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音乐教学互动平台音乐教学仪音乐互动平台
音为梦想 乐动未来   公司名称:北京鑫三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址:http://www.xinsanfu.com/   电话:01062473201/01062473181 音乐教学互动平台3FN-1 概述   1、 先进的C++计算机语言编写,.NET4.0运行环境,全自主知识产权。   2、 支持五线谱或简谱教学与编辑、五线谱与简谱混合教学与编辑、乐理知识与多媒体拓展、音乐基础知识与教学资源库教材等互动模块,各功能模块划分明确,系统界面风格简洁明朗,操作界面可任意拖拽、放大缩小,可以将乐谱放大16倍,使教室后部的学生依然清晰可见。   3、 支持Windows全系操作系统、可搭载触控一体机、电子白板、台式或笔记本PC使用。 乐谱教学与编辑   1、 可任意书写标题、副标题、作曲、作词、版权等乐谱信息。   2、 可任意编辑高音谱表、低音谱表、大谱表以及总谱,可设置表情标记、谱表的页面大小、方向及页边距,可设置每行的小节数量。   3、 创建谱表时可选择:任意调式编辑、任意速度播放、任意节拍类型、以及不完全小节起拍(弱起小节)。   4、 音符录入、符点录入、升降音录入、休止符录入、三连音录入、倚音录入,录入后可播放且任意范围播放。   5、 系统内置516种古今中外乐器音色,内置音色处理器,无论是内置音色或外接音源均可以达到悦耳的播放效果。   6、 支持乐谱播放速度调节,可以以乐谱小节为单位调节速度,一首乐谱可以调节前后乐章不同的速度;可以以不同音符时值为单位调节,如以4分音符为基准,每分钟120拍,或以2分音符、8分音符为基准每分钟240拍,速度调节数值为每分钟5拍至每分钟600拍(以4分音符为基准)。   7、 支持五线谱与简谱的混合编辑,并且在任意类型谱表或混合编辑谱表上添加歌词。   8、 歌词支持自动对齐功能,自动添加拼音功能,以及多段落歌词录入功能。   9、 任意插入或删除乐谱小节,修改调整小节属性,修改谱表、小节、记谱标记、音符的个性化样式。   10、 具有文本标注插入功能,可对插入文本进行格式编辑,如字体、大小等。   11、 具有倚音、谱号、调号、拍号、小节线、线条记号、装饰音与演奏记号、临时升降号、力度记号、重复与跳转记号、速度、震音、琶音与圆滑音、风笛装饰音、占位框与小节的记谱符号的插入,插入后播放乐谱会有相应效果呈现。   12、 具有换行符与占位符插入、符杠属性任意组合、符头任意添加与更换、呼吸与停顿标识提醒、连谱号标识插入。   13、 可在编辑的谱表上任意拖拽、修改、删除所有记谱标记,所有编辑界面具有退格与前进快捷键。   14、 可导入任意MIDI音频课件(支持所有MIDI格式文件)并支持多音轨编辑,每条音轨前显示乐器名称及简称,可任意调换各个音轨音色,修改音轨音符达到再次创作效果,可在多音轨谱表中单独选择任意一组或多组音轨单独播放。   15、 具有乐谱卷帘编辑器功能,辅助弹奏教学功能,以柱形图的方式显示所有音符的音高与时值,并显示虚拟键盘的键位。   16、 播放所有音符可在内置软键盘上显示键位的位置以及和弦键位的位置,可外接键盘输入设备,软件支持128复音同时录入。   17、 具有应用广泛的总谱编辑功能,如交响乐、电声乐、民乐、打击乐、流行乐总谱等,可导入木管乐器、自由簧片、铜管乐器、有音高打击乐器、高音打击乐器、进行曲打击乐器、声乐(人声音高)、键盘、电子乐器、拨弦乐器、弦乐器、中国民族乐器、世界民族乐器、古典乐器等至少500种以上音色,并且支持拓展外部硬件音源及外接软音源。   18、 可编辑鼓组节奏谱并播放或更改鼓组相关音色,可单独播放或编辑乐谱中的节奏。   19、 可编辑六线吉他谱,播放或更改吉他相关音色,吉他指法标识插入,吉他和弦品格图插入。   20、 可编辑四线谱并播放或更改运用四线谱记谱的相关乐器音色,如低音吉他、曼托林、贝司等乐器。   21、 支持修改或编辑后的曲谱导出或打印功能。   22、 具有内置屏幕截图功能,可选择屏幕任意位置截图,并保存为图片文件,以便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乐理教学与多媒体   1、 具有五线谱大谱表以及虚拟MIDI键盘交互教学功能,通过弹奏虚拟键盘可显示该键位在五线谱上的音高位置,并可显示该键位的音高唱名,虚拟键盘显示音名。   2、 具有调的五度循环图讲解界面,可任意选择国际通用的12种常见调式,更改调式后可在五线谱上显示不同调式的音阶变化,并且具有调名显示窗口。   3、 音频插入功能,可插入及播放众多常见格式的音频文件,如范唱播放、伴唱播放、唱名播放、音名播放、节奏播放。   4、 视频插入功能,可插入及播放众多常见格式的视频文件,如教学配套音响资料、音乐教学欣赏视频、教师自制视频课件等。   5、 图片插入功能,可插入众多常见格式的图片文件,可在插入的图片上随意勾画、标注、缩放等。   6、 表格插入功能,可插入Excel表格文件,对插入表格的格式、字体、边框、填充、数字、批注进行编辑。   7、 文本插入功能,可插入Word、PPT、PDF等不同格式的常见文本文件并可对其修改与编辑。   8、 音名与唱组模块,具有88键虚拟可弹奏键盘,具有音组标识、音名与唱名标识,可一键显示音名与唱名。   9、 视频录制功能,具有嵌入式的视频录制插件,可在任意模块下实现录制,将教学内容录制后制作课件或教学实例以及微课展示。   10、 电子书写功能,具备电子白板的书写或涂鸦功能,在任意教学模块下,对屏幕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屏幕书写及涂鸦,具备一定可编辑功能。   11、 音名与唱名播放功能,可以播放内置音名与唱名音频文件,以及教师自行添加的音频文件。 教材资源   1、 具有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模块,内置教学教材,具有音、音律、五线谱记谱法、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关系、音乐术语等内容,所有内容均已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目录以列表形式展开,方便教师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师实际教学内容任意拓展音乐基础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或添加音频及视频课件。   2、 具有教学资源库模块,内置中国音乐家、西方音乐家、民歌、演唱形式、西洋乐器、音乐风格等教学资源,所有内容均已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目录以列表形式展开,方便教师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师实际教学内容任意拓展教学资源库模块的教学内容或添加音频及视频课件。   3、 音乐基础知识与教学资源模块可任意添加课件教学内容,使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教学内容拓展空间。 音为梦想 乐动未来   公司名称:北京鑫三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址:http://www.xinsanfu.com/   电话:01062473201/01062473181
北京鑫三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
