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时间确定网络组网协议
时间确定网络是指终端用户之间的时延波动可控,且端到端传输可靠的网络。针对传统互联网路由技术无法保障端到端时延,且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象,深究其背后的科学问题,设计了时间确定网络组网技术。1)提出了表征网络时变特征的时变图模型和基于时变图模型的路由算法,通过联合调度链路、缓存、时间等多维资源,构建端到端时延保障路径;2)设计了基于时间的托管传输机制,通过管控缓存与业务转发时刻,实现业务时延确定性转发;3)设计了多队列管理机制,保障突发时敏业务的低时延传输;4)设计了自适应拓扑发现与维护机制,以较低负荷维护网络时变拓扑信息;5)研制了时间确定网络组网协议及原理样机,构建测试平台,支持协议在规模化网络环境中的验证。 主要技术指标 (1)支持时延确定分组转发,具备端到端时延、抖动保障能力; (2)相比传统路由方法相比,链路资源利用率提升 30%; (3)适用于时变拓扑网络环境,与 Ipv6、OSPFv3、SRv6 兼容,路由收敛时间小于 5 秒。 相关成果 时间确定网络组网协议软件、原理样机、网络化测试平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4-19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时间确定网络路由器
(一)项目背景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科技创新 2030 重大项目”,它将融合多个独立低轨道卫星星座与地面网络,构成综合互联网,提供全球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业务。其重要特征在于为天基、空基、海基、偏远地域用户提供通信与算力服务,为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及互联网提供承载服务,为森林、江河、路轨、电力传输的安全运维提供物联网服务。路由器是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关键部件,为网络资源的高效调度、业务的精准部署提供支撑。 面临的挑战之一是:高资源利用率与高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作为网络基础设施,该网络须提供与地面网络相比拟的服务质量,让天基、空基、海基、偏远地域用户愿意使用,提升网络用户量。同时,网络的资源利用率高,降低网络的建造与运维成本,支持网络的自我发展。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与地面网络差异较大,直接应用地面网络路由技术,网络的资源 -15- 利用率与 QoS 保障水平均会下降,基于此,提出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时间确定网络路由器解决方案,旨在解决高资源利用率与高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在大规模动态网络中保障业务时延,该方案亦适用于断续连通网络,且与 Ipv6 网络兼容。该技术为大规模时间确定网络的构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项目简介 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针对传统路由技术难以兼顾高资源利用率与高服务质量的问题,探索其背后的科学问题,提出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时间确定网络路由器解决方案,研制了星载路由器原理样机。主要部件及性能如下所述。  1)提出具有时间属性的路由算法。在网络表征中引入了时间属性,设计了具有时间属性的路由算法,解决了传统路由算法缺乏时间属性,易造成网络拥塞和分组丢失,时间确定性难保障;  2)提出了基于传输资源与存储资源关联调度方法,适应业务随机性与卫星网络拓扑的时变性出提出了表征网络时变特征; 3)设计了自适应拓扑发现与维护机制,能以较低负荷维护网络时变拓扑信息; 4)提出了低负荷的移动管理机制,避免卫星移动引入的大量移动管理负荷,保障了服务时延; 5)提出了基于时间属性的数据面转发方法,保障敏感业务传输的同时,提升了网络资源利用率; 6)提出 DTN 网络与 IP 网络兼容方案,支持断续连通网络路由构建与分组的托管传输; 7)研制了时间确定网络路由器原理样机,支持相关算法与协议的在线验证; 8)开发了大规模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链路模拟系统,在线模拟网络时变链路,支持路由器、路由协议在规模化的网络环境中验证。 (三)关键技术 时变网络多维资源的图模型表征与多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课题组拓展了时变图理论,解决了传输资源与存储资源的关联调度问题,提升了传输资源利用率;设计了基于时间属性的路由算法,在时变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中,构建了具有时间属性的端到端路径,解决了传统路由技术难以保障端到端时延的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7-20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时间确定网络路由器
(一)项目背景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科技创新 2030 重大项目”,它 将融合多个独立低轨道卫星星座与地面网络,构成综合互联网,提供全球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业务。其重要特征在于为天基、空基、海基、偏远地域用户提供通信与算力服务,为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及互联网提供承载服务,为森林、江河、路轨、电力传输的安全运维提供物联网服务。路由器是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关键部件,为网络资源的高效调度、业务的精准部署提供支撑。 面临的挑战之一是:高资源利用率与高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作为网络基础设施,该网络须提供与地面网络相比拟的服务质量,让天基、空基、海基、偏远地域用户愿意使用,提升网络用户量。同时,网络的资源利用率高,降低网络的建造与运维成本,支持网络的自我发展。