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 2004 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 21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 等方法,使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获得了可溶性石墨烯材料及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图 5);制备了基于石墨烯的高稳定性有机光伏电池及复合材料。 图 5、基于石墨烯的透明电极材料 所研制的单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已用于数十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和相关产品/样机的研制,包括应用于国家 863 重大汽车电池项目(中科院物理所)和军工卫星电池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已研制出晶体管、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图 6)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多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2-01
安徽大学王佩红教授课题组在新型摩擦电能量收集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为一种高熵可再生能源,不规则海洋波浪能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可持续能源,正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安徽大学 2022-10-10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1991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2004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21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SWNTs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1),纯度达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200公斤/年以上)。 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等方法,使SWNTs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0.2 S/cm、导
南开大学 2021-04-14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 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 2004 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等方法,使 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新型 DTMB 和 CNSS 混合定位接 收系统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等卫星定位系统在高楼林立的 城市和室内难以定位的问题,提出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TMB)信 号与 CNSS 或调频广播(FM)信号相结合,研究一种适用于城市及 室内环境的高精度混合定位系统。项目研究成果可用于:提高可接收 CNSS 卫星数目不足的城市楼宇地区定位精度;实现多径信道复杂的 室内环境下高精度定位;为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产品化奠定基础。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电磁炉和无线供电果蔬机(豆浆机)二合一新产品
在不改变电磁炉各种功能的情况下,将电磁炉的加热线圈作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线圈,在其控制电路中加入无线通信接收电路,在其软件程序中植入无线供电子程序;通过配置、多目标优化设计果蔬机(豆浆机)的接收线圈及其屏蔽层结构参数、设计接收电路及其谐振补偿网络,并在接收端电路中加入无线通信发射电路。这样当果蔬机(豆浆机)放置在电磁炉盘上时,通过无线通信识别,电磁炉就可以向果蔬机(豆浆机)进行无线供电了。 该项目已取得发明专利5项,其中4项涉及硬件电路及其控制,1项涉及采样方法。另外有5项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3项涉及硬件电路及控制,2项涉及磁耦合器的优化设计。通过科技查新报告,说明该项目具有多项创新、填补国内空白,属于首创发明。 本项目具体创新工作如下: 1)把电磁炉和果蔬机(豆浆机)无线传能有机结合、把无线接收线圈及其屏蔽层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 2)无线接收电路及其谐振补偿网络参数的优化设计 3)对二合一新产品中所使用的磁耦合器做了结构上的创新,在显著提升系统整体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磁耦合器的轻量化和小型化。 样机实测主要技术指标 输入:220V/50Hz交流电 电磁炉输出功率:300-2100W 额定无线传能功率:600W(前期) 无线传输距离:18mm 无线传输效率:91.6% 功率因数:>0.94
青岛大学 2021-05-10
基于TD-LTE的新一代4G专网无线技术解决方案
提供基于TD-LTE的新一代4G专网无线技术解决方案。施用频段为1.4G/1.8G。信道带宽20MHz,上/下行峰值速率:50Mbps/100Mbps。单基站半径覆盖达5~10公里范围。可在300公里/小时高速行驶中保持正常通行。可以提供语音、视频通话以及语音和视频的多媒体调度;关键设备、场景的视频监控;应急通讯;环境监控和报警;工业控制节点的数据采集及控制等各类行业物联网应用等定制化的业务。目前系统已实施的成功案例包括:南京青奥会老山赛场视频监控、克拉玛依智慧油田建设、无锡市智慧城市建设。某型号产品已被国家安全局列装。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秤体装置和示值系统可分离的无线电子秤
小试阶段/n本成果提出了一种秤体装置和示值系统可分离的无线电子秤。该成果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将秤体装置与示值系统在硬件上进行分离。其中,秤体装置集成了第一主控单片机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和电子秤A/D转化模块,示值系统集成了第二主控单片机模块、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实现了重物的远程称重和远程计价功能。 。本成果具有系统体积小、易于操作和实现远程计价功能的特点,适用于货物称重地点与称重管理相隔较远的工厂、办公场所和仓库等场所。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便捷无破坏性数据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便捷无破坏性数据 采集装置,包括墙体或阻挡物体和终端,包括源端和负端,源端包括电源模块、源端电源变换模块和发 射线圈,电源模块依次连接源端电源变换模块和发射线圈;负端包括接收线圈、负端电能变换模块、数 据采集设备和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线圈依次连接负端电源变换模块、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传输模块;发 射线圈与接收线圈进行能量交换,数据传输模块将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终端;源端和负端分别安
武汉大学 2021-04-14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多元异构数据融合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
 本系统利用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无线、分布式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监测系统,对工业现场运转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部署的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既充当在线状态监测系统,也承担通信网络的功能,最后作为具有推理学习能力的决策网,是集感知、通信、识别、诊断、决策为一体的综合预测性维护平台。   作为一种独立的控制网络,本系统包含低功耗传感器节点、执行器节点、汇聚网管等硬件设备及专家知识库、规则匹配数据库、历史数据库、人机交互界面等软件平台,能够有效弥补有线诊断系统在应用中布
河海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