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GJ-CF-I型教学用插齿台
该设备适合机械原理中的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机械设计中的机器组成及典型机构零部件认识实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还可以用于机构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特点:由多种机械传动机构组成,所有机构直观可视,便于学生观察学习。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加工腊制标准样件,模数2齿轮; ②驱动电机功率:370W,电压220V;; ③减速机速比:i=10; ④外廓尺寸:1000㎜x 350㎜x 1100mm; ⑤重量:120kg;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16
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ARM Cortex-A15)
CES-EDU5260作为海天雄第四代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具有前沿性、专业性、高集成度、功能丰富等特点,平台涵盖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硬件接口、嵌入式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点,硬件主板采用灵活的核心板+扩展板方式,核心板集成嵌入式微处理器、内存芯片组、闪存芯片组和电源管理电路,扩展板则由嵌入式硬件接口、板载功能和扩展功能模块组成。硬件接口包括USB、I2C、UART、SPI、HDMI、LAN等等。板载MINI-PCIE接口,带SIM卡槽,支持3G移动通信、4G移动通信模块,扩展WiFi无线网卡、GPS导航、蓝牙等创新应用功能模块。 软件提供嵌入式主流Android和Linux双操作系统软件包,开放的资源满足教学、科研、创新等应用,提供配套实验教程。第四代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装备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等工科领域实验室可基于硬件和软件,开设“嵌入式OS系统实验课程”、“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课程”、“嵌入式Android操作系统课程”、“JAVA程序实践课程”、“C语言程序实践课程”等众多学科的实验课程。
深圳市海天雄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8
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ARM Cotex-A9)
CES-EDU4412-II教学平台是一款专业性高、集成度高、功能性强的嵌入式教学平台。伴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趋势,这款教学平台将嵌入式的核心技术整合于一身,平台设计理念来源于成熟的产品设计方案,是一款更为系统化和产品化的教学实验平台。 CES-EDU4412-II教学平台基于32位ARM Cortex-A9 Exynos4412四核处理器,主频达到1.4GHz,配置目前主流的Android4.4.4和Linux3.0操作系统。实验箱的硬件包括核心板和扩展板两个部分。核心板集成嵌入式微处理器、内存芯片组、闪存芯片组合电源管理电路,而扩展板包括硬件接口、板载功能和扩展功能模块。支持4G全网通,WiFi无线网络和以太网等上网功能。同时还具备GPS导航、300万像素摄像等功能。硬件接口有USB、I2C、UART、SPI、HDMI、LAN等等。 CES-EDU4412-II教学平台配备了《嵌入式Cortex-A9高级实验教程II》作为高校实验教材,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开放软件资源去学习和掌握嵌入式的核心技术。软件资源提供了Android和Linux双操作系统软件包,完全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培养自主研发的能力。
深圳市海天雄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8
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ARM Cortex-A8)
CES-EDU210教学实验平台是海天雄电子面向高教学院推出的一款完整的嵌入式教学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包括软件、硬件资源,同时按照高校实验大纲要求,结合教学领域专家教授的建议,该款教学平台配有《嵌入式Cortex-A8高级实验教程》作为高校实验教材。 CES-EDU210教学平台配置ARM Cortex-A8内核处理器,优越的处理性能,1GHz主频运行速度,ARM V7指令集。 64/32位内部总线结构,32/32KB的数据/指令一级缓存,512KB的二级缓存,可以实现2000DMIPS(每秒运算2亿条指令集)的高性能运算能力。内建MFC多格式编解码系统,支持MPEG-1/2/4、H.263、H.264等格式视频的编解码,JPEG硬件编解码。最大支持8000*8000分辨率,内建高性能PowerVR SGX540 3D图形丰富的扩展资源,卓越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丰富的功能接口,可扩展的功能模块,将极大的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CES-EDU210教学平台支持的操作系统为:Google Android 4.0、Windows Embedded CE6.0 R3、Linux 3.2.0,提供开放的软件资源。
深圳市海天雄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8
数字信号处理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本产品是针对各类大中专院校《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课程配套开发的可在网上开展基于C/S架构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系统由课程实验仿真台和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仿真台模拟真实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和设备,提供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环境;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实验前的预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指导、实验结果的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等功能,为实验教学环境提供服务并开展应用。可满足各类大中专院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需要,尤其适用于远程教学。 