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州青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青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新一代智慧校园平台规划、开发和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技术驱动型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骨干人员来自华为或具有十年以上的教育信息化行业从业经验。  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有智慧校园基础支撑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学工管理平台、协同办公平台、迎新管理平台、实习管理平台、在线考试平台、教学诊断改进平台、一站式通办服务平台、教育大数据服务平台等,已取得了80多项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 
广州青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0
智慧实验室助力产研升级,昊星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化工产业博览会
智慧实验室助力产研升级,昊星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化工产业博览会
珠海昊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2025-04-23
第五届(2022)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报名通知
各创新团队、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创新服务与投资机构以及医院和临床专家:为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持续创新发展、深化医疗器械产业产学研用资监各环节合作、激发企业和临床医护人员的创新活力,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科创中国”系列活动)在中国科协和科技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四届分别征集到来自海内外医疗器械创新项目283个、607个、665个、831个,大赛及配套活动合计有2000余家企业以及创新服务与投资机构参与,现场4万人次观摩并有多位部委领导、院士及百余位来自监管和产业的权威专家现场指导,四届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项目共计253个,每届赛后半年跟踪统计融资额平均逾13.5亿元,部分项目后续还获得部委、省市和军队的课题资助及其他各种赛事奖项。大赛有力地助推了医疗器械的成果转化,受到了各方一致好评。第五届(2022)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于1月10日正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继续由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暨医疗器械创新网主承办,欢迎地方政府、科技园区及科研院所联合承办。 二. 大赛以“面向实际需求,支持临床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技术创新与创新服务”为主题,赛事按以下类别报名参赛: • 1. 体外诊断(IVD)试剂 • 2. 分析仪器与设备 • 3. 医用材料(卫生材料、敷料等)与护理产品 • 4. 消杀防护与辅助器具 • 5. 诊察、治疗与手术器械 • 6. 腔镜内镜器械及耗材 • 7. 微创器械与设备(不含腔镜内镜类器械) • 8. 植介入产品(含有源、无源) • 9. 其他高值医用耗材 • 10. 中小型诊疗设备 • 11. 大型诊疗设备(影像、放疗等) • 12. 急救与生命支持产品(重症、急救、监护、呼麻、透析等) • 13. 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 • 14. 医用软件与数字医疗 • 15. 可穿戴与便携式产品 • 16. 移动与远程医疗 • 17. 慢病管理与信息化系统 • 18. 康复器械与器具 • 19. 中医器具与理疗产品 • 20. 运动健康及康养类产品 • 21. 配件、材料、工艺及其他   以上类别分为初创组(报名时尚未取得注册证的产品或项目)和成长组(首次取得注册证的产品)报名。 组织方将根据项目的报名情况和专家建议适当调整举办类别赛,或为便于项目融资及后续服务、产业转化等举办专场赛。 专场赛可根据联合承办方需求按产品领域、工艺材料、临床类别或产业聚集、业态模式等设立,拟举办的专场赛有:医生专场、护理专场、数字疗法专场、POCT专场、家用器械专场、人体精密测量专场、产业转化专场、海外专场、华为专场等。 三. 参赛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1、初创组参赛项目须是尚未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处于研发或注册阶段的医疗器械或技术;成长组限首次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未进行分类界定或无法按医疗器械注册的材料、配件及工艺请选择其他类别报名参赛; 2、参赛项目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与其它合法权益,参赛个人、团队和企业应对报名信息的合规性、真实性负责; 3、参赛项目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须具有创新性和临床适用性,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市场价值; 4、报名以项目为单位,每个企业或团队可报多个,无数量限制; 5、欢迎临床医生、护士、医工等参赛或与他方合作报名参赛; 6、欢迎海外(含港澳台地区)项目报名参加各类别比赛。组织方将根据疫情防控及入境要求适时调整赛事安排,必要时可以视频参赛或设立海外专场; 7、取得新进展的往届参赛项目及参加过其他赛事的优秀项目亦可报名参赛,可根据是否取得注册证报名参加初创组或成长组比赛; 8、整个参赛流程中不向参赛方收取任何费用,承办方为鼓励参与创新,线下比赛负责参赛选手的食宿,并根据情况给与一定的参赛补贴及发放适量奖金。 