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激光光源传输腔室的温控与净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光源的传输腔室内的温控与净化控制系 统,包括:设置在光路传输通道的模块腔体之前的二级调压阀,用于 调节待进入模块腔体的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设置在光路传输通道的气 体净化装置和模块腔体之间的毛细管,用于保证光路传输腔室气压与 外界气压有微正压;以及设置在光路传输通道的模块腔体之后的节流 阀,且每个模块腔体之后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的节流阀,用于调节各模 块腔室与环境大气压的压差。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温控与净化控制 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通过控制腔体与外界的压差恒定,同时通 过加热器和热交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磁机构动态实验演示装置及其方法
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磁机构动态实验演示装置及其方法,装置构成是:底座的纵向滑轨与左、右基座底部的滑槽配合;底座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左、右纵向调节丝杆,两丝杆分别与左、右基座上的螺母连接;左、右基座顶部横向的滑轨分别与左、右横向滑块底部的滑槽配合,左、右横向滑块的相对面分别螺纹连接发射线圈承载板与接收线圈承载板;左、右基座前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左、右横向调节丝杆,两横向调节丝杆分别与左、右横向滑块上的螺母连接;能量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功率测试及处理显示设备相连。该装置能够测试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相对距离与系统传输效率的数量关系,为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制造与使用、维护提供实验依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5
一种基于自适应调节基准向量的LTE信号传输系统
一种基于自适应调节基准向量的LTE信号传输系统。本发明的基于自适应调节基准向量的LTE信号传输系统解决了现有LTE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带宽的互相受限的问题,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较高调制增益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问题,大幅提高了频带利用率。所述系统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编码向量偏移关系预设单元,其中,所述发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多路变换单元、分组单元、联合发射信号生成单元、以及射频发射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相关器单元、多路恢复单元、以及第二多路变换单元。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
本成果包括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实现,数字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字硬件系统中嵌入式固件(FPGA/DSP)的设计与实现、基于计算机的远程控制/监控软件系统。系统工作基本稳定,课题组熟知无线电监测的发展现状,掌握了硬件与软件研发的全部细节。课题组在干扰定位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显著的成果,申请相关发明专利2项(已公开)。 应用本成果,将有助于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性能的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系统。 图1 接收机外观照片。包含GPS接口、以太网接口、电源接口、天线接口。 图2 接收机内部结构照片。左边是数字电路,右边是射频电路 图3 系统联调照片。计算机上运行的是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的控制与分析软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机载无线电数字化导航罗盘
一、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用于飞机的导航,是各种飞机的航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适用于有人驾驶的各类军用、民用和商用飞机。 二、特色及先进性 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还未见国内有同样产品生产的报道。与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该产品的产业化。技术指标完全满足飞机使用要求,不低于美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类产品。在2010年被中国通飞公司海鸥300型飞机采用。 海鸥300型飞机2010年首次在珠海向全球展出,是我国民用航空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航电系统的飞机;该产品是该机航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正在试飞另外2款机型。 与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共同撰写了该产品的中国民用航空技术标准,2014年3月,中国民航正式发布了“机载自动定向(ADF)设备”的中国民用航空技术标准CTSO-c41d。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开始该产品第二代的研发。 近期研究目标是: ? 完成方位角调制解调数字化ASIC芯片的设计、工程化、产品化。 ? 进一步较产品低功耗和体积,拓展到在无人机上应用。 远期研究目标是: ? 将卫星导航、惯导及数字化罗盘三种功能整合,组成新的功能更加全面的导航系统 三、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在本产品推出之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数字化的机载无线电罗盘,国内民航飞机没有使用国产的罗盘,国内军机使用的罗盘均为,基于国外进口的方位角模拟调制解调ASIC芯片的,外围数字处理的模拟罗盘,性能指标差,而且稳定性不好。本产品是完全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方位角调制解调,从核心技术上解决了罗盘产品的问题,完全替代并超越了进口的方位角模拟调制解调ASIC芯片。该产品完全可以在国内各种类型的飞机上使用,在2015年中国开放低空飞行市场后,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产品照片 产品列装的海鸥-300型飞机及机舱内应用照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
本成果包括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干扰定位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实现,数字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字硬件系统中嵌入式固件(FPGA/DSP)的设计与实现、基于计算机的远程控制/监控软件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模式关键技术
项目2011年启动以来,重庆大学即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开展了紧密的国际 合作,项目负责人戴欣及成员周继昆于2012年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展开联合研 究,而外方代表呼爱国(Hu Patrick Aiguo)也于2013年到访重庆大学展开合作。 经过三年研究,双方就电动车无线供电模式先后开展了模式方案设计、系统架 构、总体设计、模块实现及实验平台调试与测试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开发出 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构建电动车无线充供电技术体系, 重庆大学搭建了电动车无线供电实验系统平台,并与广西电网等大型企业合作 将该技术进行推广与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无线同播网络远程控制系统
集美大学是我省较早开展无线同播网络远程控制和数字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的高等院校。无线同播网络是一种专业移动无线通信系统(PMR),属于光、机、电、通讯、控制、信息处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电子信息领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一五”计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与公众无线通信网络相比较,同播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使用任何厂商提供的终端设备,具有公网不可替代的应急调度指挥功能,组网简单,成本低廉。一个同播网络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虚拟”中继站,可以自动管理移动台的越区切换和漫游,向所有用户提供快速呼叫建立。当用户需要多个中继站来覆盖整个服务区,而且无线信道资源有限时,同播网络可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因此,同播网络成为目前专网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 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与厦门市保通通信有限公司精诚合作,研制成功的“KG510”系列电台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利用现有的公网或专网的通信链路,实现了中转电台的无人值守和快速实时的网际语音互联功能,具有设备低成本、小型化、专用化和语音数字化的特点,是无线同播网络数字化和网际互连互通的重要前期研究成果。
集美大学 2021-04-29
机载无线电数字化导航罗盘
用于飞机的导航,是各种飞机的航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适用于有人驾驶的各类军用、民用和商用飞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无线网络模块设计及其应用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80 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