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Dry干电极脑电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Dry干电极脑电系统ErgoLAB可穿戴干电极脑电系统是基于人体工程学设计具有高可靠性的脑电测量系统,通过干电极脑电传感器,用于情绪和认知状态评估。在2.5分钟以内即可完成系统配置并开始实验。轻型可穿戴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脑电图,在自然条件和真实应用中具有最大的舒适度和最小的侵入性。通过简单的定位,它可以在最佳位置以高可靠性记录干电极EEG通道,以便对情绪和认知行为(前额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皮层)进行基本评估。情绪和认知行为的评估ErgoLAB可穿戴干电极脑电系统的干电极EEG传感器放置在前额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皮层的对称位置,处于优化位置,有利于评估情绪和认知行为。例如,使用ErgoLAB Dry EEG System,可以获得α(情绪)中的额叶和顶叶不对称性,视觉P300和错配负性N400(认知过程),正面的功率比θ/β(记忆)等。自然行为研究ErgoLAB可穿戴干电极脑电系统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可以帮助用户在记录脑电图时获得自然和自发的行为。一方面,它采用简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舒适设计,配有干电极EEG传感器,使用户佩戴该设备时感觉舒适并忘记他正在佩戴设备。另一方面,由于它是一种便携式设备,没有电缆并具有超过八小时的自主连续测试时间,因此可以在没有干预或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移动自由度。用户高度接受凭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ErgoLAB可穿戴干电极脑电系统是一种受到用户高度认可的设备。它是美学和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最大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其使用非常舒适,其传感器不需要在电极和皮肤之间施加电解物质,这消除了最终用户对凝胶的拒绝感(它消除了实验完成后清洗头部的需要)。干电极传感器干电极传感器采用特殊材料和制造技术,无需使用导电电解质即可降低接触阻抗和噪声。它们具有有源屏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运动或电磁干扰造成的伪影。设计有旋转结构,可以在头发上滑动,保证电极与皮肤的稳定接触,并具有自适应压力控制,确保用户舒适。ErgoLAB同步技术与集成该设备可与许多其他硬件技术相结合,以获得有关人类行为的更多信息(如生物传感器,眼动仪,人体定位技术,视频和音频记录等)。这种集成可以通过ErgoLAB同步平台完成,能够以极低的延迟保持最高级别的同步,并且无需参与者携带笔记本电脑。ErgoLAB人机环境多模态数据同步采集分析平台,简单,灵活,可靠神经科学研究,整合了30多个互补技术。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配置和自定义的软件功能。从基本模块开始,您可以选择更多超过30种可用于集成的技术。这样你就可以使用单一工具管理所有技术,甚至扩展它们的未来应用领域。ErgoLAB同步平台该设备可用于ErgoLAB人机环境数据模块化平台,用于心理与行为、脑与认知神经科学,人因工程与工效学,健康或神经营销的研究应用。这些平台允许与其他技术同时录制并自主执行分析或使用ErgoLAB的自动分析。此外,对于任何特殊要求,ErgoLAB都有定制的适应服务。与广泛的数据同步通过ErgoLAB云平台将脑电数据与广泛的数据同步,包括常用的生理数据GSR皮肤电,呼吸和心率等、EEG脑电,眼动、fNIRS近红外脑成像,人体动作,行为观察、面部表情、生物力学、人机交互。实现极低延迟的同步水平同时确保您的整体方案的便携性。Pro Glasses 2 提供了独有的硬件同步能力,无需携带沉重的笔记本电脑。数据分析模块如果研究人员希望得到比实时观察更深入、全面的结论, ErgoLAB可提供数据后期分析的强大工具。该软件为可穿戴式眼动追踪研究而设计,功能包括数据的叠加、诠释和可视化等。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芯(CELL级)热仿真
通过多种仿真技术,分别从CELL级、PACK级、整车级对产品进行设计验证..
科尼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2022-03-01
一种高速铁路结构物沉降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本成果201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结构物沉降监测装置及一种可以实现无线远程自动化测量沉降的监测方法。解决了精确监测结构物的沉降变形问题。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 TBM 滚刀磨损在线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TBM 滚刀磨损在线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其装置包括刀座、设于刀座上的 滚刀、数据采集模块和计算机,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置于刀座内的磁敏 Z 元件和永磁体、定值电阻和 单片机处理器,所述磁敏 Z 元件、定值电阻和单片机处理器组成数据采集回路,当永磁体的磁场由于滚 刀磨损而发生变化时,会引起磁敏 Z 元件阻值变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也改变;单片机处理器测得定值 电阻两端电压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根据电压与磨损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电梯无线应急通信系统
西安科技大学应急通信创新团队从2009年开始就对电梯无线应急系统着手开始研究,目前此项目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全国开始推广应用。申请一项著作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在西安、汉中、内蒙、山西等地中取得良好的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无线精确定位系统
团队推出基于超宽频无线电的高精度实时定位系统:司方无线精确定位产品。此产品包含了超高频射频处理和天线设计、纳秒级的嵌入式时序处理、基于神经网络的位置解算、大范围大容量的调度管理等多项软硬件技术,经过2年多的研发和改进,实现了实时精度10厘米、刷新率超过100Hz的成熟产品。除了精度高之外,司方无线精确定位系统还具有续航时间长、单元范围大等特点,支持多区域大范围部署、使用方便。由于采用了团
南京大学 2021-04-14
卫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在结构构成极为精密复杂的卫星内部,微振动无法避免、十分难控,载荷几乎不可能时刻保持稳定,在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太空中,卫星载荷一次微小的振动,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载荷控制精度指标一直难以实现数量级提升。 团队采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发了基于同轴结构耦合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卫星与载荷的物理接触彻底隔绝。该系统由发射调节器、发射耦合器、接收调节器以及接收耦合器组成。为了将技术应用于卫星以提升载荷精度,团队解决了动态场景下无线传能、失谐电路的补偿匹配以及大功率电能传输等关键技术难题。 该卫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被上海卫星工程(航天 509 所)研究所采用,团队按照航天规范,联合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航天 811 所),在已有的原理样机的基础上,研制出航天正样产品,并于 2020 年 10 月完成正样产品的交付验收,在 2021 年某月装备在高分辨试验卫星发射上天。据了解,该卫星是首颗搭载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试验卫星,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2-02
无线充电参数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供电技术,具体涉及无线充电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源端电能变换模块、电磁场 发射单元、电磁场接收单元、负端电能变换模块、负载、负端数据采集单元、负端数据处理中心、负端 通讯模块、源端数据采集单元、源端通讯模块、源端数据处理中心;电磁场发射单元与电磁场接收单元 通过电磁场进行能量传递,负端通讯模块与源端通讯模块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该无线充电参数 测量装置能够实时监测测量系统的负载的变化情况,调节共振频率,从而提高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课题组聚焦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这一应用场景,全面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课题组充分考虑了充电场景的现实需要,跟进报道了停车对准、磁场屏蔽、异物检测等配套技术的最新进展。联系工程实际,课题组还对比研究了数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国内外主流标准,挖掘其在性能指标、技术路线和安装环境等问题上的异同。基于以上,课题组最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无线信源被动定位技术
无线电信号的被动定位技术是无线电监测与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本系统采用 TDOA (到达时差)估计技术,对接收信号间的时间差进行估计和测定,进而确定未知无线信号源的位置。 TDOA 估计是无线被动定位的关键环节,其精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定位系统的精度,目前很多领域如雷达、声纳、 LBS (移动定位业务)等都将 TDOA 估计问题作为研究的热点。本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和信号中频估计与矫正,并进行 TDOA 估计和目标定位计算等,定位精度较高。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