四. 大赛进程安排如下: 1.报名参赛   参赛方即日起可登录大赛官方网站(www.cmddec.cn)和医疗器械创新网(www.innomd.org)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15日。 2.初赛   经审查确认的参赛项目进入初赛,初赛采取网络评审方式。评委由业内知名技术专家、临床专家、注册或审评专家及投资专家等组成。对不符合参赛要求的项目,组织方和评委均有否决权。 3.类别赛   组织方将根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比赛类别、合理安排场次。类别赛将从6月份开始,现场路演形式,具体时间地点和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4.专场赛   参赛项目可根据报名意愿参加各专场赛,同一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参加多个专场赛,专场赛的具体形式、时间地点和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5.总决赛   总决赛将在8月底在苏州举办,现场路演形式,具体时间地点和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五.  奖项设置如下: 根据报名数量,按照类别和分组,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六. 参赛项目获得以下奖励: 1、各类别赛根据承办方的情况和当地的产业扶持政策给与相关奖励。 2、所有进入各类别赛、决赛和专场赛并现场路演的项目,组织方均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食宿(每项目限2人),另给予该赛程的交通补贴(凭票限额,具体金额按照该场次的通知公告); 3、优先推荐国家及地方相关科技项目申报; 4、与数位领衔评审院士及百余位来自监管及产业界权威专家直面交流,一对一辅导; 5、优先入驻苏州(及各地)医疗器械创新服务基地,享受一站式20余项外包创新服务; 6、优先获得业内企业及投资机构注资并购,以及先锋媒体曝光机会; 7、获得园区和创新服务机构的特别配套政策支持; 8、促成部分参赛项目与生产经营企业实质合作; 9、择优在医疗器械创新网、《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等媒体平台刊登专访报道。 10、免费参加承办方举办的高水平培训、创意及资源对接活动。 七. 为了使参赛项目更好地对接产业和创服资源并实现尽快成长转化,我们将在大赛总决赛期间继续举办“2022医疗器械创新周”活动,该活动为期4天以“1赛2展3+15论坛”形式展开,即以大赛总决赛及“2022医疗器械创新与服务展(MISE2021)”暨“2022中国大健康创新创业资源盘活(交易)展会(HAUTE2022)”为核心,配套三个主旨论坛——2022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CMIF2022),2022中国医疗器械转化医学与创新服务论坛(TMIS2022),大健康科普论坛(HSP2022),一个最具创新特色的“医疗器械创新创业高管特训营”,再辅以15个专业主题分论坛,内容即涉及心脑血管、影像设备、外科微创、骨科器械及材料、医学人工智能、体外诊断等临床产品领域,也涉及上游材料配件与制造工艺、医疗器械创新设计及代工,创新产品动物和临床实验、医学成果转化及市场和资本对接等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圈产学研销用监资各产业链环节,通过上述论坛及会展系列活动以及大赛前后承办方的持续服务,最终构建一个汇集全球创新人才、企业、产品及各类创服资源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从而助推本土和国际创新协作,加快医疗器械临床科研及院所成果转化,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请积极宣传并鼓励业内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监管及服务等各医疗器械产业关联单位以及个人或团队参加大赛及创新周活动,欢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业、机构洽谈大赛区域联合承办以及专场赛或分论坛合作,诚邀业内精英和各界朋友一起来苏州现场参与大赛决赛和创新周活动! 详细信息参见大赛官方网站(www.cmddec.cn)及医疗器械创新网(www.innomd.org)。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22年1月10日
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22-04-0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慧桥梁管理系统
成果介绍针对桥梁群服役期间的健康管养问题,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桥梁群数据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桥梁群管养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过程。技术创新点及参数依据桥梁的设计信息生成与实际桥梁一致的虚拟孪生模型。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在役桥梁数量庞大、病害严重、实际管养过程中纸质化、平面化的管养方法,数据管理混乱、维修决策困难。实施条件实时集成、更新多源数据信息,及时反应当前桥梁构件、整体状况;并根据桥面交通荷载流量等荷载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桥梁性能未来演化趋势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NBIOT的智慧畜牧养殖定位终端
将传统农业养殖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的相结合,运用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微电子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软硬件嵌入技术、自动化控制、机械电气工程技术,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运用,并充分考虑农业种植养殖业的专业特性、生物特性、环境特性等行业特性,系统化的集成研发出多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及技术。独创性的改良生产工艺及装备设备。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慧桥梁管理系统