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与地面网络差异较大,直接应用地面网络路由技术,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与 QoS 保障水平均会下降,基于此,提出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时间确定网络路由器解决方案,旨在解决高资源利用率与高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在大规模动态网络中保障业务时延,该方案亦适用于断续连通网络,且与 Ipv6 网络兼容。该技术为大规模时间确定网络的构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项目简介 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针对传统路由技术难以兼顾高资源利用率与高服务质量的问题,探索其背后的科学问题,提出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时间确定网络路由器解决方案,研制了星载路由器原理样机。主要部件及性能如下所述。 1)提出具有时间属性的路由算法。在网络表征中引入了时间属性,设计了具有时间属性的路由算法,解决了传统路由算法缺乏时间属性,易造成网络拥塞和分组丢失,时间确定性难保障; 2)提出了基于传输资源与存储资源关联调度方法,适应业务随机性与卫星网络拓扑的时变性出提出了表征网络时变特征; 3)设计了自适应拓扑发现与维护机制,能以较低负荷维护网络时变拓扑信息; 4)提出了低负荷的移动管理机制,避免卫星移动引入的大量移动管理负荷,保障了服务时延; 5)提出了基于时间属性的数据面转发方法,保障敏感业务传输的同时,提升了网络资源利用率; 6)提出 DTN 网络与 IP 网络兼容方案,支持断续连通网络路由构建与分组的托管传输; 7)研制了时间确定网络路由器原理样机,支持相关算法与协议的在线验证; 8)开发了大规模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链路模拟系统,在线模拟网络时变链路,支持路由器、路由协议在规模化的网络环境中验证。 路由器、链路模拟器及路由协议验证界面 (三)关键技术 时变网络多维资源的图模型表征与多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课题组拓展了时变图理论,解决了传输资源与存储资源的关联调度问题,提升了传输资源利用率;设计了基于时间属性的路由算法,在时变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中,构建了具有时间属性的端到端路径,解决了传统路由技术难以保障端到端时延的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8-03
时间敏感网络原型与验证系统
(一)项目背景 工业互联网将给制造行业带来技术革命,各工业强国都已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德国政府 在 2011 年推出的《高技术战略》率先推出“工业 4.0”,并在 2013 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 推出;同年,美国通用电气(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在我国制定的“中 国制造 2025”、“新基建” 和“互联网 +”等重大战略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快和完善工业互联网 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人、机、物的互联,通过传感器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实时感知,借助大数 据分析技术对各环节实现准确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随着我国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 能化、绿色化的宏伟目标列入“十四五”规划,工业互联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间敏感网 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 TSN)作为工业互联网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为各生产要素之间信息传 递提供实时性确定性保障,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时间敏感网络 TSN 的前身是音视频桥接技术 (Audio Video Bridging,AVB),包括流预留协议(Stream Reservation Protocol,SRP)、时间敏感应 用的时序和同步(IEEE 802.1AS)以及时间敏感流的转发和排队增强(IEEE 802.1Qav)等,通过增 强以太网标准提高音视频传输的实时性。2012 年,AVB 工作组正式更名为 TSN。从之前的音视频 领域逐渐扩展到车载以太网领域、工业控制领域甚至本文中的航空航天领域。TSN 的核心思想是提 出可互操作的系统,并支持多个制造商、协议和机构在同一个网络上共享,而数据使用相同的程序 逻辑进行分析。TSN 作为二层网络结构,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可以利用此结构上实现 OT(Operational Technology)和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集成。 (二)项目简介 TSN 技术的研究基于网络与交换技术,先后得到了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连续多年的课题支持。目前我们已经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基于 FPGA、嵌入式系统和软件,研究并建立了如下原型验证系统:  1. 基于 TSN 的交换系统  支持 4~16 个 1G/10G 以太网接口(光电),流量调度和整形,门控调度、逐流过滤、门控和测量;802.1AS 时钟同步,主从同步精度达到 30~50ns,SyncE 和外部锁相环支持下可达到 1~2ns 2. 基于 TSN 的终端系统 1G/10G 以太网接口(光电),硬件和协议栈业务接口,终端流量调度和整形,门控调度、逐流过滤、 门控和测量;与交换机匹配的 802.1AS 时钟同步  3. TSN 协议分析与测量工具原型 TSN 流量发生器、部分协议测试原型(持续研究开发中)、TSN 流量 TAP 等  4. TSN 业务调度算法和调度软件原型 (三)关键技术 802.1AS 同步技术; 802.1Qav、802.1Qbv、802.1Qci 等流量控制管理技术; TSN 协议分析与测试技术; TSN 业务调度算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7-20
