒界面润湿难题。基于MTPCM,设计出高能效热电-高储热复合微供能系统,统筹兼顾了热电输出稳定性和最大化,证实了自供电温湿度无线传感系统持续工作的可行性。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一种基于多段热电模组构成的柔性供电表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段热电模组构成的柔性供电表带。柔性供电表带中间至少由一段密度大且等距排布热电模组的供电表带,其两侧至少各由一段相同的密度小且等距排布热电模组的供电表带连接而成;热电模组的供电表带,从手腕穿戴面向外都具有依次为导热层,装有热电模组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多个散热层,柔性印刷电路板上表面热电模组中的每个热电对分别装在各自表带主体的长方形通孔中,每个热电对分别通过冷端铜导电片与各自的散热层连接,散热层均位于表带主体外。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供电表带贴合手腕轮廓的前提下提高热电模组中热电对的对数,提高供电表带的输出驱动能力。表带主体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较好,可以适合不同手臂表面。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LS-SVM井下监控分站供电安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
目前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控分站供电模式采用交流供电、直流备用方式运行,当交流断开,直流自动投入,直流电源由备用蓄电池提供,蓄电池在长期的浮充过程中会造成电池老化,性能下降,所以备用直流电池一旦投入运行后,其供电时间的长短无法进行量化及无法提前预警,当其电池容量耗尽后,会使得各类传感器均停止了工作,失去了监控功能,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必要研制开发一种基于 LS-SVM 井下监控分站供电安全预警系统,它能保证实时对蓄电池电压进行实时采集并计算剩余电量、使用时间、找出落后电池,从全局出发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备用电源正常工作进行预警、报警,最大程度上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带来的危害。 1、能够实时测量蓄电池的容量,容量范围:0~10Ah; 2、能够根据蓄电池容量与带载情况,预测蓄电池的使用时间; 3、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当蓄电池容量下降率达到 4Ah/h(安时/小时),则表示该蓄电 池性能下降,需要修复维护; 4、利用地面中心的送断电控制,定期对蓄电池容进行测试维护; 5、系统能够检测多达 150 台隔爆电源备用蓄电池; 6、系统采用 C/S 架构设计、服务器端主要负责采集数据、数据分析与入库,客户端主 要完成数据实时显示、历史查询、曲线分析与报警功能。 7、数据能够保存长达 2 年以上,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要求。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可远程控制的光网联合供电多路直流电源
目前光伏发电还存在输出不稳定,易受外部条件影响等缺点。在实际应用当中,通常需要增加储能装置来保证电路光伏发电系统输出 的稳定性,这样必然会增加系统的成本;同时储能装置可能会引入一 些重金属元素,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传统的直流电源通常 是由电网供能,并且很少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大大的限制了用户的使用范围。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多路直流电源的设计方法:采用光伏发电 和电网联合供电策略,来减少电能的消耗;采用无线控制技术,来实 现对电源的远程控制,为在有毒、封闭等特殊环境中应用电源提供了 一条可行的途径。同时结合激光测距仪的应用背景,设计了一种可输 出三路电压的小功率直流电源,其中高压支路可在输入为 5 V 到 30 V 时,输出 70 V 到 203 V 连续可调的直流高压,其驱动能力可满足一 般的雪崩二极管工作需要。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其输出端纹波电压较小,可以满足一般的应用需求。
南开大学 2021-04-13
华中科技大学5成果助力北京冬奥会!
长期以来,我国的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只有少数厂家能生产简易的磨刀架和磨刀机。这些设备的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冰刀和雪板的研磨质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冰雪器材加工成套装备势在必行。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2-18
墨仓式® L4269 A4全新彩色无线多功能一体机-品质家用款
指导价格:1999元 便捷:新一代SmartPanelAPP*1全线升级,智能安装,简易配网 智能:适配爱普生微信小程序*2,畅享便捷智慧打印体验 高效:支持自动双面打印,标配1.44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屏 海量:标配满容墨水,可实现黑色打印7,500页*3或彩色6,000页*3 安心:原厂保修(含打印头),全国联保 打印分辨率:5760x1440dpi 打印黑色文本(A4):约33IPM*5(经济模式),约10.5IPM*6(标准模式) 打印彩色文本(A4):约15IPM*5(经济模式),约5IPM*6(标准模式) 照片(4x6英寸): 有边距:69秒/页*7 无边距:92秒/页*7(标准模式,高质量光泽照片纸)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 2022-09-27
5.8G微波无线输电系统
该成果可实现大功率远距离无线供电,该系统包括由微波频率源和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的发射部分以及由整流天线阵列和负载组成的接收部分组成,整体效率接近40%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5G无线注射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市一医院)为了时刻监测雷神山驻地舱内患者病情变化,支持雷神山医院的上海医疗队用上了一件由医院心内科,呼吸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联合研发的最新设备——5G无线注射器。5G无线射频和操作界面这款设备体积小,易消毒,能持续采集听诊音,除了听呼吸音,还能使用心音,判断鼻饲胃管位置等,帮助医护人员实时纠正患者病情发展。新冠肺炎防控5G远程会诊平台,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方,实现远程会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鹏宇进行无线听诊除了急救时的听诊外,“ 5G无线上行”在日常查房的时也可对患者进行听诊追踪。在查房中,市一医院专家发现有的患者虽然CT影像变化不大,但肺部经过音基本消失,提示患者康复过程中,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可能会稍早于器质性变化。在经过充分验证后,此类患者就可以更早地转出ICU,进入普通病房。此外,医疗队还利用无线射频治疗心梗患者,通过心音听诊,纠正心衰引起患者病情缓解,还能判断鼻饲胃管的正确位置,吸收性肺炎等。医院建设的新冠肺炎防控5G远程会诊平台,医疗队还能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方指挥中心,后方专家未来,医院还计划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将呼吸音的识别升级为智能自动化,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控。自2019年医院成立临床研究院以来,在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研发中心的平台上完成了多个前期工作和临床试验,这款产品的原型就来自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治与某机构的合作。原文:https://new.qq.com/omn/20200324/20200324A0KTAX00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电网设备无线智能温度监控系统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可变带宽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
为满足安保行业对移动无线视频传输的需求,清华大学利用在数字电视广播技术领域的长期积累,研发成功可变带宽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清华大学自主发明的 TDS-CP-OFDM 技术,可在 3~20 公里范围内将一路高清晰度的现场图像和声音实时回传, 具有移动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绕射能力强、覆盖范围大、图像清晰流畅等特点,已广泛 应用于公安、消防、武警、电视台等行业,在安全保卫、抗震救灾、新闻报道等领域发挥了 重要作用。通过在城市制高点设置接收基站,在移动的车辆上安装车载发射机或由单人背负单兵发射机,将摄像机拍摄的现场图像和声音实时地传送到接收基站,再通过光缆将收到的图像由基站传送到指挥中心,使指挥员在第一时间了解现场的实时情况,及时进行指挥和处置。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197 1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