2020年3月1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何春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定量评估和揭示了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指出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该论文题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以减少PM2.5污染导致的人口死亡(Stronger policy requir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deaths from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PM2.5污染是指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进而影响人类福祉与健康的现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9明确指出,到2030年,需要实质性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最新的测算结果,中国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PM2.5污染。为了控制空气污染及其负面影响,国务院于2013年施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计划到2017年将城市中的PM2.5浓度降低10-25%。该计划的整体投入约1.7万亿人民币(约合2700亿美元),覆盖了中国三百多个地级行政区,横跨能源、工业、交通、法律和法规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该计划设定的PM2.5浓度控制目标顺利达成。然而,“大气十条”相关的PM2.5污染防控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评价“大气十条”健康效益的难点在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受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往往使用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13-2017年的变化量来近似表示“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也有研究通过假设其它因素不变来量化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很难区分各个因素的相对贡献,部分结果甚至相互矛盾。施行“大气十条”究竟产生了多少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为此,该研究结合长期的PM2.5监测数据和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型,对比了实施“大气十条”前后(2000-2013和2013-2017)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的变化趋势。同时使用解构的思路量化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因素对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趋势的影响,全面揭示了“大气十条”通过减缓PM2.5污染所产生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00-2017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71.4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97.1万人,增加了36.1%,年均增长率为1.8%。“大气十条”实施以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年均增长率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2000-2013年,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新增了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而在2013-2017年,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增加了3.6万人,其年均增长率为1.0%,明显低于实施“大气十条”之前的水平。进一步的解构分析表明,由于实施“大气十条”后PM2.5浓度降低,2017年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6.4万人。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2030年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两种不同的PM2.5控制政策情景(趋势情景和强力政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假设趋势情景中,中国会延续现有的空气质量控制力度,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逐渐降低到35μg/m3(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而在强力政策情境中,中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大幅度降低至10μg/m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人口和年龄结构按照现有趋势发展,而疾病死亡率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该研究的预测结果表明,趋势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95.3万人,仅比2017年降低了2%。而在强力政策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55.0万人,比2017年降低了4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延续当前政策趋势,虽然PM2.5浓度依然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老龄化等其它因素的影响,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9所提到的“实质性”降低的目标。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才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PM2.5污染致死人数“实质性”地下降(图2)。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解构分析全面认识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对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的影响,进而准确地估算了施行“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同时,该研究还综合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未来PM2.5污染致死人数进行了预测,为中国制定未来的环境政策,实现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
