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签到特征的用户位置分类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签到特征的用户位置分类模型,其应用 在针对性的广告推荐、智能导航、智慧交通等基于位置的服务中,该 模型包括:针对用户当前的“签到”场所,查询其是否已在用户的历 史“签到”位置集里面;如果不在,则分别基于社交网络全局用户知 识域、用户好友知识域、用户个人知识域提取用户的“签到”特征; 应用已训练的 SVM 分类模型对用户当前的“签到”场所进行分类,预 测该位置是否为用户将来频繁“签到”的场所。本发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粒度控制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度控制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包括: 判断移动设备中是否存储有一个 LBS 应用程序列表,如果有则为每个 LBS 应用程序设置隐私级别,其对应于该 LBS 应用程序将会获得的位 置精确度,并判断移动设备中是否已经存在有隐私策略库,如果存在 则持续监听来自于 LBS 应用程序的 LBS 请求,并在接收到 LBS 请求 时获取与该 LBS 请求对应的位置信息,从隐私策略库中读取该 LBS 应用程序对应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于荧光检测器的成像辅助调节焦距和位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荧光检测器的成像辅助调节焦距和位置系统,包括校准平台、聚焦于荧光收集物镜、激发光源、透镜、二向色镜、长通滤光片、光电检测器、摄像装置和电脑,摄像装置通过铁架和光电检测器固装在一起,使该摄像装置成像的中心位置和光电检测器前方的小孔重合,所述长通滤光片位于光电检测器上方,在长通滤光片上方设置二向色镜,其上方设置聚焦与荧光收集物镜,在聚焦与荧光收集物上方设置校准平台,校准平台上设置辅助光源,所述辅助光源的光线通过聚焦与荧光收集物镜、二向色镜、长通滤光片,将微通道的像投射在光电检测器前的小孔所处的平面上。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操作简单,不受所用微流控芯片形状的限制。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应用于肿瘤治疗与精确定位的靶向磁场医疗器械的研发
本成果针对生物医用纳米颗粒应用于肿瘤治疗与精确定位的靶向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关键技术的研发:1)研发一种新型涡旋磁纳米颗粒作为肿瘤药物载体(选择乳腺癌治疗领域:项目合作者为新华医院乳腺癌领域药物开发及治疗方面研究者)并构建一种乳腺癌用纳米团簇颗粒;2)研发一种应用于肿瘤治疗与精确定位的靶向磁场装置,利用该装置产生的可控交变磁场,本课题将采用仿生细胞膜包裹涡旋磁纳米颗粒,并协载DOX/EZH2siRNA,通过双靶向(生物靶向及磁靶向),探索化疗耐药的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开发一种针对化疗耐药的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磁场医疗器械。 相关技术指标: 研制出一种新型应用于肿瘤治疗与精确定位的靶向可控磁场发生器,指标要求: 可提供与生物医用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强弱相符合的交变磁场范围;测量结构精读不低于0.5%;设备所采用的材料具备无毒和抑菌的性质。 技术创新点: 本项目是从医工交叉角度首先研发一种应用于肿瘤治疗与精确定位的靶向磁场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实现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其次利用靶向磁场装置对经仿生细胞膜包覆的涡旋磁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并协载了DOX/EZH2siRNA的肿瘤药物进行精准靶向定位,开发一种针对化疗耐药的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磁场医疗器械。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7-18
一种感知时长和资源分配联合优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知时长和资源分配联合优化的方法,优化目标为:其中r为数据总速率,τ为感知时隙宽度,X和W分别为用户对各频带的占比矩阵和发射功率矩阵,约束条件为检测和虚警概率、发射功率峰值和均值均受限于预设门限。所述方法首先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上下两个子层;然后在τ可行区下界附近选取第一二插值点,基于其连线斜率选取第三插值点;其次令插值函数导数为零导出τ最优解最后将τ的最优解代入至下层进行优化,得到X和W的最优化解本发明方法速度优势明显并且精度仍能维持较高水平。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分块阵列块内压缩感知逐点扫描相机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块阵列块内压缩感知逐点扫描相机。该相机包括:物体光源、透镜组、DMD阵列、感光片、A/D转换器、DSP处理器组成。预先将DMD阵列分割成若干个小方块,透镜组将景物光线投向DMD阵列上面,通过控制DMD阵列上面数字微镜逐点翻转,实现对景物光线的分块逐点扫描,即在每一个小方块内分别进行压缩采样。然后根据重构算法重构原始信号,DMD阵列将逐点扫描后经过重构的景物图像反射到感光片上成像。本发明利用DMD阵列的逐点扫描提高了成像的速度,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拍摄方法,突破了香农采样定理的瓶颈,从少量采样测量值精确重构出原始图像,将传统数据采集与压缩合二为一,节省存储资源。
四川大学 2016-10-09
一种实时流计算流速感知弹性执行容错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流计算流速感知弹性执行容错系统,将 传统流计算框架中元组发射、计算、状态保持与处理单元紧耦合关系 变成一种模块化、专职化的松耦合关系,结合流速感知、弹性执行、 状态管理等模块,使系统能够精细控制各阶段的处理时间进而保证整 个应用的延迟。流速感知使系统能够快速响应输入流变化或可用资源 变化。分发模块可灵活改变分发关系、并适时按批发送元组,进一步 减少了资源消耗和发送延迟。弹性执行使系统对用户透明地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视觉认知分析的机器人智能环境感知研究
机器人产业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效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感知能力,是未来数年内进一步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机器人的智能认知能力,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赋予机器人一种类似人类的高层认知能力,从而使得机器人可以自己适应复杂多变、具有较强不确定性的自然场景。本项目拟在前期计算机视、听觉认知算法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机器多模态认知关键技术在机器人环境感知问题中的具体应用。1.&n
南京大学 2021-04-14
面向人体下肢运动感知的柔性可穿戴系统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可穿戴设备已成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在人体生理指标与机能监测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渐渐融入人类日常生活,但面临着环境多变、骨骼特征复杂、传感电极顺应性差等挑战。本技术针对人-机-环境耦合中的关键难题,开展面向人体运动感知的柔性可穿戴系统研究,研发了面向关节转角、肌肉形变、足底三维力测量的可穿戴柔性传感系统,旨在揭示人体自然运动规律、促进外骨骼机器人研究,为复杂环境中的外骨骼自适应控制提供智能感知技术支撑。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隔空交互和人体感知的智能雷达传感器
1. 针对人机交互和人体感知场景开发智能微波感知识别技术,实现基于手势识别和动作识别技术的交互控制应用、基于人体定位跟踪、呼吸心跳测量、跌倒检测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存在检测、健康监护和安防监测应用。 2. 采用小尺寸的集成毫米波雷达芯片,精简硬件设计,缩小模组尺寸,软硬件联合优化减低功耗,集成针对人机交互和人体感知场景设计的多种功能算法,打造小尺寸、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的新型通用传感器。
复旦大学 2021-09-1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377 3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