无线精确定位系统
团队推出基于超宽频无线电的高精度实时定位系统:司方无线精确定位产品。此产品包含了超高频射频处理和天线设计、纳秒级的嵌入式时序处理、基于神经网络的位置解算、大范围大容量的调度管理等多项软硬件技术,经过2年多的研发和改进,实现了实时精度10厘米、刷新率超过100Hz的成熟产品。除了精度高之外,司方无线精确定位系统还具有续航时间长、单元范围大等特点,支持多区域大范围部署、使用方便。由于采用了团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的茶叶储存时间分类方法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的茶叶储存时间分类方法,旨在通过改进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解决茶叶储存时间分类问题,属于茶叶储存时间分类领域.其原理利用电子鼻传感器模拟人感官品评的功能和特征,采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的特征值,构建样本集.利用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获得广义神经网络的平滑因子,进而构建毛峰茶叶储存时间的FOAGRNN分类模型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毛峰茶叶数据中,提高预测毛峰茶叶储存时间分类的效率和准确度,为消费者提供茶叶储存时间分类的有效方法.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的茶叶储存时间分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的茶叶储存时间分类方法,旨在通过改进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解决茶叶储存时间分类问题,属于茶叶储存时间分类领域.其原理利用电子鼻传感器模拟人感官品评的功能和特征,采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的特征值,构建样本集.利用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获得广义神经网络的平滑因子,进而构建毛峰茶叶储存时间的FOAGRNN分类模型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毛峰茶叶数据中,提高预测毛峰茶叶储存时间分类的效率和准确度,为消费者提供茶叶储存时间分类的有效方法.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29
在厄尔尼诺长时间预测领域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升温的周期性气候现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对全球气候具有重大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全球不同地区的异常温度变化,以及干旱或强降雨等现象。及早并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的发生以及强度,对预防或降低其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农业、社会等方面的损失意义重大。 2019年12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陈晓松教授参与指导的一篇关于厄尔尼诺预测的文章已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首次克服了长久以来困扰厄尔尼诺预测的“春季预测障碍” (即无法在厄尔尼诺发生的那一年的春季或更早给出准确预测),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强度的预测提前一年。 该文作者提出了一套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全新的方法——System Sample Entropy——用来计算厄尔尼诺区域(Nino 3.4)近海平面空气或海表温度的复杂度(包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无序性以及不同地点温度变化的同步性或相干性)。利用这一方法,作者们发现了Nino 3.4区域温度变化的复杂度与厄尔尼诺现象强度存在着非常强和稳定的线性关系,即一年内(1月1日-12月31日)Nino 3.4区域的温度变化复杂度越大,那么下一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就越大。基于这一发现,作者们提出了一套基于每年Nino 3.4 区域温度变化复杂度的大小(由该区域 System Sample Entropy 量化)来预测来年厄尔尼诺发生及其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目前成功的预测了1984至2019年期间10个厄尔尼诺事件中的9个事件的发生年份,以及24个没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当中的21个,特别是对厄尔尼诺强度预测的平均误差仅为0.23摄氏度。 对于刚刚到来的2020年,基于文中提出的System Sample Entropy的方法,作者们预测厄尔尼诺将有很大概率会在本年下半年再次发生,并发展为一个中等强度甚至高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预测强度为1.48+-0.25摄氏度。 目前传统的厄尔尼诺预测方法只能在提前6个月范围内给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而这对于提前预防厄尔尼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影响是非常局限的。这一新的预测方法,将对厄尔尼诺的预测时间提前到了每年一月。这对于提前采取行动,控制和降低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范围内的消极影响,将意义重大! 