系统提供了七大类54种数字信号处理器件模型: 1、序列与采样信号 复指数序列、随机整数序列、实指数序列、矩形序列、抽样脉冲序列、正弦序列、阶跃序列、正弦采样信号 2、信号操作与FFT 序列相加、序列卷积、序列累加、序列反褶、序列相乘、序列平移、周期序列、信号延迟、信号下采样(抽取因子)、信号上采样(内插因子)、信号重构(采样率转换)、高斯白噪声、加法器(采样信号叠加)、增益器、FFT(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快速傅立叶反变换) 3、模拟滤波器设计 巴特沃斯模拟低通(脉冲响应设计)、切比雪夫1型模拟低通(脉冲响应设计)、切比雪夫2型模拟低通(双线性变换设计)、椭圆模拟低通(双线性变换设计)、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模拟转换为数字)、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模拟转换为数字) 4、IIR设计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设计、切比雪夫1型数字滤波设计、切比雪夫2型数字滤波设计、椭圆数字滤波设计 5、FIR设计 阶数计算(FIR)、数字截止频率计算(FIR)、窗函数(FIR)、FIR数字滤波设计 6、滤波器实现与分析 1/z传递函数(滤波器结构)、FIR数字滤波器实现、IIR数字滤波器实现、系统频率响应、系统脉冲响应、系统阶跃响应 7、输出显示与文件读写 读取外部数据(txt)文件、数据写入外部文件、读取外部音频(wav)文件、音频数据写入外部文件、复数信号点阵图、信号针状图、信号波形图、幅度图、相位图、零极点分布图 使用现有器材模型系统提出了如下二类17种典型实验的训练: 一、基本元器件使用实验 1.信号源的使用 2.信号处理 3.模拟IIR滤波器设计 4.数字IIR滤波器设计 5.FIR滤波器设计 6.其他元件的使用 二、信号处理与应用分析型实验 7.序列信号的产生及运算 8.FFT的应用 9.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10.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11.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12.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13.级联型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实现 14.并联型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实现 15.抽取器的高效FIR多相结构实现 16.内插器的高效FIR多相结构实现 17.数据与音频信号的处理 备注:除上述实验,用户也可以利用提供的器材模型自主添加典型实验。 系统服务器端用户分为学生、教师、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四种角色,不同角色拥有不同权限。 ►学生:选课、选择实验、开展实验、接受实验指导、在线提交实验报告、保存和提交实验结果、查询实验成绩和批语。 ►教师:典型实验库维护、发布实验、安排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系统指导、统计并发布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批语。  ►教务管理员:课程计划、开课计划、选课日期设置、开课审核、开课查询。  ►系统管理员:用户管理、分组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维护等。  性能指标 支持同时在线用户数1万人以上,经过在多所学校的实训教学应用,系统运行稳定,不限终端用户数,完全能满足职业技能大赛训练或省赛预赛使用。 服务器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Linux/Unix Server Web服务器:Tomcat6.0,JDK6.0 数据库:MySQL 客户端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All Windows系列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第四届教创赛专家报告集萃② | 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帆:清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者,清华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08-29
联想:打造智慧学习空间,用技术赋能高校人才培养创新
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慧聪教育网 2021-06-06
基于虚拟现实(VR)的中小学智慧教育智能穿戴及其应用
一、基于虚拟现实(VR)的中小学智慧教育:为在教育行业落实重庆市五届人 大一次会议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的精神,该成果充分利 用VR身临其境和游戏互动的高科技手段,采用中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学习 和体验初高中的课本教学大纲内的知识重点难点,让学习不再枯燥。参展内容包 括《物理》VR课程(17章节),《化学》VR课程(10章节),《生物》VR课 程(6章节)。该成果直接或者间接解决几个问题: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易于接受;3.有利于教育公平;4.中小学学习减负和升学压力平衡的解决方案;5.教育奢侈化潮流下的一种解决方案;6.教师上课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7.画面 场景效果优异,让学生瞬间爱上这种方式的学习,在玩耍中潜移默化的学习。 二、智能穿戴及其应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促进我市经济转型 升级、积极响应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对接 和服务重庆“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率 先在相关领域的深度应用,落实重庆市《关于加快推进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的工 作意见》,加强“互联网+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平台开发,推动虚拟现实、增 强现实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创新和产业 化升级。为解决现有如Kinect、LeapMotion等视觉感知产品场景受限,并且国 际上无完善的基于穿戴产品的应用识别的技术等问题,实施可穿戴设备与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开发。参展内容包括智能穿戴硬 件设备(智能手套、智能手表等),以及智能穿戴应用(1.基于智能手环的非 接触式Fly Bird游戏;2,面向老年人的穿戴式家居设备控制系统;3.基于智 能手环的手势控制音乐播放器;4,基于穿戴手势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 基于虚拟现实(VR)的中小学智慧教育项目效益:针对中小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提供实验室搭建指导、师资 培训、课程研发与学生体验。为中小学提供“建立实验室、师资培训、学生体验培训、课程研发”服务; 结合全国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设立行业标准服务重庆及西部教育市场。 二、 智能穿戴及其应用项目效益: 填补重庆智能穿戴产业研发空白; 成立重庆市智能穿戴健康大数据中心;通过核心技术研发协助政府招商,形成穿戴产品产业链聚集,推进重庆传统制造 业升级转型,占领国际智能穿戴科技领域,促进我国民生保障,医疗服务和环保 事业的发展;通过全国甚W全球智能穿戴协会资源,引入领域高层次人才。