主要基于在役桥梁数量庞大、病害严重、数据管理混乱、维修决策困难等背景,针对桥梁群服役期间的健康管养问题,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桥梁群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展示包括移动端人工检测、无人机图像检测、水下检测、索力监测、桥梁动力特性识别及施工监控等多种实际应用场景,并依据桥梁的设计信息生成与实际桥梁一致的虚拟孪生模型。该模型能够实时集成、更新多源数据信息,及时反应当前桥梁构件、整体状况;并根据桥面交通荷载流量等荷载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桥梁性能未来演化趋势,由此对实际桥梁管养提供预防性养护措施建议;本技术意在解决实际管养过程中纸质化、平面化的管养方法,优化数据管理混乱现状,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桥梁群管养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过程。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慧桥梁管理系统
主要基于在役桥梁数量庞大、病害严重、数据管理混乱、维修决策困难等背景,针对桥梁群服役期间的健康管养问题,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桥梁群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展示包括移动端人工检测、无人机图像检测、水下检测、索力监测、桥梁动力特性识别及施工监控等多种实际应用场景,并依据桥梁的设计信息生成与实际桥梁一致的虚拟孪生模型。该模型能够实时集成、更新多源数据信息,及时反应当前桥梁构件、整体状况;并根据桥面交通荷载流量等荷载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桥梁性能未来演化趋势,由此对实际桥梁管养提供预防性养护措施建议;本技术意在解决实际管养过程中纸质化、平面化的管养方法,优化数据管理混乱现状,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桥梁群管养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过程。
东南大学 2021-04-11
孙国文:聚焦教育本位,服务智慧校园建设
三盟科技自创立以来,一直坚守教育行业,致力于研究智慧教育领域应用场景的创新,专业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作为AI+大数据技术在校园应用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率先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深度研发与应用,引导并培育了市场需求,参与了国家智慧校园标准的制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1-10
智慧城市一体化监控平台
本成果建立以城市基础传感器为基础,以城市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城市一体化监控平台。该平台通过对各传感器数据进行标准化并将其投影至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来源各异的数据建立统一的视角,以增强数据间的关联性。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自动化的城市监控应用,例如运动目标的检测、跟踪,异常事件的报警,实时路况的监控等。同时平台还能够整合城市运营的常用基础数据,以达到充分挖掘城市运营数据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该平台系统主要面向的是国家城市管理部门实现了城市公共监控视频内容分析与管理的一体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运营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平台将在国内具有良好信息化建设基础的大中型城市开展示范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ANYJOO艾灸胶囊: 小巧智慧的随身理疗师
  【核心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减肥药物中的应用 -CN202010811699.5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痛经药物中的应用 -CN202010811981.3  【发明人】祁兴华  【技术领域】生物医药  【摘要】 灸疗是一种传统有效的绿色疗法,除了防病治病外,还常用来养生保健、美容美体。然而手持艾柱明火艾灸存在操作不便、容易烫伤,市面艾灸盒形式单一、设计丑陋、结构雷同,存在体积大重量大携带不便、有烟不环保、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 ANYJOO艾灸胶囊传承创新,结合艾灸与穴位敷贴两种中医外治法,进行现代消费升级,把科技融入中医。产品分为艾灸弹版和艾柱版两种,艾灸胶囊与不同疗效药物胶囊贴片配合使用。艾柱燃烧热量经球形反射汇聚后作用于人体,专利技术实现无烟艾灸与灸疗温度调节;艾灸弹版替换操作便捷;药物贴片使热能传导到穴位的同时,贴片中有益成份透皮吸收,大幅提升疗效。ANYJOO艾灸胶囊使用便捷,突破艾灸在中医馆和居家场景使用的限制,可在办公室、户外、旅行使用,实现随时随地的健康体验。我们研发智艾益生APP、搭建健康会员系统为客户提供辅助找穴、养生资讯推送、艾灸专家连线咨询等服务。本发明设计美观,小巧便携,多种用途,用户体验更好,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6 37 38
  • ...
  • 54 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