此工作由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PIK)樊京芳博士作为通讯作者,PIK 的Jürgen Kurths教授,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陈晓松教授等参与共同完成。陈晓松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专注于地球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及预测。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在厄尔尼诺长时间预测领域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升温的周期性气候现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对全球气候具有重大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全球不同地区的异常温度变化,以及干旱或强降雨等现象。及早并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的发生以及强度,对预防或降低其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农业、社会等方面的损失意义重大。 2019年12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陈晓松教授参与指导的一篇关于厄尔尼诺预测的文章已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首次克服了长久以来困扰厄尔尼诺预测的“春季预测障碍” (即无法在厄尔尼诺发生的那一年的春季或更早给出准确预测),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强度的预测提前一年。 该文作者提出了一套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全新的方法——System Sample Entropy——用来计算厄尔尼诺区域(Nino 3.4)近海平面空气或海表温度的复杂度(包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无序性以及不同地点温度变化的同步性或相干性)。利用这一方法,作者们发现了Nino 3.4区域温度变化的复杂度与厄尔尼诺现象强度存在着非常强和稳定的线性关系,即一年内(1月1日-12月31日)Nino 3.4区域的温度变化复杂度越大,那么下一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就越大。基于这一发现,作者们提出了一套基于每年Nino 3.4 区域温度变化复杂度的大小(由该区域 System Sample Entropy 量化)来预测来年厄尔尼诺发生及其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目前成功的预测了1984至2019年期间10个厄尔尼诺事件中的9个事件的发生年份,以及24个没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当中的21个,特别是对厄尔尼诺强度预测的平均误差仅为0.23摄氏度。 对于刚刚到来的2020年,基于文中提出的System Sample Entropy的方法,作者们预测厄尔尼诺将有很大概率会在本年下半年再次发生,并发展为一个中等强度甚至高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预测强度为1.48+-0.25摄氏度。 目前传统的厄尔尼诺预测方法只能在提前6个月范围内给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而这对于提前预防厄尔尼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影响是非常局限的。这一新的预测方法,将对厄尔尼诺的预测时间提前到了每年一月。这对于提前采取行动,控制和降低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范围内的消极影响,将意义重大! 此工作由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PIK)樊京芳博士作为通讯作者,PIK 的Jürgen Kurths教授,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陈晓松教授等参与共同完成。陈晓松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专注于地球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及预测。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飞行时间质谱仪
"1、全二维气相色谱/快速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xGC/Fast GC-TOFMS)是近十年以来,国际上发展最迅猛的色质联用技术之一,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相比于常规气质联用具有高通量、高分离度和高灵敏度等显著优势,是解决复杂体系中全组分和痕量组分分析的最佳方案,逐渐成为石油化工、香精香料、烟草酒业、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中药鉴定等领域的必备分析仪器。 2、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仪(MADLI-TOFMS); MADLI-TOFMS微生物质谱快速鉴定系统具有高通量、高质量精度、高灵敏度和高鉴定准确率等优点。不仅操作界面友好、功能强大,而且运用了优秀的人工智能模糊控制和机器视觉算法。2015年6月通过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专家组鉴定,同年获得BCEIA金奖。它也是迄今为止继德国布鲁克和日本岛津公司之后,全球第三套微生物质谱快速鉴定系统。微生物质谱快速鉴定系统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鉴定、药物分析、疾控及检疫等领域,填补了国内同类仪器的空白,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山东大学 2021-04-10
1 2 3 4 5 6
  • ...
  • 59 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