2020年3月1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何春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定量评估和揭示了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指出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该论文题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以减少PM2.5污染导致的人口死亡(Stronger policy requir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deaths from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PM2.5污染是指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进而影响人类福祉与健康的现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9明确指出,到2030年,需要实质性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最新的测算结果,中国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PM2.5污染。为了控制空气污染及其负面影响,国务院于2013年施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计划到2017年将城市中的PM2.5浓度降低10-25%。该计划的整体投入约1.7万亿人民币(约合2700亿美元),覆盖了中国三百多个地级行政区,横跨能源、工业、交通、法律和法规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该计划设定的PM2.5浓度控制目标顺利达成。然而,“大气十条”相关的PM2.5污染防控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评价“大气十条”健康效益的难点在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受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往往使用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13-2017年的变化量来近似表示“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也有研究通过假设其它因素不变来量化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很难区分各个因素的相对贡献,部分结果甚至相互矛盾。施行“大气十条”究竟产生了多少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为此,该研究结合长期的PM2.5监测数据和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型,对比了实施“大气十条”前后(2000-2013和2013-2017)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的变化趋势。同时使用解构的思路量化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因素对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趋势的影响,全面揭示了“大气十条”通过减缓PM2.5污染所产生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00-2017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71.4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97.1万人,增加了36.1%,年均增长率为1.8%。“大气十条”实施以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年均增长率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2000-2013年,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新增了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而在2013-2017年,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增加了3.6万人,其年均增长率为1.0%,明显低于实施“大气十条”之前的水平。进一步的解构分析表明,由于实施“大气十条”后PM2.5浓度降低,2017年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6.4万人。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2030年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两种不同的PM2.5控制政策情景(趋势情景和强力政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假设趋势情景中,中国会延续现有的空气质量控制力度,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逐渐降低到35μg/m3(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而在强力政策情境中,中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大幅度降低至10μg/m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人口和年龄结构按照现有趋势发展,而疾病死亡率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该研究的预测结果表明,趋势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95.3万人,仅比2017年降低了2%。