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战略与闽台海洋人才培养学术活动在福州举办
4月15日,海洋战略与闽台海洋人才培养学术活动在福州举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5-06
智慧书法临摹录播教室-智慧书法教室
1.通过“书法教学仪+书法服务器+临摹书法桌+学生书写仪”构建高端书法教室。 2.教师下发数字字帖和资源,书生书写视频采集与回传教师。 3.学生使用传统笔墨纸硯,配合数字字帖进行摹帖和临帖。 4.全程记录所有学生的书写过程,教师大屏多窗口展示、回放与讲解。 5.学生统一学习,读帖赏贴、临摹练习、书法知识学习。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慧教育AIGC信创一体机
智慧教育AIGC信创一体机是集pc端畅学杏林,手机端掌上金课为一体,结合高质量知识图谱、国产通用大语言模型和自主芯片算力的3级全信创AIGC服务器。响应教育部高校教育质量控制建设号召,结合OBE教育理念将BOPPPS教育模式,应用于学生手机端,教师在课堂中把控五步关键环节,激活学生4种互动状态,保障继教课程质量。构建起智学、智教、智管、智评“四位一体”服务平台,推动全终端、全受众、全空域、全时域、全场景、全连接的“六全式”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丰富的课程资源:汇聚成都中医药大学1200门优秀本科课程,包括国家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名师讲堂等,全校师生可以选择学习。提供全面的中医药数字教学资源,涵盖电子教材、视频讲座直播课堂和在线测试等功能,方便师生随时访问。 特色AI教学工具:主要特色通过集成的AI教学工具,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并促进教学方法的。允许教师通过AI出题、AI答疑、AI微课功能协助开展教学,提高备课、教学效率。学生则可通过AI助学功能,利用语音或文字输入进行提问和获取智能答疑。 可视化“教学督导”:围绕课程教学质量,搭建“学生画像”、“教师画像”教学评价,提供校内、校外业务相统一的督导巡课平台。创建校外专家评审链接,在外网环境下,点击链接即可访问平台进行督导巡课。 智慧教育AIGC信创一体机一体机集大模型Agent软硬件、算法和数据处理多维层级灵活部署,搭载鲲鹏920处理器,支持8张Atlas300i加速卡超强算力,结合多核高效鲲鹏架构,提供高效AIGC大语言模型推理和数据处理及安全保护体系。 让高校智慧教育快速实现:智慧教育AIGC信创一体机在手,教育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蓝图便触手可及。
成都众意达医信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12
智慧产教融合基地与智慧产业学院
以服务区域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校企双轮驱动数字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一同打造,大数据驱动下的产教融合基地、智慧产业学院、虚拟仿真实训室为在校生、行业产业人员双师培训等,支撑高质量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2023-04-25
智慧书法投影教室-智慧书法教室-书法教室
以全息书法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数字书法教学系统 创云版书法互动教室的特点: 学生端采用互动专用护眼屏,特殊成像技术,可同步接受教室端推送的电子字帖、碑帖、例字、大师书写视频、教师现场书写示范直播,同时学生端可自主独立操作,查询临摹、自主创作学习、在线提交作业以及上网查找资料等。 该方案集教与学全程数字化,师生同步互动,老师在教学软件上可以看到并记录每一位学生的书写过程和书写结果,随时调出来进行讲评,在大班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与知道,掌控课堂秩序,提升课堂效果。适用于教室进行自主授课,并将授课内容实时同步到学生端,实现海量碑帖同步临摹,在教师端和学生端互动的同时,还可借助本系统进行自主学习、临摹、创作、为书法教育开辟了全新的授课方式。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三沙市人民政府等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海南省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师范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由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琼州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琼州学院。2009年学校主校区由五指山市搬迁至三亚市。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8年12月,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转隶归属学校管理。学校拥有三亚、五指山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200余亩。现有总建筑面积53.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4238.49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112.24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3.4万册,电子图书153.7万册。学校现有18个二级学院,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农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已有海洋科学等19个涉海类专业(方向),确定了海洋人文历史、海洋旅游、海洋管理、海洋食品、海洋信息、海洋生物生态与环境等六大重点建设的学科方向和领域,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旅游、民族、生态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特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海研发中心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此外还有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三亚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中方研究中心,教育部马来西亚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海南旅游协同创新中心,海南省两岸少数民族研究院,海南文学研究基地等科研实训平台。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84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41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20多人,双聘院士2人。教师队伍中既有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专家,省515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也有来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双师型教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200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0多人、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60人,本科生15200多人、专科生2800多人,留学生110多人。学校确立了“服务需求,心智为本,通专结合,德能并举,知行合一,创新自立,勇于担当”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先后设有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南)三亚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等,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361项、省级奖励969项,其中在全国举办的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导游大赛、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2个、二等奖86个。学校注重发挥科技支持、文化影响、智力服务等作用,主办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成为“RCCSE中国核心期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科技创新项目;分别承担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组织开展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博鳌亚洲论坛等公共国际事务公益服务活动及“三下乡”“四进社区”、义务支教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依托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交流合作优势日益彰显。学校先后与五大洲和港、澳、台共63个国家和地区的127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签署合作协议145份,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协议有87项。派出900多名学生做交换生、汉语志愿者、共同培养硕士生、游学生、海外实习生,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接收来华留学生300名,涉及15个国家。