重庆大学 2021-04-11
农用无人机及作物智慧管理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和应用
农田信息快速精准获取是肥药减施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实测信息的农田智慧管理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和产量品质“双强”的重要手段。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农田信息快速精准获取是肥药减施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实测信息的农田智慧管理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和产量品质“双强”的重要手段。经过近十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在无人机及卫星遥感作物信息高效融合获取与智慧管理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了信息快速感知与肥水药精准管理两大难题,创新形成了国际领先的多源信息融合和肥水药精准管控技术产品。主要技术创新包括: 1.首次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实时飞行性能的GNSS-IMU导航捷联解算控制融合算法,研制了多旋翼、直升机等两类12种农用无人机及适应多种作业模式的飞控系统,打破了日本雅马哈等同类无人机和MicroPilot等著名飞控系统对我国的封锁和垄断;首次研制了快拍式28波段(520g)、5波段(250g)和全反射式光栅成像微型光谱仪,分辨率为2nm,优于德国UHD185的8nm;突破了地-星融合的作物养分和病虫害检测技术,实现了遥感与农学模型高精度时空统一,时序MODIS数据解析由8-16天1km提升到逐日10-30m,病虫害发生短期预测精度提高8%。 2.发明了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和分段式地头转弯精准接轨优化策略,攻克了弱GNSS信号下的自动导航难题;发明了无人机变载荷的重心平衡技术,研制了16种系列机/车载喷施装备和基于作物高度/作物密度/病害程度的精准对靶施药机具,实现了无人机和地面精准变量作业;首次研制了适用于水稻、水生蔬菜等复杂水田环境的无人空气动力船及船载装备,实现了水田的自动化除草、施肥施药作业,节肥省药10%-35%。  3.创建了集地面/无人机/卫星遥感信息获取融合、智慧决策和精准作业于一体的云平台管理系统。提出了植物-土壤养分一体化平衡施肥策略,建立了浙江省“两区一田”全覆盖的田块养分解析图;创建了高精度三维数字果园,在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茂名基地等进行了应用,节水8%,减药25%,减少劳力20%,增产10%,优果率提高23%。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 44 件(美国专利3件),发表论文 64 篇,出版专著 3 部,软著登记14项。经多位院士和专家评审,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制定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2项、浙江制造标准1项。研发的产品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14种产品被列入国家及省市农机推广补贴目录,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创汇近2亿元。成果近三年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累计综合效益21多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2-07-22
智慧低温型多能源集成热泵供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背景:针对不同地区气象情况,开发研制全年自优 化控制策略系统,满足不同系统配置适应性。目前,低温型 多热源集成热泵系统核心部件存在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差等 问题,其系统对季节与环境温度、太阳能照射跟踪等方面能 效利用率低、智能化低等问题。因此,为了填补国家标准空 白,实现低温型多能源集成热泵供热系统能效提升 50%,结 合系统能效目标,同步优化集热蒸发器、水箱换热等模块及 开发。未来三年销售产值在 3.5 亿元,成为国内行业引领, 并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智慧低温型多热源集成热泵 核心部件优化,主要包括集热/蒸发器、冷凝器-水箱组件, 如何减小复合换热过程湿空气的结露、结霜等现象,提高换 热效率。2.基于全工况负荷特性的低温型多热源集成热泵系 统柔性设计。当系统偏离设计工况运行后,可以减缓系统性 能参数的降低,提高直热泵系统自身适应工况变化的能力, 可以使系统在面临所有工况时的性能整体达到较优水平。实 际运行中,涉及设计的环境参数都是四季更迭的,工况点存 在季节性,采集工况以一年为周期,涵盖四季工况。3.低温 型多热源集成泵供热系统优化运行与智慧控制技术研究基 于上述研究基础上开展低温型多热源集成泵供热系统的全 工况动态特性模拟。开展动态特征下的集成热泵循环系统多约束优化研究。开展基于逆向建模的热泵循环主动调控机制 研究。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具有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研 究基础和试验条件,能够对系统进行仿真建模,通过仿真进 行系统性能改善,优化产品设计,针对不同地区气象情况, 系统能够自识别自适应,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并实现性能提 升。合作单位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产品或系统的性能测 试及数据分析能力。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2021-09-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5 96 97
  • ...
  • 130 1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