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抗倒高产品种农大 399
一、品种简介 利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和“穿梭育种”的策略,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辅助选择育成,系谱为“Torino/2*2552//9516/3/5*石 4185”。于2012 年 2 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芍药新品种“金科状元”
该成果获得 2018 年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株型紧凑美观,高 85cm 左右,花朵金环型,花瓣红紫色、正中部环绕一轮金黄色雄蕊,子房 4-5 枚、绿色,柱头红紫色,花径大,花茎挺直,枝叶繁密,自然花期在 5 月上旬。
扬州大学 2021-04-14
“国农”系列黄瓜新品种
一、品种简介 “国农”系列黄瓜新品种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系列黄瓜新品种,涵盖了迷你型水果黄瓜、出口用无刺型大黄瓜、华北型密刺黄瓜及华南型稀刺黄瓜等黄瓜主要类型。同时,根据不同栽培条件,培育出分别适宜露地、塑料大棚及日光温室等不同生态条件的专用型品种,并特别针对国际黄瓜市场需求选育了适宜出口用专用黄瓜品种类型。目前有关品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并受到各地瓜农的欢迎。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芭蕾苹果观赏型新品种
一、品种简介 根据确定的选育柱型、红花、红叶、红果的特殊观赏类型的新品种的的育种目标要求,以柱型性状品种的“舞乐”为母本,以观赏海棠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十几年的培育选择,选育出芭蕾苹果观赏型新品种——“农大1号”、“农大2号”和“农大3号”。新品种具有独特的柱型,中心独干直立,植株矮小紧凑的树型;开花早,花蕾大,花量多,花鲜红色,花色艳丽美观、花期长;早果,坐果率高,果实个小、数量多,紫红色,从夏季至秋天,观赏期长;叶片浓密,春秋叶色呈鲜红或绛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猕猴桃种间杂交品种
目前,“意大利金桃公司”、“联想佳沃”和“阳光味道”等国内外企业在意大利切塞纳、中国四川、陕西、河南等地累计推广种间杂交新品种20万亩,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86亿元。项目成果推动了中国猕猴桃提质改造,催生了一批著名猕猴桃企业(佳沃、阳光味道等),形成了4个著名猕猴桃商标,占据了我国猕猴桃的中、高端市场。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人才需求:有色金属加工、材料加工、金属铸造
有色金属加工、材料加工、金属铸造
山东省银光钰源轻金属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2021-09-03
陕西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
为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陕西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我省将在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中实施“揭榜挂帅”方式,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1-03-17
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剂
甲醇制烯烃(MTO)是最有希望替代传统石油裂解制取烯烃路线的新兴工艺,而MTOI艺的研究重点在于催化剂的开发。本技术以甲醇制烯烃反应为对象,开展了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并基于筛选确定的最优催化剂,完成了甲醇制烯烃本征动力学实验研究,建立了与实验数据良好相容的本征动力学模型。采用水热法合成SAPO-34分子筛,晶化温度为200℃,晶化时间为48h,动态晶化。在一定的原料配方下,通过性能评价和XRD、SEM和TPD等表征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双模板剂配比、硅铝比、磷铝比对SAPO-34分子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双模板剂配比范围内均能合成出SAPO-34分子筛,合成的分子筛具有相对最好的MTO催化性能,总低碳烯烃(乙烯+丙烯)收率达到87.7%。在双模板剂下过低的硅铝比会影响SAPO-34分子筛的晶相结构,导致SAPO-5混晶的生成,相对适宜的硅铝比为0.4。磷铝比影响分子筛合成的初始凝胶PH值,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SAPO-34分子筛MTO性能的提高,相对适宜磷铝比为1.0。以原位合成法考察了La、Ce和Y三种稀土金属离子对SAPO-34的改性作用。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硫磺分解磷石膏制硫酸的技术
硫磺分解磷石膏制酸的新思路,突破了硫磺低温分解磷石膏制酸的关键技术,2014年建成万吨级工业示范工程装置,实现磷石膏资源中的硫和钙循环利用,降低磷石膏制硫酸的生产成本,打破制约磷化工发展的瓶颈,推动磷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大学 2021-04-10
车载含水乙醇低温重整制氢装置
已有样品/n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含水乙醇低温重整制氢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将含水乙醇经过两级催化重整为富氢气体,再将富氢气体通入汽车发动机与燃油进行混合燃烧。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级蜂窝钛网结构能够产生较大的催化剂接触表面积,有利于重整制氢装置的小型化,使车载在线产氢的目的成为可能;两级催化的结构实现了催化剂的相互协同作用,解决了使用单一催化剂乙醇转化效率和氢气选择性较低等问题;在低温环境下通过碱性催化剂的相互协同作用,解决了催化剂的烧结和积炭问题,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实现了汽车在线掺氢的目的以及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了汽车发动机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81 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