交流合作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教育部批准的海南省第一个中外合作本科项目:中国-奥地利旅游管理项目。招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的25名外教到学校工作。近年来,学校组织承办的国际论坛、国际研讨会20余场,接待和参加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会议200多次。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28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3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4项。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其中《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学校先后获得“海南省产学研结合十大杰出院校”“海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先进院校”、海南省“十三五”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海南省“十三五”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单位和海南省“十三五”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学校将秉承“明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三大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海洋大学,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作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1-02-01
海洋可控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
项目成果/简介: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深水油气资源、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和海底多金属结核勘探以及海底地质结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成功深海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包括2000A大功率水下电磁发射系统、4000米/6000米深海海底采集站、拖曳式电场接收系统、甲板信号监控系统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围绕提高探测信号信噪比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大功率水下电流发射散热技术、低损耗大功率逆变和整流技术、高性能中性浮力电缆和高效发射天线技术、微弱电磁信号检测等技术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关键性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成功完成我国首条深海可控源电磁探测剖面,填补了大功率深海可控源电磁探测的国内空白,使我国跃居国际海洋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先进水平行列。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已在黄海和南海完成海洋试验,4000米海底电磁采集站在黄海、东海、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累计投放150余台次,回收成功率100%。整套探测系统已具备工程化测量能力。 相关成果获得201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评选为“2015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2015年主要科技进展”。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 该系统可用于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天然气水合物探测。利用海洋可控源电磁技术可以确定由地震方法圈闭的构造是否为有效储层,从而可以提高钻井成功率。对地震勘探所落实的待钻目标进行电磁评价,对深海钻探避免干井有重要意义。避免深海钻探任意一口干井,意味就节省数千万至数亿美元,而进行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的主要成本在于勘探船的费用,较之要规避的巨额钻探风险,其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该技术和装备可用于海底深部结构研究,为发展我国海洋经济提供技术支撑,这将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海洋电磁勘探装备及相关技术,更可以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该成果已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军潜艇学院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现阶段处在项目支持的前期研究中。同时与外地的合作单位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科集团、自然资源部等。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ZL201510695741.0 ZL201710275233.6 ZL201410218534.1 ZL201510304185.X ZL201410313408.4 201720415443.6 201720472704.8 201720499053.1 2013SR092376 2014SR189111 2015SR192462 2018SR713515 2018SR714176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海洋保护区科学考察
对海洋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区水环境质量、植被覆盖、水生生 物、鸟类进行全面科学考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 类型划分、特别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勘界,全面获取保护区资源环境特 征,为自然保护区保护、规划、拟建特别保护区申建提供技术支持。
南开大学 2021-04-11
海洋可控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深水油气资源、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和海底多金属结核勘探以及海底地质结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成功深海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包括2000A大功率水下电磁发射系统、4000米/6000米深海海底采集站、拖曳式电场接收系统、甲板信号监控系统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围绕提高探测信号信噪比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大功率水下电流发射散热技术、低损耗大功率逆变和整流技术、高性能中性浮力电缆和高效发射天线技术、微弱电磁信号检测等技术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关键性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成功完成我国首条深海可控源电磁探测剖面,填补了大功率深海可控源电磁探测的国内空白,使我国跃居国际海洋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先进水平行列。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已在黄海和南海完成海洋试验,4000米海底电磁采集站在黄海、东海、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累计投放150余台次,回收成功率100%。整套探测系统已具备工程化测量能力。 相关成果获得201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评选为“2015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2015年主要科技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一种海洋捕捞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渔业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捕捞专用装置。包括渔网本体、调节网层、收线、拉线、拉绳和沉子;所述渔网本体为方形有孔的渔网,渔网本体的四角的网孔的边缘线中点处设有卡扣;所述调节网层为与渔网本体网孔等大的渔网,顶角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环,调节网层分为第一调节网层和第二调节网层;渔网本体、第一调节网层和第二调节网层的边缘内各套接有收线;渔网本体、第一调节网层和第二调节网层的中心点和四角设有连接绳,连接绳上有沉子连接螺母,与沉子螺纹连接,所述沉子的两端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层,实现网孔大小的调节,同时具有可拆卸连接的沉子,能够适应于不同浮力的海浪潮汐。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59 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