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微操作机器人
本项目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研究团队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体细胞核移植,进而将该技术应用于猪克隆流程,成功获得了克隆猪仔。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机器人技术获得的克隆动物。 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细胞核移植流程,并通 过分析微操作工具与细胞接触过程中的细胞受力情况,实现了基于最小力的细胞拨动与细胞抽核,保证了细胞核移植操作过程中细胞受力最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力的细胞拨动与细胞抽核方法,显著减少了细胞拨动过程对细胞的伤害;后续细胞培养实验表明,与人工操作相比,细胞后续发育率显著提高,标志克隆成功的体外囊胚率从10%提高到 21%。2017 年 1 月初,研究团队分四批完成了 510 例核移植操作,并将这 510 枚克隆胚胎移植到 6 头母猪体内,两头母猪顺利受孕;4 月底,两头受孕母猪产下成活克隆猪 17 头。 上述研究第一次用后续细胞培养成功率作为评测依据,建立了操作过程细胞受力情况与后续细胞发育的联系,得出了操作过程细胞受力越小,则伤害越小,最终细胞发育成功率越高的结论。该研究对其它机器人化生物操作有借鉴意义。在深度信息提取、显微视野拓展、超声振动细胞穿入等方面拥有多项专利。
南开大学 2021-02-01
关于原位电子显微学法研究锂电池离子迁移的方法
包括Li离子在SnS2中的迁移(Nano Lett 16, 5582,2016),Na离子在SnS2中的迁移(Nano Energy 32, 302,2017),Na离子在MoS2中的迁移(ACS Nano 9, 11296,2015)。这些具有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的二维材料,不仅仅展现出了优异电学、力学、光学性能,也是重要的能源存储材料。作为电池电极材料,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系统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层间相互作用很弱,碱金属离子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其中发生迁移。他们的研究发现,在二维材料中离子插入和拔出的反应路径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的反应路径对应着充放电过程中不对称电压平台。该研究揭示了这些层状锂电池电极材料中低能量效率的一个根源。
北京大学 2021-04-11
改性沥青荧光显微形态结构图像源样本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1)加热改性沥青使之软化融熔,加热温度为 100~130℃;(2)将融熔的改性沥青在室温中自然稍冷却 5~10min;(3)将稍冷却后的改性沥青搅拌均匀并倒于圆柱形器皿中,沥青高于器皿口边缘处;(4)将装有沥青试样的圆柱形器皿水平放置于-25--30℃的环境中,放置时间 3-5h;(5)取出试样,观测试样表面是否平整;(6)将表面平整的试样器皿在室温中水平放置 2h,自然脱水后进行图片拍摄;将表面不平整的试样器皿用小刀将表面刮平,使之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放回-25--30℃的环境中继续
扬州大学 2021-04-14
北京师范大学近红外成像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师范大学近红外成像设备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3日 13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北京师范大学 2022-05-27
监测植物花芽分化或开花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活体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植物花芽分化或开花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活体成像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红外线非接触式热像仪采集活体待测植物的花芽或花部器官图像;2)根据步骤1)得到的采集图像,得到所述活体待测植物的花芽或花部器官的不同位点的温度,从而实现植物花芽分化或者开花的生热效应的监测。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快速:省略了植物观测中取样、分离等前续试验分析步骤;2)成像效果好:可不受雨雪天气等外界环境干扰下,对植物花部器官生热进行活体观测,温差区分度在0.1摄氏度。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烧结机尾红外热成像计算机视觉信息处理系统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1990年开展该研究工作,已形成专利产品——红外热成像装置。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学于1999年6月签定了本项目的技术开发合同书,共同开发这一具有明显技术经济效益的新型烧结工况信息获取与智能化处理系统。该项目已于2000年12月通过验收。 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红外热成像、红外测温、图象抓取与处理、图象分割、特征变量的提取和选择,适应于烧结矿红外图像的滤波方法、以及烧结矿FeO含量和转鼓指数在线推断的数学建模,其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及测温技术为国家专利技术。 系统采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可以采集高温工业窑炉的工况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采集转换成数字图像,在获得模拟和数字图像的同时,可通过视频缆和网络进行图像的传输,并可根据应用厂家的需求,任意或同时测取点、线、面的温度。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厂家的要求,进行烧结矿的在线质量推断。 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红外热成像装置:提供清晰的工况图像。红外热成像计算机视觉检测及信息处理系统:红外热成像装置与计算机连接后,通过图像采集获得生产工况的数字图像,经处理构成红外热成像计算机视觉检测和信息处理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哈尔滨工程大学高分辨光谱成像设备采购及服务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高分辨光谱成像设备采购及服务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6-06
基于深度学习和压缩感知理论的新体制水下光学成像
一、项目简介 关注、认识和经略海洋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作为认识海洋、开发和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水下机器人一直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水下成像系统则是让机器人看的更远、更清楚,从而更为有效的感知水下世界的关键。 然而,由于水下的光学成像环境复杂而恶劣,水体对光能量的高吸收特性和水中微粒对成像光束的散射,使得水下光学成像技术的成像距离较短。采用主动照明技术等方法可以增加成像距离但同时成像质量下降。现有的各种水下成像技术难以同时兼顾成像距离和成像质量。同时同一种水下成像技术在不同的水体条件下成像距离相差很大,这又造成了针对不同水体条件成像系统调整复杂度的提高和时效性的降低。 项目利用深度学习和压缩感知等新的理论突破,结合水下距离选通技术和水下主动照明技术等构建新体制远距离水下光学成像系统,期望能够有效解决成像距离和成像质量难以兼顾的水下成像难题,使其成为继声呐成像和普通光学成像之外的第三类水下成像技术,为水下机器人、科考、资源考察、军事等领域提供一种有效的成像技术手段。 二、前期研究基础 课题组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压缩感知成像研究的课题组,在压缩感知成像领域已有多年积淀,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研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课题组近年来在将深度学习与压缩感知相结合方面率先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在医学成像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应用技术成果 合作企业已有水下机器人样机 四、合作企业 福建海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省专业从事小型水下机器人、小型ROV\AUV\ARV、声呐产品、水下光学影像产品开发设计的高科技公司,是长期专注海洋探测及水下影视领域技术前沿的技术公司。公司位于厦门和福州两地,有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相关院系博士、教授近40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公司产品在欧洲、美洲及中国大陆均有销售。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包含V 分量的全分量偏振遥感成像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V分量的全分量偏振遥感成像测量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用于提供空间位置和时间信息的定位定时系统,一能够测量Stokes四分量的全分量成像系统和一包括V分量在内的全分量偏振图像处理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一种基于多角度偏振成像的地物密度和岩石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角度偏振成像的地物密度和岩石检测装置,包括一辐射特性稳定光源、一多角度观测平台、一高光谱成像装置、一计算机和一供电电源所述高光谱成像装置包含一偏振组件、一光学镜头、一成像单元和一偏振组件调节装置,其中偏振组件、光学镜头和成像单元顺序同轴排列,光学镜头与成像单元固连且成像单元位于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上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多角度观测平台和高光谱成像装置。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56 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