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显微镜数码摄影装置(ADU)
产品详细介绍显微镜数码摄影装置(ADU):可配的相机:NIKON/CANON/SONY单反数码相机
南京冀飞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镜湖一号”——“高校对外宣传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一体机
当前,高校内部学院、部门网站更新不及时,僵尸网站、发布内容存在不规范用语、错别字等情况较为普遍,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风险。由内蒙古财经大学自主开发的“镜湖一号——高校对外宣传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一体机”,很好的解决了上述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具备了呈现学校对外宣传数据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可视化态势展现功能,支持大屏观看和手机端查看。“镜湖一号”基于高校对互联网发布的各类数据,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设计应用模型,让学校的管理者实时掌握数据动态。 应用场景及创新点: 1.监控敏感信息泄露,展现处置状态。 2.代替人工发现更新不及时、不到位的网站。 3.对比分析高校党建态势,同时展现学校内部各部门党建状态和成果。 3.实时展示高校发布的宣传数据态势,分析出最受欢迎、热门文章等。 4.平台支持国产化平台部署。 5.实现一体机快速部署。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5-05-08
[5月24日·长春]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4-24
[5月23-24日·长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论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展示宣传高校高质量建设成果,助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助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09
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智能早诊早筛体系建立及应用(内镜精灵——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本项目结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内镜影像学、早期肿瘤诊疗学技术,创建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智能早诊早筛体系,大幅提高内镜检查质量和消化道肿瘤早诊早筛水平。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早诊早治是改善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策略,然而,项目组多年流行病学研究揭示,我国消化道早期肿瘤检出率低、漏诊误诊率高,检查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危害患者生命。 基于此,本项目结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内镜影像学、早期肿瘤诊疗学技术,创建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智能早诊早筛体系,大幅提高内镜检查质量和消化道肿瘤早诊早筛水平。具体为:1)首创消化内镜全局智能监测与无盲区扫查技术,开辟内镜质控新路径。使胃镜检查盲区率降低45%、肠镜检查合格率提高1.78倍、腺瘤检出率提高1.12倍,确立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2)发明“逻辑拟人化”消化道高危病灶动态探查方法,使胃瘤变漏诊率降低78%,推动智能内镜临床应用;3)创建实时监测与智能反馈内镜检查质量方法,使医生胃癌前状态检出率提高1.33倍,肠腺瘤检出率提高0.88倍,显著提高消化内镜检查质量;4)研制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主机,实现实时动态多模态预测,系统延迟小于 48ms,全面满足临床需求。 在消化内镜人工智能领域发表论文影响因子排名世界第一,引领研究方向,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2篇,其中中华系列论文25篇,SCI论文27篇,影响因子9分及以上21篇,单篇最高45分。制定专家共识及行业指南3项、国家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18项。该项目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4项,成功转化发明专利14项,所孵化产品获国家医疗器械创新审批,获中国、欧盟II类注册认证共7项。在中德500余家三甲及基层医院落地应用,覆盖近2000万人;技术相关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达5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获2021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1年欧洲消化疾病周国家学术奖、2020年中国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奖等。樊代明院士和李兆申院士评价该成果极大推动我国消化道早癌防治事业的发展。
武汉大学 2022-08-15
“羲和号”卫星开启我国空间探日时代
“羲和号”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观测,为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和太阳爆发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羲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拉开了我国空间探日的序幕。“羲和号”卫星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由南京大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发。卫星设计重量550公斤,运行于平均高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目前,卫星在轨稳定运行,产生了首批太阳科学数据,成果发布于2022年4月26日——中国航天大会期间举行。卫星专刊将于近期在<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发表。 “羲和号”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观测,为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和太阳爆发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卫星科学数据将通过南京大学科学与应用系统进行国际共享(https://ssdc.nju.edu.cn)。 “羲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获评2021年中国天文学十大进展、中国航天十大新闻、中国太空探索十大进展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提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羲和号”卫星科学与应用系统团队获得2021年南京大学“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南京大学 2022-08-12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12月,是国内塑料助剂行业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214)。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省级开发区——山东省昌乐经济开发区内,南接胶济铁路,北临济青高速。公司以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下设山东日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日科橡塑科技有限公司两个全资子公司。公司建有山东省塑料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和潍坊市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1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得美国发明专利3项。先后荣获山东省专利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行业技术发明奖1项,是“泰山学者”设岗单位。公司现已通过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管理体系认证。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7
欢迎报名 | [5月23日·长春]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6
透射电子显微镜
1、成果简介 用于观察分子、原子尺度的微观物质、结构和现象。 技术指标:1、点分辨率小于0.14nm;2、信息分辨率小于0.25nm2、应用说明 主要应用对象:材料、化学、物理、天文、考古、检验、计量、微加工等领域。3、效益分析 高技术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对刀显微镜系列产品
可以量产/n仪器按1×成像,而后按25×放大,并且对实际物体没有任何失真。观察人员在操作该仪器时方便灵活。对刀显微镜系列产品可以安装到铣、镗、钻、车、磨和电火花加工机床上,精确地瞄准零件和刀具的轮廓或其它标记,以提高定位及加工精度。市场前景:推广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41 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