而在强力政策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55.0万人,比2017年降低了4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延续当前政策趋势,虽然PM2.5浓度依然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老龄化等其它因素的影响,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9所提到的“实质性”降低的目标。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才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PM2.5污染致死人数“实质性”地下降(图2)。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解构分析全面认识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对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的影响,进而准确地估算了施行“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同时,该研究还综合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未来PM2.5污染致死人数进行了预测,为中国制定未来的环境政策,实现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新型微流控注射器“滤头”
开发了一种新型微流控注射器“滤头”,通过简单将样品注入滤头即可实现微粒的“片上浓缩”
东南大学 2021-04-11
微型缆控水下观测机器人
缆控水下观测机器人(ROV)是一型可以水面遥控水下运动,水下录像水面呈现的潜水器,水下机器人自身携带高强度水下光源以及高清晰广角度摄像机。中性浮力、低水阻力、超强拉力、多芯集成的超细柔性脐带缆来实现水面监控单元与水下机器人之间的数据、电源和视频信号的传输。 技术特点:该微型缆控水下观测机器人采用磁耦合传动技术、直流载波技术、超细中性浮力凯夫拉缆技术、自动航向保持和定深技术、高效水动力外形设计技术,平台具有极大的技术先进性。其操作简便简单,便携小巧。技术指标:     1、高分辨率彩色摄像头,数字变焦与云台控制;     2、3个磁耦合推进器,方向和速度可调;     3、高亮度LED灯组;     4、超细柔性脐带缆;     5、配置深度计和高度计,可实现自动定深操作;     6、配置电子罗盘,自动航向保持;     7、视频与字符叠加,实时状态显示,屏幕菜单操作;     8、数字信号传输,减小信号失真;     9、简易游戏操纵手柄控制;     10、富有美学设计理念的流线型机器造型,静电喷漆外观,硬质氧化水下机身。
天津大学 2023-05-12
缆控式水下机器人
本成果基于现有国内外水下机器人技术平台,从水下机器人外形结构优化及控制形式简易化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款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多用途的缆控式水下机器人,并通过水下实验验证了整体结构的合理性、运动控制的稳定性以及多用途性。可通过单片机对 ROV进行运动控制,也利用 Labview 进行上位机监控,具有视频显示、运动控制、传感器数据显示功能。
扬州大学 2021-04-14
猪沙门菌病防控新技术
该成果是公益性行业(农业) 科研专项项目“动物源性沙门菌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实施成果,已在江苏、安徽多个规模化猪场应用推广,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建立快速、特异、敏感的猪沙门菌病诊断技术,摸清猪场沙门菌感染状况,制订出沙门菌药物使用指南,筛选出环境友好型消毒制剂,获得高效、安全的猪沙门菌 DIVA 疫苗候选株,集成构建出猪沙门菌病防控新技术。
扬州大学 2021-04-14
【招商】Anatomage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
虚拟解剖系统诚邀合作
美中互利(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22-06-08
环境友好型藻类杀/控剂
灵菌红素族(Prodigiosins)是一类天然红色素家族的总称,包括Prodigiosin,Prodigiosin25-CmetacycloProdigiosin,Prodigiosene和desmethoxyprodigiosin等,灵菌红素(Prodigiosin,2-methyl-3-pentyl-6-methoxyprodigiosin)是该族色素中的典型物质,最近国际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由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所生产灵菌红素族色素(Prodigiosins)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治理赤潮和湖泊水华等方面。 项目通过理化方法致突变筛选高产灵菌红素菌株。发酵方面从生化工程角度对灵菌红素产生和分泌从分子遗传水平、细胞调节水平和反应器传递水平进行较系统地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发酵过程多参数相关分析和实时诊断技术,以实现运用宏观操作来控制微观细胞代谢和灵菌红素产生和分泌的目的。分离纯化方面综合国内外的纯化工艺,制定了低成本且简易的制备工艺:30升罐发酵水平达到800毫克/升以上,提取总收率可达75%,试验样品纯度90%以上。 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猪乙型脑炎防控关键技术
为解决猪乙型脑炎(猪乙脑)“流行情况不明、致病机制不清、防控产品缺乏、防控形势严峻”等4大问题,项目组从“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药物筛选、诊断试剂与新型疫苗研发”等4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解析了不同生产阶段生猪中乙脑抗体的分布特点,证实了猪乙脑在我国猪群中高感染率的现状;揭示乙脑病毒其弱毒疫苗免疫激活、强毒株免疫逃逸的机制,解析了该病毒复制的新机制,阐明了乙脑病毒激活胶质细胞、诱导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与分子机制;建立了7种猪乙脑新型诊断技术,在国际上首创了乳胶凝集、电化学等2种诊断新技术,新建了胶体金试纸条等5种快速检测新方法,研制了2种检测试剂盒,制定了1项检测地方标准;研制了猪乙脑活疫苗,研发了猪乙脑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4种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累计推广应用猪乙脑疫苗8000万头份、诊断试剂15万头份,创造直接产值1.04亿元,实现利润3600万元。有效遏制了猪乙脑的流行与传播,显著提高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有力保障了人民健康。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245 2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